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
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推荐
![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0b164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e.png)
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推荐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说文解字》认为是“心志”。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方便大家学习。
一《花间集》《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新版(2018词画合一版)收录晚唐至近现代42位顶级绘画大师共110幅花鸟、仕女经典藏品。
从“中国花鸟写生第一人”的黄筌开始,到著名才子唐伯虎,乃至赵孟頫、陈洪绶、八大山人、恽寿平、石涛、郎世宁、吴昌硕、齐白石、常玉。
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是1912年1月1日创立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
该书主要汇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约请专家对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家的著作整理、标点、校勘、注释。
中华书局是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
中华书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
从创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间,先后编印出版了《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辞海》《饮冰室合集》等重要书籍。
三、、《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上·下)》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套装共2册)》收录了自《诗经》以来数千年间最美好的字句,用现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读,辅之以优美的文字,生动有趣的言辞。
与古人交流,为今人张目。
四、《随园诗话》《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
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随园诗话》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温庭筠_韦庄花间词风格异同谈
![温庭筠_韦庄花间词风格异同谈](https://img.taocdn.com/s3/m/1a2f4c59804d2b160b4ec00b.png)
2003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03 (总26期) JOURNAL OF L IAONIN G TEACHERS COLL 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G eneral No.26温庭筠、韦庄花间词风格异同谈潘 丽 摘 要: 作为花间派词人的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但其词风绝非秾艳一体,而是同中有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春兰秋菊不同时”,”淡妆浓抹总相宜”。
关键词: 花间派;温庭筠;韦庄;风格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03)02—0018—02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花间派词人因此得名。
花间词在内容上多以写儿女恋情、闲情闺怨为主,风格艳丽软媚,婉约而含蓄,”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温庭筠、韦庄同属花间派词人,世人皆以”温、韦”并称。
花间词有其倾向和词风,但决非 艳一体,而是同中有异,有自己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温、韦”并称的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在词的风格、技巧上仍有迥然不同之处,温词以 艳、细密、婉约、含蓄见长,”密而隐”,韦词以清丽、疏朗、率直、明快取胜,”疏而显”。
一、温词委婉隐约,风格细腻含蓄,情思幽远;韦词风格粗犷、明朗温词大多描写妇女,香软密丽,充溢着脂粉气息,开了花间词的风气。
刘熙载说:”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
王国维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花间词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说,温的词集所以叫《金荃集》”盖取其香而软也”。
”香而软”,是对温词风格恰当的概括,《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很能体现这种风格。
词中描写一个富贵华丽的妇人晨起打扮的情态,不明言主人心理,却描写她懒起、照镜、着衣等举动。
细谈”懒”、”迟”,已隐幻出埋在心底的幽怨。
”双双金鹧鸪”,道出其企羡”双双”而不得的痛苦。
花间集中惊艳的诗句
![花间集中惊艳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18c177d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8.png)
花间集中惊艳的诗句《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总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花间集》共10卷,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到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间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阎选、尹鹗、毛熙震、李洵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
1.“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诗句出自《菩萨蛮》,道的是红豆相思之情。
水晶帘内,女子头倚玻璃枕,锦被上花好月圆的鸳鸯,却勾起她的心绪。
随风入梦后,仿佛梦到钟爱之人,不自觉双颊微红。
但难耐的依然是相思,头上随风而动的玉钗,虽然华贵,却也无法令她真心露出笑颜。
2.“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如含羞草一般的少女,纵然娇羞,面对心悦的人时会不自觉露出笑颜。
衣袖可遮住她那巧笑嫣然的脸庞,却挡不住烟波流转时的情意。
相遇之际,内心的情感如飞绕在春景里的蝴蝶,不由自己,随心而动。
3.“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旁人只言光泽如初的翠色金钗,却不知钗分两股的无奈。
与爱人离别后,说不尽的是心酸。
牡丹丛中,再怎么故作慵态,眉间的笑意也会在不经意间敛去。
但在将脉脉芳心交付后,哪怕相聚实难也要捍卫这份爱情。
似金钿坚,心如磐石,像钗上飞舞的双蝶。
4.“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四季交替之际,过往如春暮,牡丹花渐渐凋谢。
“昨日”高歌的黄莺也不再啼叫,展翅离去。
