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山西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山西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以“六礼”为核心,传统婚俗礼仪基本传承下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的变迁。
关头村村民的口述史料与《河口村史》《古交志》对传统婚俗文化的记载基本相似,却又更加详细,以关头村为例的婚俗文化传承与变迁即可透视山西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标签:婚俗文化;传承;变迁;口述史
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反应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村庄是社会的缩影,更是社会婚俗文化传承最为完整的地方。
探究村庄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记录。
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传统礼仪基本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有: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
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通过田野调查、采访关头村1930年——现今的各个时代的村民代表,通过总结分析关头村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并结合《古交志》《河口村史》,从而得出关头村的婚俗文化可作为古交市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代表,以关头村的婚俗文化即可透视整个山西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文化。
一、建国以来古交地区婚俗文化的传承
古交地区婚俗礼仪程序基本以“六礼”为核心,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再融入当地老百姓的智慧,演变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婚俗文化。
其成婚程序大致有:提亲、定亲、拣日子、妆戏、嫁娶、婚后六个阶段,其中,嫁娶是成婚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婚俗最为细致的环节。
包括道人、抓岁岁钱、女方离窝、响工聒喜房、男方迎亲、拜天地入洞房、闹洞房、道喜、谢婚、谢人等几个重要环节。
关头村距古交市35公里,位于古交市的西北面。
河口村距古交市5公里,位于古交市的东南面。
相对距离较远的两个村庄在结婚礼仪中基本一致,《河口村史》中对当地婚俗礼仪的记载也同样提到议婚(提亲)、定婚、拣日子、妆戏、迎亲、男方聒喜房、女方离窝、闹洞房等这些重要的环节,其细节方面也几乎一致,不同的只有一点,《河口村史》对河口村婚俗礼仪的记载中,有一个环节叫“打腰站”〔1〕203-204,是当地特有的。
《古交志》〔2〕533-536中对古交婚俗礼仪的记载相比《河口村史》较为简略,记录了古交农村联姻的几个过程:议婚、纳采、订婚、登记、妆戏、迎亲,同时对富有古交特色的几个特点进行记载,如:离窝、包富贵、闹洞房、子孙糕等,同样从《古交志》中可以看出,关头村村民口述中的婚俗礼仪与《古交志》中记录的婚姻礼俗基本相似。
因此,本文对古交地区婚姻礼俗的传承不再赘述。
二、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婚俗文化的变迁
建国以来,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文化基本上传承下来。
但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偏僻的农村也在发生着变化,婚俗文化在某些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其主要表现在:村民的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的变化。
1.村民择偶方式的变迁
建国以前,村民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靠父母包办,有些人从小就被定了娃娃亲,男女双方在成婚前基本上未曾谋面,也有的家里孩子多,家庭贫困,从小就给别人家当了童养媳,还有家里男孩多或女孩多,就与别家换亲。
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既是换亲,又是童养媳,“我家有两个男孩,桃子家(女方)有兩个女孩,我们两家都贫困,所以就换亲了,桃子2个月的时候就来了我家,我比她大两岁,我17岁结婚的,当时没有结婚(领证),也没有打喜,聘礼也没有,就在大年除夕吃了一顿油糕,就算是结婚了。
”①建国后,村民择偶方式逐渐由父母包办为主转变为自由恋爱为主,虽然同样有媒人介绍,但是男女双方要先相看,经得二人同意后,方可让二人结婚,男女双方有一方不同意,婚姻将终止,女方如果对婚姻不满意,同样可以提出离婚。
村中杨玉银在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样说:“我是1965年结的婚,当时我高小毕业后在本村担任教师,跟一名女学生相好,我们1962年定的婚,当时凡英(女方)14岁,我20岁……”②村中薛忠厚在谈到他三哥的婚姻时这样说:“当时我三嫂(李佩则,娄烦人)已经“问(许配)”到了堤子头(距关头村5公里),后来不愿意了,又介绍给了我三哥,我三哥也是别人给介绍了很多都看不上,就看上了我二嫂,他们是在1978年结的婚……”
