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性质和运用方法。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表述。

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和解释。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和示例。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和思考。

1.3.2 讲解使用PPT或黑板,清晰地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表述。

通过图示或动画,生动地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和解释。

1.3.3 互动邀请学生参与讲解和展示,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1.3.4 练习提供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应用。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答题,评估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定义和表述。

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证明和解释。

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应用和示例。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兴趣和思考。

2.3.2 讲解使用PPT或黑板,清晰地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定义和表述。

通过图示或动画,生动地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证明和解释。

2.3.3 互动邀请学生参与讲解和展示,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理解。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2.3.4 练习提供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应用。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2.4 教学评价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的领域和范围。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的示例和案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个因数的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

此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和总结数学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请问3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如果小明增加到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不变,那么总重量是多少克?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展示一个,中有一列是因数的变化,另一列是积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和总结。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与因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具体包括:1.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在乘法运算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2. 让学生探究和发现,当两个因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应的倍数的规律。

3.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了解和掌握在乘法运算中,一个因数乘以一个非零数,积也会乘以相同的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乘法运算,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在乘法运算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3. 探究和发现: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探究和发现当两个因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应的倍数的规律。

4. 讲解和总结: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讲解和总结,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5. 练习和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第【1】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积的变化规律,它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

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当一个因数从6变为3(除以2),相当于减少了3个原来的因数,所以积也减少了2倍的原来的积。
(2)对于难点2,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若长变为8厘米,宽不变,面积是多少?
-若长方形的长不变,宽从6厘米变为3厘米,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其中一个数发生变化,积也跟着变化的情况?”(如:购物时,商品价格乘以购买数量,如果数量增加,总价也会相应增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奥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们用相同的面积图形,改变一个维度(长或宽),观察面积(积)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加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规律;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积的变化规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这个规律在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PPT课件)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

2.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3.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了解。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1.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2.1 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2.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2.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4 教学步骤1. 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3.1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解释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证明。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2.3 教学步骤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3 教学步骤引入实际问题。

解释如何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各种问题。

4.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题。

4.3 教学步骤给学生发放综合练习题。

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练习题。

给予学生解答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2 教学内容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六章: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分数中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示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示例。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

1.4.2 讲解: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1.4.3 案例分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示例。

1.4.4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采用跨学科教学法,介绍积的变化规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2.4.2 案例分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4.3 跨学科介绍:介绍积的变化规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4.4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知识。

培养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深入思考。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知识。

积的变化规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知识。

采用类比法,介绍积的变化规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一个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知识。

3.4.2 讲解: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扩展知识。

3.4.3 类比介绍:介绍积的变化规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2)运用规律进行举例验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与运用;(2)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展示积的变化规律;(2)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乘法的基本概念;(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规律。

2. 探究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发现积的变化规律;(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规律。

3. 验证规律(1)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规律的理解。

4. 巩固练习(1)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教师点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强调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已知一个数乘2,求它的3倍;(2)已知一个数除以3,求它的4倍。

2. 思考题:(1)积的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你还能发现其他数学规律吗?举例说明。

六、教学拓展1.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购物问题:已知商品原价和折扣,求实际支付金额;(2)增长率问题: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求现期值。

2. 对比规律:(1)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联系与区别;(2)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优势。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积的变化规律。

(2)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与理解。

(2)运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积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案例和实例。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练习题和答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积的变化现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积的变化现象呢?2. 探究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发现和心得。

(3)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3. 应用规律:(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经验。

4. 巩固知识:(1)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辅导。

五、课后作业:(1)妈妈买了一些水果,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妈妈一共花了42元,问妈妈买了多少斤苹果和香蕉?(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长方形的面积。

2. 探究题:(1)你能找出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吗?请举例说明。

(2)假设你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进货时供应商给你打9折,你想知道打折后的利润率。

请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设计一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示例。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1.3.2 讲解: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1.3.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的思考。

2.3.2 讲解: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3.3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与因数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与因数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因数的变化来影响积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与因数的关系。

如何通过因数的变化来影响积的变化。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与因数的关系的思考。

3.3.2 讲解:讲解积的变化规律与因数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3.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因数的变化来影响积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第四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举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4.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举例。

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的思考。

积的变化规律 教案和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  教案和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呈现研究素材:6x2040x5160x56x106x4080x52.口算出得数。

