中医药养生功法 五禽戏

合集下载

五禽戏中的传统中医养生方法

五禽戏中的传统中医养生方法

五禽戏中的传统中医养生方法五禽戏中的中医养生法一般我们的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有很多的寓意的,就比如说中国传统的五禽戏,不仅仅经典、好看。

并且还有很多的养生知识,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养生妙招,对传统戏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哦。

五禽戏,五是指数量,即五种动物;禽,指禽兽;戏,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因此,所谓的五禽戏就是指以模仿五种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包括鸟戏、熊戏、虎戏、鹿戏、猿戏。

据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着名医家华佗,在结合熊的沉稳走爬与鸟的展翅飞翔基础上,加入了虎的勇猛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猿的机敏等动作,通过模仿这些禽兽的形态,从而创造出流传至今的五禽戏。

1.鹤戏:鹤主肺,改善气管炎等病鹤戏是这中国传统的五禽戏中的一个戏项目,这个传统戏不仅仅精彩、吸引人,而且还包含了很多的养生知识,对人改善气管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的。

鹤戏,为五禽戏之一鸟戏的代表。

是一种模仿鹤鸟动作的养生功法。

《云笈七签导引按摩》中记载说: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

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伸缩二臂各七也。

此外,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之鹤口、鹞图以及《庄子》、《抱鹤戏朴子内篇》等所记鸟伸、鸟举、鸱顾、鸱视、燕飞等均为类似功法。

动作推荐:鹤飞式取提腿独立,起势时两手在腹前相合侧平举,高度以略比肩高为宜,在下落的过程中,掌心相对。

为了畅通气血的运行,上举与下落动作切记不可含混,上举的时候,需先沉肩再起肘最后提腕,下落时先松肩再沉肘按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练习鹤飞之时,一定要保持身体的整体平衡,使上下肢协调配合,鹤戏结束,两手侧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为了防止人们在练习这个戏式的动的时候太过于生硬,这个戏里面就多多采用是手臂上面的动作,这样模仿起来就不会太生硬的,会让动作做得更加的自然、有力。

如两臂上举时吸气,上达百会穴,沉肩、松肘、提腕之时提胸收腹;下落时呼气,松肩、腰、腹,气沉丹田,再沉肘,最后按掌合于腹前。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功效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功效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功效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此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

其中“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鹤)这五种动物,“戏”是指禽之舞蹈,即五种动物的体操。

五禽戏的功效作用有以下几点:一、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循环是血液流动的过程。

练习五禽戏时,会感觉到身体各部位有明显的流动感,这就是气血在流动。

坚持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输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能及时排出有害物质,促进机能的恢复和身体健康。

二、促进脏腑功能改善五禽戏的动作能够起到类似导引按摩的作用,对脏腑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改善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以现代常见的慢性疾病为主,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胃肠疾病等,这些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提高免疫力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这是通过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其次,练习五禽戏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此外,练习五禽戏还可以改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四、减肥塑形练习五禽戏可以帮助减肥塑形,这是因为练习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配合呼吸和意念的调节。

同时,五禽戏的动作幅度较大,可以锻炼到平时很少用到的肌肉群。

坚持练习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可以使肌肉得到锻炼而变得紧致有弹性,从而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五、缓解压力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练习五禽戏可以帮助缓解压力,这是因为练习时需要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在身体的运动上。

此外,五禽戏的动作流畅自然,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放松,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感。

这样可以让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精神状态。

中医药养生功法五禽戏

中医药养生功法五禽戏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到强身防病的目的。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因此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五禽戏巧妙地把动物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的呼吸吐纳予以有机结合,使道家的“熊经鸟伸”之术(《庄子》)发展为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保健养生功法。

历史源流模仿动物的功法早在汉代之前就有,如《庄子》中就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弓I。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的功绩在于将以前的功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组合成套路,通过口授身传进行传播,让大家强身健体。

五禽戏具体动作开始并没有文字流传,到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五禽戏功法特点、安全易学,左右对称这一套五禽戏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便于广大群众习练。

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安全可靠。

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引伸肢体,动诸关节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

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问运动,以增加脊椎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

该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功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

名词解释五禽戏

名词解释五禽戏

名词解释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医养生方法,也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之一。

它源于中国古老的五禽图,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来锻炼身体,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平衡力、耐力和协调能力。

