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棉花全程机械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推动农机和农艺有机融合的对策和措施
推动农机和农艺有机融合的对策和措施摘要:现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自动化水平也会比较高,农机应用范围也会更广。
为了最大化发挥农机的作用,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应当重视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做好农机管理工作,以提高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农业机械化率,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推动该区域的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对策;措施1农业机械化概述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改善当前的生产条件,提高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从而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涉及的范围较广,具体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生产作业机械化。
例如,相关农作物的耕种、水肥管理、收获以及渔业的放养、捕捞、农业生产运输机械化等。
这样就能够解放农民,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人工生产方式相比,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够快速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加强,具体指的是采用实验、鉴别、示范、培训、指导以及相关的咨询等服务工作,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新农业机械。
简单来讲,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到农业机械,所以应当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
最初的实验环节、前期的指导工作、中后期的生产工作、农产品收获工作等都需要用到农业机械,要将推广工作全面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提升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2农机管理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2.1系统把控农业新技术推广进程农业机械管理全面系统地控制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农副现代化通过逐步推广和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逐步取代体力劳动。
不断调整农机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对选择新的农机推广对象和形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农业机械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充分研究,根据生产需求、当前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制定适当的产品发芽、生长、成熟和衰退周期,系统地控制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过程。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农机农艺融合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农机农艺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农机农艺融合,充分发挥农机与农艺的优势,推动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农机农艺融合,是指将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科学的农艺技术,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机农艺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农机农艺融合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不断涌现。
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量。
而农艺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然后,农机农艺融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过度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而农机农艺融合可以通过科学的农艺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
合理的农机使用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翻耕和压实,减少土壤的侵蚀和退化。
农机农艺融合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环保,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有几点建议。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各级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农民应该掌握农机农艺融合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给予支持和优惠政策,同时增加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投入资金,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农机农艺融合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农机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已经初步完成,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下面,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对策两方面探讨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现状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已经初步完成,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各地农村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农业仍然处于半机械化状态。
这种技术水平的不平衡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二)农机化建设滞后当前,农机化建设滞后,比如一些地区农机化率低,农机使用数量少,农业生产工具配置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用机不足目前,农业用机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尤其是一些大型农机械,如收割机、拖拉机等,使用情况尚不普遍。
这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还会导致耕地面积的浪费。
(四)人才短缺目前,农机技术人才短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无法保证农机维修保养的情况。
这也是影响农机化进程的一个瓶颈。
二、发展对策为了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针对技术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农机设备。
