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远的长生不老诀和养生自述

合集下载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历史记载中国长寿状元活了443岁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福建的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443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高僧慧昭曾活到290岁;唐代医学家甄权、王冰和药王孙思邈,百岁高寿仍能出诊治病和著书立说。

巴基斯坦部落首领穆罕默德。

阿齐夫活了180岁,他父亲曾活到200多岁。

匈牙利一对夫妇,丈夫叫约翰罗文高寿172岁,妻子叫约翰沙拉也活到164岁,他们曾共同度过了147年的恩爱生活。

英国农民托马斯。

帕尔一生中经历了9个国王,活了152岁,当他被宫廷召到首都后病死,据说死于饮食过度。

另一个英国人叫弗姆。

卡恩,竟然经历过12个英国国王,死时已达209岁。

日本有个叫万部的农民,194岁被天皇召见,当时他的妻子已173岁,儿子155岁,孙子105岁,堪称长寿之家。

在当代人中,土耳其人托罗。

阿加活了156岁,他的一个儿子也活了90岁。

原苏联有个农民叫罕默德。

埃瓦左夫活了152岁,他有23个儿子,其中3个都超过100岁。

据说他147岁时的照片被视为高寿人象征而制成邮票。

我国在1953年人口普查时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384人,其中最高龄者达155岁。

这些长寿老人都曾活到一百岁至几百岁,证明人类是可以活到100岁以上的。

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 1935),享年256岁。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中国贵州的龚来发,1996年去世时147岁;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莲去世时154岁;伊朗老妇穆赫辛,1997年161岁;日本有个叫满平的,长寿242岁,妻221岁,儿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

257岁李庆远的养生之道

257岁李庆远的养生之道

257岁李庆远的养生之道
赵昌
【期刊名称】《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寿命最长者,当数李庆远。

【总页数】1页(P59)
【作者】赵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12
【相关文献】
1.李庆远长生不老诀 [J], 明明生
2.257岁李庆远的养身之道 [J], 赵昌
3.远创光电李志远:掌握核心技术,找准人工智能产此发展关键痛点 [J], 廖婷婷
4.远创光电李志远:掌握核心技术,找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痛点 [J], 廖婷婷;
5.相关学者李刚荣曹雷李晴辉娄策群张刚庆丁宝华李永申范水平吴大方张建宇相关检索词信息管理 [J], 张敏;张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存最长寿老人

中国现存最长寿老人

中国现存最长寿老人中国现存最长寿的人神秘未解的事情总是驱使这我们去一探究竟,想去揭开那鲜为人知的真相,然而,下面的这些事,你有胆量去探寻、去发现吗?听上去都毛骨悚然,也让许多冒险者有疑似恐惧,那么你现在还有胆子继续往下看吗?比如在我国,现存最长寿的人。

以上是店铺为您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

希望可以帮到您!李庆远(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

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

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

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长寿秘诀“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

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

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长期素食,二心静、开朗,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对拘杞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

也称之为「驻颜维生素」。

经动物实验证实,拘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拘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强荷尔蒙的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人物生平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李庆远。

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

中国史上最长寿老人“256岁”大家学学他的养生法

中国史上最长寿老人“256岁”大家学学他的养生法

中国史上最长寿老人“256岁”大家学学他的养生法1933年,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李庆远(1677-1933)与世长辞,享年256岁,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

他生于清康熙16年,先后经历九代皇帝统治,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他的年龄经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考证。

被誉为“神仙”的李庆远对中医中药、养生和健身等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曾在100岁时获得政府特别奖励。

他原籍云南省,90多岁定居四川省直至去世,是我国有文学记载的年寿最高者。

他的长寿秘诀是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他认为自己长寿的原因除了心静,长期素食,还有将枸杞煮水当茶喝。

李庆远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的话,只需足够的粮食和无忧无虑的心态便可延年益寿。

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刊登过李庆远的纪实和“长生不老决”。

他认为,人的寿命有长短之分是有元气主宰的,而元气需要爱护。

老子曾说,不要劳累你的身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不要被忧虑烦扰。

少思考可以养精神,少欲望可以养精力,少语言可以养元气。

李庆远对此极为欣赏,认为不善于养生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这些。

他根据古代一位善于养生的名叫围翁的老人的养生理论,要求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即心地善良、节制、和悦、清静安泰。