五禽戏包括:虎、鹿、熊、猿和鹤五种动物的动作。

虎形是模仿虎的力量和敏捷,通过猛跑、扑击、张牙舞爪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力量和爆发力。

鹿形是模仿鹿的柔韧性和敏感,通过下蹲、跃起、抖动角的动作,锻炼身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

熊形是模仿熊的稳定性和耐力,通过站立、抱海抗风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平衡和耐力。

猿形是模仿猿的活泼和协调,通过跳跃、攀爬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鹤形是模仿鹤的舞动和静止,通过挥舞翅膀、站立一腿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平衡和气质。

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五禽戏可以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对于提高体能、增强体质非常有效。

其次,五禽戏可以增加人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和消除疲劳。

此外,五禽戏还可以调整人体的呼吸和心理状态,降低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最重要的是,五禽戏还可以通过调整气血流通,调整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五禽戏的练习方法相对简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初学者可以从一个动物的练习开始,逐渐增加动物的数量和练习的时间。

每个动作需要重复3-5次,每天练习15-30分钟,保持坚持和耐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五禽戏的动作要做到舒适、平稳、自然,不能用力过猛,避免受伤。

总之,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益处。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五禽戏来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练习五禽戏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频率,避免做得太过劳累或用力过猛,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可舒展筋肉、提高心肺功能等。

五禽戏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因其为中国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后汉书》等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五禽戏做法。

现在所见最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

明代正德末年(公元1565年)武状元罗洪先所撰《仙传四十九方》中,为五禽图画出了最早的图例。

五禽戏总原则脊背要求:各式动作的身体前弯后仰,以髋关节弯屈为主,保持脊背平直不弯曲。

锻炼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即全力去做各式动作,各式可不拘于三、二、七遍,遍数不限,到有出汗就准备收功了。

先说下基本手型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1虎举第一式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2虎扑第二式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五禽戏全部教程 图解

五禽戏全部教程 图解

五禽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时代。

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原大地江河泛滥,湿气弥漫,不少人患了于关节不利的“重膇”之症,为此,“乃制为舞”,“以利导之”。

具有“利导”作用的“舞”,正是远古中华气功导引的一种萌芽。

《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类似记载。

这种“舞”与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神态有关,我们可以在考古文物和历代文献中找到其依据。

《庄子》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

”其中,“熊经鸟伸”,就是对古代养生之士模仿动物姿势习练气功的生动而形象的描绘。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44幅帛书《导引图》中也有不少模仿动物的姿势,如“龙登’“鹞背”“熊经”,有的图虽然注文残缺,但仍可看出模仿猴、猫、犬、鹤、燕以及虎豹扑食等形状。

对华佗编创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曰鹿,三日熊,四曰猨(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并利蹏(蹄)足,以当导引。

”南北朝时范晔在《后汉书·华佗传》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对个别文字略作修饰,全段并没有太大出入。

这些史书证明了华佗编创五禽戏确有其事,遗憾的是仅有以上文字,未及其他,动作更无从引证。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

由于南北朝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因此,可以认为该套五禽戏动作可能比较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但是习练起来动作难度较大。

此后,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清代曹无极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

这些五禽戏功法与《养性延命录》所载有较大出入,“五禽”动作均为单式,排序也变为“虎、熊、鹿、猿、鸟”。

但其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五禽”的动作,而且还有神态的要求,并结合了气血的运行。

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医药特色运动功法

中医药特色运动功法

中医药特色运动功法运动功法又称功能锻炼,古称导引,是我国人民通过肢体运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千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所应用。

运动功法特别适宜中华民族生理、心理,所以至今流传不衰。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国传统运动功法:一、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等,属于功能保健疗法,本疗法主要通过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到达防病强身的目的。

