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笔记

合集下载

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归纳生命科学是初中生必修的科目之一,主要涉及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归纳初中生命科学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皮,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基础;细胞核则含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 纤维素的结构与功能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由纤维素分子通过氢键和其他物质相互结合形成纤维。

它能增强细胞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同时也为细胞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2. 叶绿素的结构与功能叶绿素是植物细胞中的主要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结构中含有镁离子,能够吸收蓝、绿、红光,反射绿光,从而呈现绿色。

3.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能够进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供给细胞使用。

线粒体内有许多折叠的膜片,形成了大量的呼吸酶。

4.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糖体负责将核糖核酸按照蛋白质合成的顺序进行组装,最终合成出功能完整的蛋白质。

二、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传递性状的基本规律,变异是遗传的基础。

在这一知识点中,我们主要探讨了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等内容。

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其中包含了遗传信息,能够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征。

2.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承载体,人类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通过含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传递到子代,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3.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单位,是决定生物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它通过DNA序列的不同组合来决定不同的遗传特征。

4. 遗传变异与遗传规律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它为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基础。

生命科学 知识点梳理(精华版)

生命科学 知识点梳理(精华版)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90分以上优秀)单元知识梳理(精华版)第1章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八大系统:呼吸(气体交换)、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泌尿(排出代谢废物,水盐酸碱平衡)循环(运输和交换)、神经(调节和控制)、内分泌(调节)、运动、生殖系统。

方位术语:外侧和内侧,浅和深……内环境 1、组成:血浆+组织液 2、特点:相对稳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例如小肠(消化吸收)、肺泡(气体交换)、肾单位(尿生成)第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4、激素失常:侏儒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呆小症、甲亢·甲状腺激素;糖尿病·胰岛素(降血糖)5、人的体细胞染色体;23对(46条)=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或XX)6、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不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引起第3章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基石:均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规律作息预防传染病的三环节传染源管理隔离、检疫…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非特异性免疫(无针对性)第二道: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有针对性)抗原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根据是否需医师处方,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第4章生物的类群一、光合作用1、主要场所: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2、过程:3、影响因素:光照(热量)、温度、水分等备注: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温度较高,水分充沛,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二、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1、上表皮、下表皮2、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3、叶肉(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4、叶脉三、鸟类(飞行?):纺锤形、羽毛、翼、肺、双重呼吸四、鱼类(水生?):保护色、梭形、鳞片、鳃、鳍、侧线五、节肢动物(繁盛?):群居,体型较小,分节、外骨骼、口器多样,繁殖能力强,自我保护方式多样六、概念:自养/异养、发酵、根瘤菌、共生/寄生/腐生、双名法(属名种加词)第5章生态系统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2、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捕食、寄生、共生、种间竞争)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拉马克界门纲目科属种从《红楼梦》中的动植物聊聊“通识教育”动植物种类:301种动物115种,分属55个科如:鹿科、鸭科、雉科、猫科植物186种,分属75个科如:蔷薇科、禾本科、伞形科、唇形科林黛玉绛珠草(即露珠草)柳叶菜科谷蓼属薛宝钗“蘅芜君,冷美人”蘅芜(即杜蘅)马兜铃科细辛属“合欢酒”合欢,豆科苯环的发现凯库乐梦中梦见了蛇,苯的结构是环状的,涉及到认知的心理问题,在大学读的是建筑系,但也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莫诺“白天的科学”“晚上的科学”科学美学、认知论爱因斯坦十分重视逻辑,整个世界是简单的、对称的、和谐的,四种相互作用可以用相同的方程式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勾勒生命科学史的基本线索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科学(生物学):既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的现象、本质、规律,又研究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命世界: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昆虫100多万种,植物50多万种)(知了昆虫一定是六个脚的,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本来是有1500多万种,要保卫生物多样性“保卫生物学”)(海洋中还有没有更多生命红海等原始环境中有没有原始生命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康德认为存在的)生命系统:多层次、非线性、高度有序性、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物理学理论,从无序到有序,熵值的提高)、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层次结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物圈主流是分子生物学64个遗传密码子 DNA mRNA P 一个密码子由三个核苷酸构成,决定一个氨基酸DNA的核质存在问题童第周、牛满江运用文昌鱼1944年 DNA是遗传物质 Avery发现佳乐弗宇宙大爆炸学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验证如氦元素 28%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农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博物学(植物、动物、的结构》《年沃森、克里克《物种起源》年达尔文《动物学哲学》年拉马克《自然系统》年林耐−−−−−−−−−→−−−−−−−−→−−−−−−−−−→−−−−−−−−→−DNA-1953--1859--1809--1735-/西方近代物种不变论的首创者是林耐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是法国的拉马克用进废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第一个完全将生物进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列宁达尔文发现不仅是物种选择,也有人工选择(狗的物种越来越丰富)第一次革命:达尔文第二次革命:1954年沃森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孟德斯鸠: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不要把科学家看得非常纯洁二、生命科学的历史轮廓(一)医学和农业实践经验是生物学知识的源泉科学与经验不能划等号科学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洞察力、好奇心、想象力、智慧和技巧他们都是提出问题的人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科学史是围绕英雄写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名英雄“J·D·贝尔纳现象”——原式思想发动机《历史上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功能》(JD贝尔纳在微生物学中提出病毒是可结晶的蛋白,不是液体)(二)古代的生物学研究1.古希腊的生物学研究(1)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的探讨“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万事万物的源头是水,生命是多样而又统一的)→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把眼光伸向自然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水、火、气、土肌肉——1土:1水:1气:1火骨头——1土:1水:2火神经——1土:2水:1火“爱”(吸引)与“恨”(排斥)→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爱的结合长久存在,产生恨则最终分解印度:人是由四种物质构成的水、火、风、地(2)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研究了500多种生物,亲自解剖过50多种动物。

