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供参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数学情感。
【说教学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说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1)6×2= (2)20×4=6×20= 10×4=6×200= 5×4=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3、组织学生汇报。
(1)第一组算式中每个算式都有一个因数6,第二组算式中每个算式都有一个因数4。
(2)第一组算式的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第二组算式的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
(3)当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或变小时,积也相应地变大或变小。
4、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1)观察第一组算式,探究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并验证。
(认真观察,发现:其中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由2变成20,积由12变成120。
另一个因数由2变成200,积由12变成1200。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用一句话完整地概括出来。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2)观察第二组算式,探究规律。
①继续观察,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②同桌之间一个人按规律写算式,另一个人用竖式验证。
2、在小组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三、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1、完成51页“做一做”。
积的变化规律数学说课稿【优秀10篇】
积的变化规律数学说课稿【优秀10篇】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规律性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它更加抽象化,更接近纯数学的学习。
如何走好这一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整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一、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应当“学有用的数学”。
教师不仅考虑到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考虑到与本堂课的知识点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素材。
本节课联系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西藏发展和青藏铁路建设为线索,教师充分提供表象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兴致勃勃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积的变化规律,并一次次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规律作出分析、判断和计算,解决了西藏铁路运输和校园改造等生活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关注“个性化”,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新课标教材编排的意图,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主动观察、猜测、讨论、交流和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通过看、想、说、动手做、练的过程,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并能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在初步感知规律后,引导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呢,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
学生们个个像数学家一样,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自主地收集例证材料进行验证,发现真正的数学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6×20=120;6×200=1200。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1、知识的联络与地位。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新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数计算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积的一些变化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乘法运算以及为以后自主探究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根底。
教材中的例3,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例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教材以两组既有联络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比照的根底上发现问题。
〕归纳规律〔结合探究交流,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基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对教材教学内容做了灵敏的改动,从而更合适本班学生的特点,更能表达因材施教。
2、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从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并能将其规律恰当地运用到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2〕、才能目的: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才能、表达才能以及思维才能。
〔3〕、情感目的:引导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
为了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因此,本次教学的重点应是探究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应是在探究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同时,能体验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开展数学考虑。
关键是学生能正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独立考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根本的数学活动经历,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也是尝试教学法倡导的。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并总结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规律。
3.例题讲解: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思考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的核心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的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探讨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1、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自主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2、举例验证法让学生通过举例来验证积的变化规律,加深理解。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观察算式,思考其中的规律。
2、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回顾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
(2)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
2、探究规律(1)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如:2×3 = 620×3 = 60200×3 = 600(2)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现。
(4)总结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3、拓展规律(1)出示另一组算式,如:4×5 = 204×10 = 404×20 = 80(2)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规律的普遍性。
(3)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几。
4、规律验证(1)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2)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5、应用规律(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不变,宽扩大3 倍,面积怎样变化?(2)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集体订正,讲解思路。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积的变化规律。
(2)强调规律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7、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五、说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几。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第【1】篇〗3 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说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第51页)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说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950382573014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
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生1:有什么规律生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生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生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
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明。
①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②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③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6×2=126×20=1206×200=1200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说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理解和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老师也很喜欢看电影,这个周末想邀请朋友一起去看最新上映的电影《姜子牙》,你能帮老师做下预算吗?(1)课件出示问题①电影票25元一张,如果2人去看,一共到多少元?②电影票25元一张,如果4人去看,一共到多少元?③电影票25元一张,如果8人去看,一共到多少元?(2)生口头列式并计算25x2=50(元)25x4=100(元)25x8=200(元)(3)导入新课师:速度真快,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请你们再次认真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25。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 :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 :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小,积也越变越小。
师 :说得真好,看来积的变化和因数之间还藏着很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这个问题-—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二、自主合作、探究规律1、探索规律一(1)引导学生任选两个算式比较。
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通用10篇)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通用10篇)《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这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
再列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所以用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
3.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5.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计算器一个、学生每人一张空白表格。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观察、验证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为小学数学中的“积的变化规律”部分,涉及到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乘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并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快速计数的方法,通过多次加法运算得到积。
2.积的性质: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经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本次课程将围绕乘法运算和积的变化规律展开,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应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积的变化规律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是:1.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为了解决上述难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程,我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1.教学用书: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乘法运算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内容);2.课件:使用PPT制作一些生动、图文并茂的示例,方便学生理解概念和观察变化规律;3.教具:小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4.学生练习册:准备一些乘法运算和变化规律的相关练习题,便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的说课稿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积的变化规律”编排在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册的学习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同时有是小学阶段初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本教材的教学基础是:“积的变化规律”是乘法中研究“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从复习题、例题、做一做、巩固练习等都充分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初步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同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成功的一堂课应该以某种教法为主,诸种教法优化组合,启发式教学贯穿其中。