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一〕熊戏立式,如熊行走般摇晃腰侧,摆动两脚,然后立定。

运内气至两胁,使骨节作响,重复15次,可增强腰力,舒筋骨,养气血。

〔二〕虎戏手足着地,以鼻深吸气后闭气,低头,上身微前倾,两手握拳,如虎呈威状抖动身体。

接着两手如提千斤般上举,身直立,吞口中所闭之气入腹,使神气由上而下,此时可觉腹中如雷声,重复7次,使全身气脉调和。

〔三〕猿戏立式,以鼻深吸气后闭气,如猿爬树,一手如捏果,一脚如抬起,另一脚随身扭转,然后以意吞所闭之气入腹,汗出止。

〔四〕鹿戏立式,以鼻深吸气后闭气,低头,两手捏拳,如鹿转颈顾尾般向一侧后视,直身缩肩,以脚尖着地做跳跃,脚跟连动脊柱,使浑身振动。

重复3遍,每天1次。

〔五〕鸟戏立式,以鼻深吸气后闭气,如鸟欲飞翔般昂首,吸尾闾之气朝头顶,两手轻握抬过头,手臂自然弯曲,拳心朝下。

继续仰头,以迎神气冲过头顶。

本功法可治疗各种肢体关节、经络疾病,并治各种慢性病,每天练1~2次即可。

如有高血压、青光眼者练闭气不宜过度。

二、八段锦八段锦是由8种立式导引动作组合而成的气功套路。

其每一套功法分别适用于相应脏腑的保健和病症的治疗。

八段是一个约数,并不限于8种动作;“锦〞原意是彩色丝织品,借喻本法非常珍贵。

早在宋代,已有“八段锦〞命名的气功书目,现代流传的八段锦功法有南、北派之分,本节介绍南派功法。

【中医功法】华佗五禽戏(附带视频教学)

【中医功法】华佗五禽戏(附带视频教学)

【中医功法】华佗五禽戏(附带视频教学)华佗五禽戏是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

五种动作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如能经常坚持综合练习,就能起到调养精神、调养气血、补益脏腑、通经活络等作用。

预备式承预备式,左足向左开步,与肩等宽,两膝微屈,头正身直,舌抵上腭,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指尖向下,掌心相对,全身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收视返听,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目前视。

松肩,肘微屈,两掌向侧前上托至视平,掌心向上,指尖向前;目前视。

松肩,坠肘,两掌内合,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经体前下按,自然下落体侧,指尖向下,掌心向内;目前视。

第一戏鹿戏疏肝功法一、梅鹿伸腰(1)承起式,面南;右腿站立,左腿屈膝呈90度,成右前屈膝独立步;同时,两手型呈鹿角(中、无名指内扣,其他三指伸直),外旋上提腰间,掌心向上,鹿角尖向前;目前视。

(2)左足向前蹬出,足尖向上;同时,两鹿角从腰间内旋上举至头上方,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前;目前视。

(3)左腿外展落步,两足平行,与肩等宽;同时,两臂分别向体侧划弧伸展下落,两鹿角下落体侧,掌心向内;目前视。

二、转颈运闾(1)面南,重心移至左腿,右转身面西,右足尖翘起外撇,踏实,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足向左跨步与右足平行,间距大于肩宽,松腰坐胯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鹿角举向左前上方,高与视平,与肩等宽,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外;目视鹿角。

(2)以鸠尾为中心,两鹿角向右向下向左划立圆3周,鹿角尖指向圆周边;目视鹿角,头颈、尾闾相随,重心随之平移。

三、成鹿亮角(1)面东,右腿收回,屈膝足尖点地,成右丁步,左腿坐胯屈膝,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两鹿角向外向后划弧,外旋收至腰间,鹿角尖向前,掌心向上;目前视。

(2)右足向右迈一大步,右腿屈膝弓步,重心偏于右腿,成右侧弓步,左腿蹬伸,足尖内扣;同时,两鹿角从腰间内旋亮出,右臂向右平伸,坐腕,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右;左鹿角举向右上方,鹿角尖向右,掌心向外;目前视。

中医养生五禽戏

中医养生五禽戏

中医养生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技术,起源于中国传统医学。

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姿势和动作,五禽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五禽戏的起源和传统,以及它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第一部分:起源和传统五禽戏起源于战国时期,是古代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一种疗法。

华佗以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姿势为灵感,将其运用到治疗疾病的方法中。

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五禽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

五禽戏包括虎、鹿、熊、鹤和猿五种动物的动作。

每种动物的姿势和动作都与不同的内脏器官和经络相关联,通过模仿这些动作,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第二部分:五禽戏的益处1. 增强体力和灵活性:五禽戏的动作涉及全身各个部位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2. 促进血液循环:五禽戏的动作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加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同时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健康。

3. 调节内脏功能:每种动物的动作都与不同的内脏器官相关联,通过模仿这些动作,可以刺激和调节相应的器官,增强其功能。

4. 改善心理状态:五禽戏通过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五禽戏的基本动作1. 虎步:下蹲,两手撑地,左腿伸直向后,右腿屈膝,保持平衡,反复进行虎步。