③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得出,建国以后,村民的择偶方式在不断进步。
但是,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与时代潮流不符的情况,即使是在80年代,村民在择偶时仍然存在父母包办的现象,例如:村民薛明与张丽英就是由父母包办,张丽英这样说:“我们1985年结婚的,我当时23岁,他27岁,我们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我不愿意,就被我堂哥又打又骂,没办法,只好嫁给他……”④村民王林叶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样说:“我11岁就被父母给定了婚,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子,没人干活,所以早早定婚,让他来帮忙干活,我们是在1982年结的婚,结婚时22岁,最初感情不怎么好,后来时间长了,有了孩子的牵挂,才有的感情……”⑤90年代以后,父母包办的现象基本消失(生理有缺陷的除外),自由恋爱越来越多,成为主要的择偶方式,村民们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种进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村民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尤其是现代文化的冲击对其影响较大。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村民婚姻观念也发生大的变化,当然传统婚俗文化也会有所残留。
杨秀莲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农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特征》一文中认为农民婚姻观念的变化是现代文化冲击的结果,其变化的特点概括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3〕
2.结婚年龄的变迁
法律一贯意义上对人都有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民俗的变更可以是由人们有意识的变更所引起。
〔3〕39建国前,村民普遍结婚年龄是在17、18岁。
建国后,
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经调查发现,从50年代到90年代,受到1950年《婚姻法》⑥及1980年《婚姻法》⑦的影响,关头村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女方一般在18-22岁左右,男方一般在20-27岁左右。
男方结婚年龄稍大的原因普遍由于家庭贫困。
2000年以后,村民结婚年龄出现新的特点:村民结婚年龄差异性太大,中途辍学的在17、18岁就已经结婚。
考上大学,攻读完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结婚时已经30岁左右。
受到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高额的礼金及彩礼,要楼房、要车的风尚的出现,村中许多30岁左右的大龄男青年未能在适婚年龄结婚。
3.结婚礼仪的变迁
建国以来,关头村婚俗礼仪的变迁主要表现在:迎亲工具、彩礼、女方陪嫁物品、礼金、酒席饭菜的变化上。
“建国以前,结婚迎亲用的是人抬轿、驴拉轿,聘礼普遍是20、30个白洋,陪嫁什么也没有,最多一件衣裳,礼金一般是一、两个大洋,当时请人吃饭吃的是油糕、大烩菜。
”⑧“50年代,人们普遍用的是轿子,轿子是跟人家专人定制的,聘礼普遍是30块钱,有的人家还要30斤黄豆、30斤米、30斤肉,陪嫁也没什么,礼金一般是3块钱,或者5-10斤莜麦,酒席上吃的是大烩菜。
”⑨“60年代前期,结婚迎亲用的是驴拉轿,是高桌绑轿,将两张桌子腿朝上,绑起来,再将四根木条子绑到桌腿上,搭上一条线毯,顶上裹个做饭用的‘捏叭子’。
聘礼普遍是400元,陪嫁是一些洗漱用品,礼金一般5-10块钱,村亲是10斤莜麦,请人的饭菜是大烩菜(土豆、豆腐、肉、粉条子)”⑩“我们结婚正好是‘文革’时期”,1968年结的婚,当时普遍聘礼是400元,我们家穷,出了300元,受到‘文革’的影响,我们结婚很简单,我弟弟去她家把她接过来,没有酒席,没有仪式,就领了个结婚证,她陪嫁就陪了个镜子和梳子。
”①70年代与60年代前期在迎亲工具、彩礼、礼金等方面没有多大变化。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生,乡村经济发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彩礼、礼金、陪嫁物品、酒席饭菜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们是1985年结婚的,迎亲用的也是驴拉轿,当时聘礼是700元,还要三大件:‘车子、手表、缝纫机’,车子是飞鸽牌的,手表是上海表,缝纫机是雁牌或者太行牌的,除了这些,還要200斤莜麦,我家陪的是扣箱、靠椅、座钟、衣裳、毛巾、洗脸盆,礼金一般是10-50块钱,有人上的是15斤莜麦,请人吃的是大烩菜(丸子、烧肉、豆腐、粉条、土豆),还有八个凉菜”②90年代,相对80年代又有了一些进步,“我们是在1995年结婚的,迎亲用的是驴拉轿,聘礼4000元,还要三金,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三、四年后,还有要木兰的,当时叫‘三金一冒烟’,陪嫁有电视、沙发、柜子等,礼金一般是30-300元,还有上毛毯的(外家),酒席上吃的是火锅、鸡、鱼,花样比现在少,但也差不多接近了。