3.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分一分吗?为什么这么分?再次呈现:6X10=60160X5=8006X20=120 80X5=4006X40=240 40X5=2004、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自由说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师:为方便研究,我们先研究第一组算式,并把第一组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

如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4、教师相机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师生共同探究第二组算式,并总结出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6、师:是不是其它的乘法算式也有相同的积的变化特点呢?师写算式60X8=480,你能根据这个规律写几个算式吗?看其它乘法算式也有这个规律?学生举例说明。

7、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学生说,教师引导学生说简单些。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例3。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

15×8= 25×4= 170×5=26×100= 30×50= 32×300=36×20= 9×800= 42×400=8×600= 20×300= 240×5=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 学生开火车练习。

2.引入。

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 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24元)买4个文具盒呢?(48元)买6个文具盒呢?(72元)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 所需的钱就越多。

那么在乘法算式中, 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板书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探究1.投影出示例3。

(1)6×2=12 (2)20×4=1806×20=120 10×4=406×200=1200 5×4=202.仔细观察两组题目,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讨论, 互相说出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交流看法, 在学生汇报中点拨。

(1)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 哪个因数没有变, 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2)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 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3)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的比较, 发现规律。

(4)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分别乘10、100, 积也分别乘10、100。

(5)用以上的方法比较右边三道算式, 概括出你的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 积也分别除以2.4。

(6)你还能举例说说你的发现吗?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积的变化规律》篇1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

再出示20×4=80,10×4=40,5×4=20,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提出猜想。

学情分析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

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2、出示动车的速度可达4千米/分钟。

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呢?8分钟呢?40分钟呢?400分钟呢?(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事物导入,亲近而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也比较高,而且数字简单,起点较低,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二、观察比较,猜想规律①4×2=8(千米)②4×8=32(千米)③4×40=160(千米)④4×400=1600(千米)1、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列出的这4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将发现先四人小组交流,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资源和别人共享,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现,学会探讨,学会在交流中对知识的再认识。

)2、汇报交流。

①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补充:为了表达的更清楚一些,往往把前面的因数称为第一个因数,后面的称为第二因数,最后的结果称为积。

(设计意图:学生在说发现时注重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表述时的用词,在说算式之间的关系时适时引导学生注重细节,规范用词。

)③这两个算式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其它的还有吗?(设计意图:继续追问,充分抓住学生说得欲望,在不断的说得过程中能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3、发现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积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设计意图:不冒然出现规律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后明确积的变化与因数有关,积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随后再认识因数和积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细化的认识过程,慢慢理解,层层递进。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3篇)《积的变化规律》篇1教学过程:一.谈话,直接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也能用乘法进行计算。

其实在乘法计算中,有个很好的的规律。

只要发现这个规律,并进行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快更准确。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啊?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索规律1、出示例题,研究问题(1)6×2=12 (1)20×4=80(2)6×20=120 (2)40×4=160(3)6×200=1200 (3)80×4=320师:知道得数吗?谁说一说。

2、思考,概括规律师: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再认真想想,他们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2到20,到200,都扩大了10倍。

师:你是说6不变,2扩大了10倍变成20,这个意思对吗?师:是个不错的发现,还有谁想来说的?生: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2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师:听懂她的发现了吗?你能具体地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生:6×2=12,6不变,2扩大10倍是20,6×20=120,12到120也扩大了10倍。

(同时板书)师:她的这个发现真有意思。

你们都同意吗?师:我们把这个发现,用在右边的算式,看看还是不是有这个规律,生:一个因数4不变,另一个因数20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3.概括规律师:刚才大家的这个发现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呢?生: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4.验证规律师: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是这样呢?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每人写2组这样的算式,完成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这些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汇报5.完整规律师:从这些算式中,我们还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刚才我们从上往下看,现在换个角度,从下往上看。

有了什么想法了,就赶紧把它写下来,然后很自己的同桌轻轻地说说看。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积的概念,掌握积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模型、图表等形式来描述和分析积的变化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的教学。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来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复习笔记、习题册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器、黑板、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整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等。

)2. 学习新知(1)讲解积的概念:积是乘法运算的结果,表示相乘的数的乘积。

(2)介绍积的计算方法:- 乘法表的运用:通过乘法表的背诵、填空等形式,巩固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 竖式计算法:以个位数乘个位数为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竖式计算法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技巧。