2. 鹿抱头:双脚张开,蹲下身体,双手抱头,缓慢转动上半身,同时做深呼吸。

3. 熊提肩: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身体向上伸展,呼气时,用力向上扬起肩膀,保持片刻。

4. 鹤亮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向两侧伸展,身体保持正直,扭转腰部和脖子,左右交替进行。

5. 猿伸腿:两脚并拢,两手平举,身体放松,慢慢抬起一条腿,使腿与上身成一直线,另一脚尽量贴地,保持平衡。

结语: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动作,调节身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灵活性。

这项养生技术在中国数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誉。

中华养生瑰宝——五禽戏

中华养生瑰宝——五禽戏

中华养生瑰宝——五禽戏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是我国著名的神医华佗。

五禽戏是一项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健身运动,因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而得名,练习五禽戏能治病养生,强壮身体。

虎戏的好处虎戏主肝。

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

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

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

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

虎举功效: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虎扑功效: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防治腰肌劳损。

鹿戏的好处鹿戏主肾。

鹿抵时腰部左右扭动,尾闾运转,腰为肾之腑,通过腰部的活动锻炼,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壮腰强肾的作用。

鹿奔时胸向内含,脊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强壮督脉。

肾藏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肾脏与督脉功能得到改善可以调节生殖系统。

鹿抵功效:强腰补肾强筋健骨。

鹿奔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熊戏的好处熊戏主脾。

熊运时身体以腰为轴运转,使得中焦气血通畅,对脾胃起到挤压按摩的作用。

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疏肝理气,亦有健脾和胃之功。

脾胃主运化水谷,其功能改善不仅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经常练习熊戏,使不思饮食,腹胀腹痛,便泄便秘等症状得到缓解。

熊运功效: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熊晃功效:防治下肢无力。

猿戏的好处猿戏主心。

猿提时手臂夹于胸前,收腋,手臂内侧有心经循行,通过练习猿提动作可以使心经血脉通畅。

猿摘时对心经循行部位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加之上肢大幅度的运动,可以对胸廓起到挤压按摩作用,这些对心脏泵血功能都有好处。

心主血脉,常练猿戏,可以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盗汗、肢冷等症状。

猿提功效: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

猿摘功效:对神经紧张,精神抑郁等症有防治作用。

最正宗的五禽戏汉华佗授广陵吴普

最正宗的五禽戏汉华佗授广陵吴普

最正宗的五禽戏汉华佗授广陵吴普最正宗的五禽戏汉华佗授广陵吴普五禽第一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

”挽引肤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

挽引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

普施行之,年九百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完坚。

夫为导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虎戏:四肢距①地,前三踯,却②三踯,长引肤,乍前,乍⑧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

熊戏: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④地七,右亦七,踯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戏: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伸右脚,右伸左脚,左右申⑤缩,亦三止。

猿戏: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

鸟戏:立起,翘一足,伸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伸脚,起,挽足指,各七;伸缩两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

轻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

陀行之,年过万岁。

教传弟子广陵吴普,亦得延年长寿。

服气吐纳六气第二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心,心连舌、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脾,脾连唇。

论云:脾温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肝,肝连目。

论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吹字,吹主肾,肾连耳。

论云:肾虚即耳聋有疾,作吹,吐纳治之。

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养生真诀第三上士修之,全真延命;中士修之,无诸灾咎;下士修之,免身枉横;愚者轻之,早殒性命。

老君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

胸腹之设,犹宫室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⑥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

能治其身,亦如明君能理国焉。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弊则国亡,气竭即身谢。

是故至人上士,当施医于未病之前,不追于既败之后。

故知,生难保而易丧,气难清而易浊。

若能审机权,可以安社稷,制嗜欲,何以保性命。

(完整)五禽戏全部教程-图解

(完整)五禽戏全部教程-图解

五禽戏图解全攻略(组图)五禽戏:华佗的养生修身之道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由浅入深因人而异中华瑰宝《华佗五禽戏》全攻略图解(组图)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

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 3 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

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 7 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 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 3 次,向后 3 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 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 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 W-4)。

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 7 遍。

(二) 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

然后伸左脚 3 次,伸右脚2 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 次,向右后方看 2 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 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 3 次,右 2 次(图 W-6)。