生命科学是什么阅读笔记

生命科学是什么阅读笔记

《生命科学是什么》阅读笔记目录一、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2)1.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1.2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4)1.3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 (5)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6)2.1 生命的起源 (9)2.2 生物的进化论 (10)2.3 现代生物分类体系 (12)三、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3)3.1 遗传信息的DNA携带与复制 (14)3.2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15)3.3 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 (16)四、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8)4.1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9)4.2 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体系统 (20)4.3 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 (21)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23)5.1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24)5.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5)5.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6)六、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 (28)6.1 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9)6.2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 (30)6.3 生物技术伦理与法律问题 (31)七、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33)7.1 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34)7.2 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挑战 (35)7.3 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37)一、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在阅读《生命科学是什么》我对于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细胞是生命的基础,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一章节让我对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激发了我对生命科学中细胞的深入研究兴趣。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从单细胞的细菌到多细胞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细胞的细胞核较小且没有核膜,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则具有核膜,并且更为复杂。

细胞的结构相当复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边界,负责细胞的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细胞质则是细胞内除线粒体外的部分,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液;线粒体则是细胞的“能源工厂”,负责产生ATP等能量。

八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科学优秀笔记整理

八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科学优秀笔记整理

八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科学优秀笔记整理
1.生命的五大维度:形(病死了)气(气死了)识(笨死了)魄(烦死了)魂(忙死了)。

2.八大因素:环境、饮食、运动、作息,情绪,思想,使命,归宿。

3.五大能力:补血补气补脑补命补信。

4.四种生命状态:阳实(胎儿)阴虚(青少年)阳虚(中年)阴实(老年)。

5.健康金三角:补足能量疏通经络扩充器量。

6.三种方法:桩法(站桩)息法(调息)心法(冥想)。

7.养精大法,经典通思路、收集灵感、扩充器量分享自觉觉他(阴德阳德)。

8.三大能力:听写能力(锻炼思维力)演说(表达能力)做(行动力)。

三种能力高,则影响力就提高了。

9.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字去表达,凝练。

用图表去总结归纳并展现整个体系出来。

10.认识生命、体验生命、使用生命。

11.阴阳五行思维。

12.姜的三种吃法。

大学生命科学基础生态学笔记

大学生命科学基础生态学笔记

基础生态学听课笔记(仁青)●绪论●生态学定义三强调●1.重点强调自然历史和适应性●强调动物的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的群落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生态学●基本原理●系统性原理●稳定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耐受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滞后性原理●转换性原理●尺度原理●发展史●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发展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学派●北欧学派(注重群落分析)●法瑞学派(植物区系学派)●英美学派(动态学派)(植物群落的演替、创建顶级学说)●苏联学派(地植物学)(注重建群种、优势种,建立植被等级分类系统,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植被制图,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形态、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自然选择、●第一章●环境●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它们生存的各种因素总和●大环境●地区、地球和宇宙环境。