针对农机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投入,扩大农机经销商的分布等措施加快农机化步伐。
(三)优化农机配置针对农业用机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农机配置,实行农村集体经济联合作,发扬“轻农业、多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等措施,扩大农机使用范围和机械化水平。
针对农机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人才选拔,加强技术团队和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以及推进农机厂商和农药厂商的合作等措施,加快农机技术人才培养。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是当前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农艺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两者的相互融合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发展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1. 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2. 农艺水平在不断提高农艺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它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种植新的高效农作物品种和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农艺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3.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存在问题农机与农艺的相融合在实际的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存在,没有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的农业生产模式中。
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不适应新的农艺要求,导致了农机与农艺的不充分融合。
二、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发展对策1.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农机的智能化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农机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可以实现农机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更好地适应农艺的需要。
2. 推动精准农业发展,提高农机的精准化程度精准农业是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和高效化。
通过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可以在农机和农艺的融合中更好地实现农机的精准操作和生产农艺的需求。
3.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培养农技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更多的农技人才。
只有具备丰富的农艺知识和对农机操作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将农机和农艺相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浅论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性
农 机 与 农 艺 融 合 的根 本 目的 由于 我 国地 面辽 阔 ,南 、北 、东 、西 、中 ,气 温 、土 1农机 农 艺融合 ,是 我国粮 食安全 的呼 唤 . 质 、雨量都不相同 ,种植的作物各地不一 ,种植期和成熟 实践证 明 ,生产粮 食所 采取 的先进 农 艺技 术要标 准 化 、 期 各地 有 异 ,种植 和 管理 的作 物 都不 相 同 ,种 植管 理 模式 大 规模 、高速 度地 推 广 ,必 须 与农机 化 技 术相 结 合 ,才 能 也 不 完全 相 同 ,这 样就 制 约了 一些 农 机 具在 农 业作 业 中 的 转化 为 现 实 的生产 力 ,但 由于种 种原 因 , 目前许 多农 艺措 普 遍实 用性 ,制 约 了农业机 械新技 术 的普遍 推广和应 用 。 施 尚不 能 通过 机械 化 手段 加 以实 现 。为 保证 “ 十二 五 ”粮 1如 :河 北 、山西 、陕 西 、甘肃 等地 ,在 小麦 播种 时 , . 食 有效 供 给 ,农业 部 提 出 2 1 0 5年 总 产 量 增 加 2 0亿 斤 以 播 种机 后 面要 带镇 压滚 把播 过 种子 的 田间压 实 ,可 以起 到 0 上 的发 展 目标 ,其 中需 要解 决 的关 键 问题 就 是推 进粳 稻机 保墒促种籽发芽扎根的作用 。现在又研制了一种可以铺地 械 化 育秧 技 术 。我 国粮 食耕 、种 、收 和 田问管 理 环 节 的稳 膜 的播种机 。这 种播种 技术 的应用 ,即可 保 墒 ,又 可 防寒 , 产 高产 措 施 对机 械 化依 赖程 度越 来 越 大 ,农机 农 艺 融合 的 机械 成本 高 。但 先进性 强 ,在 当地很 适 用 ,很受 农 民欢迎 。
可是 这 种被 当地 认 为很 先进 的播 种 机 ,在 安徽 省淮 河 以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与应用 ppt课件
六、化学脱叶催熟
对化学脱叶催熟剂的特性要求: 1.脱叶性能. 2.温度敏感性低.3.价格低廉
(二)喷施脱叶剂的利弊
利: 1、促进棉花集中吐絮
2、降低籽棉的含杂率 3、减少棉花染色污染 4、提高采净率
弊: 1、上部棉铃单铃重降低
2、衣分下降 3、籽指降低
利弊大小与用药量、喷药时间、喷药均匀性和 棉花成熟度有关。
筒形
塔形
棉花品种特性与机械收获
(1)棉铃壳的含絮力 棉花铃壳的含絮力大小,对采棉机的采净率
影响很大。 (2)棉叶背毛的长短
棉花叶片背毛的长短,会影响机采籽棉含杂 率的高低。
三、农田残膜
残膜的危害:
1.残膜易缠绕摘锭降低采净率,损坏脱棉盘和其他部件; 2.降低皮棉等级(吨皮棉异性纤维含量<0.1克:无;0.1~0.39克:
1、适时播种;过早播种易受春寒危害,重播将给机采造成困难; 2、66厘米﹢10厘米宽窄行栽培模式,平均行距为38厘米;使用三膜18行播种
机播种时,要保证接行(66厘米)准确; 3、株距9~9.5厘米,每亩理论株数19490~18470株; 4、滴灌带布置:
△使用五膜20行播种机播种,可采用一膜一管,一管四行,滴灌带布置 在大行的中间,滴灌带距边行43厘米。
两膜12行机采棉播种机(膜上膜)
新疆兵团机采棉栽培模式的发展历程
引进采棉机之前: 栽培模式:60cm+30cm 优 点:高产 缺 点:机械无法采收
引进采棉机初期: 栽培模式:76cm等行距 优 点:适应采棉机采收 缺 点:产量低
引进试验阶段: 68cm+8cm;
推广应用阶段: 66cm+10cm
矛盾
前苏联HVN-1.2A两行采棉机作业图
农机农艺融合浅论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性
农机农艺融合浅论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性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要紧密融合,才能更快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才能使农艺技术得到实施、延伸和提高;才能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发挥农业的活力;才能使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保障农业的丰产丰收;才能把传统的低水平农业转变为现代的高水平农业;才能显示出农业机械化的威力。