(三) 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 7 次。

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 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 7 次(图 W-8)。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 7 次(图 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 7 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 7 次。

中医养生操之五禽戏

中医养生操之五禽戏
动作要领
提腿前迈时脚尖要勾起,落地时变前脚掌先着地;两臂向 前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拔长身体;胸部稍内含,不要挺起。
易犯错误
提腿迈步时脚没有勾起;两臂上举和伸直的幅度不够;上 体不够后仰。
熊戏
熊运
两手握空拳成“熊掌”,垂于腹下,上体前腑,两腿微屈 。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方向摇晃;同时两掌随之 沿右肋、上腹、左肋、下腹画圆,用暗劲上下引动内气。 练完顺时针方向后可逆时针方向练习。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养生操之五禽戏
• 五禽戏概述 • 五禽戏动作要领 • 五禽戏与中医养生理论 • 五禽戏实践指导 • 五禽戏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 五禽戏文化传承与推广策略
01
五禽戏概述
起源与传承
起源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之一,由东汉名医华佗根据中医 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 创的一套导引术。
动作要领
腰腹转动带动两掌画圆,腰腹摇转要圆活连贯柔和;下肢 始终保持屈膝的稳定状态。
易犯错误
开始摇转时腰腹转动的幅度太小;下肢站立不稳。
熊晃
提髋带动左腿,向左前落步,左肩前靠,屈右腿。左肩回 收腰稍右转,右臂稍向前摆。提髋带动右腿向右前迈一步 。向右前方落步时右肩前靠(挤靠),屈左腿;右肩回收 腰稍左转左臂稍向前摆。如此反复晃动。
传承
五禽戏自华佗创立以来,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历代养生家 、医家对其不断研究、实践和提炼,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套 具有深厚中医内涵和显著健身效果的养生功法。
基本原理
以动养身
仿生取意
五禽戏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引 导人体进行全身性的运动,达到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 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取 其神态中的意境,达到调神养心的目 的。

《中医养生学》:五禽戏

《中医养生学》:五禽戏

《中医养生学》:五禽戏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

戏,即游戏、戏耍之意。

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

以模仿禽兽动作来达到健身目的的方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

《庄子·刻意》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的记载,至汉初《淮南子·精神训》则有:“熊经、鸟伸、凫浴、蝯**、**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的说法,而五禽戏之名相传出自华佗。

《后汉书·方术传》载,华佗云:“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辗转传授,逐渐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的五禽戏,流传至今。

一、养生机理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

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

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

要求意守命门,命门乃元阳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处,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脉、去风邪;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长寿而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鹿戏意守尾闾,可以引气周营于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

要求意守中宫(脐内),以调和气血。

练熊戏时,着重于内动而外静。

这样,可以使头脑虚静,意气相合,真气贯通,且有健脾益胃之功效;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

练此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

要求意守脐中,以求形动而神静;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

练此戏要意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生气之海;鹤戏可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建意收藏)

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建意收藏)

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建意收藏)吾携旧书归旧隐今天学习五禽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导引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神态锻炼身体的方法,相传为东汉神医华佗创编。

《后汉书.华佗传》称“华语普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饮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称此套功法为“五禽戏”。

《后汉书》等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五禽戏做法。

现在所见最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

明代正德末年(公元1565年)武状元罗洪先所撰《仙传四十九方》中,为五禽图画出了最早的图例。

五禽戏流派据说有上百种之多五禽戏改编、创编流派繁多,各派动作差异较大,据称有百种之多,但基本精神是相仿。

练功时注意保持神态从容,神形兼顾,意气形三位一体,使气在经络中贯通。

五禽戏详解一虎戏手足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

接着两手向前、下肢向后引腰,面部仰天,立即缩回,恢复起始动作。

(和瑜伽上犬式很像啊!)再模仿虎行走,前进后退各7次。

二鹿戏鹿戏时,手脚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左后右后。

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着小腿,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

四猿戏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如高单杠等),把身体悬吊起来,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

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继而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屈肘,按摩头颈、左右各7次。

注意手脚动作相互配合协调。

五鸟戏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模仿鸟的飞翔,两足交替各7次。

然后坐下,伸直一脚,用手挽一脚,左右交替各7次。

起立,上下伸展两臂各7次。

中医的养生方法五禽戏

中医的养生方法五禽戏

中医的养生方法五禽戏中医的养生方法——五禽戏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万物相互关联,健康的状态需要保持人体内外的平衡。