独留自己一人,在绿杨满地的墨绿中遥望明月,思念远方的爱人。
5.“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但在一人苦苦追忆的时光里。
鸾镜、花枝都只能代表自己的落寞,更像是顾影自怜的悲鸣。
一腔心事,不知与谁言说。
花间派 温庭筠 韦庄
![花间派 温庭筠 韦庄](https://img.taocdn.com/s3/m/a3feac22e2bd960590c67727.png)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 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大意 是:江南美好,游人陶醉,不肯离去,应终老于此。 躺在画船上,眼看着“春水碧于天”的春景图,耳听 着细细的雨声酣然入梦,好不惬意! 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 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 人留恋忘返。然而,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的无限乡愁。 他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为,此时他 的家乡(中原一带)正是烽火连天,如果看到那种残 破的情景,一定会令人心伤不已的。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 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 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 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 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 “肠断”的感情。
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
3.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
一风格的认识。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 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 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4.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
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 以解说。
全篇选取“小山、鬓云、 香腮、蛾眉、花、镜、面、 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 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 故曰“意象绵密”。
温庭筠yún
唐代诗人、词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 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 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 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
温、韦词赏析
![温、韦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8a5b14fc4ffe473368abe8.png)
二、韦庄词特点:“情真意深”
洛阳才子,回乡梦空。“忆君”与第一首 照应。 对爱与美的追求与忧患意识结合起来,开 冯延巳、南唐二主、晏殊、欧阳修词风。 叶嘉莹:“小词的微妙在于:在它发生和 发展的过程中,下手去写的作者们都是些 出将入相的人物。” [俄]列夫· 托尔斯泰《艺术论》:“作者所 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 艺术”。
象喻符号
温庭筠所用符号不属于理性认知的符号。 他不说“屏风”,而说“小山”;不说 “云鬓”,而说“鬓云”;不说“雪白的 香腮”,而说“香腮上的白雪”,都是用 直接的感官印象来表达一种直觉的美感。 这样可以推远现实的距离,给人留下丰富 联想的余地。
象喻符号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 温庭筠词概说》: “古埃及之雕刻,往往将人体予以抽象化, 而不表现个性。飞卿词中所写之情、景、 人物,即近于抽象化,而无明显之特性及 个别之生命者也。” 俞平伯《清真词释》:“《花间》美人如 仕女图,而《清真词》中之美人却仿佛活 的。”
象喻符号
“蛾眉”
屈原《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诼谓余以善淫”。
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照镜,长眉 已能画。”“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三、伶工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固哉,皋文之为词也。 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 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 织。” 《旧唐书温庭筠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不正经)艳之词。” 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却作枪手。 唐文宗太和九年,“甘露之变”《题丰安里王相 (涯)林亭》 三年后,《庄恪太子(暴卒)挽歌词》,又作百 韵长诗《病中书怀呈友人》写不参加科考的原因 是“抱疾”。
花间集词牌名
![花间集词牌名](https://img.taocdn.com/s3/m/4fe29b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7.png)
花间集词牌名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其中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共500首。
以下是一些《花间集》中的词牌名:
1.菩萨蛮:此调为双调,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2.浣溪沙:此调分平仄两体,平韵体始于唐代韩偓,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
全词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3.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4.玉楼春: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归朝欢令”等,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
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5.更漏子:此调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为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两平韵。
以上只是《花间集》中的一部分词牌名,这部词集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美的词牌名和词作,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
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