一、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根本目的1.农机农艺融合,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呼唤实践证明,生产粮食所采取的先进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为保证“十二五”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提出2015年总产量增加200亿斤以上的发展目标,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推进粳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我国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农机农艺融合,可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没有农机农艺融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
例如,40多年前,我国农机工作者就发明了水稻插秧机,但没有注重与农艺结合,未研究如何适应和体现农艺要求,更多地去机械模仿手工插秧动作,加上其它原因,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
后来,日本搞机插秧技术,注重育秧与机插秧结合,成为了当今水稻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此外,美国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更称得上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
2.农机农艺融合,是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过,目前农机农艺相对滞后矛盾凸显。
在粮食作物中,水稻低成本规格化育秧技术、杂交稻和超级稻的少本、稀植型插秧技术始终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难题;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收获技术模式千差万别规范化种植和适用的机械化作业的矛盾亟待解决。
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应农艺要求的农机具推广应用缓慢,仍是影响和制约全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
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农业技术在各个农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栽培也受益于智能化农业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传统棉花栽培存在的问题在介绍智能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传统棉花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棉花栽培过程中,由于依赖人工耕作和管理,对人工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由于管理不善、气候变化等原因,种植棉花的质量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
因此,传统的棉花栽培方式需要改进和优化。
二、智能化农业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1. 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农业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棉花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比如,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及时监测土壤湿度,帮助农民精确浇水,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通过气象传感器可以监测气温、降雨量等因素,提前预警天气变化,减少灾害损失。
2. 自动化操作智能化农业技术可以实现棉花栽培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例如,智能化播种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播种过程,有效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智能化喷灌系统、施肥机械等设备也可以实现自动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3. 人工智能分析智能化农业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棉花生长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通过监测棉花生长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生长模型,可以提前预测棉花的生长情况,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优化栽培方案。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实例1. 智能化施肥智能化农业技术可以实现施肥量的精确控制,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的问题。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和棉花生长情况,智能化施肥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机,提高施肥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农艺技术和农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艺技术指导着农作物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活动,而农机械则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1. 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农艺技术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模式,技术设备水平低,影响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
2. 农艺技术和农机械不匹配。
传统的农艺技术与现代农机械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有些地区仍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农机械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 使用成本高。
一些现代农机械需要高额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农民收入较低,很难承担这样的费用,使得农机械的使用率较低,无法与农艺技术有效结合。
4. 缺乏专业人才。
一些农民对农艺技术和农机械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培训,导致农机械的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对策1. 加强农艺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农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使农艺技术与农机械更好地结合。
2. 推广现代农机械。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现代农机械的推广和应用,通过补贴和贷款等政策,帮助农民购买现代化的农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降低农机械的使用成本。
政府和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降低农机械的使用成本,使农民更容易接受和使用现代化的农机械设备。
