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探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探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汇集,地方政府可以采用人才安居政策来进行人才的吸引,从而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首先针对人才、人才安居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对人才安居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包括政府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旨在能够更好地通过人才安居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才安居政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引言:人才安居政策主要是当地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吸引,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人才解决住房、租房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挽留,有助于促进人才在当地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企业内部实现技术创新工作,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那么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体有哪些影响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人才安居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概述1.1人才定义人才指的是有才学之人,从古到今对人才的具体定义也都具有一定的出入,古代说的人才一般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贤德之人,后来人才也被用来称赞一些长得好看之人。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人才指的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能够为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人才要么具有一定的先进技术,要么具有管理能力,或者具有外交能力、翻译能力等非常多的方面,从而被称之为人才[1]。
1.2人才安居政策定义人才安居政策属于人才政策中的一种,指的是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而制定的关于人才居住的相关政策,比如可以为人才提供一定的住房,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住房补贴,也能够在购房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从而能够使得人才在当地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流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摘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整体上升的动态特点。
虽然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非均衡性仍然存在。
本文通过1978-2009年统计年鉴中数据进行图表分析,得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些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果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跟不上国际的步伐,那么必将面临更大的潜在危机。
下面就将通过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并探究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而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图1、图2表明了1978-2009年我国的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长状况。
图1 1978-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情况图2 1978-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从以上两张图表中,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随时间推移,我国的第一产业远没有其他两个产业发达。
这一结果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拉动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但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部门,其基础地位相当脆弱。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虽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相差甚远。
这是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致使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放弃在家务农。
许多农村的田地荒芜,农村只剩下留守儿童,农业发展自然出现远远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情况。
第二,我国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如上图所示自1996以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非常增长,几乎呈垂直向上趋势,第三产业虽紧跟第二产业的发展步伐,但仍居其后。
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作者:张国强温军汤向俊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摘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水平迅速提升,但各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及结构水平差异颇大,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
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本文直接研究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样本。
文章在增长回归框架下,以中国各省份1978-2008年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显著性相关得到东部地区数据的支持,而在我国及中西部地区的效应不够明显,这主要是由我国投入导向的增长模式和劳动力质量水平不高所决定的。
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结构优化将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形成未来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0-0138-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9%。
与大多数工业化经济一样,中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也呈现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出现释放性增长。
然而,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结构转化速度仍然较慢,服务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1]。
那么,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转换和服务业增长如此缓慢,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还没有进入需要服务业迅速增长的阶段?这被认为是一个“颇难解释”的问题[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_以长江经济带为例_王林梅
收稿日期:2015-0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要问题研究”(10zd&024)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林梅(1987—),女,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邓玲(1945—),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王林梅,邓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进入筹划实施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基于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运用泰尔指数法、Moore 指数法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及优化升级趋势及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5-0039-05一、文献回顾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各类产业(或部门)之间的组成状态、生产联系以及数量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的效率和水平趋向提高的过程和状态。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质上是产业(或部门)联系聚合质量的提高及协调能力和关联作用增强的动态过程,包括产业素质的协调、产业联系方式的协调以及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服务化、高度加工度化和高附加价值等高水平状态动态演进,使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不断调整提升的过程。