![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https://img.taocdn.com/s3/m/501bb9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a.png)
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花间集》共10卷﹐选录唐末五代词500首。
编者赵崇祚﹐字弘基。
生平事迹不详。
·卷一=温庭筠=(五十首)(温庭筠(812?-866),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
终仕国子助教。
)《菩萨蛮》十四首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二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其三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其四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其五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其七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其八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其九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其十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其十一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花间派”词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花间派”词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e32a24dd36a32d73758167.png)
“花间派”词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摘要:“花间派”词作为早期的一种词,其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选取并简评其两位代表人物——温庭筠和韦庄的代表词作之后,对花间词的创作风格进行探讨并简述这种创作风格对宋词尤其是婉约词的影响。
关键词:花间派温庭筠韦庄宋词婉约词一、“花间派”词与《花间集》词体在盛唐时期孕育于民间,中唐时己有一些文人开始从事词的创作,至晚唐五代,词体已渐趋成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诗歌曲子词。
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另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因其来源《花间集》而得名。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谈到:“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花间词大多是伤春悲秋、离情别绪写的。
这一景象出现于晚唐五代, 原因虽较为复杂, 但自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从客观角度看,同任何文学流派的兴起一样,花间词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
中唐以后政治腐朽、社会衰败,广大文人志士面对纷乱世事,无奈至极,转而需要消遣性、情绪化、日常性的软性文学来回避生活中的苦难,在诗词的表达中求得慰藉和平衡。
加之中唐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扩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迅速膨胀。
曲子词的兴盛正是迎合了这样的需要,通过婉约细腻的词作吟唱情思和爱意。
也正在这一时期, 特别是五代, 儒家思想的统治明显削弱, 封建礼教观念相当淡薄, 在婚姻爱情方面的思想解放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中唐以来,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渐多,及至晚唐李商隐等人,描写真挚的闺情、捕捉细腻的心绪,代表了唐代爱情诗歌的最高成就。
但是近体诗发展至此,在言情表达方面开始显露出力不从心。
它严整的形态,难以表达波澜起伏的内心情感,但是这种新的情感心境、审美情趣一旦兴起,就必定要寻找到一种能够避免形式束缚,更加自由地传达心曲的文学载体。
韦庄的诗词10篇韦庄写的古诗
![韦庄的诗词10篇韦庄写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3c5e46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9.png)
韦庄的诗词10篇韦庄写的古诗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
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5首。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韦庄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不寐朝代:唐朝|作者:韦庄不寐天将晓,心劳转似灰。
蚊吟频到耳,鼠斗竞缘台。
户闇知蟾落,林喧觉雨来。
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云散朝代:唐朝|作者:韦庄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
刘伶避世唯沈醉,甯戚伤时亦浩歌。
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
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
关河道中朝代:唐朝|作者:韦庄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
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朝代:唐朝|作者:韦庄几时闻唱凯旋歌,处处屯兵未倒戈。
天子只凭红旆壮,将军空恃紫髯多。
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
莫问流离南越事,战余空有旧山河。
岁除对王秀才作朝代:唐朝|作者:韦庄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
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
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樱桃树朝代:唐朝|作者:韦庄记得初生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而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
柳谷道中作却寄朝代:唐朝|作者:韦庄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
晓发独辞残月店,暮程遥宿隔云村。
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
秋日早行朝代:唐朝|作者:韦庄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江上逢故人朝代:唐朝|作者:韦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
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温庭筠与韦庄词的比较研究
![温庭筠与韦庄词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f99a7427284b73f24250df.png)