在起居饮食方面,他强调食不宜过饱,睡不宜过长。

在生活细节方面,他提出在处理细小的事情上,急躁则容易伤身。

他认为长寿的道理,在于日常,要在感觉冷之前穿衣服,感觉热之前脱衣服,饿之前就要吃饭,渴之前就要喝水,想吃的时候要吃少,不想吃时则要吃多,不能有喜怒哀乐的心态和富贵荣辱的念头。

他最后告诫,饥寒痛痒、衰老病死都是自己要承受的,别人代替不了,只有自爱自全,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活了257岁的李庆远的《养生自述》

活了257岁的李庆远的《养生自述》

活了257岁的李庆远的《养生自述》活了257歲的李慶遠的《養生自述》從清代活到民國的人很多,但是,長壽最高記錄保持者是從清代的頭一直活到清代的結束並且活出了清代——從康熙18年即1679年,一直活到民國即1935年,活了257歲!他就是中國歷史上除傳說中的彭祖以外,可能最長壽的人——李慶遠(李青雲)。

(即使未可盡信,最低限度他有一百多歲。

)長壽之人,必然引起人的好奇,希望其貢獻長壽養生秘訣。

李慶遠在他250歲這年,寫了一篇《養生自述》,算是貢獻出了長壽秘訣。

全文如下:予年二百五十,而動作不衰,人其我為神仙乎?夫人壽之短長,元氣之所稟也。

(他說是你身體的元氣即能量決定了你的壽命長短)元氣有厚薄,不善育生者,雖稟氣厚,濫用而戕賊之,亦足以促壽。

(人的身體狀況即元氣先天有差異,有的人元氣足、旺,但不知道珍惜和保育,也會短壽)如燭有長短,使其刻畫相同,則久暫了然。

若置長燭於風中,則其燼也自速。

護短燭於籠內,則其滅也必遲。

(就像蠟燭,再長的蠟燭迎風讓它燃燒,也會燃燒得快;再短的蠟燭,放在籠內避風燃燒,就會燃燒得慢)養生之道,亦如是也。

然上古之人,百歲不為奇,壽長而動作不曾稍衰。

今人則不然,未及半百,而龍鍾衰老矣。

(清至民國,就產生了健康問題,跟我們今天一樣,覺得生活好了,人的病多了,也怪了。

)豈時世不同,天地渾然之氣有厚薄使然耶?非也。

養生之道不同也!(這老先生寫的也是批評當時人不懂養生和健康生活的文字)古之人,法於陰陽,調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是說古代長壽者成功的原因)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歲以上,不以為長壽者,職此故也。

今之世,事物繁於古,機械甚於前(跟我們今天一樣,你沉迷上網打遊戲,就耗費精神);其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喝了酒還做啥),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逆於生樂,務快其心(說的正是現代城市人的生活)。

如此,欲其度半百而不龍鍾衰老,其可得乎?(這樣不短命才怪呢!)故山野之人,恒較城市之人為長壽。

李庆远的长生不老诀和养生自述

李庆远的长生不老诀和养生自述

李庆远(256岁)的长生不老决与养生自述养生家李庆远(256岁)的《长生不老诀》中国长寿养生家李庆远,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

据报道是世界最长寿者。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这位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诀”约1000多字。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以证实。

