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资料

三年级数学资料
三年级数学资料

三年级数学资料

专题一因数的乘法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一)总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做一做:

口算题目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1.30×6 2.400×5 3. 32×2

4.230×3 5.2000×4 6. 9×0

7.110×8 8.300×3+90 9. 6×8+5

10.60—20×2

二、填空。(4分)

1.15个百是_____________。

2.68里面有_______个十和_____个一。

3.6+6+6十6十6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

4.甲数是乙数的7倍。乙数是40,甲数是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4个7和7的4倍相等。 ( )

2.9乘0大于5乘0。 ( )

3.任何数和1相乘都得1。 ( )

4.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

笔算题目

1.列竖式计算

473×5 3062×7 1003×6 2034+3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030×6 3200×4

?

?

?

3.用脱式计算:

485×6-2030 4893+127×6

?

?

?

列式计算。

1.38的4倍再乘以6得多少?

?

?

2.7乘35的积再除以5得多少?

?

?

动脑筋巧填空

1.在括号里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上合适的一位数。

(1)5040=( )×( )×( )×( )×( )×( )×( )

(2)1995+1996+1997+1998+1999=( )×( )=( )

2.把3、2、192、128分成两组,使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

?

应用题。

1.蔬菜商店卖出花菜350千克,卖出白菜的重量是花菜的4借卖出白菜多少千克?

?

2.丽丽每天写数学作业需用15分钟,写语文作业所用的时间是数学作业所用时间的2倍,写语文作业需用多长时间?

?

?

3.水果市场运来4车苹果,每车3200千克,卖出4073千克苹果,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

?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1,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数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3,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

4,四舍五入法:数学运算中一种取近似值的计算方法。遇多位小数时,可截取若干位,

如被舍部分的头一位数满五,就在所取数的末位加一,不满五的就舍去。例如圆周率π

=3.14159265……若取五位小数,则为3.14159;取四位小数,则为3.1416。

具体做法是:先看待处理的数需保留数位后面的第一位数字,如果它小于或等于4,就

将它和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如果它大于或等于5,就要在需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上加1,

再舍去后面各位数字。

5,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做一做:

一、直接写得数。

32×30= 11×50= 20×40= 57—19=

40×5= 37+8= 40×21= 90÷3=

120×3= 630÷3= 25×40= 8×50=

30×13= 60×50= 62×0= 12+20=

30×23= 40×50= 24÷2=

二、用竖式计算

46×38= 65×80= 56×29=

60×37= 78×65= 820÷6=

49×78=52×37=80×45=

三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正六边形边长是20厘米,周长是( )。①120厘米②80厘米

③60厘米

2、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①29×53 ②37×65

③76×49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差是( )。①99

②990 ③ 100 ④89

4、估计12×63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是( )。① 586 ② 756

③1536

5、伟良钨业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20度,照这样计算,第四季

度共节约用电( )度。①120 ②1840 ③60

四,应用题目

1、抄一篇850字的作文,用每页22行,每行21个格子的作文纸抄,抄2页纸

够吗?如果够多几个格子?如果不够少几个格子?

2、小明家离学校186米,他从家去学校用了3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图

书馆用了12分钟,小明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到公园玩。公园的门票是:成人每位28元,儿

童每位14元。请问我们买门票要花多少钱?

4、有18筒羽毛球,每筒羽毛球有12个,每筒28元。

(1)这些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这些羽毛球一共要多少钱?

5、24位老师带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6人。一共租了10辆大客车

每辆有45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吗?

