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书画在玉石雕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书画在玉石雕刻中的应用
从中国书画的角度探讨书画艺术与玉石雕刻艺术的关系,研究玉石雕刻中书画的影响及运用,书画为雕刻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角,为玉雕艺术的研究领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也拓宽了书画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挖掘了玉石雕刻的发展潜力,促进玉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签:书画;玉雕
一、玉雕工艺概况
玉雕工艺是玉石生产的复杂过程,挑选好的玉料之后不仅仅要经过刻、碾、琢、磨、钻等多道工序,更要求研究他的特性,比如说他的材质、纹样、色彩等。在原始社会,有的成器之后还要在琢刻纹饰,如玉斧、玉铲、玉琮上面多有神面纹。江苏武进寺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兽面纹玉琮制作得非常精巧,其纹线宽度仅为零点一至零点二毫米,线条不仅劲挺平直,而且圆内而方外的器形严格对称。这说明四千多年前的原始人类雕刻技术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进步,他们创造了一种技艺美。在一定程度上的技艺美创造,就是自然美的修饰,技艺美发挥是越充分,则自然美越会被突显。在玉器雕琢的适合一定要根据因材而制的原则去设计,比如说玉石的颜色、硬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刻题材,选择适合玉料特征的题材。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能浪费玉料;其次利用好颜色,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尽量摒弃玉石原料上的裂纹,要做到“干净利索”。要把握雕刻题材的特点,并对玉雕题材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熟悉有关背景材料,这样才可能雕琢出令人期待的玉器。最初玉雕设计图案可以画在纸上,也可以直接画在拟雕琢的玉料上,在雕刻过程中进行反复修正,尤其是贵重的玉料雕琢,必须先在设计稿上反复斟酌酝酿,设计完美后再落在干料上,要根据题材图案的线条进行加工。雕琢过程中出现玉料内部的纹理色泽,要充分利用其内部的颜色,这就需要不断地修改玉雕设计稿,适当减少或增加部分设计内容。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过程
(一)原始时代―――此时玉雕从形态上看,基本上是中小型,造型简单,注重对称美,平雕为主是其主要特征,装饰通过简单的抽象化线条达到传神的效果。形态多为实用器。
(二)商、周、春秋与战国―――玉石工艺时期:造型仍以中小型为主,但它已发展到复杂的具象形态,风格更加写实逼真。从平面趋于立体。主要特征是纹饰繁琐而富于变化,多是祭祀工具。
(三)汉、唐时代―――玉雕装饰的盛行时期:写实风格更加强烈,雕刻技术越来越成熟。
(四)宋、元时代―――玉雕飞跃发展期:各种雕刻技法更加成熟,浅磨深
琢,浮雕圆刻,应有尽有。
(五)明、清时代―――玉雕鼎盛期:此时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流派,北方以北京为代表,作品庄重大气;南方以苏州为代表,作品细腻圆润,与当时玉石加工地的人文氛围有关。
(六)近现代―――玉雕巅峰时期:该时期玉雕发展比较成熟,涌现出一批具有个人风格的玉雕师,借鉴了历史各代艺术成就,令玉雕作品和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手法也不断创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不再是工匠化创作。
二、书画艺术对玉石雕刻艺术的介入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书画同源”从魏晋顾恺之到唐朝的杜甫李白,宋朝是书画艺术的高峰期,有苏黄米蔡、郭熙,宫廷画家王希孟、宋徽宗、黄公望,明代的吴门四家、董其昌、陈洪绶等。明末清初的四僧、四王、再到近现代的“三任”、虚谷、潘天寿、张大千,高剑父、赵少昂等等,除了个别艺术家,大部分都是文人墨客,有较高文化修养。而自古以来,大部分雕刻艺术家都是匠人出生,从小跟随师父学徒,并无多大艺术修养,如明初洪武年间,將匠人贬为贱籍,匠人的后代,世世代代为匠人,不得从事其他行业,比当时士农工商的商还不如。所以古代工艺品大部分是以工为主,大多是受民间版画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出现了大批工艺品的花面,装饰是受中国书画的影响而来。代表性的有江西景德镇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工艺瓷,还有福建,浙江的木雕,江苏的刺绣,各种工艺门类都开始将工艺品往艺术品走,学徒也开始学国画人物画的线条,练书法,学国画,不再是原来单纯的学工艺,玉雕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大批以传统书画为主题的雕刻艺术家。他们大都曾经是学徒,专业雕刻某种特定门类的玉石作品,比如佛教人物、道教人物、飞鱼走兽等等题材,主要是突出玉石的美好寓意。而现在许多名家不仅仅局限于这类题材,而是根据自己对题材和玉石特性的理解,去创作比如说山水、竹林七贤、花鸟等带有文人画性质的作品,而不是工匠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高人、杨世利、陈孝贤等雕刻艺术家。
三、玉石雕刻人群现状
云南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陈孝贤老师,他的玉雕作品以山水见长,利用玉石中的俏色,进行设计并加工,在玉牌上做山水雕刻。杨世利老师更偏向于人物创作,他的罗汉系列二次获得天工奖银奖。而高人老师的作品更像国画大师关良先生的作品,带有趣味性。
在我们常见的玉石工艺品中,大部分是佛教题材,寓意题材,在调研过程中,结识许多玉雕学徒,包括已成名的玉雕师傅,他们的雕刻生涯中大部分只会几种题材的花面,比如雕弥勒的,雕关公的,雕建筑,树木的等等,他们雕他们所擅长的题材,加工时间快,成品率高,有些小师傅雕了好几年也是只会雕树木,房子,有些只会雕观音,弥勒。像这种山水题材的作品相对少见。而现在许多雕刻师傅开始教导学生从国画开始练习,除了对基础技术的教导之外,更加重视学生
对艺术的理解。
结语
本文从中国书画的角度探讨书画艺术与玉石雕刻艺术的关系,研究玉石雕刻中书画的影响及运用,从玉雕的历史到当今玉雕师的发展现状,讨论玉雕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生活主要矛盾从温饱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转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定会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梁丽.论玉雕设计的艺术特色[J].南京: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05.
[2]谢天宇.中国玉器收藏与鉴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8.
[3]段华梅.从玉雕发展史论现时代下的玉雕产业变革与发展[J].杭州:艺术科技,2016,07.
蒋文瑞,现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6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研究民族艺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