”③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迎亲工具在保留以前驴拉轿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汽车,一般都有6-8辆高档汽车随行,聘礼也在逐年提高,从1万到现在的10万左右,‘三金一冒烟’变成了铂金项链另加三金或钻戒、楼房和汽车,陪嫁也由沙发、彩电、洗衣机等家具用品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男方给的聘礼,如果女方经济不错,基本上都陪嫁过去,如果女方经济不好,父母观念传统,也有嫁妆什么都没有的。
礼金一般在200-1000元,酒席饭菜基本与城市接近。
总之,从50年代到现在,关头村的婚俗礼仪中,迎亲工具基本上是轿子,只是到了21世纪以来才新增了汽车,聘礼随着时代潮流在不断提高,彩礼的名目也在不断增多,女方陪嫁的物品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见证了村民逐渐摒弃封建传统思想,与时代潮流不断接近的过程,酒席上饭菜的变化更是村民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见证,这些变迁从经济与思想
上反映着关头村村民生活、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
4.通婚圈的变迁
90年代以前,村民们基本上在村内或邻村活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外打工、谋生的相对较少,所以村民与配偶的认识范围也很有限,大多是村内或邻村,也有距离稍远的,基本上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嫁到本村的媳妇将自己村的姑娘介绍到本村。
90年代以后,村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少,出外打工谋生、上学、定居的越来越多,村民们的交际范围逐渐扩大,随着新式媒介,比如:电脑、手机、QQ、微信等的出现,村民认识别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随之通婚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大,有省内其他县市的,还有省外的。
此外,近年来婚俗文化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也发生了变迁,例如:传统婚俗文化中的迎亲变成了“抢亲”,不再是伴郎迎娶新娘,而是由新郎直接去迎娶,娶回新娘的时间也不再是晚上,而是中午12:00左右就已经娶回,同时堵响工的时间也缩短,娶回新娘后,女方家的弟弟开始“开扣箱”环节,此箱子里面有女方家陪嫁的礼金,核桃、枣、数十双鞋垫(各种花式),此环节结束后,便举行拜堂仪式、入洞房。
入洞房以后,闹洞房这一环节相对以前又简单了很多,有的人家热闹,有的人家基本上没有闹洞房这个环节了。
新郎新娘入洞房后,新娘开始化妆,换敬酒服,与新郎一同出去敬酒,敬酒结束后,整个婚礼仪式完成。
第二天的道喜环节省去,原来道喜环节中的“开扣箱”环节在新郎新娘拜堂前已经完成,酒席也只有结婚头一天晚上、结婚当天早上和中午,不再是之前的四、五天。
可见,现在的婚俗礼仪相对简化。
建国以来,古交市内各村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并无大的差异,所以,以关头村为例的婚俗变迁基本上能反映古交农村地区的婚俗变迁。
村民在择偶方式、结婚年龄、结婚礼仪、通婚圈等这些方面的变迁反映着村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思想观念的变迁。
择偶方式的改变反映着村民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婚年龄在不断增大,见证着村民遵循国家法律的过程。
结婚礼仪中聘礼、礼金的增多、迎亲工具的变迁、酒席饭菜越来越丰富,见证了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陪嫁物品的增多见证了村民对封建传统思想的逐渐摒弃。
通婚圈范围的不断扩大,见证了村民逐渐扩大与外边世界接触的范围。
但是,从现在村民的结婚年龄、陪嫁物品多少的差异也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地区存在着两极差异,有的结婚过早,而有的结婚过晚,有的将男方给的聘礼基本上陪嫁过去,而有的陪嫁物品什么都没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地区村民在思想与经济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当然,在传统婚俗渐变,适应主体需要的同时,我们又看到,许多民众创造、享用、传承下来的传统思想观念,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生生不息,薪尽而火传。
〔4〕
〔参考文献〕
〔1〕古交市地方办公室.古交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533-536.
〔2〕古交市村史村志编委会.河口村史〔Z〕.古交(内部资料),2009:203-204.
〔3〕杨秀莲.现代文化冲击下农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3):56-58.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