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哲学

合集下载

活着的生命哲学

活着的生命哲学

活着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一种奇妙的礼赞,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接受着生命的馈赠。

活着,是每位生灵的共同命运,然而每个人对于活着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活着的生命哲学,揭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引导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成长。

1. 生命的尊严与珍贵生命是无可替代的,它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与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认每个生命都具有尊严和珍贵性。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每一个生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每个生命,不滥杀滥伤,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2. 感恩和珍惜生命的馈赠活着是一种恩赐,每天醒来都是一种奇迹。

我们要感恩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包括呼吸的空气、阳光的温暖,以及亲人和友情的陪伴。

感恩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充实生活的每一刻。

无论遭遇多少困难或挫折,我们都应该抱着感恩的心态,积极面对,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梦想。

3. 人生的意义与追求活着就是为了寻找人生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自己的使命与价值,追寻内心的深处。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权力名利,而是在于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追求人生的意义,需要找到自己的内心声音,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忘初心,不断成长和进步。

4. 生命的无常与有限性生命是无常的,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知生命的终点。

正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并把握当下。

不要被琐事和拖延所困扰,而是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出真实的自己。

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追求心灵的满足和成长,让生命的每一刻变得更加充实和意义。

5. 共享与奉献的生命价值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追求与实现,也体现在与他人共享与奉献的过程中。

与他人分享快乐和悲伤,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书写友爱与奉献的故事,是生命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结语:活着的生命哲学告诉我们,尊重、珍惜和感恩生命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珍惜时间、享受当下,塑造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生命的哲学名言

生命的哲学名言

生命的哲学名言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2、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有。

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4、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5、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6、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语相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梭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生命9、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发一分热,发一份光,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光明。

——肖楚女10、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11、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1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13、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的罪恶。

14、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6、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

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17、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能够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

——爱默生18、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

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19、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20、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2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22、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

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2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25、人生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

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26、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生命哲学的基本内容

生命哲学的基本内容

生命哲学的基本内容1. 生命这玩意儿啊,不就像一场冒险嘛!就说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选择,哎呀呀,那可真是像在岔路口决定往哪儿走一样。

好比你站在十字路口,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例如你面对两份工作机会,不就是一场关于职业道路的冒险选择嘛!2. 生命哲学里说要珍惜当下,可不是嘛!你想想啊,时间过得这么快,现在这一刻要是不好好珍惜,那不就溜走啦!就好像手里的沙子,你不抓紧它就流走了。

就像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不好好享受那多可惜呀!3. 生命可不就是起起伏伏的嘛!这一点绝对没错呀!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又遇到各种困难。

这不就跟爬山一样嘛,有上坡路难走得很,也有下坡路轻松一点。

好比你努力准备很久的考试,通过时的喜悦和失败时的沮丧,就是生命起伏的体现呀!4.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呀,这多神奇!没有两个人的生命轨迹会完全一样。

就好像每一片雪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

比如一个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那是只属于他自己的表达呀!5. 生命哲学让我们学会接纳自己,太对啦!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呀!不要总跟别人比。

这就像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不用去羡慕别的花。

比如你可能不擅长数学,但你画画很棒啊,接纳这样的自己多重要!6. 生命中总会有意外呀,这可真是无法预料!就像突然下起来的雨,打得你措手不及。

比如你计划好好的周末旅行,突然生病了去不成,这就是生命的意外呀!7.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寻找呀,这可太对了!别人没法告诉你你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就好像找宝藏,得自己去探索。

比如有人通过帮助别人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人通过追求梦想找到,不都是自己找出来的嘛!8. 生命是有限的呀,这是事实呀!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不能虚度光阴啊!就像沙漏里的沙一点点流逝,我们的生命也在慢慢消逝。

所以要赶紧行动起来呀,去爱,去体验,去成长!总之,生命哲学教会我们很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的哲学作文

生命的哲学作文

生命的哲学作文生命啊,就像一场超级奇妙又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大冒险。

你想啊,我们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丢到这个世界上,啥都没搞清楚呢,就开始了这场漫长的旅程。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没有尽头的游戏,而且这个游戏还没有啥明确的规则手册。

我们小时候,就像一个个好奇的小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一个小蚂蚁搬家,能让我们蹲在那儿看半天,那时候,生命的哲学可能就是简单的“好奇害死猫,但满足了我”。

长大一点呢,我们开始面临各种选择,就像是站在无数个岔路口,每一条路都好像藏着不同的宝藏或者陷阱。

比如说上学选专业,这就像是在赌哪一个知识宝盒在未来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这时候生命的哲学有点像在雾里摸索,“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要是选错了,那就再拐个弯儿呗。