在中医养生方法中,五禽戏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

一、起源与概述五禽戏是古代中国人借鉴观察动物姿态、神态而创作的一种养生功法。

它模仿鹤、猿、熊、虎、鹿五种动物的动作,通过缓慢流畅的身体活动,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协调工作,增强体质。

二、鹤翔九天将身体姿势调整得如同展翅欲飞的鹤,双臂准备展开。

站立平衡,转动腰部,将臂展开至肩膀高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动作,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三、猿献果模拟猿猴采摘果实的场景。

双臂伸直向上,呼气的同时,上身前倾,同时做下蹲动作,像猴子一样将两臂向下抓力。

这个动作可以舒缓背部和脊柱的疲劳,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四、熊追食仿效熊爬树觅食的动作,通过支撑手与脚掌的力量来提升核心肌群的锻炼。

在地面上四肢支撑身体,做出类似俯卧撑的动作,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

五、虎跳河模仿虎跳过河的动作,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

双脚踩实地面,双手伸直,像虎一样大步跳跃,同时伸直手臂。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并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六、鹿奔草原模拟鹿奔跑草原的场景,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立正,双手伸直,步伐逐渐加快,像鹿一样平稳地跑动。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氧气的吸入和新陈代谢的提高。

通过五禽戏的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还可以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此外,五禽戏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身心的放松,缓解压力,提升心情。

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五禽戏之前,应确保身体适应性良好,不宜过度运动以避免受伤。

同时,每个动作都应缓慢而准确地完成,不要勉强自己。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疾病,如严重关节炎或高血压等,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总结起来,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协调工作,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五禽戏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五禽戏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五禽戏五禽戏,又称五禽戏功法,是中医养生中一项重要的养生功法。

它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和气韵进行练习,独特的动作有助于调和人体的气血,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五禽戏的具体内容和练习方法。

第一式:虎形虎形是五禽戏中最为典型的动作,它主要用于锻炼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肌肉。

具体练习如下:1.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2. 慢慢深吸一口气,同时将双臂伸直并抬高至与肩平,并尽量舒展胸腔。

3. 同时双腿弯曲并下蹲,保持腰背挺直,双手触地。

4. 慢慢深呼吸一口气,同时将臀部抬高,并伸直双腿,将身体拉伸至虎形的姿势。

5. 恢复到初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

第二式:鹿形鹿形主要用于改善人体的腰部力量和柔韧度,对于保护腰椎、缓解腰部不适十分有效。

具体练习如下:1. 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抬起至胸前合十。

3. 双脚尖着地,脚跟离地,弯腰将身体前倾,保持腰背挺直。

4. 慢慢深呼吸一口气,同时将双腿伸直,身体拉伸至鹿形的姿势。

5. 恢复到初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

第三式:熊形熊形主要用于增强背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对于改善姿势、纠正驼背也有一定的帮助。

具体练习如下:1. 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 慢慢深吸一口气,同时将双臂伸直并抬高至与肩平,并尽量舒展胸腔。

3. 同时双腿弯曲并蹲下,将双手平放在双脚前方。

4. 慢慢深呼吸一口气,同时将臀部抬高并伸直双腿,将身体拉伸至熊形的姿势。

5. 恢复到初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

第四式:猿形猿形主要用于增强上肢的力量和灵活性,对于改善肩颈疼痛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也有帮助。

具体练习如下:1. 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

2. 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抱住右膝盖。

3. 慢慢深吸一口气,同时将右腿伸直,并将右手向前伸直。

4. 慢慢深呼吸一口气,同时将臀部抬高,将身体拉伸至猿形的姿势。

5. 恢复到初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换另一边练习。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中的五禽戏是什么,该怎样练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中的五禽戏是什么,该怎样练

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中的五禽戏是什么,该怎样练一、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中的五禽戏是什么1、五禽戏概述当前,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开始应用中医进行养生。

以中医为基础的养生方式,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调节人体的生理气息,还能够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增强体魄、延年益寿的作用。

五禽戏指的是以模仿动物神态和动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组合动功。

“五”指的是一种约数,并不仅仅局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的是禽兽,古代通常都指动物;“戏”在古代原本指的是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处则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

五禽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例如《庄子》中曾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等记载,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多种模仿动物形神的图文,都属于“五禽戏”原始功法的范畴。