决定大的生物群落的类型。

●小环境●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和生存●生态因子●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生物●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性质●综合性●非等价性(有主导因子)●时间限制性(主导因子会改变)●不可替代性●互补性●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合)●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长、发育、繁殖、分布、自然选择、行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营造或改变小环境●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适应●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限度●最小因子●低于某种生物需要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或扩散的的因素,叫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定律: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全部停止;在最适状态下,显示了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在最大状态之上,生理现象又停止●耐受限度●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普通生物学》课程笔记

《普通生物学》课程笔记

《普通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生命与生命科学一、什么是生命1. 生命的定义与特征-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一种复杂的化学系统,它能够进行自我复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并且能够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 生命的基本特征:a. 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代谢过程摄取营养物质,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生长: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增大等方式实现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c. 繁殖:生物体能够产生后代,确保物种的延续。

d. 适应性:生物体能够通过进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e. 应激性:生物体能够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f. 稳态性:生物体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即稳态。

2.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尚未完全明确,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假说:a. 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可以直接从非生命物质中产生。

b.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早期海洋中的化学反应,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有机分子和生命体系。

c. 宇宙生命说:认为生命的种子可能来自外太空,通过陨石或彗星等途径传播到地球。

二、生命科学的内涵1. 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发展、遗传、进化等各个方面。

- 研究层次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2. 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肉眼、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生物体的形态、行为等特征。

-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控制变量来探究生命现象的因果关系。

-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差异,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 系统分析法: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数理统计法: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生命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3. 分支学科-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 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

- 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命科学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

生命科学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

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二、20世纪以來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三、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设计实验的方法)四、实验1.1: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水(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一、糖类(分类、生理作用)(1)单糖:J衙萄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2)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乳糖(3)多糖(由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成)f植物体内J淀粉(植物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I动物体内——糖原(动物体的贮能物质)(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二、脂质(分类、生理作用)(1)脂肪:「基本成分「甘油J饱和脂肪酸]■J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j (定义、性质、实例)I牛理作用(2)磷脂:J结构特点,在水坏境中的排列方式[生理作用(3)胆固醇:[生理作用1含量过多可能会引起的负面影响三、蛋片质R(1)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H2N—C ― OOHk(2)肽链的形成过程(3)肽键数(形成肽链吋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链水解吋所需的水分子数)二氨基酸数一肽链数(4)生理功能四、核酸(分类、基本单位、生理作用)(1)J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2)基本单位:核昔酸五、维生素(分类、生理作用)「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叶酸)I六、实验2.1:明确各种冇机物的鉴定方法以及产生相应的颜色反应结果。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膜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以外)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一、细胞膜1、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2、结构3、特点:J半流动性(结构上)(选择透过性(功能上)4、功能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物质的跨膜运动「被动运输J自由扩散、彳[协助扩散 > 物质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蛋白质载体协助、是否消耗能量.主动运输J典型的实例2、内吞和外排(知道其过程)三、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1、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3、发生质壁分离的条町具有大型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一、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2、细胞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溶酶体、液泡二、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核膜I核仁I核基质、染色质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主要区别:有无成型的细胞核2、代表类型:J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I真核生物(大多数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真菌等)实验颤藻和水绵的比较观察第三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一一病毒1、主要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2、生活方式:寄生生活3、分类及其传播途径(实例)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脱水缩合反应(形成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时发生的脱水缩合反应)2、分解反应:J水解反应(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单个小分子)[氧化分解反应(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二、酶(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1、特性:高效性、专一性2、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命名方法:來源+催化底物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值三、A TP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中文名称:腺昔三磷酸2、ATP的结构简式:A—P〜P〜P3、ATP与ADP的相互转换(反应式)及其意义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知道各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2、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二、叶绿体及其色素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2、色素的种类及其性质3、色素的功能:选择吸收光能(红橙光和蓝紫光)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和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换)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见笔记)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r内因[外因r光照强度、J二氧化碳浓度>(知道各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过程(1)各个阶段发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2)各阶段发生的场所2、反应方程式二、无氧呼吸1、发酵的类型(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实例:产生洒精和CO2——酵母菌、苹果等大多数植物;产生乳酸一一乳酸菌、马铃薯的块 茎、动物组织2、 反应方程式式(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1、区别(条件、场所、产物、物质变化、释能情况)3、 相同点(实质)第四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转换过程2、脂类△成C ——>脂肪(皮下和内脏)[分解 Q 仃分解 月旨肪酸和甘油上丄上企02 + H 2O +能量 合成 —>磷脂I 仝J 腺体分泌物葡萄糖丄竺血糖 血糖山糖原 转变脂肪酸 甘油V。