温庭筠与韦庄词的比较研究何玲霞(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一.词作风格:温词香浓艳丽韦词清丽疏淡温词香浓艳丽。
在敦煌曲子词未被发现之前,词一般是经过文士整理、缩定成集后流传到后世的作品。
从‘花问集)开始.所谓词就是歌辞,是交给年轻美丽的歌伎舞女演唱的曲子.用于歌筵宴席间传唱。
为与美丽佳人和歌筵宴席相配。
词中所描述的名物都特别精美。
温庭筠作为花间词派之首。
在意象的选择和词语的运用上最具代表性。
温词喜欢选择大量精美的名物.选用诉诸感官的华丽词藻.敷设鲜艳浓丽的色彩,来描写痴女怨妇及其富丽生活,借此反衬春闺寂寞。
其代表作<菩萨蛮>(十五首),首首都有贵重的饰品名物、华丽的词藻、鲜艳的色彩出现。
如第一首中先运用艳丽繁复的诃藻描写了一个慵懒娇媚的女子晨起梳妆的情景:小山、金明灭、鬓云、香腮雪、画蛾眉、照花、绣罗襦,末句却以“双双金鹧鸪”来间接揭示女子慵懒的原因。
更好地反衬出女子的孤单。
因此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道:“温飞卿词,精妙绝人”。
韦词清丽疏淡。
温韦在。
花间词派”中成就最高。
并称“温韦”。
韦庄虽也以表现女性的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为主。
但其词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晦涩的意象.较多地运用自描手法和质朴直率的语言.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情感作直接的显露.实现了浅语与深情的完美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清丽疏淡风格。
如其代表作《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为表现对江南的喜爱。
词人先用“春水碧于天”描写江南的风景之美。
再用“画船听雨眠”表现江南的生活之美,后用“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摹写江南的人物之美.如此风景、生活、人物均美之地,谁不喜爱呢?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二、抒情方法:温词客观隐曲韦词主观直接温庭筠在词中是以旁观者。
、观赏者的态度客观地描摹女子们的体态、衣饰及外在举止,对这些描写对象的心灵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也极少主观地表现自己的悲欢哀乐。
正因为他喜欢用艳丽的词藻对名物作客观的叙写.而不作主观的理性的解说.加之名物的叙写跳跃性大。
温庭筠韦庄《菩萨蛮》
![温庭筠韦庄《菩萨蛮》](https://img.taocdn.com/s3/m/e39679d46f1aff00bed51e96.png)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 灭>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对温庭筠词的鉴赏,初步了解 温词及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感悟词的美感和内在的情感.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812-约870),唐 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 卿,唐宰相温彦博后代,属于 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 才思敏捷,人称“温八 叉”,屡举进士不第,一生抑 郁不得志。 温庭 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 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 格。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 工. • (柔软细密,富贵艳丽,精致 工巧.)
• 菩萨蛮 韦庄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 (2)两道小题。 • 菩萨蛮 韦庄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 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 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 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 南好”? • 答: 。 •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 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 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 。
•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 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 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 金鹧鸪。
温庭筠
•
• 整体感知:
• 在这首词塑造 了一个 • 的女 子?
• (结合词意给“女子” 添加形容词性定语并 作具体分析)。
• 加入想象, 结合注释 将词改成 现代文。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作品比较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作品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205c5b6f8c75fbfc77db277.png)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作品比较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言志,词咏情,诗与词的功能区别,在温庭筠与韦庄的花间词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证明。
不同于他们词作的绮丽柔婉,他们的诗作仿佛是那个历史时代的悲音。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作品比较“花间派”代表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比较在词坛上温庭筠和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作家,但他们的词各有千秋,试比较如下:㈠温庭筠写词是把自己藏在他笔下的那些女子的后面,通过她们曲折地抒发自己的苦闷,可谓隐约。
韦庄写词是写自己的风流韵事,直抒胸臆,欢乐、哀愁、相思,和盘托出,倾诉给读者,可谓显直。
㈡温庭筠笔下的女性都是有感情的,但是她们的感情并不明显地显露出来。
温庭筠对她们寄寓了同情,甚至可以说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到她们身上了,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面目显示给我们看。
韦庄却是一切都明白如话,他不要什么寄托,把自己的灵魂打开让读者看。
㈢温庭筠的词富有装饰的效果,以浓艳见长;韦庄的词中在写意,以疏淡为美。
㈣温词的美是色泽的美、装饰的美、词藻的美;韦词的美是本色的美、自然的美、意境的美。
“春水碧于天”,自然、明快、爽朗、本色。
韦词不是特意制作的工艺品,不是令人目眩的装潢,而是淡墨绘成的写意画。
㈤温词的意象稠密,意象之间的中介常常被省去,因而显得紧密,一句词里包含多层意思。
韦词的意象比较稀疏,意象之间基本上是连贯的,脉络比较分明,有散文的意趣。
韦词常常是一句一个意思或两句合起来才表达一个意思。
㈥温词有女性的细腻,温庭筠在写女性时,似乎是以同样身份的女性的眼光在观察她们、描绘她们,透过她们的举止和装扮,看到了她们内心的隐秘,处处流露出体贴和同情。