专题二除数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的除法:

1,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法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法的验算:

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

1,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法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做一做:

一、我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0×3=30×50=50×20=40×(25-20)=23×4=18×5=600×20= (40+20)÷3=64÷4=50÷2=84÷7=70×(36÷6)=

34÷2=250÷50=140÷7=210÷30+30=二、用竖式计算

720÷40= 450÷30=523÷80=

858÷39 125÷24 918÷27 503÷21

448÷89 184÷46

三,基础与巩固(填空)

(1)560÷71,估商约是();1200÷41估商约是()。(2)812÷40的商是()位数;176÷20的商是()位数。(3)计算275÷28时,可以把除数看做()来度商;计算636÷74时,可以把除数看做()来试商。

四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8×()<300 40×()<292 57×()<481

79×()<652 88×()<520 ()×76<718

专题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一吨=1000千克

做一做;

一、填空。

(1)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跑( )圈正好是1千米。

(2) 二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 )千克,( )块砖重1吨。

(3)在括号里填上合知的单位名称。

①实验小学的林阴道大约长60()②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

③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④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

(4)2000米=()千米7吨=()千克 8千米=()米

(5)在○里填上“>”“<”或“=”。

400千克○3吨1千米○850米 5吨○5100千克

4500米○4千米 5时○300分 3年○30个月

二、选择。

(1)小军家1个月节约用水500千克,()个月可节水5吨。

(2)某汽车的载重量是8()

a.千克

b.克

c.吨

d.千米

(3)一车糖重3吨,一车纸重3吨,这车糖和这车纸相比()

a.糖重

b.纸重

c.一样重

d.无法相比

(4)王超的父亲身高180(),体重82()。

a.千克

b.吨

c.米

d.厘米

(5)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5464()。

a.千米

b.米

c.厘米

d.毫米

三、解决问题

1、小明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要走2个来回。他一天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有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要装6台850千克的机器,有没有超载?

3、小华家离学校1千米,离公园2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8分钟,每分钟走62米。请你估算一下:

(1)如果是向东走,现在在学校的东面还是西面?

(2) 如果是向北走,大概走到了哪个位置?

专题四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做一做:

一)混合运算题目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203-135÷9

97-12×6+4326×4-125÷5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528+912)×5-6178 8528÷41×38-904

(二)文字题:

(1)130加上20与5的积,和是( ).

(2)7除280的商减去25,差是( ).

(3)100减去240除以8的商,差是( ).

(4)8与25的积加上70得( ).

(5)一个数加上45的和乘以5得300,这个数是( ).

(6)90减去一个数的差除450得10,这个数是( ).

(7)380减去一个数的差再加上150得350,这个数是( ).

(8)25乘以15与一个数的和,积是5000,这个数是( ).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

(1)581减去6个72得多少

(2)46的27倍加上382得多少

(3)1450比69的16倍多多少

(4)785减去1476除以12的商,差是多少

(5)1800减去15乘24的积,差是多少

(6)434加上16个36得多少

(7)15乘18的积除以27得多少

(8)602加上14的13倍,所得的和再减去750,差是多少

应用题

1、解放军某部进行军事训练,要行军502千米,开始每天走60千米,走了3天后,余下的路程每天多走20.5千米,需要几天走完?

2、甲袋大米重68千克,从甲袋倒出15千克到乙袋后,甲袋还比乙袋重5千克。求乙袋原有大米多少千克?

3、某钢厂一座炼炉前3天每天炼钢830吨,后5天每天炼钢850吨。求平均每天炼钢多少吨?

4、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30千米。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某机床厂第一车间的职工,用18台车床2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20件,20台这样的车床3小时生产机器零件多少件?

6、用30千克黄豆可做出12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要做600千克豆腐,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专题五,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和应用题

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做一做: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9×102-2×49 125×76×8 8.33-2.43-4.57 103×32 6.7+ 2.63+4.3 41000÷8÷125 5824÷8×(85-78)

840÷28+70×18

2计算下面各题。

70×53= 8.53-2.6= 880÷16= 6.07+12.5=

3口算题

1. 89÷100= 0.82+0.08= 73×1= 0.63×10= 4÷10= 17÷1000=

2. 0.56+0.4= 1.25×100= 5.6+99= 100÷25= 10.93= 900.9=

应用题(

1. 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

个月按30天计算)