生命科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命科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命科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学说。

-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 内容包括: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 细胞的类型。

-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如细菌、蓝藻等。

其结构包括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拟核(环状DNA 分子)。

-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等。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叶绿体、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3.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结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被(糖蛋白和糖脂),与细胞识别等功能有关。

-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传递信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通过细胞间的通道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4. 细胞器。

- 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 叶绿体:双层膜结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 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为粗面内质网(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内质网。

- 核糖体:无膜结构,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植物细胞中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的笔记:
1.生命的基本特征:自我更新、代谢、生长、应激性和繁殖。

2.生命的化学基础: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4.细胞分裂和增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5.生物体的层次: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6.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7.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其意义。

8.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和分类。

10.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幼儿园探究生命科学教学活动教研笔记摘抄大全

幼儿园探究生命科学教学活动教研笔记摘抄大全

幼儿园探究生命科学教学活动教研笔记摘抄大全一、引言生命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生命科学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现象,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为了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探究,本文将分享其中的教学活动和心得体会。

二、教学活动一:播种观察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种子:例如豆类、小麦等种子。

2.小花盆、土壤和水壶。

3.相机或手机,便于记录观察过程。

活动过程:1.老师向幼儿介绍种子的概念和种子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在小花盆中播种,并负责给种子浇水。

3.让幼儿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猜想。

活动评价:此活动能够生动地呈现种子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不仅对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活动二:昆虫观察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昆虫,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昆虫的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昆虫标本或图片。

2.放大镜。

3.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1.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让幼儿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标本或图片。

3.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行动方式等,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4.让幼儿用彩色铅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昆虫形象,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并解释自己的画作。

活动评价:通过观察昆虫,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同时,通过绘画的方式,幼儿能够表达和记录自己对昆虫的认知和想象。

这种亲身参与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昆虫的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对自然界的爱和关注。

四、教学活动三:植物观察探究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对环境的依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1.小型植物,例如盆栽花卉或禾草等。

生命科学读书笔记

生命科学读书笔记

生命科学读书笔记生命科学读书笔记生命科学读书笔记生命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

生命科学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健康长寿、提倡伦理道德文明等方面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在卫生领域,除了药物研制,更让人关注的是改造人的基因组成,人类基因组约含10万~30万个基因,今后10到20年将完成人所有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及其破译全部遗传信息,将可从根本上了解各种遗传性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途径,改造人的基因将成为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地球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生命诞生于38亿年前。

目前,大千世界里有超过200万的物种,它们千差万别,却都蕴涵着生命的本质特征:生物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生物结构层次的有序性、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繁殖与遗传、应激性与活动性、提高生存能力的适应性等。

而生命科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生命科学研究简史、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化学组成,生命的基本现象、细胞与细胞工程,生命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人体防御体系、生命的信号与传递,神经原和认识功能、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营养与健康,肿瘤与防治,人类的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能源、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生命科学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命科学与海洋生物资源、生命科学与军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与生物芯片、生命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生命伦理与社会决策等内容。

生命科学研究从宏观上可分成三个层次,包括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核心层次,对多个物种及类群研究的个体生物学层次,以及循环经济、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粮食问题等生物圈层次的问题。

多个学科与生命科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强,进一步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如工程学与生命科学结合诞生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天文学与生命科学结合产生了宇宙生物学。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二章电子版笔记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二章电子版笔记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第一和第二章电子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命科学(Life Science)简介:概念:生命科学是把生物体诸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的统称。