将“五禽戏”进行整理并且总结为一套功法推广者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华佗。

但是,当前有关于“华佗五禽戏”的原始文字早就已经遗失了,只存留了一些零星的史籍记载。

当前能够简单的较早载录“五禽戏”的具体练法文献,主要为南北朝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

2、哪些情况不建议练习五禽戏对于骨骼还未发育完全的少年儿童而言,不建议练习五禽戏;对于筋骨出现过损伤的人群而言,建议尽量少练习或者是不练习五禽戏,否则将很有可能会触发筋骨,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对于正处于怀孕期间的妇女而言,不建议练习五禽戏。

除此之外,因为五禽戏中有许多前倾与后仰的动作,所以建议中老年人群在饭后的一个小时内不要练习五禽戏。

二、五禽戏的作用1、调节人体的气血变化因为气功五禽戏的运动通常都是以有氧呼吸运动为主,所以通过有效的锻炼能够充分调节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最终达到气化、营养以及防御的功效。

与此同时,五禽戏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容量,有效的降低血液的粘度,加快血液循环。

除此之外,对于高血脂与高血压的患者而言,通过练习五禽戏,能够有效的降低上述血液指标,并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调节人体的经络,舒经活络五禽戏可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人体的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进而有效推动气血在人体各个经络部位的运行。

五禽戏的功能作用

五禽戏的功能作用

五禽戏的功能作用第一篇:五禽戏的功能作用华佗五禽戏的功效五禽戏是养生术,模仿猛虎猛扑呼啸、小鹿愉快飞奔、熊的慢步行走、猿猴左右跳跃、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简便易学,故不论男女老幼均可选练,体弱者可选择适合自己动作学习,待体质逐渐增强后再练全套动作。

五禽戏不仅具强身延年之功,还有祛疾除病之效,每戏都具有不同的健身祛病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藏。

“五禽”与五行、五脏、五官等对应关系是:序号五禽与五行、五脏、五官等对应关系.1 五禽虎鹿熊猿鸟 2 五行水木土火金 3 五脏肾肝脾心肺五官耳目口舌鼻六腑膀胱胆胃大小肠三焦 6 五体骨筋肉脉皮毛 7 五液涎唾泪汗涕 8 五味咸酸甘苦辛 9 五气寒风湿暑燥虎戏。

虎属水主肾,模仿虎的瞪眼、扑动前肢、鼓动周身等动作,能加强肾脏的锻炼,扩张肺气,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脉、去风邪。

虎戏由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组成。

鹿戏。

鹿属木主肝,模仿鹿用眼时总是斜视的动作,能疏肝通气;取其长寿而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鹿戏意守尾闾,可以引气周营于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

鹿戏由鹿抵和鹿奔两个动作组成。

熊戏。

熊属土主脾胃,熊体表面笨拙,其实内在充满了稳健厚实的劲力,外静而内动,意守中宫(脐内),调和气血,熊戏使人头脑虚静,意气相合,真气贯通,有健脾益胃之功。

熊戏由熊运和熊晃两个动作组成。

猿戏。

猿属火主心脏,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习猿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猿戏养心补脑,使人头脑灵活,强化记忆。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

鹤戏又称鸟戏。

鹤属金主肺,鹤的动作轻翔舒展,鹤伸的动作增强肺活量,鹤飞的动作增强心肺功能,鹤戏调和呼吸,疏通经络,增强心脑及全身功能。

五禽戏讲解

五禽戏讲解

五禽戏讲解一、五禽戏是什么五禽戏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超酷健身法呢。

它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

这可不是简单的模仿动物玩闹哦,这里面可蕴含着中医养生的大道理。

虎戏,那动作就像是老虎的威猛姿态,能让我们的筋骨得到很好的舒展。

鹿戏呢,动作轻盈又优雅,就像小鹿在树林里跳跃,对我们身体的协调性很有帮助。

熊戏就比较憨厚啦,那种沉稳的动作,能让我们的内脏得到按摩似的锻炼。

猿戏超级灵动,让我们感觉自己像小猴子一样敏捷,对大脑的反应能力有好处。

鸟戏就像鸟儿展翅高飞,让我们的呼吸都变得更顺畅呢。

二、五禽戏的好处1. 强身健体做五禽戏可以让我们的肌肉变得更有力量,关节也更灵活。

比如说,经常做虎戏的扑抓动作,手臂的肌肉就会越来越强壮。

而且它还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不容易生病,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2. 调节呼吸在做五禽戏的过程中,我们的呼吸会随着动作自然地调整。