长生之术,其道有十。

曰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

能解此十道,始足于言延龄。

得此十道之精微,始足于言长生。

却病延年之法,返老还童之机,皆系于是。

打坐之道,形体端庄,合眼瞑目,此假打坐也。

打坐之道者,二六时中,行往坐卧,心似泰山,不动不摇,六根不出,七情不入。

素富贵行于富贵,素贫贱行于贫贱。

无遇不安,无入不得。

能如此,则不必参禅入定,便是肉神仙。

降心之法,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分内外,丝毫欲念不生。

此乃真定,不必降也。

若心逐境驰,有所感念,觅头寻尾,或静有所见闻,现出无数幻象,则心生败坏,道德有损,不可不降。

至于炼性,如理摇琴,慢则不应,促则玄断。

紧慢得中,则琴调美。

又如铸剑,钢多易折,铁多易锩。

钢铁得中,则剑利矣。

真旨如此。

炼真性者,宜深体而善解之也。

界有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私欲浑忘,即超欲界。

尘境荤忘,即超色界。

不着空相,即超无色界。

超此三界,则烦恼不生,邪魔远避。

敬者道之根,主一无适之谓。

信者决然不疑、真实不虚之谓也。

能手敬信,即是圣贤仙佛。

孔子曰:敬而信,以亲信。

可见圣人亦从次下手。

断缘者,断尘缘也。

尘缘不断,最足蔽心,万般聪明,皆为所蒙。

凡人不能无荣辱得丧之心,则机械之念生,机械之心生,则万种干时求利事作。

小彭祖李青云——记256岁寿星养生方术

小彭祖李青云——记256岁寿星养生方术

小彭祖李青云——记256岁寿星养生方术小彭祖李青云——记256岁寿星养生方术李青云是我国近代一位精于养生的气功名家,四川綦江(今属重庆市)人,主要生活于清代。

在中国有名的寿星之中,除了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

李青云生于公元1677年(清朝康熙十六年),卒于公元1933年,历经256年(说273年),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寿星之一。

民国二十年《万州日报》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一文,一时轰动全国。

李青云究竟活了多少岁,已无法考证,但据知情人士证明其确实活了170岁以上。

有关李青云的传奇故事很多。

如传说他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陈远昌,大渡河一战,石达开全军覆没,陈远昌就改名李青云,乔装草药医生逃到开县陈家场一带避难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会武功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如此,李还是一个著名的中医学者。

他曾根据古代养生老人圃翁的养生理论,总结出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

这四个字对现代养生学来说,也不乏是一个借鉴。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

李青云常年游乡治病,以卖草药为生,他对富人们收取高额药费,以供全家生活。

闲时,他常到高桥附近约人打牌,每次都要“输”掉一百二十文左右,其目的在于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钱。

李青云认为: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揭示,具有爱心的人,能与同事和邻居保持良好的接触,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

李青云的“俭”是多方面的。

他在他的“长生总诀”中说道:简事者,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

如食中珍馐,衣中绫罗,身中名位,财中金玉,此皆分外之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

简事之旨,如是而已。

他认为,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

李青 长寿秘诀 养生100条秘方

李青 长寿秘诀 养生100条秘方

长寿秘笈养生100条秘方2020年12月6日又叫李庆远,据说享年256岁,是清朝一位名医,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1933年与世长辞。

这位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的长寿星,在250岁那年对养生术作了介绍,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长寿秘笈》一文,养生100条秘方:第一集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集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集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集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第五集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长寿的秘笈

长寿的秘笈

长寿秘笈李青云,云南人,又叫李庆远,据说享年256岁,是清朝一位名医,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1933年与世长辞。

这位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的长寿星,在250岁那年对养生术作了介绍,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长寿秘笈》一文,养生100条秘方:第一集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集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集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集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第五集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世界上岁数最大的人是谁]世界上谁活的岁数最大

[世界上岁数最大的人是谁]世界上谁活的岁数最大

[世界上岁数最大的人是谁]世界上谁活的岁数最大常常祝福老人希望他长命百岁,人类最长寿命难道只有一百左右吗?当然不止,下面看看世界上岁数最大的人到底活了多少年以及它的养生长寿之道!世界上存活的最大岁数的人李庆远(近代长寿人)李庆远(又名李清云),中国近代最长寿的人。

《李氏族谱》记载他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寿年256岁。

本名:李庆远别称:李清云,原名叶鹏[2]所处时代:清末民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云南[2]出生时间:1677年02月26日(康熙十六年)去世时间:1933年05月12日(民国二十二年)主要作品:《养生自述》主要成就:中国最长寿的人代表作品:《养生自述》[2]人物事迹:李庆远,[3]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享年256岁。

据说他是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曾名李清云,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传说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

他自称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据传,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

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做了报道。

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之一。

*注:1677年-1933年是清朝前期到民国初年。

李庆远长寿秘诀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长期服用黑豆、马齿苋、芹菜、金银花、山楂、绿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为“百草长生方”,以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

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

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而花枝茶具体出处不详,史料记载应出自湖北;《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

250岁的中国老人

250岁的中国老人

250岁的中国老人都说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在中国,享年256岁!那么中国过了256岁的人到底是谁呢?看完全文后你会豁然开朗,原来中国活了256岁的人竟是他——李元庆!李元庆不单是中国最长寿的人,且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李庆远(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

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

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

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

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

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长期素食,二心静、开朗,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李庆远。

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

膝下子孙满堂。

由于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被人们誉为“神仙”。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

清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

中国历史故事-老中医李青云简介 李青云真的活了256岁吗?