目前,对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成果丰富。
在使用研究指标方面,除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常规指标外,目前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有结构偏离指数和泰尔指数,体现产业结构均衡程度。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在整体上呈现出初步形成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构成的体系。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相对较高,目前大约占GDP的8%;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的比重相对较低,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占比不足,还存在技术和研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1.比较优势明显:我国工业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装备制造的各个环节。
尤其在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
2.制造业占比较高: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据了经济总量的较大比重。
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传统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低附加值等问题。
3.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迅速崛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4.创新能力提升:随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1.增强创新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由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转变。
加强基础研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2.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国内市场,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尤其是发展金融、文化、旅游、教育、医疗、体育等高端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在国内经济中的比重。
3.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各国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各国应根据变化了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 。
02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经济增长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出口大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
贫困减少
中国成功减少了贫困人口,实现了许多发展 目标。
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中国经济发展 方面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但也需要 结合其他经济学理论来全面理解。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 一领域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金融体系
中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金融体系,并实现了 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贸易摩擦
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之间存在贸易不 平衡问题,导致贸易摩擦不断。
环境污染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 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人口老龄化、 就业压力等问题。
技术创新
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需加强。
争力。
推进绿色发展
0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双赢。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深化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加强创新合作
加强与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促进人文交流
加强与各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 解和友谊。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带一路”倡议
产业升级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 家的经济合作。
“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分析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本文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一、引言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
因此,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五”时期(XXX X年)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这一时期,我国仍将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消费需求继续转型升级,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加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增长的主导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同时,我国的“入世”过渡期结束,“入世”承诺基本兑现,我国市场将更加开放,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国际产业转移,这将给我国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
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一些重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维护产业发展安全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二、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总体不协调状况。
从国际三次产业构成比较看,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和从业人数的比重都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和从业人数的比重又太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差距。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探析
辽 阔、资源丰富 ,那么该国也可能成为资
源 开 发  ̄ / 工 利 用 全 面 发 展 的产 业 结 构 。 n] n
资源匮乏的 国家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
的 产 业 能 成 为 资源 加工 型 的产 业 结 构 。 只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素 ,
又 是 人 力 因 素 难 以改 变 的 ,因 而对 产 业 结 构 的 形 成 和 升级 起 着 很 大 的制 约 作 用 。
求 结构 制度 安排
转化 为衣 、食供给 ,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 活需要 。可 以减 少其他资源 的供给 ,同时 又减慢 了农业人 口向非农产业 的转移 ,阻 碍 了产业结构 的高级化。所 以,依据一国
经 济 发 展 的 条件 和 水 平 ,保 持 适 当的 人 口
形成 新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 业结构 ;对部
产 结 优 升 的 业 构 化 级 影 因 探 响 素 析
■ 王吉霞 ( 、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 2 ()8 、 】 1f J9 2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济南 ()2) )J ( {
◆ 中图分类号 :F 1 文献标识码 :A 1 3
次和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将会带动
l -
化 升 级 的 影 响
增长率 , 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 响。
人 口众 多和 人 力 资 源 丰 富 的 国 家 应 该 多 发 展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一
在 农 业 经 济 时 代 ,人 们 的 需 求 以满 足