韦庄是从男性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女性的美,带着男性的柔情。
论描绘的细腻,韦不如温;论感情的温柔,温不如韦。
温韦二家各有所长,不可轩轾。
他们各以自己的创作开辟了一种词风,在文学史上都有贡献。
当然,他们也各有所短:温词易流于涩,韦词易流于滑;温词易流于晦,韦词易流于浅;温词易流于隔,韦词易流于俗;温词味厚而易腻,韦词味淡而易泛。
花间派词人
![花间派词人](https://img.taocdn.com/s3/m/be2d1e7f76c66137ef06194b.png)
花间派词人阅读精选(1):温庭筠是"花间派"鼻祖;还有黄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和凝孙光宪魏承班阎选尹鹗毛熙震阅读精选(2):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花间派词人因此得名。
代表人物是温庭筠、韦庄.以温庭筠为代表,他著有<<花间集>>下方是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国晚唐五代词派。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
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一样,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资料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
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好处的作品。
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
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阅读精选(3):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
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就是他的感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花间集名句
![花间集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17d25d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b.png)
花间集名句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其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温庭筠、韦庄等18 位花间词派词人的经典作品。
以下是一些《花间集》中的名句: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
漏子·玉炉香》
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
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韦庄《菩萨蛮·红楼
别夜堪惆怅》
7.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8.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韦庄《女冠
子·昨夜夜半
《花间集》中的作品大多以婉约的风格描绘女性的容貌、服饰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名句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f2b4c335a8102d276a22f48.png)
6
界, 为华夏子孙所万代景仰, 他无愧于圣人之称。
注释: ①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②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③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④李贽.四书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⑤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注: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 目— ——《高 职 院 校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和 德 育 实 效 性 研 究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文教资料 2007年12月号下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菩 萨 蛮·小 山 重 叠 金 明 灭 》 尤 能 体 现 这 种 风 格 。 词中描写富贵华丽的夫人晨起打扮的情态, 不明言主 人 心 理 , 却 描 写 她 懒 起 、照 镜 、着 衣 等 举 动 。细 谈 “懒 ”、 “迟 ”, 已 隐 幻 出 埋 在 心 底 的 幽 怨 。 “双 双 金 鹧 鸪 ”道 出 其 羡 慕 “双 双 ”而 不 得 的 痛 苦 。点 到 即 止 , 若 隐 若 现 , 神 余 言 外 。该 词 通 过 人 物 的 装 饰 打 扮 表 现 人 内 心 的 相 思 之情。
温庭筠与韦庄词作风格比较
![温庭筠与韦庄词作风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e10ad0fa8114431b90dd834.png)
【 关键词 】 花间 词 ;温庭筠;韦庄
【 中图分类号 】 G 6 5 4
【 文 献标 识码 】 A 花 间词诞 生于 晚唐 五代 ,花 间词 派作 为最早 的流 派之 一在 词 的 态 “ 梳洗 罢 ” ,只是 简 略 的梳洗 打扮 ,便急 切地 “ 独 倚 望江 楼 ” , 发展 史上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有 着 巨大 的影 响。温 庭筠 和 韦庄作 为 花 表 现 了妇人 那种 急切 地 盼望丈 夫归 来 的心情 。 间词 派 的代表 词人 ,二人 词作在 风格 和 内容上 有 着显 著差 异 , 以下 “ 过 尽千 帆 皆不是 ,斜 晖脉 脉水 悠悠 。”这二 句表 面 实写 眼前 将通过对温庭筠和韦庄词作风格的详细分析来对比二者在诗歌创作 之景,实则是为 了写情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是词人用笔的高妙 之处 ,寓情于景,隽永含蓄。过尽一句写眼前事实 ,也蕴含着 “ 天 上 的差异 。 下何人限 ,慊慊 只为汝”的坚贞专一的爱情观 ,而斜晖脉脉水悠悠 沮庭筠词作用色浓艳 。韦庄词作较 为淡 雅 ( 一) 温庭 筠词 外表 色彩绮 靡华 丽 句 中 ,悠悠 作无 情解 ,江面上 斜 阳 的余 晖含 情脉 脉 ,而 江水 却无 温 庭筠 作为 花 间词派 的代表 词 人 ,亦 是花 间词 的 鼻祖 ,他 的词 情 东 流 ,正如 思妇 一腔 情谊 空付 ,将 其久 等不 得 的愁 苦与 无助 的 心 具 有花 间词 风 的特性 ,便 如欧 阳炯 在 《 花 间集序 》 中所 写 : “ 绮 筵 情 表 现得人 木三 分 。 公 子 ,绣 幌佳人 ,递 叶 叶之花 笺 ,文 抽丽 锦 ;举纤 纤之 玉 指 ,拍 按 “ 肠 断 自萍 州” 作为结 句 ,是 思念 的极 致 ,描写 思妇 又见 到 江 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 ,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 边的 白萍州,回忆起当年在此分手时的情景,本来 已经望不见归舟 风。”花间词所展现的场景大都是歌宴酒席 、香闺密室 ,用华丽的 已是心灰意倦 ,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至极呢 ? 