”生命中还充满了各种意外,就像你正走着好好的路,突然天上掉下个馅饼或者鸟屎。

有时候是中了个小彩票,那感觉就像是命运突然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小家伙,今天运气不错哦。

”但有时候呢,可能是遭遇了挫折,比如考试不及格或者被老板骂。

这时候生命的哲学又变成了“哭一哭可以,但别忘了站起来接着走,不然你就真成了被鸟屎砸晕的倒霉蛋了。

”再看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朋友就像是路上结伴而行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分享美食、欢笑和烦恼。

有时候朋友之间也会闹别扭,就像两个小孩抢一个玩具,这时候生命的哲学就是“道个歉,笑一笑,友谊的小船不能翻,要是翻了就赶紧捞起来。

”而爱情呢,那就更复杂了,像是一场甜蜜又苦涩的魔法。

两个人互相吸引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冒着粉红泡泡,但要是吵架了,就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生命在爱情里的哲学可能是“爱是包容,不是占有,要是太霸道,小心爱情像气球一样爆掉。

”然后就是关于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管是想成为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还是只想在一个小角落里开个温馨的咖啡店。

梦想就像是远方的一座闪闪发光的城堡,我们朝着它一路狂奔。

可有时候,现实就像个调皮的小鬼,不断地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设置障碍。

生命哲学观

生命哲学观

生命哲学观
生命哲学观是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方式,它关注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

以下是生命哲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
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本身具有内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种外在目标。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轨迹和使命,通过实现个人成长、情感满足和对他人的关怀,我们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

2. 人与自然的联系:生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大自然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个体的自由和责任:生命哲学主张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个体也应该对社会和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

4. 生命的过程和变化:生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生命哲学鼓励我们接受变化、适应变化,并从变化中学习和成长。

它强调生命的连续性和永恒性,超越了个体的生死界限。

5. 内在的灵性和意识:生命哲学认为人类具有内在的灵性和意识,超越了物质和生理层面。

通过内心的反省和沉思,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提升自我意识,并与更高的真理和智慧相连接。

总之,生命哲学观鼓励我们关注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培养与自然和他人的和谐关系,发挥个体的自由和责任,以及探索内在的灵性和意识。

它提供了一种全面、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体验生命。

关于生命的哲学句子

关于生命的哲学句子

关于生命的哲学句子
关于生命的哲学句子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xxxx绚烂,死如秋叶之静xx。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我的生命哲学

我的生命哲学

我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一种奇妙而珍贵的礼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它。

对我而言,我的生命哲学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人们往往在外部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的同时,忽视了内心的需求。

我坚信,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真正让我们快乐和满足的事物。

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无法阻挡我们追求内心平静与幸福的步伐,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克服它们。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使命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着不同的才华和潜能。

我们应该努力去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无论是在工作上、家庭中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学习的过程。

我们应该保持对新知识和经验的渴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开拓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每一个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教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完善自己。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分享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忧愁。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还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和温暖的人际关系。

与他人相互帮助和支持,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挫折,并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人生归咎于他人或环境,而是要积极主动地面对并改变自己。

我的生命哲学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不断学习和成长,互相帮助和分享,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相信我们可以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哲学中对生命的定义

哲学中对生命的定义

哲学中对生命的定义生命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许多哲学家都尝试对生命进行定义和解释。

在哲学中,生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类的生命,还包括动植物的生命以及一些微生物的生命。

那么,哲学中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呢?生命是一个神奇而神秘的现象。

生命不仅仅是机械的运作,还包括了思考、情感、意识等复杂的心理现象。

因此,生命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的层面,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从生命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将生命定义为一种自我维持、自我发展并能够通过适应环境而存在的现象。

也就是说,生命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适应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通过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命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来实现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非物质的现象。

生命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积累,而是一种生命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所形成的现象。

这些特殊属性包括自我维持、自我发展、自我复制、适应环境等等。

生命的存在体现了自然界的智慧和神秘之处。

生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

生命的出现和存在,使得自然界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从哲学的层面来看,生命的存在意义深远而复杂。

生命是人类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之一。

生命的存在使得人类拥有了思考、创造和探索的能力,也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

生命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机械的运作,还包含了意识、情感、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等多个层面。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自然界的智慧和神秘之处。

生命的存在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探索和发现之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哲学王家新先生的《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发表于30年前的小诗,时隔多年仍连续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人赞叹。

然而遗憾的是,对诗的解读至今仍停留在相对感性的水平,以人教版配套教参为代表,认为该诗旨在告诉读者:“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换言之,即判定这只是一首鼓励年轻人树立理想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励志诗。

应该说这个理解是比较表面化的,若果真如此,我们很难相信这首朴实无华的小诗能从成千上万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独享生命之树常青的荣耀。