生存需要 的食物 为主 ,产业结构 以第一产 业 为主 ;工业经济时代 ,社会需求结构以
赋和 规模 经济 的优 势促 成 生产 成本 的 降
低 ,形成 比 较 利 益 ,再 打 入 国 际 市 场 。 随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以及如何通过要素禀赋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框架,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阐述,也重视实证分析。
在数据来源上,本文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行业报告和专家访谈资料,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论文结构上,本文首先对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框架,将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为深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既注重理论深度,也关注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也期待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和业内人士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二、文献综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其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后来经过赫克歇尔-俄林等学者的完善,形成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那些在生产中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及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将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两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接着,文章将分析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探讨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
文章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分析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二是新结构经济学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重新解读,探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如何为理解两者关系提供新的视角;三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如何有效结合两者,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旨在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提供启示。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两个在经济学中常被提及的概念,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紧密相关。
比较优势源于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的相对成本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和利益分配。
新结构经济学则进一步指出,比较优势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政府作用,以确保资源和要素能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配置。
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关注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它源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创新、品质、成本、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来获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竞争优势的获取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个产业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的企业就有可能在该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竞争优势又可以强化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及制度成因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及制度成因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政策效果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制度成因。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学的基石,解释了为何不同区域或国家会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
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即使某些地区或国家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产业政策效果却并不显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当地的制度环境、政策执行效率以及市场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将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回顾,明确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产业政策效果在区域间的差异现象。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制度因素对比较优势发挥以及产业政策效果的影响,揭示制度成因在区域差异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证检验,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关系的理解,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回顾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其最早由大卫·李嘉图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主张,每个国家都应根据其相对资源丰裕度和生产效率来发展产业,即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这种分工和交换将使所有参与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相对优势”的概念,即一个国家即使在所有产业上的生产率都低于其他国家,也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上的生产率差异导致了相对成本差异,从而形成了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个产业上的相对成本较低,即使其绝对成本高于其他国家,也应该专注于该产业的发展和出口。
比较优势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消极影响
[ 图分 类 号 ] 1 1 [ 献标 识码 ] [ 章编 号 ]10 中 F 2. 文 3 A 文 0 9— 2 3 (0 0 0 2 4 2 1 )5— 0 4 0 9一 O 2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 当 今 各 国 发 展 经 济 的 重 要 课 题 ,也 是 我 国经 济 发 展 与 政 治 安 全 所 面 临的 严 峻 挑 战 。尤 其 是 在经
说 现 在 的优 势 也 在 受 到人 们 的 质疑 。
一
方 面 , 国劳 动力 资 源 整 体 素 质 比较 低 , 量上 的优 我 数
析 中找 到 我 们 的 突 破 口 ,实 现 我 围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跨 跃 式
发展 。
一பைடு நூலகம்
势 无 法 掩 盖 质 量 上 的 缺 陷 虽 然 我 国 有 大 量 的 廉 价 劳 动 力 , 但 是 就 业 人 口中 具有 大专 及 以 上学 历 的 比例 仅 为 5 左 右 , % 而 发 达 国 家 普遍 在 4 %以上 。这 就 使 得 我 国 在 国 际分 工 层 0 次 结 构 上 处 于 较 低 的 位 置 。在 发 达 国 家 牢 牢 把 握 研 发 、 销 营 环 节 , 制 核 心 技 术 和 市 场 资 源 的 基 础 上 , 国 只 能凭 借 其 控 中 机 械 的 加 工 在 国 际 分 T 中 获 得 很 小 的 一 杯 羹 。 而 且 如 果 劳 动 力 素 质 不 能 获 得 一 个 全 面 的 提 升 , 动 力 的 市 场 供 给必 劳 然 会 出 现 结 构 性 的 短 缺 , 出现 劳 动 力 市 场 可 能会 充 斥 大量 没 有 就 业 机 会 的 劳动 力 , 是 企 业 迫 切 需 要 的 岗位 却 没有 但 合 适 人 选 的怪 现 象 。 这 也 就 使 得 中 国劳 动 力 市 场 会 出现 严