4. 加强农机械的维护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农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帮助农民更好地使用农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5. 发展智能化农机械。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农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和企业应该大力支持智能化农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农艺技术与农机械的结合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加强农艺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推广现代农机械、降低使用成本、加强维护管理、发展智能化农机械等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农艺技术与农机械的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机农艺融合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浅谈农机农艺融合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摘要: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技术不断进步与更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通过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成为需要进行深度探讨的课题。
现代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尤其是在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向农村扩展,农业用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探索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根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深度思考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生产;重要性前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就需要把农艺和农机进行结合。
农艺技术就是在种植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以提升农业种植的适应性,采取合理的方法,如耕种、灌溉、收割、施肥等。
现代化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可以提升各项工作的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条件。
将农艺农机进行融合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1农机化发展中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1.1农机与农艺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发挥好中间作用,促进各方的合作与交流,站在全局的角度,眼光放长远,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其次,进行农机设计时,要注重农机的多样化功能,同时要结合地域季节的变化。
再次,要结合地域气候温度等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案,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效,构建科学合理的农艺制度体系,同时,农艺在确定之后,要确保持久性,最好不要频繁进行改变。
最后,要注重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匹配的农机配置以及农艺创新。
1.2农机与农艺融合并实现统一科学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促进。
沙湾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
・
2 7・
具 有 下子 均匀 , 播 深 一致 。 覆 土 良好 , 镇 压
絮率达 到 9 5 %以上 即可进 行 采 收 。按 照 采棉 机 作 业 技术 规程 调试 好 采棉 机 , 确定 好几 组 配套 ,
适 度 等优 点 。各 项工 序 能一 次完 成 ,不 仅 工效 高, 且能 较好 地 保持 土 壤水 分 , 因 而 出苗率 显著 高 于人力 、 畜力农 具播 种 。沙湾县 近几年 大力 推
要 继 续 探 索 加 以解 决 , 如: 机 采 棉 品种 的选 择 、
完善 的《 机采棉生产技术规范》 、 机 采 棉 清 理 加 工生 产 线 的配 置 、 农 民组 织 化程 度 、 专 业 技术 人
才 的培 养 以及 相关 部 门间 的协 调 与配 合 等 。然 而, 机 采棉 推 广应 用 已是 大 势所 趋 , 也 是 破解 当
涵 涉 及使 用 的农 业 机械 、机械 化农 艺 和相 关 的 管 理 技术 。棉花 生 产机 械 化技 术包 括 机械 耕 整
地、 机 械铺 膜 播 种 、 机械 制 钵育 苗 、 机 械移栽 、 机
械植 保 、 机 械 中耕 追 肥 、 机械收获 、 机 械 秸 秆 还 田、 棉籽 机 械脱 绒 等 内容 。核 心 内容 是播 种 、 制 钵育苗 、 移栽 、 中耕 追 肥 、 植保 和采 摘 收 获 等 环
棉 花种植 面 积 已达到 7 2 . 6万亩 , 但是 . 县域 内机
械 化采 收面 积 只有 5 . 8万亩 , 机 械采 收 率仍 然较
低。
据, 不 断完 善 和 改 进措 施 , 切 实 起 到 增 收节 支 、 示 范带 动的作 用 。通 过示 范 区建设 , 加 快 了机采 棉 技术 的推广 应 用 。解决 了棉花 生 产关 键环 节 的技 术 问题 , 提 高 了综合 机 械化 水平 , 促 进 了科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农艺技术与农机的融合不够紧密。
目前,农艺技术与农机在研发和推广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导致农艺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农机的效益,降低了农机的利用率。
2. 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由于农机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农机操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农机的损坏和事故发生,影响农机的正常使用。
3. 农艺技术与农机配套不完善。
在农艺技术与农机的配套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完善和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农机的适配性和适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农艺技术的需求。
4.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成本较高。
农艺技术与农机的融合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培训,包括新技术的研发、农机的购置和更新、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等,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5. 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在一些地方和农户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率较低,导致很多农户对于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理解不深入,使用情况不够理想。