2.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2筐梨,每筐苹果38千克,每筐梨42千克,商店共运

来水果多少千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最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_____ 班级 _____ 分数: _____ 一、填空。(第1、4、7、12、14小题各2分,第8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各1分,共21分。) 1、50厘米=( )分米 2000千克=( )吨 1米-60厘米=( )分米 5厘米-24毫米=( )毫米 2、测量从东莞到北京的距离,用( )作单位。 3、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都要向( )进( )。 4、算一算,这些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5、用5、0、8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 6、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是7,这个数是(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2分) 数学书厚7( ) 贝贝的身高是13( ) 小华跳绳14下用了10( ) 大象的体重是6( ) 8、在 里填上“>”“<”或“=”。 31千克吨 31×千克20克克 2千米米 9、从7:00到9:20,经过了( )小时( )分。 10、两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 )厘米。 11、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12、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2分) 原价:128元 现价:69元 原价:980元 现价:788元 便宜: 元 便宜: 元 ( ) ( ) ( ) ( )

14、连一连。(2分) 19÷2 14÷3 22÷7 30÷4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2 1 。…………………( ) 2、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 3、565×7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 4、64÷7=8……8。……………………………………………( )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 )里。(4分) 1、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 、可能 B 、不可能 C 、一定。 2、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 、10厘米 B 、8厘米 C 、12厘米 3、一杯牛奶,喝了 7 6 ,杯中还有( )。 A 、61 B 、71 C 、1杯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 、30 B 、34 C 、35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30×4 = 312×2 ≈ 460+250 = 270-90 = 32÷7 = 24÷6 = 2600-2000= 73 + 7 4 = 96-94= 1-41 = 308 +107≈ 3000+200 = 1000×5= 120×0 = 52÷7 = 300×9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 1. 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 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估算要用“≈”。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4)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例如:26×53= 的验算是53×26= 3、口算:15×200=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3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18看做20,32看做30去估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可知商店两天一共进了()种文具. A. 8 B. 9 C. 12 2.比大,比小的分数()。 A. 没有 B. 有一个 C. 有无数个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周长就扩大()倍。 A. 2 B. 4 C. 8 4.5的7倍()6的6倍.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5.小芳家、小洋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的路上,小芳家离学校980米,小洋家离学校350米,小芳家和小洋家不可能相距()米。 A. 630 B. 280 C. 1330 6.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是1千米。 A. 800 B. 600 C. 200 7.王阿姨到超市购买家电,一台电风扇273元,一台微波炉885元,买回这两种家电,主阿姨带( )钱比较合适。 A. 1000元 B. 3000元 C. 1200元 8.要使“3□6×3”的积的中间有0,□里最小填()。 A. 0 B. 1 C. 2 D. 3 9.刘翔跑110米栏需要13()。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二、填空题 10.三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得优秀的有65人,数学得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________人。11.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张大伯用篱笆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花圃,花圃的宽是8米,长是宽的2倍。围这个长方形花圃至少需要篱笆________米。 13.407×5的积的中间有________个0,350×8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14.8是________的2倍,7的9倍是________。 15.可可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7月底8月底9月底10月底 415540680735 千瓦时,她家8月份至10月份总的用电量是________千瓦时。 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 3分=________秒 10________0=0 2800千克-800千克=________吨 70厘米=________分米 1分40秒=________秒 4千米-2千米=________米 5吨=________千克 0________9=9 2时=________分 17.果园里有梨树59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大约一共________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多________棵。 18.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15分=________时 18时=________日 三、解答题 19.三年级有40人,在喜欢吃的苹果和香蕉中,每人至少选了一种。喜欢吃苹果的有32人,喜欢吃香蕉的有24人,两种水果都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1)在图中填上相应的数据。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素材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素材 【快速记住公式的六个方法】记忆是知识的仓库,学过的知识记得牢,积累的 知识就丰富,而丰富知识的积累将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才 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点的效果呢?下面培优教育的老师介绍几种方法: 1、归类记忆法 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 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这样归类,能够 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2、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 量角的方法,就可编出这样几句歌诀:“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 一边,另一边看度数。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喜欢记,而且记得牢。 3、规律记忆法 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联系,即高级单位的数值 ×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掌握了这两 条规律,化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列表记忆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这种方法具有 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 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5、重点记忆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全面记住,既浪费时 间且记忆效果不佳。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记忆重点内容,学生在记住了重点内容的 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 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 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 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记 忆的效率。 6、联想记忆法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6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30分) 1、84×23的积是()位数。 2、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4、天安门城楼高350()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 一头鲸鱼重150()小明体重30() 5、25×4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6、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7、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换 上午9时= 晚上10时35分= 17时20分= 中午12:45= 23:08 = 5时35分= 8、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8:00~11:30,下午2:00~6:30,每天开放()。 9、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10、已知1988年是闰年,写出这一年以后的两个闰年()()。今年的第一天是()月()日,它的前一天是()月()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年()月()日是50周年,到今年的10月1日是()周年。 12、校园艺术节,从10月9日开始到10月16日结束,一共有()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0乘以任何一个两位数的积都是两位数。()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3、教师节在每年的第三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5、48÷4÷2与48÷(4×2)的积相同。() 6、32-18÷2应先算32-18。() 7、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8、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9、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10、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选择(10分) 1、2015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有()