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下的就业问题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经济与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对劳动力调整,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如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消除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统筹兼顾就业问题,缓解就业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变,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总体上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快速上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47.9%和23.9%,提高到了2007年的49.2%和39.1%,分别提高了1.3和9.2个百分点。
产业格局从原来的“二一三”类型转变为现在的“二三一”类型(见表1)。
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进一步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将维持现有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大幅上升,服务业将有较大发展。
产业格局也会转变为“三二一”类型。
2.第二产业内部,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演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摈弃了之前照搬苏联的重积累、轻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消费导向型的战略。
随着居民对服装、食品等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纺织、食品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部门的发展,第二产业呈现轻型化特征。
我国劳动力资源分布与优化配置研究
我国劳动力资源分布与优化配置研究杨胜利;高向东【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从业人口规模、投资规模和GDP的相关数据,分析劳动力资源在全国的分布变动状况和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边际产出弹性理论构建劳动力最优投入模型,对我国各省市相对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区域内部各种因素对劳动力相对剩余量的影响.研究得出:我国还不存在劳动力资源短缺;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总量配置接近最优,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中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西部地区将取代中部地区成为劳动力资源剩余量最大的地区.虽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所扩大,但是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和资本分布差距在缩小.【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4(036)001【总页数】11页(P78-88)【关键词】劳动力;分布;相对规模;投资;区域差距【作者】杨胜利;高向东【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0一、引言经济适度人口理论把经济因素引入到适度人口的研究之中,卡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认为人口受经济因素制约,[1]索维则认为个人福利是决定适度人口的最重要目标,所以要着重考察“经济适度人口”。
[2]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孙本文教授就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人数两个因素测算了我国适度人口。
毛志峰以经济指标和产业结构为参照,测算了我国适度人口规模2030年为15亿左右。
[3]吴瑞君、朱宝树等(2003)提出了开放型区域经济适度人口研究方法。
[4]无论是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还是现代适度人口思想,都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或最有利的人口数量,符合这个数量的人口就是适度人口,超过这个数量为“人口过剩”,低于这个数量为“人口不足”,因此这个人口数量是与特定目标相联系的人口数量,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目标就无从谈起适度人口。
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经济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胡尹燕1 贺梓森2 任德华3 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和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劳动力资源作为供给侧四大要素的基础要素,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为了促进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供给侧改革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力资源;人口红利;供给侧改革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2-0009-02自2004年珠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之后,“用工荒”就表现出一种经常性和持续性的发展态势,并蔓延到沿海各省及内陆省份。
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了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及人力资源的短缺。
同时,自 2010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出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为此,我国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
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时期,劳动力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升级,从而推动国家整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新时代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但在新时代劳动年龄人口增速降低、剩余劳动力渐趋穷乏、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条件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更需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扩大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势利导地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改善目前劳动力供给现状。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供求现状步入21世纪以来,在城乡二元制劳动力市场格局影响下,我国劳动力人口明显展现出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状态,以及大部分东部发达地区展现出的“用工荒”问题,说明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仍呈现供求不匹配的情况。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其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方面,长期依赖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成本不断攀升,生产效率和利润率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呼声不断,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制造业升级和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探讨中国制造业升级和优化的策略和路径,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特征,评估产业结构和升级的潜力和可行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1. 国内外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比较优势。
分析当前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考察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中国制造业升级和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要素禀赋分析。
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3. 产业结构和升级分析。
选取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组织,评估其升级和转型的潜力和可行性。
4. 政策分析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和优化的政策建议,包括产业政策、创新政策、贸易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2. 要素禀赋分析法。
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角度,进行要素禀赋分析,评估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
3. 产业结构和升级分析法。