1. 加强农艺技术与农机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农艺技术与农机的协同推广项目,促进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机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2. 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加强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的建设,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4. 加大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投入力度。
政府、企业和农户要共同加大对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投入,提高融合的实施效果。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培训机构、推动应用示范等方式,降低成本,增强农户的积极性。
5. 加强农艺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的宣传和推广。
机采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与应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品种培育、栽培农艺、田间管理、残膜回收、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棉花清理加工等诸多环节。
一机采棉栽培技术及相关农艺措施(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机采、早熟、株型紧凑、结铃性强、吐絮快而集中、始果节高度≥18cm、含絮性好、抗倒伏、对脱叶剂敏感,要求种子经过精选、包衣、饱满、发芽率高。
(2)土地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植棉机械化,应选排灌方便的有设施灌溉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管理和机械采收。
要求土地平整,墒度均匀,表土细碎,无残膜残茬。
(3)播种方式。
采用精良穴播机,基本实现了一穴一粒、不定苗、毛管铺设根据土质采用“一管四行”或“一管两行”模式。
行距配置为64~67cm+10cm。
(4)平衡施肥。
采用微机推荐平衡施肥,全层施肥。
确保植株生长稳健,不衰不旺,早熟、优质、高产。
(5)滴水施肥。
采用全程滴灌,苗期一般滴一次水,滴水量不宜过大,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影响机械采收以及棉铃发霉。
滴水施肥过程中要做好滴灌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查工作,检查是否滴水流畅和滴水均匀,提高滴灌施肥质量,防止棉花受灾减产。
(6)防病治虫。
针对枯黄萎病,在对双斑萤叶甲、蚜虫和棉叶螨、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为中心,坚持综合防治、点片控制和保护利用天敌的原则,将害虫控制在局部危害范围内,不宜大面积化学防治。
(7)脱叶剂的喷施。
通过对不同脱叶剂不同的用量和喷施时间进行的对比试验示范,脱吐隆的效果要优于脱落宝和脱清,脱叶率可达94%以上,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时间在9月初,要求田间吐絮率达到30%—40%,棉花上部棉桃铃期40-45天,喷后日均气温连续5—7天 20℃以上,每6672m用脱吐隆10ml+伴宝30ml+乙烯70g,采用高价喷雾器喷施。
(8)适时采收。
一般在脱叶后20天,田间脱叶率≥85%,吐絮率≥90%时进行机械采收。
根据测定,迪尔9970型采棉机和凯斯2555型采棉机平均工作效率为1.3—1.5 /hmh ,工作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摘要:棉花作为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棉花总需求量和种植数量增大,传统采摘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时代需求。
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以新疆区域为例,对棉花机械采摘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以有效推动新疆棉花采摘技术机械化水平发展。
关键词: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发展;问题新疆是棉花主产区,但由于区位因素,当地劳动力短缺,使得棉花采摘成本大幅度增加,这不仅影响到棉花种植经济效益,还会因为棉花采摘效率低影响采摘棉花质量。
机械采摘技术的融入和应用,不仅能大幅度缓解用工荒矛盾,并且由于机械化采摘技术的规范性,也可以提升采摘质量,避免由于采摘失误造成棉花质量受损。
1.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优势1.1节约成本传统人工棉花采摘模式,不仅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采摘效率也相对较低,机械棉花采摘所需劳动投入成本较低,采摘质量和效率也相对较高,不仅节约了成本投入,还可以推动棉花种植经济效益得到一定提升。
1.2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棉花采摘机械化是棉花育种、栽培和纺织等多学科综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优化过程中,除了棉花采摘环节的优化与改善以外,还可以推动区域内部棉花育种、栽培和纺织等方面技术的优化与进步,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区位发展优势具有良好效果。
2.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2.1播种前准备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品种,该品种是符合南疆阿拉尔片区当地种植生态环境和种植制度的,选择综合性良好的机采棉,要求该品种的抗病性能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强,吐絮集中顺畅,对棉花脱叶剂敏感,吐絮后籽棉不易脱落。
当前,南疆阿拉尔片区主要栽种的棉花品种有新陆早42号和新陆早52号,这两个品种比较适合机采且抗病能力强、产量较好。
其次要求所有肥料在耕地之前使用机械撒施在耕作区,要求使用生物有机肥料中并控制好每亩的施肥量。
最后进行耕翻和整地。
耕翻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疏松土壤、蓄积水分、改善土壤性质,为棉花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农机与农艺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与农艺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机和农艺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当中2项最基本的内容,但是目前农机和农艺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如果未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机和农艺间的衔接与融合问题,就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先进生产手段的合理应用,进而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鉴于此,根据当前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引言目前为了能够实现现代化农业,要加大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国内农业生产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开始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上级相关部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此,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将当地的农艺与农机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其朝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进行转型,因此要提高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进而提高当地农民的整体经济效益。