字面、婉约的表现手法,集中来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 ( 二) 韦庄词 直 率抒 情 。疏而 显 愁 别恨 ,反 映 出当时城 市 经济 的社会 基础 和上层 社 会的享 乐 生活 。 与温 庭筠 “ 密而 深” 的词 作风格 不 同 ,韦庄 词作 风格 可概 括 为 温庭筠的许多词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写给其 中的歌妓演唱, “ 疏 而显 ” 。相 比温庭 筠对 感 情 的含 蓄表 达 ,韦庄 选择 了更为 直 接 所 以风 格大 都婉转 隐约 , 用 色浓 艳绮靡 , 让 人望去 满 眼的 富丽 堂皇 。 的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用白描手法抒写个人真切情感,此谓显。 在温庭筠的词作 中多出现金鸳鸯、金翡翠、金鹧鸪等这些浓艳夺 目 而所 谓疏 ,则是 与密 相对 ,只 由几片 词共 同表 达 同一 个意 思 。 “ 疏 的意象 。 而显 ”作 为 韦庄 主要 的词 作 风格 ,在 其许 多 词作 中都 可 以看 到 , 以 ( 二) 韦 庄词 清新淡 雅 、浅 白如 画 下列举韦庄几首词作为例证 。 韦庄于花间词的婉转隐约 , 用色浓艳绮靡的词风之外另开风气 , 菩萨蛮 ・ 红楼别夜堪惆怅 用 白描 的 手法抒 写一 己之 真切情 感 ,浅显 直 白 ,通 俗易 懂 。 红楼 别夜堪 惆怅 , 香 灯半 卷流 苏帐 。残 月 出门时 ,美人和 泪辞 。 思帝 乡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 春 日游 ,杏花 吹 满 头。 陌上 谁 家年 少 ,足 风 流。 “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二句描绘了一幅红楼 妄 拟将 身嫁 与 ,一生休 。纵 被 无情 弃 ,不能羞 。 散发出清香的灯光,流苏帐半卷充满了温馨气氛的画面。 “ ‘ 陶怅” 这首 词浅 显直 白,通俗易 懂 , 以白描 的手法 勾勒 出 了一个 天真 二字 直接 表 达 出了词 人 的感 情 ,联系 后文 “ 残 月 出 门时 ,美 人和 泪 烂漫 , 追 求爱 情的 少女 形象 。其 中下 阕词 “ 妾拟将 身嫁 与 ,一 生休 。 辞。”以及 “ 劝我早归家”几句 ,可以看出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别离, 纵 被无 情 弃 ,不能 羞 。”直率 地 表达 出 了 自己真挚 的情 感 ,体 现 了 冲淡 了温 馨 的氛 围 ,点 出 “ 惆怅 ”之 感 。 韦庄 词作 “ 清新 淡雅 、浅 自如 画” 的特 点 。 结句 “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二句又是直抒胸臆 的句子 , = ,温庭筠词 “ 密而 深” 。韦庄词 “ 蘸而显 ” 前半 句直 接 点 出了希 望 “ 我” 早 日回家 的情 感 , 后 半句 更添 一层 相 思 。 ( 一) 温 庭筠 词隐 约细 致 。密 而深 绿窗之前苦苦等待的人儿像花一样的美丽, 也像花一样的容易凋零 。 温庭 筠 的词描 写细 致 , 情 感表 达及 其细 腻 , 往往 不是直 抒 胸臆 , 韦庄 的这 首词 与温庭 筠词 作 “ 隐约 细致 , 密而 深 的特点 不 同 , 而是 隐藏 于字 里行 间 ,借 助一 些场 景 、一些意 象表 达 自己的情感 。 温词 意象 迭 出 , 一两 句 能包 含多 层意 蕴 , 而 韦庄 词较 为疏 朗 ,一 首 在 《 梦江 南》 一词 中我 们 可以看 到温庭 筠 隐约 细致 ,密 而深 的 词 围绕一 件 事从 容展 开 。没 有重 重叠 叠 的意 象 隐约暗 示 ,而 是脱 口 词作 风格 。 而出,用白描作直接而分明的叙写 ,更显真切动人,畅发尽致 。 梦江 南 三 温庭筠词 多用暗示联想 手法 ,丰膏思想感情
花间词
![花间词](https://img.taocdn.com/s3/m/d3245c0c7cd184254b353530.png)
第一部分 温庭筠 第二部分 花间词 第三部分 韦庄
温庭筠(812?-866)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 今山西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 祁县)人 祁县 人。 岁被授隋县尉, 约48岁被授隋县尉,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 岁被授隋县尉 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 至国子助教。 至国子助教。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精通音律,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精通音律,善鼓琴吹 他喜纵酒放浪,一生不受羁束,喜讥刺权贵, 笛。他喜纵酒放浪,一生不受羁束,喜讥刺权贵, 因此不为时俗所重,坎坷潦倒一生。 因此不为时俗所重,坎坷潦倒一生。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七言乐府师法李贺,或寄吊古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七言乐府师法李贺, 兴亡之慨,或写边塞荒寒之景, 兴亡之慨,或写边塞荒寒之景,或述田家务农之劳 苦。 近体诗反映现实面更广泛,涉及羁旅行役、 近体诗反映现实面更广泛,涉及羁旅行役、友朋寄 身世感慨、咏史咏物等多方面内容, 赠、身世感慨、咏史咏物等多方面内容,不时发出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浩叹。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浩叹。
花间词
花间词 诞生于晚唐五代 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晚唐五代时, 晚唐五代时,南方 相对安 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 外部条件, 提供了有利的 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 西蜀 和 南唐 两个词坛中心。 两个词坛中心。 花间词》 收集了温庭筠、 五代 赵崇祚 整理 《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 皇甫松、孙光宪、韦庄、毛熙震、等人的500首词作。 首词作。 皇甫松、孙光宪、韦庄、毛熙震、等人的 首词作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 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都是集中在 西蜀 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 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銮歌; 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銮歌; 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 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 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 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 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 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词集韦庄词集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花间词奠定了词的基本特质,及美学特点,影响深远。
温韦二者同是花间派的典型代表,其词是有着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
下面是温庭筠词集和韦庄词集,欢迎阅读。
