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于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00公倾,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万只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保护区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有效地保护越冬水禽,保护区在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社区共管、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实施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建区以来长时间的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仍然与国家级保护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为加速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总体规划,以实现永久性保护和维持以白鹤为主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达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一致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0)《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
(11)《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禽鸟类为中心,严格
核心区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在保护、恢复、发展生物资源和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3.2原则
(1)从实际出发,高标准起步,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要本着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结合实际,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着眼未来,满足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3)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认识自然、改善和利用自然相结合,力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利益。
(4)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使各种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保护、科研、经营三大任务的前提下,将保护区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示范基地。
(5)规划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6)保护与开发结合,经营与利用结合,在强化保护管理、不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条件下,在实验区划出一定区域,建设必要的项目和设施,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
1.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9年,即2002-2010年。规划分为两期实施: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10年。
2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2.1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至116°03¢,北纬29°05¢至29°15¢,地跨两市三县,即九江市的永修县和星子县,南昌市的新建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辖9个湖泊及其草洲,即:大汊湖(8500公顷)、蚌湖(7300公顷)、大湖池(3000公顷)、沙湖(1400公顷)、常湖池(700公顷)、中湖池(600公顷)、象湖(400公顷)、梅西湖(300公顷)、朱市湖(200公顷),总面积为22400公顷。
2.1.2自然条件
2.1.2.1地质地貌
2.1.2.1.1 地质
鄱阳湖的地质构造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湖口至星子段为湖口地堑,南部大水域属于“鄱阳湖断凹”。因此,鄱阳湖盆地是地壳拉张作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断陷盆地。从白垩纪末新生代早期即开始发育,至第四纪晚期,盆地中部继续断陷,接受古赣江河流相沉积,此时尚未形成湖泊,至全新世中期以后,始演化成现代鄱阳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即位于“鄱阳湖断凹”的西北侧。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域约形成
于距今1700年前后。
保护区范围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除构成吴城丁家山基座阶地基底和特枯水年分修水河床底部局部显露第三纪紫红色砂砾岩和砂岩外,全区基本上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其中丁家山中下部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砾石层组成,上部由晚更新统浅棕黄色含粉细砂粘土组成,吉山、太阳山由晚更新统中细砂组成,其余地区基本上由全新统河湖相、粉砂粘土组成。
2.1.2.1.2 地貌
(1)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湿地的特点
在自然界分布的天然湿地中,按其成因和分布主要有潮间带滩涂和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岸湿地;季节性漫滩与泛滥洼地形成的河流湿地;水位消落区滩地与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泊湿地。各湿地的成因类型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各自的生态特点,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A. 在空间上往往分布在水、陆结合部的过渡带;
B. 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干湿交替的动态变化;
C. 在生态上表现为水、陆环境诸因子相互作用、互为依存,兼有水、陆特征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鄱阳湖湿地不仅在时空分布和生态特征上具有上述全部特点,而且湿地面积(即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达2500多平方公里,占鄱阳湖面积的78%。在鄱阳湖湿地中,吴淞高程16-12米处的湿地最适宜越冬候鸟栖息,但候鸟主要集中在吴城镇周围大小9个洼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除了具备最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优良环境外,还在于这里人类经济活动较少(与其它地区比较而言),基本上保留了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而具有典型湿地的基本特征。
(2)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沉积-地貌特征
保护区位于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赣江主支(赣江三角洲分支河流,有主支、中支和南支)与修河下游河湖交汇处,洪水期被水淹没,枯水期广泛出露的水位消落区及其毗邻的浅水区,介于陆上三角洲平原向湖区常年淹水区的延伸过渡带,即三角洲前缘沉积带。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断面高程一般为17-12米(吴淞高程),地形平坦,最大地面坡度为0°17¢422。在地貌组合结构上,湿地由分支河道两侧天然堤-侧缘缓坡-碟形洼地所组成。在沉积断面结构上,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分别为高漫滩(草滩)-低漫滩(包括过渡稀疏草滩和泥滩)-积水洼地等沉积单元。沉积物主要为细粉砂、极细粉砂和粘土。
保护区局部还分布有岗地,其中有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丁家山南北走向,西高东低,最高点距朱市湖南岸520米,高程45.01米,向东、北降低,高程一般为25-20米,吴城镇即位于丁家山北端。丁家山主要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砂砾石层组成,为残留的古河流沉积阶地,其表层覆盖晚更新统棕黄色黄土。丁家山是本区人类主要经济活动区。吉山位于梅西湖东北岸,西北-东南走向,最高点84.7米,与松门山同称为大沙山,是南部大水面通向北部入江水道的门户。太阳山位于中湖池东北,与吴城隔江相望的,最高点44.4米。吉山和太阳山均由晚更新统浅黄色中细砂组成,为古河流沉积后经风力改造和叠加形成。在地貌景观上,上述山丘,在枯水季节处于湿地平原上的高地,汛期时沦为湖水包围的岛山。
保护区九个湖泊位于赣江、修河两岸,海拔为12-17米,地势低平,向鄱阳湖稍微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