基础科学——生物学(如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生命科学主要分支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病毒学、昆虫学等)应用科学——医学、药学、农学、生物技术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长与繁殖、应激性等。

二、生命科学发展历程观察描述阶段(19世纪以前)——生命活动表面现象的揭示;如:达尔文实验研究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生命活动本质的揭示;如:巴斯德创新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对生物特性的改造和创新,应用潜力巨大。

如:克里克、沃森等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历史法三、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能源、食品、环境、人类健康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科学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向基本和复杂生命现象、系统、疾病等两极发展,等等。

第二章生物分子与细胞一、生物分子:(一)生物小分子:种类、特性、功能(二)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Protein)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线性序列及连接方式。

结构二级结构:相邻氨基酸折叠、盘旋形成的稳定、规律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整条多肽链通过折叠(某些化学键稳定之)形成的特定空间立体构象。

功能蛋白质:执行特定功能。

如酶、受体、各种蛋白类调节因子等。

酶: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可以是核酸)。

功能酶的活性中心:由催化部分和结合部分构成,由酶分子的特定构象决定。

酶促反应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易失活。

结构蛋白质:既作为结构成分,又执行一定功能。

能源物质:作为体内的储能物质,必要时分解供能。

2.核酸(Nucleic acid):DNA、RNA一级结构: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基础生命科学绪论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6星期之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有雏形的胎儿。

#白蛾子变黑蛾子是因为环境污染,变黑蛾子有利于藏身。

#中国于1995年在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达尔文《物种起源》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经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创造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物种#狂犬病致死率为榜首#生命具备的基本特征;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感应性和运动内环境稳定#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比艾滋病毒要大得多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100多种元素se 和Cr是必须微量元素成年人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婴儿(10个月 400mg幼儿(<3岁 600mg少年<10岁 800mg青年12-18岁 1000mg老年人1200mg才例子的吸收率只有40%人体中的钙离子受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的影响与制约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Zn是一些酶必不可少的元素(羧基肽酶是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必要功能成分功能:消化吸收过程胰岛素功能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味觉敏感性骨骼正常生长毛发光溜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生殖系统发育创伤愈合含量:zn在人体的含量约2.2g,仅次于铁,zn每日的摄入量6-1 2mg#缺铬引起的病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心脏病儿童生长迟缓神经机能紊乱补铬的最佳形式有机铬无机铬吸收1%啤酒酵母铬吸收10-25%#硒元素 19世纪20代瑞典科学家发现的20世纪50代美国科学家证明大蒜中硒元素并说其实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硒是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必要成分硒与维生素E配合作用#细胞中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调节渗透压缓冲能力保证细胞和机体PH稳定(血液当中的PH值7.4酶的调节因子和激活因子合成有机物的原料生物小分子20种氨基酸中:疏水氨基酸:亮亲水:丝酸性:天冬碱性:精含硫:半胱氨酸含羟基:苏带环:酪高等植物自身都能合成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的功能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读书笔记v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读书笔记v

第一章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三大层次:核心层次(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个体生物学、生物圈层次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前生物学时期、古典生物学时期、实验生物学时期、分子生物学时期生命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形成细胞、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与进化、应激性与活动性。

第二章生命的多样性1、病毒与类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由核酸芯子(DNA或RNA)和蛋白质外鞘构成的微粒,类病2、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或叫蓝绿菌)、原绿藻。

它们都由细胞中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与其他膜系构造细胞器的原核细胞构成。

共同特征:①染色质DNA裸露,没有结合组蛋白,且首尾连接成环。

②无核膜包围,即无定型的细胞核。

③细胞质中除蓝藻和原绿藻具光合片层外,没有膜系构造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

④合成蛋白质工具相对简单,仅为70S核糖体。

⑤细胞很小,一分为二的无丝分裂繁殖。

(1)细菌:单细胞生物。

细胞膜外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革兰氏阳性菌)和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构成的坚韧细胞壁。