温庭筠词集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一作雁)归君不归。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一作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雨晴夜台玲珑日(一作月),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此二字以“罕”字头换竹字头),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寒雁,起城乌,画屏金遮鸪。
香雾薄,透帘(一作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侍(原作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归国遥香玉,翠凤宝钗垂箓簌(此二字以“罕”字头换竹字头)。
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余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归国遥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酒泉子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凭栏杆,窥细浪,两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一作幕),度春宵。
酒泉子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酒泉子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一作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杨柳枝南内墙东御路帝,须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杨柳枝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杨柳枝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杆半入楼。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一作同)芳草绿萋萋。
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色,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
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南歌子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倚枕覆鸳衾。
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南歌子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
罗帐罢炉熏。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
百花芳草佳节。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韦庄词集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清平乐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一作蕊)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消魂。
清平乐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清平乐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
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
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
清平乐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望远行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
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
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
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谒金门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
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
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一作看)伊书迹。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谒金门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偏栏杆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
漏更长,解鸳鸯。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江城子髻鬟狼籍黛眉长。
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河传何处?烟雨,隋堤春暮。
柳色葱茏。
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音zhan展)香风。
水光融。
春娥殿脚春妆媚。
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
古今愁。
河传春晚,风暖,锦城花满。
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
惜良辰。
翠娥争劝临邛酒。
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
暗销魂。
河传锦浦,春女,绣衣金缕。
雾薄云轻。
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
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
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
黛眉愁。
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
露桃宫里小腰肢。
眉眼细,鬓云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天仙子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
醺醺酒气麝兰和。
惊睡觉,笑呵呵。
长道(一作笑)人生能几何?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
绣衾香冷懒重熏。
人寂寂,叶纷纷。
才睡依前梦见君。
天仙子梦觉云(一作银)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
玉郎薄幸去无踪。
一日日,恨重重。
泪界莲腮两线红。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
刘阮不归春日曛。
喜迁莺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
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
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有关温庭筠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文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