1农机与农艺融合中存在的问题1.1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意义认识不足人们对于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理解有限,导致在农业生产中,对生物技术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工程技术。
要成功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不断使用机械装备武装农业,同时工农两大部门之间的一致性和紧密性也至关重要。
但是,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分别隶属于两个部门并各自独立发展,由于相关部门沟通不深入或不能及时沟通,导致农机与农艺技术沟通渠道缺失。
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工业部门较少关注农村需求和市场动态,无法及时监测和研究农业科学的发展;而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实施没有及时调整,无法在现有农业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从而导致农机和农艺发展过程中的供需差异。
1.2推广应用的农机技术与农艺发展要求不适应目前,有关部门研发出很多适应新农艺的农业机械,然而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厂家不重视沟通联系农户,现代化的生产力难以在生产实践当中得到普及应用。
其次,缺乏财政支持,推出的很多先进农业机械大都价格昂贵,导致无法调动农业生产主体及时更新设备。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方向探讨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方向探讨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农作物生产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棉花生产面积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原因在于植棉用工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和纺织业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适宜棉花生产机械化品种的选育,是实现节本增效、保持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2013年1月,农业部印发《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突出农机农艺结合,围绕播前准备、栽培、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针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特点和生态条件而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棉花品种良种化、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日常管理精简化、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棉花产业发展。
重点围绕棉花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棉花生产品种良种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精简化、生产全程机械化,逐步建立和完善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一、品种选育目前,黄河流域棉区的种植特点是:密度比新疆低、植株较高、枝杈长而粗壮、行距大,不适宜机采。
要想实现全程机械化,必须从品种和种植模式上加以改进。
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是解决该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唯一途径。
品种是制约机采棉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适宜机采的品种太少,品种的适宜采摘的性状和机采的要求差距较大。
纤维品质不佳,抗倒伏性差,果枝节位低,叶片对脱落剂反应迟钝,株型松散,成熟不一致,结铃不集中等。
因此加快机采棉品种的选育,对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进机械化采摘至关重要。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有无配套品种,关乎机采棉推广工作的成败。
从新疆机械采棉的现状来看,子棉自然落地的损失、挂枝棉损失以及碰落棉的损失等在实践中比较突出,这与品种特性有直接关系:越是吐絮畅的品种,子棉自然落地的损失以及碰落棉的损失越多;与此相反,越是开絮不畅的品种,子棉遗留率越高,需要人工复采。
德州棉花全程机械化的问题及出路
一、德州市棉花生产现状棉花是德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近年来,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从最高时的530万亩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16万亩。
“素有银夏津”之称的德州市下辖的夏津县植棉面积从2009年的60.2万亩直线下降至2019年的13.5万亩。
其根本原因是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种棉用工多,成本高、价格低、效益低。
1.种棉不如种粮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
据调查,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植棉物化成本(不包括人工)达538元/亩,包括肥料、种子、农药、耙地、机播、地膜、灌溉、拔棉柴等。
若是植棉面积大、雇人拾棉花,拾花费平均1.6元/公斤,亩均440元以上。
若按亩产籽棉550斤、平均售价5.6元/公斤计算,亩产值1540元,若按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计算,扣除物化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002元。
若按雇人拾棉花计算,亩成本已达978元,亩收益仅有562元。
按2019年德州的情况,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玉米平均亩产1200斤,小麦平均2.2元/公斤、玉米1.8元/公斤计算,种粮食亩产值2290元。
小麦物化成本540元/亩、玉米物化成本520元/亩。
亩产值扣除种植成本(不包括人工费),种粮亩收入1230元。
两相比较,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种棉花每亩少收入228元。
况且,种粮食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
2.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棉花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恶劣。
稳定或提高棉花面积和产量,就必须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采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
在美国,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
美国生产50公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
3.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德州市棉花生产整地、播种、铺膜、植保、灌溉、施肥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采摘和打顶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基本为零,所以,采棉机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究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究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它的种植覆盖了全球广大的土地面积。