三年级数学学习资料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自测口算卷 50×2= 80×5= 200×8= 850-650= 80+140= 4×100= 3000×6=23×4= 860-600= 20×9= 30×9= 500×8= 40÷6= 23×3= 200×4= 7×5+6= 42+36= 28+0= 31-29= 32÷7= 40×5= 8×90= 34×2= 110+990= 36÷7= 25×4= 780-620= 270+15= 12×4= 8×8+7= 9×500= 0×55= 500×6= 57+8= 18×3= 205×3= 130×3= 602+30= 110×6= 50×9= 13×6= 100×9= 0×8+6= 12×8= 9×5+3= 13×5= 26÷5= 300×8= 25+80= 110×7= 35+35= 800×9= 25×2= 240+9= 9×0+7= 2000×5= 600×3= 42÷5= 160-90= 85+2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自测卷 (温馨提示:卷面整洁2分) 口算:(6分,另卷) 二、填空(共18分,其中第8、9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 1 3分=()秒135分=()时()分240秒=()分

540分=( )时 2分38秒=( )秒 4时=( )分 2 35×4表示( )个( )连加,也表示( )的( )倍是多少。 3.6乘7个十是( )个十,是( )。 4.一个数加上0得( ),一个数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 5.25的4倍是( ),24的5倍是( )。 6.4个12的和与4的( )倍相等。 7.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 )。 9、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 ) 11、 69只小兔,630个萝卜够不够?(填够或不够) 12、先估一估,再写下来。 31×9≈ 67×5≈ 603×7≈ 798×3≈ 13、一部电话816元,一共大约花( )元。 14、三年级获得三好学生的有148人,每人奖励和 ,学校要买 ( )枝笔和( )本书。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 )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①3 ②4 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①5 ②4 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 家住地相距( )。

三年级寒假数学手抄报内容

精心整理 三年级寒假数学手抄报内容 5.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6.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7.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篇二】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 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 法。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9.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

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0.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除尽部分。 例: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 (1)余数小于除数;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六(1)班有46人,喜欢打乒乓球的有32人,喜欢打羽毛球的有26人,既喜欢打乒乓球又喜欢打羽毛球的至少有()人。 A. 11 B. 12 C. 13 D. 14 2.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A. B. C. D. 3.250×6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 B. 2 C. 3 D. 4 4.5的7倍()6的6倍.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5.下面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 247+154=401 B. 613+69=672 C. 358+163=521 6.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是1千米。 A. 800 B. 600 C. 200 7.与78最接近的一个整十数是()。 A. 60 B. 70 C. 80 8.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 A. 1秒 B. 1分 C. 5秒 9.小兵和小花一起喝一瓶果汁,小兵喝了这瓶果汁的,小花喝的比小兵多一些,小花喝了这瓶果汁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10.北街小学三(1)班有55个同学,一次半期测试后统计语文成绩达到优秀的有39人,数学成绩达到优秀的有41人,语文和数学成绩都达到优秀的有________人. 11.在横线里填上“>”“<”“=”. ________ 82×9________700 951×6________6300 460+80________500 700千克________7吨 500毫米________5分米 12.绕着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________米,合________千米. 13.估算465+397,因为397接近________,所以465+397的和接近________; 估算231×3,因为231接近________,所以231×3的积接近________.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如:60÷3=,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 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想:3×()=60,由于3×(20)=60,所以:60÷3=20. 【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三年级寒假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寒假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上册学习目标: 1.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3.初步理解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实行分类; 4.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5.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实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点,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6.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实行相对应的口算;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7.初步理解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8.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三年级上册学习难点: 1.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一些相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 3.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实行分类;