膜上中间体是细菌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小区。

有的细菌胞外有荚膜(营养、保护)和鞭毛(运动)。

有些细菌逢逆境生成芽孢。

细菌充当还原者角色。

(2)放线菌:长成纤细菌丝状,无细胞分隔,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两部分,广泛分布于肥沃的土壤中,营腐生。

能合成抗生素。

(3)蓝藻:原核单胞或多胞藻。

细胞中含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蓝素,缺乏叶绿素b,部分蓝藻还有藻红素。

细胞内无含叶绿素a、叶绿素b,无藻蓝素,被认为是后来进化产生的陆生植物的祖先。

3。

有几丁质构成的细胞壁。

营腐生、寄生。

无性孢子繁殖为主,部分种类出现有性生殖。

4:①真核细胞。

②具有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

③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硅藻、褐藻除外)、类胡萝卜素等光合作用色素。

④行光合自养生活。

是生物圈的原始生产者。

(1)藻类植物门:包括绿藻、裸藻、甲藻、金藻、红藻和褐藻等门类。

单细胞或多细胞群能生长于水中或湿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为何会生病?笔记一:1世界上所有脊椎动物的寿命,都是以它的大脑发育期停止后的年龄再乘以5来计算的,这是所有脊椎动物的正常寿命。

人的大脑发育期是在25岁停止的,所以,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25×5=125岁。

2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因为我们思想上缺位“人不应该生病”的意识;其次是由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譬如饮食过饱、过量、偏食及化学物质的影响都会缩短人的生命。

3人类健康真正需要的生存环境,不是一个没有细菌的真空,而是一个与恒有菌友好合作的环境。

这种环境,仅仅靠物质的有效治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平静的心态。

4商人之所以寿命比较短,是因为他们常年置身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身心透支太大了,所以这些人虽然常常能够赢得财富,但却往往要付出健康与生命的代价。

5文人之所以寿命比较长,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往往远离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场,再加上文人一般都富有想象力,所以愉快的心境常常使他们更容易赢得健康。

6人体内本来就具有应对各种疾病的防御机能,这些机能之所以不能够正常发挥出来,多半原因是由于我们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的。

笔记二:1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大脑只是一个智力宝库,它可以为人类的事业成功贡献出许许多多的智慧,但却与人类的健康与长寿没有多大的关联。

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是对健康与长寿知识的无知,并且是对人类生命的无视。

2与其说人是活在一个物质环境中,不如说是活在一个情绪环境中,一个人要想活得愉快,并非只有物质财富才能提供,知足常乐也同样可以使我们笑口常开。

3世界科学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才发现,人的大脑内存在着一种电波,这种电波和心脏的跳动一样,会随着一定的频率发生振动,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调节这种振动,就可以对人体健康发挥出非凡的作用。

4精神过度紧张往往能给人带来许多疾病,人类80%的疾病都是由于不良情绪带来的,所以,一个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首先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5心灵美的人之所以长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人没有心理负担。

对“阴暗心理”的解释,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有些人为了谋求成功而采取的那些不正当手段;二是指这些人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产生的愧疚心理,也包括失败之后或年龄较大之后的良心发现。

6西医是把人体视为一种可分、可割、可补的“物质”,中医是把人体视为一种不可分解的整体;西医是用可视、可辨的“细菌、细胞”为诊断的依据,中医是用“虚实寒火”来判断生病的根源。

精要之段落:我们所说的“病从心起”中的这个“心”,其实就是大脑。

西医学说人的周身上下都布满了神经,而中医学则说人的周身上下都布满了气道,但不管是神经还是气道,它们都是在人的身体中相互交错,密织如网。

在人情绪正常、心情舒畅的时候,它们都是各行其道,互不相扰而循环,推动新陈代谢而无穷;而一旦当人的情绪恶化时,便会出现气逆行、血错轨,错轨之血相撞在一起,便是病灶。

这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尽快平息怒火,端正心态,使心绪很快平静下来,错轨的气血就会很快退回原路,从而使刚刚形成的病灶化为乌有;但如果此人这时依然我行我素,而且心情越来越恶化,那么,这些已经错轨的气血就会在病灶上越聚越重,而那些不能被及时排泄出体外的有害细菌也会乘机发势,向人的身体发起越来越猛烈的进攻,轻则使人疼痛不已,重则送人性命。