其实此诗的内蕴远比一般的励志诗深刻得多,它的思想精髓有励志的成分,但更集中地表现为对人类生命状态、生命过程和人生态度的阐释,它可以被看做是一座诗歌形态的人类生命哲理的殿堂。

这座殿堂是用象征的骨架搭建起来的。

全诗共出现四个形象:妈妈、我、山、海。

每个形象既有实指的特定对象,又包蕴丰富的象征意义。

“妈妈”是诗人的母亲,又是“过来人”、先哲的化身;“我”是诗人自我,也是一代人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的缩影;“山”既指诗人家乡囚笼般的群山,更泛指每个人面对的现实和生命过程中的重重阻碍;“海”相对于封闭阻塞的山,取其开阔与壮丽,实则代表人类生命的憧憬和憧憬实现的那种美丽的真实。

诗人把人类生命的“我”置于现实层面的“山”与精神层面的“海”的矛盾运动之中,不管他的创作出于怎样特定的或者局部的意图,但文学作品“形象大于思想”的铁律决定了诗所展示的这种矛盾运动在客观上具有揭示人类生命轨迹的认识价值和典型意义。

首先,本诗精准地展现了人类基本的生命状态。

诗第一节以“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昵”的提问开篇,继之写登山寻海,幻想落空,最后以“妈妈,那个海昵”的发问作结。

本节里,作者把全部笔墨泼洒于对山外世界的痴想和对大海的想望,虽然诗中无一字直接触及“我”与“山”的关系,但是从“我”急切跳出群山、投奔大海的痴心与幻想可以看出,“我”与“山”是矛盾、对抗的,想望大海正是对周边群山的叛逆与反抗。

对此作者在《关于<在山的那边>》中是这样说的:“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

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候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

”很显然,不满现状,渴望新鲜,幻想改变,是作者儿时的心灵体验,也是创作这首诗的原动力。

但是,如果把诗所表现的这种主客观矛盾狭隘地理解为某个生命个体的孤立事件就大错特错了,它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状态,不仅“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候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即使青年、壮年甚至老年,也都难以摆脱这种状态,所谓“喜新厌旧”,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正是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生命状态的总结和概括。

这里有三个理解要点:第一,所谓“想望”的、“幻想”的“海”,不能简单地限定为理想,它应该泛指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安于现实、希求更加“美好”的本能冲动,既包括理想,同时又包括诸如愿望、幻想、幢憬或者朦胧的思变意念,换言之,一切精神层面的否定现状、超越现实的意识或者遐想,都属于这个范畴。

第二,“山”与“海”的矛盾是永恒的,它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贯穿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一个人从童蒙到耆老,有谁不曾经历过不满与想望的磨砺昵?有的人可能为一个理想追求奋斗一生,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与理想无缘,只是觉得现实不完美、不如意,不断地企望各种各样的前景,有时甚至连前景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求能离开现在,能稍有改变或者新意。

我们的这种生命状态,自人类成为高级智能生命的那天起就已经形成了。

不满茹血吱腥,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不满狩猎果腹,于是进入到农耕时代;不满被奴役与宰割,陈胜喊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人类文明史的每一页都在昭示:人类的每一点进步,社会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与人类的这种生命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在这种生命状态的推动下实现的。

第三,“山”与“海”的矛盾又是普世的,它不因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存在或者消失,只是表现形态很不相同罢了。

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穷则思变”,这是穷人、被压迫或境遇不佳者的表现形态。

而富人或者境遇好的人也非枯根稿木:成功者追求更大的成功,有钱人追求更加有钱,当然,也有比尔·盖茨、巴菲特、陈光标们华丽转身搞慈善,万历皇帝不行皇权好木匠,《甲方乙方》的暴发户腻了燕窝鱼翅惦记吃糠咽菜……至于不满生命短暂、追求健康长命,则是古今中外无论富人穷人共同的渴望。

凡此种种说明一点,不管你的生存现状是好是坏,不管你生活在古今中外,都不可能摆脱“山”“海”矛盾这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生命状态。

《在山的那边》触动了人类这根永恒、普世的神经,不管它阐释得深浅好坏,都不妨碍它跨上了生命哲学的高度.这恐怕正是这首小诗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本诗精准地展示了人类基本的生命过程。

诗第二节写成人后,“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推动和激励“我”战胜“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翻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寻找那能“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的、“夜夜奔来”的、“雪白的海潮”。

如果说第一节的“山”象征静态的确定的现实,是寻“海”、“想望”的策源地和出发点,那么当“想望”由主观意愿转为实际行动以后,本节的“山”便随之派生出了动态的艰辛与险阻的寓意。