然而,传统的棉花生产流程涉及到大量的人工劳动,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棉花种植日益流行。
本文将探究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一、机械化棉花种植机械化棉花种植主要包括地面翻耕、均匀施肥、定植、除草和浇水等环节。
其中,地面翻耕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步骤。
往年,种植棉花的传统方式是采用人工犁田耕地,这种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而采用机械化方法耕地则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生产水平。
机械化的地面翻耕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利用旋耕机、深松机等设备来完成。
这些设备可以迅速地翻松土壤,将土壤中的杂草和种子清除。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拖拉机或手推式常规耕作机械来耕地,这些机械具有较高的耕作速度和操作易用性。
机械化棉花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施肥和草药处理的环节。
对于施肥来说,可以利用移动式的施肥器喷洒,这样可以使施肥的效果更加均匀。
草药处理则可以使用喷雾器,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喷洒草药时造成的健康危害,同时还可以提高药效和使用安全性。
传统的棉花采摘方式是手摘,由于摘棉花周期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采摘难以满足大规模棉花种植的需求。
因此,现在一些企业开始采用机械化采摘设备,增强产品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机械化采摘主要有梳理式采摘机和振动式采摘机两种。
梳理式采摘机是利用钢丝梳理棉花的表面,直接将棉花梳下。
而振动式采摘机则是通过振动棉花枝条和拍打的方式,将成熟的棉花从棉花枝条上强制震落。
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将棉花采集到收集箱中,是目前棉花采摘的主流方式。
三、全程机械化的优势采用机械化的棉花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机械化设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幅缩短生产周期。
2、降低劳动成本:采用机械化设备可以大幅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减少作业过程中的人员损伤。
3、提高产品质量:采用机械化设备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精准化,生产的棉花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机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机与农艺的相融合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农业现代化。
1.农机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机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和更新。
现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具备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和安全性等特性的农机设备不断问世,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低效率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农艺技术的发展:农艺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规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农艺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现今,农艺学理论不断完善,育种技术、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能够对植物进行精准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3.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机与农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和安全性等要求,更好地结合了农艺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长和生产的快速控制和监测,同时还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存储等环节实现全程智能化的管理。
1. 积极推广新型农机技术2. 深入研究农艺技术并实践农艺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艺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也会越来越重要。
农艺技术研究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需求,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研发出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艺技术和生产方式。
3. 促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的协同发展4. 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强对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的研究和调查,深入挖掘并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推广创新型技术,完善农业生产链条,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培养新时期的农业人才。
三、结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与农艺的相融合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推进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的协同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 编 号 :0 7 7 8 (0 10 - 0 7 0 10 — 7 2 2 1 )4 0 3 - 2
运模 、 开模 ” 技术的实施 , 显著降低 了人为混入杂质 的几率 , 但机采棉在采摘过程 中不能做到“ 随采随打 模” 在 田间、 , 地头打模 的过程 中不可避免的混入残 膜、 滴管带和异性纤维。 () 4 打顶时间影响机采棉产量 。 早打顶是保证 上部铃成熟度 , 提高单铃重的关键 。 由于脱叶剂受温 度制约 , 要求 9 1 月 5日之前 , 必须完成脱叶剂喷施 工作。 以此推算 , 为了保证顶部铃 4 5天的成熟期 , 必 须在 7 5日 月 前打完顶。 但是 , 由于本区早春天气多 变, 冷害、 冰雹 、 暴雨等灾害天气频繁 , 往往造成播期 延 迟或 部分 地块 重播 , 以至 于到 7月 5日打顶 时 间 , 仍有部分地块果枝不足 6 7台, ~ 造成棉花减产。 () 5 机采棉 留种质量直接影响种粒发芽率 。由 于机采棉的上部棉铃成熟度不够 ,机采棉 留种往往 造成不孕籽 、 瘪子多 , 整体发芽率偏低等现象 , 对精
量 播种 十分 不 利 。
农机农艺相互融合 问题是 现代农业发展 的要 求,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 具有大面积 作业效率高 的特性。所 以,在机采棉生产的各个环 节, 农机与农艺结合 的好 , 有利于促进机采棉规范化 种植、 标准化生产。结合 19团多年来 的工作实践 , 4 就促进机采棉生产 中农机与农艺如何融合问题 , 谈
.