只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而本教材新旧知识联系非常密切。
拟用“尝试法”为主、“讲解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类比训练,试一试,使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的精讲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发展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体魄是未来教育趋势。
只有这样,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良好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终身受益。
本教材的教学指导概括起来是:观察、思考、自学、悟理。
思考包含两层意思,即回顾旧知识和思考新问题;通过思考、观察、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并用去“试一试”从中悟出结论,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符合本课时教材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
四、说教学程序如果我们把上面所论述的说成是教学蓝图,那下面所说的教学程序是对教学蓝图提出的目标、规格、标准,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小学数学乘法单元的拓展环节。
本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探索两个数相乘时积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深化对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内容不仅巩固了乘法的基础知识,还为后续学习因式分解、代数运算等复杂概念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的主要内容围绕积的变化规律展开,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当两个因数相乘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一规律在数学中具有普遍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作用与地位《积的变化规律》是乘法知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是对乘法运算的巩固,又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概念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2. 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3.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4. 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2)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积的变化规律;(2)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一规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 教学重点:(1)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四,59页练习九)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说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说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屏幕显示:为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持西藏"号召,武汉市长征小学与西藏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藏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40盒呢?200盒呢?师:谁来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生:6╳2= 12(元)师:你能说说在这道乘法算式中,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生:6和2是乘法中的两个因数,12是积。
师:说得好!第二个问题呢?生:6╳40=240(元)师:接着说第三个问题?生:6╳200=1200(元)师:和他们想法一样的请举举手。
(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6╳2= 12(元)6╳40=240(元)6╳200=1200(元)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通用篇)
2023年《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通用篇)《积的改变规律》优秀说课稿篇1你们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积的改变规律,它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页。
一、说教材积的改变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学问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改变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实力、合情推理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肯定的阅历,能够将新学问转化为已有的学问,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肯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改变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驾驭积的改变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改变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验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视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实力。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乐趣,培育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意:1.注意探究过程的经验: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过程须要经验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楚的过程,这过程须要学生通过视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改变规律,积累数学活动阅历。
2.注意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改变,来探究积的改变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实力。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约零花钱,牵手好挚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假如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
四上--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积的变化规律)我想从我对教材的理解、预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预设的教学过程以及依据的设计理念这几个方面来说,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可以较快的进行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上好一节课,抓住重难点是关键,依据依据上述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概括规律并能运用规律;难点是灵活运用规律。
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交流五、教学过程在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学情后,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概括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第一环节:研究问题,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分几个步骤来完成1、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出示两组算式:6×2=6×20=6×200=8×125=24×125=72×125=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这两组算式的出现不但复习了之前学习口算乘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同时也为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做铺垫,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
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
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
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
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0×8= 6×70= 24×10=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8= 6×70= 24×1=
↓↓↓
4×8= 6×7= 24×1= 提出问题:口算上面这些算式,为什么要先按下面这些算式计算,再添上一个0就是它的得数呢?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板书:规律?)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一环节是从学生已知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习新知起铺垫作用。
)
在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中,安排3个内容的学习,一是提出猜想,二是验证猜想,三是小结。
1、提出猜想。
首先我出示例4表格,提问:表内已经计算了哪两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比较下面几行的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那第二行第三行应该计算哪两个数的积?第四第五行呢?我先引导学生填第二行的数据,后面几行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进行了交流。
(这一步设计是因为学生很容易把后面几行的算式,用连乘的方法计算,这样虽然也能算出结果,但与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过程不服,因此我先引导学生要先看两个相乘的数是多少,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二行,这样学生就知道后面的式子也是按照这种方法。
)
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乘数和积,看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想一想有什么发现,在小组进行交流。
进过交流学生提出猜想:这些算式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进行板书)
2、验证猜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以验证提出的猜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自己任意举出的例子都是符合猜想的,然后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大家任意举出的例子也都是符合猜想的。
这时得出的结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3、小结
通过例4和同学们举得例子的计算、比较,我们可以确定乘法有这样一个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这就是乘法中积的变化的一条规律(板书把课题规律?改为积的变化规律)
这样的设计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一来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经历了探究规律的过程。
二来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形成明确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巩固新知”为了体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1、完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练习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乘数变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先说说一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并完成填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积的变化规律的认识。
2、完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采用题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每组中的第一道算式的积,直接写出其余两道乘法算式的积,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3、完成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一组已经学过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
重在引导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释成熟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的算理,提升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水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不同层次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把学习引向课外。
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己总结,谈学习中的体会和感受,体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谈收获时可能只从知识点上总结,而我将适时引导学生,学习不仅仅要注重结果,更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重视有序观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既加深了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仅再次明确了本课知识点,更加明确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这样教师就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五、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我利用新课标的新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突出
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