中国历史故事-老中医李青云简介 李青云真的活了256岁吗?

中国历史故事-老中医李青云简介李青云真的活了256岁吗?长生不老是很多权贵的追求,特别是古代,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不过就现有历史来看,尽管许多皇帝为了长生什么奇葩事儿都干了,活的最久的也在百岁以内。

清末民初有一位奇人,活了256岁,娶了24位(也有说23位)妻子,后代多达180多位。

如此长寿奇迹,还上了时代杂志。

此人名叫李青云(李庆远),四川开县人氏,是一位老中医。

他曾经还因为在中医药方面有杰出贡献,而接受政府奖励。

当时他就已经有100多岁了,等到200岁的时候,还四处演讲,甚至还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

就算是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活到一百岁就已经算是长寿了。

更何况李青云当时生活在科学落后的清末,活到两百多岁也难怪引起轰动。

据传当时他去演讲,人人涌动着来看这位老神仙,期待能学习到一点儿长寿秘诀。

美国《时代》杂志,也曾出版一篇名为《龟雀狗》的文章介绍李青云。

《时代》杂志记李青云生于1678年,去世于1928年,长寿的秘诀是:心静、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说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长寿秘诀。

那么李青云的长寿秘诀,真的如此吗?李青云的长生,和他注重养生离不开关系。

作为一名中医学者,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是正常的。

李青云对于自己的长寿秘诀总结三点:一、保持内心平静。

二、长期食素。

三、枸杞煮水当茶饮。

保持内心平静,其实就是情绪不要过度起伏。

少思少虑少生气,人情绪的波动对于健康的影响真的挺大。

老子曾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

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

”而这也是李青云欣赏和赞同之语。

长期食素,实际上就是提倡俭食。

不要大鱼大肉,也不要沉迷酒色。

人生活好了自然不愿意委屈自己,中国既然是吃货的民族,免不了满足口腹之欲。

但有时候吃的太好了,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高血脂、高血压这些都不用多说。

吃的太好,也会对自己的肠胃带来巨大压力,这也是对健康的损害。

俭食还讲究不要吃的太饱,李青云曾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

长寿秘诀

长寿秘诀

长寿秘诀长寿是永怛的话题,谁不想健康长寿呢?但是你没有长寿秘诀,你是不会长寿的。

想要长寿,一定先要懂得养生,离开养生,长寿何谈!清代寿命256岁的李庆远,对养生做了一个比喻:一个人的生命,就象是一根燃烧的蜡烛,如果蜡烛放在风雨中,任风吹雨打,蜡烛燃烧的时间就短;如果放在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蜡烛燃烧的时候就长。

一个人的寿命也一样,要懂得保养,寿命就长,不懂保养,寿命就短。

长寿秘诀到底是什么?丹道堂认为,想长寿,先懂养生,养生就是养护生命,保养生命。

你从小到大,你认真做到养护你的生命吗?我看大多数人都不懂得,你认为你生病了,才去医院看病,这就是养生吗?那是治病,不叫养生。

养生,就是你还没生病的时候,你就防止你生病,那才叫养生。

生命就象田里的庄稼,你得常锄草、浇水、施肥,庄稼才能生长得好。

人体的生命,特别是四五十岁以后,器官的老化造成身体不能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人生开始走下坡路,白头发开始出现。

如果这时期不去呵护保养,人就会老得更快,随之各种慢性命缠身,长寿百岁就不能实现。

长寿秘诀人人都想得到。

所以我们看到长寿的人,都想去探访,希望从他们的吃喝和生活方式方法得到长寿秘诀。

但是,每个长寿的人,吃的各种各样,生活方式也都不同,很难得到一个公认的长寿秘诀。

我们最多总结为:长寿秘诀就是多吃营养的食品,多吃膳食纤维,早睡早起,多运动。

这只是你看到的表面的东西。

很多人接这方式生活,但没有多少个人可以象这些长寿者一样长寿。

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搞懂人类生命的本质。

要想知道长寿秘诀,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生命的生老病死这个命题:太极丹传人清玄老师说,人的生老病死都和元气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元气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之元气,禀受父母,即元气从卵子受精开始而开始,伴随着受精卵成长而成长,直至生命从母体分离为止,先天元气物质在生物体内总量也就达到最大值。