3 . 7
・
技术推广 ・
新疆农机化
2 1 年第 4 01 期
( )引进 了先进 的农 机技 术及 农机 具 。 1
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了专项培训 ,主要是系统学 习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各项技术措施 ,专 门聘请农艺
近几年来 , 团场投入大量资金 , 引进了保护性耕 作技术 、 激光平地技术 、 精量播种技术、 籽棉打模 、 运 模、 开模 、 三丝清理等新技术及进 口先进的大马力拖
拉机及 配套 农具 , 效提 升 了棉花 种植 机械 化水 平 。 有 ( )进行 了技 术创 新 2
专家讲授机采棉栽培技术 ,农机专家讲授各种机具
的调试 、 使用及机械作业质量要求。 这样做既普及了 作物栽培技术 , 也讲授了机具的使用效果。 () 5 形成 田间作业技术标准 。根据 19团棉花 4 种植的实际情况 , 团农业科先后制定了《 机采棉播种
时喷施 脱 叶剂 是棉 花机 械采 收 的关键 问题之 一 。另
( ) 田建设影 响机采棉效果 。机采棉采净率 6条 对棉 田平整度 、 规则度具有很高的要求 , 这就要求地
块 平 整 、 田规 整 , 成 线 、 成方 。但 是 , 条 边 角 目前 林 、
路 、 、 田不规整现象普遍存在 。 渠 条 () 7 棉花生长不均匀 , 制约采净率的提高。 由于 受水 、肥 、化调等综合调控技术 以及土壤肥力 的制 约 , 田高度差异较大。 棉 () 8 接茬不准确 , 造成采净率不高 。由于播种 机或播种技术问题 , 部分地块接茬不准确 , 导致采净
2 1 年第 4期 01
新疆农机化
・ 术推f ・ 技 -
浅 析棉 花全程机械9团农 业 科 , 疆 石 河 子 8 20 ) 新 4 新 3 00
中 图分 类 号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3 B
( ) 采棉 中混 有 “ 3 机 三丝 ” 由于 , 采棉 “ 。 机 打模 、
几 点看 法 。
1 农 机 农 艺 融 合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新 疆兵 团是棉 花 主产 区 ,棉 花是 19团场 的主 4
导产业 , 由于农业科技发展 , 使棉花在种植、 管理 、 收 获、 储运、 加工方面 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随着棉 花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机械化生产与现行农艺 种植制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在 品种、种植模 式、 株型等方面取得 了明显进展 , 但是 , 农机农艺不 融合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 ( ) 叶剂 的喷 施 影 响机 械 采 收效 果 。9月 份 1脱 天气变化无常 ,脱叶剂施药效果受温度制约 ,喷施 早, 抑制棉花生长 , 响棉花产量 。喷施晚 , 影 受温度 影 响, 叶效果差 , 脱 直接影响棉花采净率 。因此 , 适
①创新了机采棉栽培技术路线 ,严格落实模式
化栽 培技 术措 施到 位率 。抢 抓播 种进 度 ,相对 提高 播种 日期 , 过 3月 份 的人 工化 雪 , 通 为早 整 地 、 播 早
技术标准》《 、机采棉 田间机械作业技术标准》 机 和《
收稿 日期 : 0 1 0 — 2 2 1 - 51
2 实 现 机 采 棉 农 机 农 艺 相 互 融 合 的 做 法
针对上述问题 ,4 19团积极 推进 棉花生产主要 环节机械化 , 加快推广棉花机械化播种和收获 , 积极
探索做好农机与农艺融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
初步建立起 了棉 花生产农机与农艺结合 的技术 体 系,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率 偏低 。
外虽然对喷雾器进行了改制 , 但棉花生长密度大 , 对 棉花中、 下部枝叶脱叶效果差 ,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 2 现有棉花品质不能满足机采棉需要。机采 棉 品种要求同时满足早熟 、 纤维较长 ( 0m 、 ≥3 m)纤 维断裂 比强度 大( 一级 >3 , 、 1 0 二 三级 ≥2 )衣分高 8、 ( 9 、 ≥3 %)成熟期一致 、 吐絮畅、 含絮力适 中、 株型紧 凑、 抗病 、 抗逆性强 、 抗倒伏 、 色泽度好 、 含糖低等多 项指标 。但现有品种仅符合其中部分指标 ,多项兼 备、 综合性状好 的机采棉 品种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