这里实际又给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命题,即“山”“海”矛盾的生命状态决定着人类的生命过程必然始终与磨难和阻碍相伴而行。

现实的“山”催生了“想望”,“想望”跳出原有的现实跨进新的现实,在与一重重新的现实的搏杀中前进、兑现,再前进、再兑现,这构成了每个人的生命过程。

因“想望”性质的不同,“山”的大小、数量与组合形态也会呈现差异。

当你的“想望”表现为坚定明确的理想,你的生命轨迹必然是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你要登临跨越的“山”也一定是崇山峻岭,呈重峦叠嶂的线性排列,理想越高远,“山”势越险峻、越绵延。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理想,先后翻越了四一二政变、红军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无数座“山峰”,前后数十年,捐躯千百万,最终结成正果。

这段慷慨悲歌的理想践行历程就是这种“想望”形态的经典例证。

当你的“想望”限于感性的求变意念,渴望美好而无专一目标,不失执著却笼统而朦胧,这时你要攀爬的可能是低峰矮丘,可能呈环状排列,你可能会登上东“山”不见“海”,遍攀中、南、西、北峰。

最终你可能如愿以偿地找到“海”,也可能锰羽而归,重返原来的“山”中。

这就是随处可见的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履历:年轻学子为好的前程寒窗苦读,满世界应聘求职,为保职、升职弹精竭虑;农民工走出田亩城里寻梦,建筑工地挥洒汗水,缝纫机旁超时劳作,农贸市场叫卖吃喝,有时一年换8次工作,仍不知落脚何方;自创业者尝遍起步的艰辛,惨淡经营的劳累与苦恼,有时还要承受破产倒闭再创业的磨难……上述两种“想望”形态,优劣高下无需细论,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只要你在“山”与“海”的矛盾中选择了“海”—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过或者必将有寻“海”的经历,翻山越岭的磨砺与苦难就必然如影随形地融入你的生命过程,想躲是躲不掉的。

余秋雨把书命名为《人生苦旅》,这四个字正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如实写照。

就此意义而言,本诗展示的这种“苦旅”式的人的生命过程同样具有永恒的普世的性质和意义。

最后,本诗鲜明地宣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中,诗人不厌其烦地着墨于攀登:“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本节十九行诗,这样直接写登攀的就占了七行。

七行之中,前四行写攀爬途中,后三句写将临终点,核心的精神一以贯之,即千难万险无所惧,不见大海不止步。

这里需特别说明,横亘在寻“海”途中的不是一种“山”,而是两种:要“海”中沐浴,既需冲破现实的物质的层层阻碍,更要战胜精神层面不时窜出的灰心失望甚至绝望放弃。

这两种“山”同样狰狞凶恶,同样是无法回避的拦路虎,但也同样不是不可跨越和战胜的,而战胜它们的无敌利器就是“信念”。

“信念”这个词常被人们混同为“理想”或“信仰”,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理想”“信仰”有相近之意,都包含某种具体明确的思想内涵,而“信念”则指对某种东西的执著认定。

比如“共产主义”是“理想”“信仰”,而“相信共产主义一定实现”就是“信念”。

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给人精神的支撑,无惧无畏的胆气,百折不回、永远进取的动力。

在诗中,“信念”不是“海”,却是寻“海”之行的定心丸,翻山越岭的烽火轮,“信念”在,则大“海”在,“信念”不灭,大海必见;反之,一切理想或“想望”都将化作泡影,一切努力都将半途而废。

所以作者在结尾处要大声疾呼:“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是执著的“信念”,强劲的激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斗必赢的人生启示,是每个人都应镌刻在自己人生座右铭上的千金不换的警句。

人类“山”“海”矛盾的生命状态是客观存在,任何人和力量都无法改变,但是,采取怎样的人生态度却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

历史上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主张积极进取、入世有为,既倡导求取个人功名利禄,又鼓励济世救人,功在社程。

佛、道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则主张与世无争,清静无为,泯灭个人的名利欲望,安于现实,甚至躲进寺观打坐清修。

屈从于“山”、压抑“海”的欲望与人性相背离,所以几千年来主导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是儒家思想。

我们批判儒家思想的封建糟粕,但是对它倡导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却是必须加以借鉴与肯定的。

中国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主导就没有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文明史,世界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驱动就没有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可以设想,未来世界在积极进取精神的助推下必将不断地跨进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境界。

虽然我们不能说这种精神是普世的,但是它作为掌控人类进步的上帝,却肯定积聚着永恒的生命力。

《在山的那边》赞美了这种永恒,凭借传递效应,它是否也多少汲取了些许永恒的能量,才使得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呢? 综上,《在山的那边》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演绎了关于人生的命题,揭示了具有普世、永恒价值的生命理念和人生观,对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面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