人出生后,人体的先天元气不会增加,它会随着生命进程而不断被损耗,当人体的先天元气消耗殆尽时,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256岁的李青云的养生之道

256岁的李青云的养生之道

李青云是我国近代一位精于养生的气功名家,四川綦江(今属重庆市)人,主要生活于清代。

据他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自述,说是出生于康熙l 7年(1778年),已经年满250岁。

此说无法确考,也难以令人置信。

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毕竟是年寿远超常人的高寿者。

他经常在峨眉山、青城山一带采药,以卖药为生,以济世救民为务。

李氏精于养生之道,其摄生颐养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清心寡欲,适性怡情;二是多游山林旷野,多做体力活动,以便运动筋骨血脉;三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他在体育锻炼方面,曾经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非常值得人们重视。

李青云酷爱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经常到各地采药谋生。

其足迹遍布于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乃至新疆、西藏一带。

李青云每到一地,都要详细考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重点了解中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和气功导引活动的情况。

他在《长生不老秘诀》一书中说过,长寿的关键在于健身,要想健身就离不开体育锻炼,而锻炼的方法亦很重要。

如果锻炼不得其法,那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他说:“今恒见鲁、豫之民,锻炼非不勤也,体魄非不强也,而上寿者不及百年。

”李氏在山东、河南一带亲眼看到,当地有不少青年人也包括部分中老年人,喜爱锻练武术来锻炼身体,这些人体魄雄伟粗壮,显得很健康,却极少看到有长寿老人,年寿最高的也达不到100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李青云明确地指出主要原因是由于“锻炼之不得其法也。

”此种锻炼“特恃一刚气耳,用摧残之法而强其体魄。

”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对身体的损伤亦较大。

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

鉴于山东、河南一带的中老年人一贯采用劲劲的方法锻炼身体,尽管操练得极其勤奋,而能够获得长寿的人却很少,李青云便断定他们的锻炼方法不可取。

那末应当怎样锻炼才算对头呢?李青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指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刚柔相挤,阴阳调和”。

李青云《长寿秘笈》养生100条秘方

李青云《长寿秘笈》养生100条秘方

李青云《长寿秘笈》养生100条秘方李青云,云南人,又叫李庆远,据说享年256岁,是清朝一位名医,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1933年与世长辞。

这位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的长寿星,在250岁那年对养生术作了介绍,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长寿秘笈》一文,养生100条秘方:第一集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集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集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集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第五集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长寿的秘笈

长寿的秘笈

长寿秘笈李青云,云南人,又叫李庆远,据说享年256岁,是清朝一位名医,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1933年与世长辞。

这位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的长寿星,在250岁那年对养生术作了介绍,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长寿秘笈》一文,养生100条秘方:第一集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集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集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集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第五集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长寿秘诀

长寿秘诀
心法之四:要重视按摩与拍打
按摩与拍打是中华民族养生术中的精华,历经无数代人几千年的验证、完善,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理明、法简、效宏的养生之道。许多百岁老人仅靠其中一种,便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关键是必须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此外,技术也不容忽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无论是按摩还是拍打,都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按摩与拍打既要强调本身的物理效应,又要追求比较高级的渗透劲力,决不是单纯的局部受益;二是按摩与拍打时,必须调整心态,施加“红润、清亮”之类的良性信息,以促进良性循环;三是按摩与拍打各分好几种技术,其细微之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尝试、反复揣摩,在这方面,必须始终培养自己的悟性。
作为茶叶的发源国,我国有着名目繁多的保健茶,擂茶就是其中的一种。据说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交战,因久旱酷暑,致使瘟疫流行,刘备的军队吃了当地人做的擂茶后,治好了疫病,打了胜仗。湖南省桃花县的百岁寿星范香秀对当地的擂茶也情有独钟。其做法是:将茶叶、花生、芝麻等放进擂钵内,然后用木棒挤压,速度由慢变快,一圈圈地擂起来,最后变成糊状。值得一提的是:该地是我国的长寿地区,当地人都有吃擂茶的习惯,范香秀的长寿与其吃擂茶也不无关系。此外,老人的枕头也很特别,她的枕芯内装的是茶叶和谷壳,而现代医学证实:用茶叶做枕芯,确实可以起到醒脑明目的作用。
[转] 长寿秘诀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转载自 中心医院 转载于2009年10月30日 23:09 阅读(18)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处于人生秋冬季的中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最现实、最经济的办法便是掌握一些理明、法简、效宏的养生技术。
总之,只要注意以上四大心法并切实努力,绝灭多数人都可以真正获得健康、长寿的实惠。