像鸟戏,当我们模仿鸟儿展翅的时候,呼吸会变得深长,这样就能让我们的肺部得到很好的锻炼,让我们的气息更顺畅,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3. 调节情绪现代人压力都很大,五禽戏还能帮我们缓解压力呢。

当我们沉浸在这些有趣的动物动作中时,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烦恼。

比如做猿戏的时候,那种灵动的感觉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就像把心里的乌云都驱散了一样。

三、五禽戏的动作要点1. 虎戏虎举的时候,双手要像老虎举起爪子一样,缓慢而有力地向上抬起,同时眼睛要跟着手的动作向上看,就好像老虎在盯着猎物。

虎扑的时候,身体要向前扑出,双脚用力蹬地,就像老虎扑食一样迅猛,但也要注意保持平衡,可别真的摔倒了哦。

2. 鹿戏鹿抵的时候,身体要侧倾,一只手要像鹿角一样向前伸展,另一只手要放在腰间,腰部要灵活转动,就像小鹿在抵御敌人。

鹿奔的时候,脚步要轻快,身体要有一种跳跃的感觉,就像小鹿在草原上奔跑。

3. 熊戏熊运的时候,腹部要随着双手的转动而蠕动,就像熊在肚子里消化食物一样,这个动作可以按摩我们的内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到强身防病的目的。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因此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五禽戏巧妙地把动物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的呼吸吐纳予以有机结合,使道家的“熊经鸟伸”之术(《庄子》)发展为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保健养生功法。

历史源流
模仿动物的功法早在汉代之前就有,如《庄子》中就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

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的功绩在于将以前的功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组合成套路,通过口授身传进行传播,让大家强身健体。

五禽戏具体动作开始并没有文字流传,到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五禽戏功法特点
一、安全易学,左右对称
这一套五禽戏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便于广大群众习练。

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安全可靠。

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二、引伸肢体,动诸关节
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

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问运动,以增加脊椎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

该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
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功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

三、外导内引,形松意充
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所谓“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

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姿势、以动为主的功法,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

虽然“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

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

例如“熊运”,外形动作为两手在腹前划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实则要求丹田内气也要随之运使,呼吸之气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规律去做,以达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习练过程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做到舒适自然,不僵硬,不拿劲,不软塌。

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从而增强体质。

四、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五禽戏的动作和姿势都有舒展肢体、活络筋骨的作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和“五禽”的意境,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具体来说,肢体运动时,形显示于外,但意识、神韵贯注于动作中,排除杂念、思想达到相对的“入静”状念;进行静功站桩时,虽然形体处于安静状态,但是必须体会到体内的气息运行以及“五禽”意境的转换,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相互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练功效果。

五禽戏训练要点
1. 全身放松练功时,不仅肌肉要放松,神经精神也要放松。

要求松中有紧,柔中有刚,切不可用僵劲。

只有放松使出来的劲才会柔中有刚,才使动作柔和连贯,不致僵硬。

2. 意守丹田,即排除杂念,用意想着脐下小腹部,有助于形成腹式呼吸,做到上虚下实,即胸虚腹实,使呼吸加深,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使血液循环旺盛。

身体下部充实,有助于克服中老年人常易发生的头重脚轻和上盛下虚的病象。

此外做到上虚下实,动作才能达到轻巧灵便、行动自如。

3. 呼吸均匀练功前,先做几次深呼吸,凋匀呼吸。

练功当中,呼吸要自然平稳,最好用鼻呼吸,也可口鼻并用。

但不可张口喘租气,而要悠悠吸气,轻轻呼气,做起动作来会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服运动幅度加大,腹肌收缩有力,对内脏器官都有好处。

4. 动作象形练五禽戏做到动作外形神气都要象五禽。

如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猛的神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搏斗等,有助于强壮体力。

练鹿戏时,要仿效鹿那样心静体松,姿势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缩颈、奔跑、回首等神态表现出来。

鹿戏有助于舒展筋骨。

练熊戏时,要象熊那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的神态。

熊外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

练猿戏时,要仿效猿猴那样敏捷好动,要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技、摘桃献果的神态。

猿戏有助于发展灵活性。

练鸟戏要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等动作神态。

鸟戏有助于增强肺呼吸功能,调达气血,疏通经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