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小故事—我与名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学小故事—我与名师
在我心中教师是神圣的,崇高的,所以我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成为许多学生的良师,为祖国未来的的栋梁保驾护航。1992年的金秋,我带着无限的设想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我才发现要做好一名教师空有满腔的热忱是没用的。刚走上讲台的我对教学是手足无措,对学生是无可奈何。该怎么办呢?向同事学习,是可以,但我所处的是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校,教师以民办教师居多,能听听他们的老经验,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我是一个新老师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在我焦头烂额之际又接到校领导指派的任务,上一节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我拿着书发愁,该怎么上呢?没办法,只能打电话求助朋友,一个朋友说:“名师出高徒,你找个优秀的老师教你呗!”有想过,但找谁呢?没机会啊,乡村教师课务紧张。朋友说:“不一定是身边的教师啊,书籍、名师讲课光碟、网上名师课堂,不是多得很吗?”我怎么没想到呢!在教师教学用书上就附带了一张光盘啊,我连忙找出来,认真的看着,看完后我茅塞顿开,原来可以这么上。我结合自己和光盘里老师的教法,设计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听课老师和领导都说不错,一个新老师能上到这么好,了不起。我暗自得意,多亏了“名师”。如果我能多一些这样的材料学习学习。我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提高的,我离梦想就更近了。于是,尝到甜头的我,如饥似渴的收集各类古今中外的名师事迹书籍、课堂实录光盘,一有时间就到网吧查找相关网站,观看视频。一路从教走来,我认识了孔子的“师者为师亦为范,。”认识了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
也。”也认识了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教学当成一种信仰的窦桂梅,开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黄爱华,坚持探索与实践数学文化的张齐华,还有那和孩子共成长的魏书生。这些古今中外的名师让我崇拜不已。我更沉醉在名师的事迹、课堂之中。我们总是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名师,他的博爱和仁慈,就像那天上舒卷的白云,她的风采的魅力就像那弯月照亮星辰。名师名在它的细节,教育无痕却影响孩子的一生,名师名于她思想的创新,行云流水般地教学风格,还名于他们的才气横溢,无限魅力,更名在她们对教育深深地眷恋和孜孜不倦地追求。记得,曾经读过《小学语文教师》一书中介绍窦桂梅老师的这样一个片断,它像一把锤子轻轻敲击了我的心灵:1992年,窦老师第一次承担上公开课的任务,选的是《王二小》,她做了不下几十次的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在家里试讲,为了找课感,她让爱人和孩子当学生。放学后试讲,她对着空桌椅练。她把那一排排空空地座位当成可爱的学生,讲得入了神,常常忘了去几十米远的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就把孩子磅来,她就一手把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练。孩子会哭会闹,有时她也想放弃,但她咬咬牙,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出最好的课。孩子哭累了,就在怀里睡着了。等她讲完课,才发现孩子哭花了小脸,脏兮兮的小脸上还带着几串泪珠。读完窦老师的故事,我被震撼了,更被感动了。正是窦老师十几年来把对教学的热爱内化为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持久的信念,我们才有幸聆听了《秋天的怀念》、
《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经典而又深遂的课堂。也让我们更加相信了一句话:每个幸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当我对零零碎碎的班主任事务无头绪时,总会想起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做一个富有智慧的班主任》,他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那就是情感、思想、智慧。所谓“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要达到水乳交融,心心相印。“思想”就是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所谓“智慧”,就是把情感和思想都必须化为每一天的教育行为。看了李镇西老师的这份报告我才知道是我给学生的爱不够,班主任工作才会如此。我应该多与学生谈心,多给他们鼓励,尤其对待后进生,更应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期待,多一份憧憬。
每当我对教学把握不了时,总会想起名师上课的画面,我知道了我该怎么样上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感悟这些名师,感动于他们的砺志勤思,感动于他们的学识胆略,更感动于他们的忘我奉献!
感谢这些名师,是他们,给了我和一批青年教师成长的目标与动力。以前,我对各级名师是仰望的,可望而不可及。“他们在把课上得这么好,我们也应该努力。”但正是有了这种仰望,让我看到了目标。
感谢这些名师,使他们引领着我和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我们搭建起通向完成梦想的路。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锁定目标,时刻荡
漾书海之中,融洽师生之情,神交名家大师,欣赏莘莘学子,执着三尺讲台,深研课程理论,激学生之兴趣,鼓学生之干劲,思学生之所思。
最后我要大声的向培我、育我的名师呼喊,我正走在通向名师的道路上,不论任何坎坷,不论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因为有名师为我导航会轻松很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力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活动化,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学习乘法的分配律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乘法分配律一直是学生的难题,在计算2.5´25+2.5´75时,让学生用买东西的经验来理解,两个同学买同样单价是2.5元的笔记本,一个买了25本,一个买了75本,你们可以怎么付钱?学生都能回到:可以分别算出两个人各要2.5´25=62.5元和2.5´75=187.5元,再加在一起62.5+187.5=250元,也可以先求出他们一共买了25+75=100本,一共2.5´100=250元。然后比较哪种更简便,学生自然就掌握了。
数学教学的改革正逐渐的完善,只要教师潜心学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