【转载】元气主宰寿命+如何保养我们的元气+看脉先沉看,看五脏的元气是否充足

【转载】元气主宰寿命+如何保养我们的元气+看脉先沉看,看五脏的元气是否充足
所谓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也。苏老泉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此静之所致也。《道德经》五千言,要旨亦不外乎此。(别老琢磨着给领导送礼还怕别人看见了,惶惶不可终日,即钱泳所言之昏夜乞怜。)
此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眠食之事,于此亦大有出入。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别吃得太多);眠不得过久(不睡懒觉),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与夫作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且不仅此,凡细小之事,人最易急,皆足以致伤(慢慢来)。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夜生活别太多)。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也。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开车也别太快)、目不极视(看久了歇歇)、耳不极听(尤其不能长时间听MP3)、坐不过久(不单是屁股疼)、卧不及疲(睡觉不是越久越好,跟异性睡觉尤其不是越久越好)。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身边同事升官了,别羡慕,羡慕也没用。王志去当副市长了,忌妒也没用。)
【转载】元气主宰寿命+如何保养我们的元气?+看脉先沉看,看五脏的元气是否充足
元气主宰寿命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来自中国的李庆远--256岁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他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缠绕)。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
他根据圃翁(古代一位善于养生的老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庆远(256岁)的长生不老决与养生自述养生家李庆远(256岁)的《长生不老诀》中国长寿养生家李庆远,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

据报道是世界最长寿者。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

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这位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诀”约1000多字。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以证实。

长生之术,其道有十。

曰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

能解此十道,始足于言延龄。

得此十道之精微,始足于言长生。

却病延年之法,返老还童之机,皆系于是。

打坐之道,形体端庄,合眼瞑目,此假打坐也。

打坐之道者,二六时中,行往坐卧,心似泰山,不动不摇,六根不出,七情不入。

素富贵行于富贵,素贫贱行于贫贱。

无遇不安,无入不得。

能如此,则不必参禅入定,便是肉神仙。

降心之法,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分内外,丝毫欲念不生。

此乃真定,不必降也。

若心逐境驰,有所感念,觅头寻尾,或静有所见闻,现出无数幻象,则心生败坏,道德有损,不可不降。

至于炼性,如理摇琴,慢则不应,促则玄断。

紧慢得中,则琴调美。

又如铸剑,钢多易折,铁多易锩。

钢铁得中,则剑利矣。

真旨如此。

炼真性者,宜深体而善解之也。

界有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私欲浑忘,即超欲界。

尘境荤忘,即超色界。

不着空相,即超无色界。

超此三界,则烦恼不生,邪魔远避。

敬者道之根,主一无适之谓。

信者决然不疑、真实不虚之谓也。

能手敬信,即是圣贤仙佛。

孔子曰:敬而信,以亲信。

可见圣人亦从次下手。

断缘者,断尘缘也。

尘缘不断,最足蔽心,万般聪明,皆为所蒙。

凡人不能无荣辱得丧之心,则机械之念生,机械之心生,则万种干时求利事作。

于是乎纷纷扰扰,尘缘扰人,心无片刻安,神无片刻定,以致促其寿命。

此大忌也。

古人曰: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

勿显德而露能,勿彰己而抑人。

一切荣辱得丧之情,不系于念。

一切生老病死之事,不蒙于心,则尘缘自断矣。

古人修长生之道者,莫不如此。

至于收心,则又进一层矣,心乃一身之主,全神之舍,静则生慧,动则昧矣。

人情迷于幻境,以为真实,甘受污染,不加洗濯,蒙蔽日深,离道愈远。

若日新又新,绝尘离境,虚灵空洞,不着一物,心与道合,名曰归根,归根不离,名曰定静,归根定静之后,其心泰然,内无所看,外似无为,不垢不净,毁誉不生,非智非愚,利害不侵,各守其中,各行其常,与时常息,此为上智。