4.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 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5.理解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篇二】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 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应截下()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 4700千克-700千克=()吨 1厘米-7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 2分()200秒 150分()3时 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 40米 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小颍跳的快。() 三、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大B不变 C 变小 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数学总复习资料一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数学总复习资料二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 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本 科目数学 班级三(1)班 任课教师黄菁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又到了期末了,看看这学期你想都学会了些什么吧。认真一些,仔细一些,想信自己的实力,加油! 一、轻松口算,我能行(10分) 300×2= 101×5= 47÷9= 0×108= 85-46= 36+64= 298+105 ≈ 4 ×503≈ 1-5 3= 85+8 3= 二、我会填(20分) 1.甲数是乙数的6倍,乙数是17,甲数是( )。 2.课桌高7( ),小云身高128( ),教室长10( )。 3.( )÷( )-7……7,被除数最小是( )。 1、.、,、2 4.4 1 +( )=1,1-( )=9 2。 5.太阳( )从西升起。 6.一列火车本应在8:15到站,因为晚点20分钟,它( )到站。 7.两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189,和增加( )。 8.三个人站成一排照像,有( )种不同的排法。 9.找规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5,15,45,()()。 10.把一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三、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2.30分米和3米一样长。()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 4.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5.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应该填4。() 四、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物体的表面长21厘米,宽15厘米,它可能是()。 ①黑板②橡皮擦③数学书 2.一个数的两倍比这个数大15,这个数是()。 ①45 ②30③15 3.下列算式中,余数是3的有()。 ①51÷7 ②48÷9③40÷6 4.一个箱子里装有黑、白、黄三种颜色的小球,要使摸出黄球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就是相对的,不就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瞧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适时巩固练习: 1、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 ,在进行判断。 2、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与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3、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 )面,背对着( )面,左侧就是( )面。 4、送信。(每小格20米) 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 商就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瞧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与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就是2、4、6、8、0的数就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就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与就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就是3的倍数,所以462就 是3的倍数。 6、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7、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 ,求被除数最大就是 ,最小就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应就是7,最小应就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就是6×8+7=55,最小应就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您猜一猜第89个就是什么颜色?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 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与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

最新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18分) 1、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往()计算;混合运算要先做(),再做();有括号的要先做()运算。 2、在52+80×7这道题中,要先算()法,再算()法。 3、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法,再算()法。 4、5个6是( ),再加上25,和是( ),综合算式()。 5、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综合算式()。 6、算式X÷Y=15……3,Y最小为(),此时X=()。 列综合算式:() 二、脱式计算(18分) (1) (37–28)× 4 (2) 8×6–30 (3) 42–30÷6 = = = = = = (4) 19+6× 5 (5) 35÷(28–21) (6) 5×(28÷4) = = =

=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把200-180=20,20×12=2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①200-180×12 ②(200-180)×12 2、下面算式中,()的结果大一些。 ①1000-51÷17 ②1000-51×17 3、280-14×5应先算() ①280-14 ②14×5 四、按要求加括号。(8分) (1)、 720 - 82 + 122 先算加法后算减法。(2)、 225 ÷ 5 × 9 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3)、 36 + 64 × 18 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4)、 100 - 4 ÷ 4 先算减法后算除法。 五、在下面的○里填上“>”“<”或“=”.(8分) 80×40÷4○80×(40÷4) 130-(80-20)○130-8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