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活知识归纳
政治生活抓主体:
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或常委会)、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国家问题
一、国家含义: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被庄严载入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的民主: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最真实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3、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2)生存权、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不是基本的民主权利)
(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民问题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重要方式,自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3)监督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公民在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任何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但不能说任何人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反对等同论,割裂论,放弃论,先后论,侧重论,均等论)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是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公民及要树立权利意识,又要树立义务意识。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
1、民主选举(不能笼统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各有优缺点)
(1)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优点:每个选民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局限: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成本较高
范围: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
优点: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
局限: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最值得依赖的当家人
范围: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级及乡级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的产生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名额=应选名额
优点:可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范围: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名额>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局限: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范围:如:所有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5)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情)
(6)珍惜选举权利
重要性: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
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要求: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养与能力。

2、民主决策
(1)渠道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
B、专家咨询制度(利用专业知识、相关信息通过座谈会、论证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示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
D、社会听证制度(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有利于决策利民。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在决策形成之前征集意见,自下而上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在决策草案形成之后,先自上而下发布草案,而后自下而上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2)意义
国家角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角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1)机构:村(居)委会→性质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是基层政权,不是行政机关,不能进行行政管理。

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2)内容:
A、民主选举:选举自己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B、民主决策: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民主决策,增强村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C、民主管理: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调动村民参与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D、民主监督: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来民主监督村干部,使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实行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途径。

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必须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4、民主监督(注意与民主决策渠道的区分)
(1)渠道
A、信访制度(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批评建议)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大代表以议案、质询的方式)
C、舆论监督制度(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原因
必要性:①我国国体及其本质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意义:①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要求
①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公民的监督权;②又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5、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的含义: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
地位: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基层的民主协商包括:乡镇、街道的协商、行政村、社区的协商,及企事业单位的协商
常用答题语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固化思路)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

④人民民主具有专政职能,国家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⑤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

积极参与民主…,通过…渠道进行…。

如:(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多种途径,为…建言献策;依法行使监督权,通过…监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⑦遵循三大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宪法、法律,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行为准则。

⑨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