夫心犹眼也,纤尘入眼,眼常不安,小事朦心,心常不定,不安不定,其病愈深,易随起随治,勿令不动,谓和纯熟,自得安闲。

无昼无夜,行往行卧,应事接物,着意安之,心若得定,继续安养,勿令烦恼,少得安逸,渐渐训狎,惟益清远,此乃收心之道也。

简事,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

如食中珍错,衣中绫罗,财中金玉,身中名位,此皆分外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

简事之旨,如是而已。

一寐一餐,损益寄之。

一言一动,福祸随之。

能先见者,时刻防微杜渐,而消之于无形。

然事有不可废,物有不可弃者,亦虚怀受之。

勿以妨心,生烦躁,自病其心。

最难除者,莫过色欲。

当知色由心生,想若不生,终无色事。

色即是空,想即是幻。

心已冰冷,何事不除。

有真见者,早已看破,不受其害。

故曰观真者,达人之先觉。

夫定者,出俗之极地,至道之基础,习静之成功,持安者事毕。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心入定,而心无不定,故称之为泰定。

心乃载道之器,静极则道居而慧自生。

慧生于本性之固有,故曰天光。

因心乱而昏,心静则明。

慧即明矣,勿以多智而伤定,生慧非慧,生而不用者难。

自古忘形者多,忘名者寡。

慧而不用,是忘名也。

庄子曰:以恬养知。

知生则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

知与恬交养,而和理出其性。

恬知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

知不用而安其恬,而道成德备矣。

知此十道,则长生之诀尽其秘。

能如此,则陆地神仙不难致矣。

李庆远在他二百五十岁这年,写了一篇《养生自述》,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

全文如下,虽文言行文,但并不难懂:养生自述予年二百五十,则动作不衰,人其我为神仙乎?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

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

如烛有长短,使其刻画相同,则久暂了然。

若置长烛于风中,则其烬也自速。

护短烛于笼内,则其灭也必迟。

养生之道,亦如是也。

然上古之人,百岁不为奇,寿长而动作不曾稍衰。

今人则不然,未及半百,而龙钟衰老矣。

岂时世不同,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非也。

养生之道不同也!古之人,法于阴阳,调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不以为长寿者,职此故也。

今之世,事物繁于古,机械甚于前:其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务快其心。

如此,欲其度半百而不龙钟衰老,其可得乎?故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盖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

若城市之人,饮食无节,起居无时,机械生于内,名利扰于外,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

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故足以促寿也。

陆清献公尝曰:“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此真养生之妙决、益寿之良箴也。

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老子之言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

”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

此中妙旨,庸人忽之。

昔人有论致寿之道者,谓不外慈、俭、和、静四字而已。

盖人心能慈,即不害物,即不损人。

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

老子以俭为宝。

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养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则受一份之益,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妇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相互维护。

故《易》曰: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所谓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也。

苏老泉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此静之所致也。

《道德经》五千言,要旨亦不外乎此。

此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也。

眠食之事,于此亦大有出入。

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

余生二百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与夫做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

且不仅此,凡细小之事,人最易急,皆足以致伤,喜怒而乐,过度则伤。

谈笑食息,失时则伤。

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也。

损伤之极,即可亡身。

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

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

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

无喜怒而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

昔人曰:“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

衰老病死,此我独当,随妻子不能代也。

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我?”此语警惕,足为养生者圭泉,谓非得个中三味而能语此乎?李庆远谈《道德经》《道德经》是道教经典之首,读懂一部道德经,其他百经皆通,成仙得道,只此一部经就足够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千百年来,由于它用隐语写成,后人都想弄懂它,翻译此经的人真是汗牛充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弄的后人无所适从,不知此经从何入门。

欲知前面三叉路,问路须问过来人。

那些没有得道的人的翻译,是妄加猜测,只有得道的高人的解释才是真正地解释.中医气功养生家李庆远,活了257岁,而动作不衰,上山采药,赶集卖药,形同壮年,被人们誉为活神仙,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打坐练功,还经常练练拳术,活动四肢。

他练功悟道修道二百多年,总结出大道《道德经》五千言,只不过“慈、俭、和、静”四字,善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为根本也(上面已有介绍,此处省略)。

李庆远饮食长寿秘诀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的长寿秘诀指引。

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是长寿所必须的。

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得到这一消息后,便对枸杞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有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也称为“驻颜维生素”。

经动物实验证实,枸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作用。

枸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有激活和新生作用,增强荷尔蒙的分泌,清除血中积存的毒素,从而可维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另枸杞在中医和现代科学研究中还有诸多功效,详见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