选取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对新时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对新时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讨常颖(中共大庆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黑龙江大庆163311)[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中等收入转型的新的重要时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关键所在。
在新时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产业结构不协调,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产业缺乏创新能力,整体竞争力偏低。
我国应充分发挥蕴含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体制创新,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制度条件。
[关键词]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思路探讨[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To Prom 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 izationand Accelerate Econom ic Developm ent Mode Transform ation in the New PeriodCHANG YingAbstract:China is now in the new middle-income transition period,so it is still the key point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In this new period,the principal issues hinder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lude the uncoordin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improper internal structures,the serious assimilation of structures with lessened cooperation among labor divisions,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industries with weak overall competitiveness.To create system advantages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Chin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domestic demand which is potential to fuel economic growth,speed up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construction,vigorous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bur-geoning industries,and boost system innovation.Key words:a new period,industrial structure,upgrade and optimization,development mode,thought discussion[收稿日期]2012-04-16[作者简介]常颖(1982-),中共大庆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摘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比较优势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比较优势、中国经济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创新能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影响、挑战与机遇。
1. 引言1.1 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是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某一领域或产业上具有的竞争优势和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他认为不同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贸易方向,以实现各自的最大利益。
比较优势的形成通常取决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人才储备等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就能够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各国应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在引言中,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的崛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市场经济模式。
这些政策的推行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比较 优势 理论
进 口来源地 , 以本 地 加工 贸易 采购 比重 不 断增 加 的贸 易 伴 对我 国国 民经 济 、 城镇 就 业 , 国际收 支 及产 业结 构 调 比较 优势理论 是由英 国古 典经济 学 家大 卫 ・ 嘉 图提 方式 , 李 整 等均做 出了贡献 。引进 外 资与 我 国劳 动力 要素 相 结合 , 出 的 。根 据 比较 优 势 理 论 , 国 应 专 业 化 生 产 并 出 口相 对 一
2 我 国劳动 力 比较优势 的发挥
廉 , 可 能 是 长 期 不 会 改 变 的 基 本 国 情 , 如 果 因 此 认 定 中 这 但 () 1 比较 优 势 理 论 在 我 国 的 验 证 。 实 践 证 明 , 国按 照 中 国在 劳 动 力 价 格 赶 上 发 达 国 家 以前 就 只 能 采 取 劳 动 力 加 工 比较 优 势 理 论 所 实 行 的 政 策 有 助 于 我 国 劳 动 力 比较 优 势 的 制 造 的 发 展 战 略 , 是 片 面 的 , 样 就 容 易 陷 入 “ 较 利 益 则 这 比 发挥 , 极大 的刺激了贸易和经 济的增长 陷 阱 ” 。 C a g和 Pn (0 2 用 R A 方 法 度 量 了 中 国 ( 9 0 hn i 20) g C 18 — “ 比较利益 陷阱 ” 为 , 认 比较优 势学 说 过 去长期 给落 后 19 9 8年 ) 行 业 的 显 性 比较 优 势 , 果 表 明 , 国 在 劳 动 密 各 结 中 国家带来 灾难 , 天 仍然 在 起破 坏 作用 。他们 认 为 比较 优 今 集 型 行 业 具 有 明显 的 比较 优 势 , 在 资 本 和 技 术 密 集 型 行 而 势理论是适 合于发 达 国家 的理论 , 的许 多假 设 和前 提 都 它 业 还 处 于 比 较 劣 势 。他 们 的 研 究 没 有 仅 仅 停 留 在 对 中 国 整 是 资 本 主 义 或 市 场 经 济 性 质 的 , 为 资 产 阶 级 自 由 贸 易 服 是 体情况 的测度 , 而是 深入 的度 量 了我 国不 同省 份 之 间 比较 务 的 , 发 展 中 国 家 与 发 达 国家 之 间 进 行 的 交 换 往 往 不 是 在
就 成 本 较 低 的 产 品 。即 每 个 国 家 应 集 中 力 量 生 产 那 些 利 益 较 成 为 世 界 工 厂 , 是 我 国 必 然 的 现 实 的 选 择 。 实 践 已 经 证 明 , 丰富劳动力资 源吸引跨 国公 司资本 和技 术 的流入 , 以 不 大 或 不 利 较 小 的 商 品 , 后 通 过 国 际 交 换 , 资 本 和 劳 动 力 然 在 仅 扩 大 了劳 动 力 的 就 业 , 进 了 传 统 产 业 生 产 能 力 的 提 升 , 促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产 总量 将增 加 , 此 形 成 的 国 际 分 工 对 贸 生 如 而且资本和技术 的“ 出效应 ” 当地企 业界 的“ 习效应 ” 溢 和 学 易 各 国 都 有 利 。 H一0 理 论 对 李 嘉 图 的 比较 优 势 理 论 进 行 并 了扩 展 , 出 各 国 生 产 某 种 的 相 对 成 本 不 同 是 由 于 资 源 禀 又促 进 了产 业 结 构 的 升 级 和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 形 成 了 产 指 品 加 工 向上 游 和 下 游 延 伸 的 趋 势 。 赋 不 同 , 一 国 应 专 业 化 生 产 并 出 口 密 集 使 用 本 国 充 裕 要 即 但是 , 国家整体 而言 , 就 以廉价 劳动 力参 与 国际分工 只 素 生 产 的 产 品 , 进 口 密 集 使 用 本 国 稀 缺 生 产 要 素 生 产 的 而 是 中 国开放型经 济的启动模 式 。当这一 战略取 得 了一个 阶 产 品 。 根 据 这 一 理 论 , 国是 劳 动 力 要 素 丰 裕 的 国 家 , 以 我 所 段 的 成 就 以后 , 否 全 国 所 有 地 区 应 普 遍 长 期 坚 持 这 一 战 是 应专业化 生产劳动 密集型产 品 略 , 是 值 得 深 入 研 究 的 。中 国 劳 动 力 充 裕 , 因此 价 格 低 却 也
NO 1 , 0 0 . 2 2 1
现代商贸工业 Mo enB s e aeId s y dr ui sTrd ut ns n r
21 0 0年第 l 2期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优。
( .北 京 化 工 大 学北 方 学 院 经 管 院 , 北 廊 坊 0 5 0 ; . 京 化 工 大 学 北 方 学 院 商 学 院 , 北 廊 坊 0 5 0 ) 1 河 62 1 2 北 河 6 2 1 摘 要 : 文 从 理 论 和 实践 两 方 面 论 述 了 目前 发 挥 我 国 劳 动 力 比较 优 势 的 必 要 性 ; 论 上 , 据 比较 优 势 理 论 , 国是 本 理 根 我
劳动 力 丰 裕 的 国 家 , 应 专 业 化 生 产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品 ; 理 实践 上 , 国按 照 重 点 发 挥 劳 动 力 比 较 优 势 的 方 法发 展 生 产 , 得 了 我 取 非 常好 的 成 就 。提 出 了动 态 比较 优 势 理 论 , 出我 国应 该 努 力 实 现 比较 优 势 的 动 态转 换 , 而 实现 产 业 结构 的优 化 升 级 。 指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