- 非限定性估算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算、快速估算的能力。

(3)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利用模型和图表:通过使用方块模型、线段图、折线图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 运用公式和特点:介绍积的公式和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拓展应用(1)运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课堂设计的问题。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五、课堂练习1. 选择题1)计算下列积:2 × 3 + 4 × 5 = ()。

A. 30B. 32C. 42D. 522)填空题用竖式计算法计算积:23 × 4 = ()。

3)应用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它的面积是多少?A. 10cm^2B. 15cm^2C. 20cm^2D. 25cm^22. 讨论题小明在图书馆借了7本书,每天借5天,他一共借了几天?小红在图书馆借了7本书,每本书借了5天,她一共借了几天?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利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铺垫师:同学们,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对对子”。

老师说前半句(1只青蛙1张嘴),大家说后半句(2只眼睛,4条腿)。

比比谁对得又对又快。

(师生对对子)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为什么对得这么快?引导说出青蛙的只数与眼睛数、腿数都存在的倍数关系。

(预设:1只青蛙有2只眼睛4条腿,所以青蛙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根据青蛙的只数与眼睛数的倍数关系,请你们快速地算出6只青蛙有几只眼睛?60只青蛙呢?600只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6 = 122×60 = 1202×600= 1200师:我们再来根据青蛙的只数与腿数的倍数关系,快速地算出5只青蛙有几条腿?10只青蛙呢?20只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4=8010×4=405×4=202、导入新课师: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3、围绕课题质疑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6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6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积的变化规律教案6篇教案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和交流,教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积的变化规律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得出结论: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出示算式:8╳42=336,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规律猜测下面各题的得数。
80╳42=800╳42=8000╳42=
8╳420=8╳4200=8╳42000=
自主练习第二题。作为弹性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根据今天探究规律的方法继续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学以致用。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是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时间
主备人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理念(说明):
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重组,首先将教材提供的两组算式重新编排并打乱呈现,让学生在分类整理中初步感悟两组算式的特征,由于算式的变化,学生自然会去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又能完成量的积累,从而形成探究规律的冲动,再通过研究交流得出“一个因数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适时进行验证。
在层次分明,我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在规律的应用中逐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发现,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2、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带有鼓励性。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发言,但是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给学生鼓励,多一点给学生信心,那么学生们就能畅所欲言了
另外想说的是扩大与缩小的那个问题,我试过,但学生不太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如果写成乘法算式学生是不会计算的,因为学生只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而不会计算有关分数的乘法,所以我在这节可选用了扩大几倍和缩小几倍。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在乘法运算中记得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例题以两组乘法算式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使学生不但发现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的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但是让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而,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在学生的总结能力上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关注。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1)首先让学生根据发现猜测每一道题的得数,然后再用计算器计算出每题的结果并将得到的积与原来的积进行比较,初步验证猜想,老师进行小结:经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里每一题的计算结果都符合先前的猜想。并进一步提出: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
(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同桌相互合作,写出任意一组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用计算器或者笔算算出结果,进行比较。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确认猜想成立。
பைடு நூலகம்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四、拓展练习,升华规律
五、实践运用,巩固规律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欢迎啊?
生:鼓掌。
通过学生猜测和实际尝试,得出学生一分钟鼓掌的次数,接着设问:2分钟、4分钟、8分钟、10分钟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的算式,看看自己有那些发现?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另外,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础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却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时应该关注练习的广度和新鲜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但也存在改进的地方:
1、对中差生的指导不足。由于本课例的例题较为容易,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对思维慢一些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会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解题速度。
可能的学习困难:学生对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或数字的变化感兴趣,但对抽象的规律难以发现、概括、归纳,难以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表达出来。学生的能力差异客观存在,一部分同学能够以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归纳规律时,可能是就题说题,难以用数学语言简洁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课堂随笔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算式670╳3500=2345000,你能不能猜测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50= 670╳35=
67╳3500= 67╳3500=
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得出结论: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积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最后让学生归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已经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初步具有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尝试和体验。对于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跟着乘(或除以)几的规律生活中较常见,学生也粗略地接触过此类实际问题,有过解决此类问题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