——这就是病的起源。

现在有一种养生新说法叫“养生要从‘头’做起”,说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情与健康的直接关联。

所以,心存善良、积极乐观、待人宽容、淡泊成败,就成了人类健康长寿的四句座右铭。

也有人把这四句话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一个中心”是以健康为中心,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健康转;“两个基本点”是,处世要糊涂一点,失败面前要潇洒一点;“三大作风”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八项注意”包括四把钥匙与四个最好,四把钥匙是指合理膳食、适时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最好是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健脑操:第一节〓耸肩运动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情绪稳定后,将两侧肩膀尽量上抬,将头夹在两肩之间,稍停片刻,再让肩膀迅速落下。

连做两个八拍。

第二节〓背后举臂两臂在背后交叉伸直,然后用力向上抬起,好像将肩胛骨往头的根部推一样;然后让两臂猛然落下,像往腰上撞一般。

连续做两个八拍。

第三节〓叉手前伸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掌心向下,两臂迅速向前用力冲出,头同时迅速下低,夹在伸直的两臂之间。

连续做两个八拍。

第四节〓叉手转肩两手掌五指交叉,掌心向下。

以腰为轴心,先左后右转动肩部,能转多大就转多大。

转动时头随肩动。

每转一次为一拍,共做两个八拍。

第五节〓前后曲肩两肩向后尽力扩展,使两块肩胛骨尽量向背部中间靠近。

然后将两肩向前内缩,使两个肩膀头在胸前尽量靠近,并使两个手背靠在一起。

连做两个八拍。

脑细胞不可再生(2)第六节〓前后转肩将两个肘关节屈曲,呈直角,上臂转动,旋转肩关节。

先由前向后旋转,一转为一拍,做四拍;再从后向前旋转,做四拍。

连做两个八拍。

第七节〓点头摇头将双手放在身后,五指交叉,手部轻触腰际,身体挺直。

先使头部做前倾后仰的动作,动作由轻到重,幅度逐渐加大。

至少做两个八拍。

然后将头向左右斜歪,运动幅度渐渐加大,直至两耳将触肩部,注意不要主动用肩头去迎耳朵。

至少做两个八拍。

最后做摇头运动,先从左到右扭头,再从右向左扭头。

可以平扭也可以仰扭。

至少做两个八拍。

第八节〓扭转脊柱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手半握拳。

身体先左后右分别扭转。

同时,往左转时用左拳背击打左腰部,向右转时用右拳背击打右腰部。

扭腰的幅度逐渐加大。

连做四个八拍。

第九节〓张嘴伸指先垂手站立,掌心向前;再将双手用力握紧成拳,同时将两嘴角尽力向两侧下撇,成“八”形;坚持一会儿后,将嘴尽力张大,成喊“哇”时的口型。

在张大嘴的同时,将握拳之手猛然伸开,成枫叶状,指与指之间尽量张大。

连续做10~20遍。

第十节〓出手抓物将两手放在胸前,五指尽量伸展,随即猛然向前伸出两臂,同时像抓住什么东西似的用力将手握成拳头;然后手回至起始位置,接着两臂向左右伸出。

连做两个八拍。

做上述动作时必须注意,伸指、握拳均必须用力。

第十一节〓搓擦两手合掌来回摩擦,至掌心发热为止。

再用右手掌摩擦左手背,用左手掌摩擦右手背,各摩擦10~20遍。

第十二节〓手攥四指用右手轻轻攥住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用力攥紧,一松一紧,从左手指尖逐渐向指根和手背方向滑动,连续反复做几遍,并注意节奏感。

两手交替进行。

第十三节〓四指攥拇指分别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大拇指攥在手心,有节律地反复用力攥几遍。

攥时双手同时用力。

第十四节〓屈指数数像屈指数数那样,先将双手大拇指同时屈曲,再屈曲两手食指,接下去依次使5个指头均屈曲,呈握拳状;然后从小指开始,依次使两手5指伸开,连做5~10遍。

