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
⑴《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施工图》。
⑵《预制混凝土管桩》(10G409)。
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有关国家规定。
⑷《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⑸《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0。
⑹《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扩建洪湾泵站位于洪湾泵站西南侧,东侧为果园,西侧为洪湾泵站厂区内道路,北侧为果园及球场,南侧为洪湾泵站进水前池(东南走向)。场地用地面积约为1720平方,建泵房、吸水池及进水渠。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扩建洪湾泵站配电房基础,根据地质钻孔揭示,地层中有较厚的淤泥层,配电房基础采取预应力管桩基础,管桩采用AB型φ400mmPHC管桩(厚壁95cm),两桩和三桩承台形式。管桩采用静压桩施工工艺设计终压值1550KN,复压3次,稳压5~10秒。(以试桩后各方确定的参数为主)
本工程的总桩数30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700KN,设计桩长约24m。设计为摩擦端承桩,桩顶标高0.85m,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或砂质粘性土。
(二)工程特点
①场地比较平坦,能满足施工要求。
②必须参照地质资料合理配桩及控制好收锤标准。
③施工工期短,需合理安排施工流水作业。
(三)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3al)及残积层
(Qel),下伏基岩为中生代燕山期第三期花岗岩(ηγy3)。根据其成因类型、岩性和状态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1)-1杂填土:杂色、灰褐色、褐黄色、褐红色等,稍湿,松散,局部稍压实,主要由粉质粘土,碎石,砂土等组成;
(1)-2素填土:杂色、褐黄色、褐色等,稍湿,松散,局部稍压实,主要由砂质粘性土、粉质粘土和砂土组成;
(2)-2淤泥:灰黑色、深灰色、灰色,饱和,流塑,土质柔软,具腐臭味,普遍夹薄层粉砂;
(2)-3中、粗砂:黄灰色,黄褐色,深灰色,灰白色等,稍湿,松散,颗粒不均匀,局部含少量粘性土;
(3)-1粉质粘土:褐黄色、褐红色、灰黄色、浅灰色、灰白色、砖红色等,可塑,土质不均匀,具砂感,局部可见钙质、铁锰质小结核和少量石英砾;
(4)-1可塑砂质、砾质粘性土:褐黄色、红褐色、土黄色,可塑,土质不均匀,遇水易软化崩解;
(4)-2硬塑砂质、砾质粘性土:褐黄色、褐红色、灰白色等,硬塑,土质不均匀,遇水易软化崩解;
(5)-1全风化带: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5)-2a强风化带:褐黄色、灰白色、灰色等,岩石风化强烈,岩芯主要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5)-3中风化带:灰色、褐黄色、青灰色、灰白杂灰黑色斑点等,岩石裂隙发育,岩芯较破碎,多呈5~10cm扁柱状夹3~5cm碎块状,偶夹10~15cm短柱状,强度较高,局部夹微风化花岗岩;
(5)-4微风化带:灰色、青灰色等,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裂隙稍发育或不发育,岩芯呈25~35cm长柱状,岩质新鲜,致密坚硬,锤击声脆,强度高;越流补给。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承压水及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
1)上层滞水: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厚度大,结构较疏松,含上层滞水,但含
水量一般不大,其动态受季节降雨影响。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河涌水及生活用水的补给。
2)孔隙潜水、承压水:场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积砂层透水性良好,含孔隙水,主要为承压水,部分地段砂层直接位于填土层之下,则为潜水。孔隙水主要接受降雨或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和上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3)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基岩强~中风化带孔隙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承压水,但含水量不大。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和上覆孔隙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工程能顺行进行,施工前要作好下面的各项准备工作:
1. 材料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预算工料分析,现场项目材料员负责组织材料进场和提供。
(2)预制管桩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3)接(驳)桩用的焊条(E43焊条),其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4)钢板或角钢的材质(Q235)、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保书或检验报告。
2. 技术准备
(1)按图纸布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建筑物轴线,再定出桩中心,再引出两侧,并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每一个桩位打一小节木桩;并测出每个桩位的实际标高,场地外设2-3个水准点,以便随时检查之用。
(2)检查桩的质量,将需用的桩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在压桩机附近,不合格的桩不能运至现场。
(3)检查压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性能及完好程度;施压前在桩身上划线标尺寸,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
(4)学习、熟悉桩基施工图纸,并进行会审;做好技术交底,特别是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5)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等。
(6)正式施工前必须先压试验桩,以确定桩长和贯入度等各种参数值并校验压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7)开工前应组织相关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及答疑工作。现场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及安全生产的交底。
3. 现场作业条件准备
(1)整平场地,清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压桩架不少于10m;修设桩机进出、行走道路,做好排水措施。
(2)按照平面布置图做好管桩堆放场和仓库的位置布置,确认人员做好准备收料记帐和保管。
(3)现场提供不小于130kW的电力电源,以满足施工和生活用电,晚间照明采用1.5kW的碘钨灯。
(4)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排水良好。
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同桩号(规格)的桩应堆放在一起,桩尖应向一端,便于施工。
4)多层的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的层数一般
不宜超过两层。预应力管桩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可设置垫木,也可不设
置垫木,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省去,垫木边缘处的
管桩应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
4. 施工机具、人员投入
(1)机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