——再做双手的非对称屈指运动,即左右手动作相反,或动作交错。

当左手屈曲大拇指时,右手要屈曲小指或其他手指。

10指的动作依次类推。

做错必须重来。

屈指之后,再依相反次序逐指伸开。

然后,左右手屈指顺序交换再做。

第十五节〓垂手摇摆放松手腕,下垂,先上下迅速扇动,就像鸟儿扇动翅膀,做20遍。

然后,向横的方向来回甩手,也做20遍。

第十六节〓指压颈后即压天柱穴。

双手交叉抱于脑后,先用大拇指按准穴位二三秒后松开;接着再按二三秒再松开,连做10遍。

随后按摩该穴位,以天柱穴为圆心,拇指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摩直径2~3厘米的区域。

第十七节〓指压头两侧双手拇指有节奏地按压头两侧和耳部上方,指压以酸胀感明显为度。

第十八节〓指压颈两侧手抱脑后,用拇指从耳朵后方圆形硬骨下开始,向下按压至颈部中段。

按压时要有节奏地逐渐向下。

第十九节〓举臂呼吸双手合掌,放于胸前,再将两掌心紧贴着往头顶正上方举起双臂,同时深吸气,在双手到达最高处时,全身要用力伸展一下;然后,两手分开,两臂伸直由身体两侧平稳落下,同时呼气。

连做两个八拍。

第二十节〓控制意念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腿部放松,两臂下垂,掌心向外,置于身体两侧,双手拇指与其它四指使劲张开,每个指头都要用力,大拇指指向身后。

两眼注视正前方,在头部不动的基础上,逐渐将目光移至离脚尖二三米远外,然后调整呼吸:小腹用力,口微张,缓慢地向外均匀吐气,再迅速放松小腹,使新鲜空气深长地吸入体内。

反复数遍。

笔记三:1人的大脑具有三重构造:爬虫类脑、猫狗类脑、人脑。

爬虫类脑也叫原始脑,是所有动物大脑的核心部分,它掌管着所有动物的本能活动。

——猫狗类脑也叫原始哺乳类脑,它是包围着“原脑”的另外一层脑,与爬虫类脑相比较,猫狗类脑的得失计算系统中多一个“愉悦”的感觉。

——人脑也叫新哺乳类脑,这种大脑除了具备原脑和原哺乳类脑所有的功能之外,还在大脑的上面有一层更大、更复杂的构造。

2右脑又叫“祖先脑”,它储存着人类从古到今500万年的遗传因子信息,所以,医学界又常常把右脑视为是一个储存着人类500万年智慧的基础软件。

左脑又叫“自身脑”,它记录的是一个人今生今世的体验信息。

也就是说,左脑储存的各种信息,都是靠后天获得的,虽然人类常常把这种信息称为“知识”与“经验”,但与右脑中先天积累起来的智慧比起来,却是有天壤之别的。

3发出声音与制造形象是开发右脑功能的最好方法。

发出声音就是一个人不管想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只要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一定要大声地把它说出来;“制造形象”,就是不管我们想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把这件事情想象成一种可描可画的物质形象,并仔细想象这种物质如何操作的全过程。

4A10神经是一根无髓神经,也是人的大脑中的一根“快感神经”。

这种快感神经反映在人体的描述中,就是人类生命中的性欲快感、食欲快感,或者是人生事业中的成功快感、荣誉快感,都是由这种神经提供的。

5人的周身上下都布满了气道,在人情绪正常、心情舒畅的时候,它们各行其道,互不相扰而循环,推动新陈代谢而无穷;而一旦当人的情绪恶化时,便会出现气逆行、血错轨,错轨之血相撞在一起便出现了病灶——这就是病的起源。

6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

因此,虽然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却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7一个正常人的脑细胞在处于活跃的状态下,需要与几万个细胞发生联系,但当一个人因为脑窒息而导致大量脑细胞死亡的时候,单个的脑细胞也就失去了与其他伙伴的联络与沟通。

所以,激活脑细胞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一套科学的健脑操,来最大限度地活跃大脑健康细胞的功能。

笔记四:1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荷尔蒙有100多种,其中有25种为蛋白质荷尔蒙,其余为载体荷尔蒙,在这100多种荷尔蒙中,有10余种荷尔蒙对人体的健康和延缓衰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荷尔蒙中分有益荷尔蒙与有害荷尔蒙,两种不同的荷尔蒙在人体中发挥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