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共享与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4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A pril 2012

 第8期总第258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8T o tal N o .258

试论图书馆知识共享与模式

杨文建

(重庆教育学院图书馆,重庆 400067)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基本理念,构建了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在深度剖析相关单位与个人在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提出了知识共享的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8—0146—02 学者们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作为知识传承的中枢,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除了要关注显性知识的挖掘外,更要关注隐性知识的获取和挖掘,以达到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图书馆通过组织内的学习和与外部的交流来获得知识,再通过知识在组织内外的交流与转移,形成知识的共享,使知识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得以充分利用来提高知识的价值。因此,深入探讨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 知识共享模式

知识共享,贵在交流,重在流通。图书馆知识共享分为内部共享和外部共享两个环节。内部共享指馆内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资源之间的知识共享;外部共享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等)之间的知识

共享。

图1 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

如图1所示,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由五个因素构成,在该模式中箭头表示知识共享的方向,并表示获取关系,方框表示与知识共享有关的个人与组织。模式考虑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参与知识共享的各个要素。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最大限度实现图书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以期真正实现图书

馆知识传承和知识纽带的作用。2 显性知识共享的实现2.1 图书馆内部

馆员利用文献、数字资源等显性知识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能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面;利用图书馆内部文献资料了解、熟悉本馆发展历程、加强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认识等。同时,馆员具有读者和工作人员双重身份,他们不仅可以利用馆内开放的文献资源,还可以共享馆内的M ARC 数据、读者数据等进行馆藏调研,应用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图书馆理论方面的研究。

2.2 图书馆外部

用户利用文献共享他人的显性知识是目前每个图书馆都能实现并实现得较好的一种形式。图书馆是知识传承的纽带,用户需要在知识方程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户共享图书馆内显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借阅、打印、复印、浏览、下载等。

2.3 图书馆之间及图书馆与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

图书馆之间应该进行协作资源共建,避免各自为政与重复建设,在追求特色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整体优化,建立一个以地区或更大范围内为依托的大而完善的知识体系。图书馆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可以通过提供资源库检索、M ARC 数据共享、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来实现。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的显性知识因为存在不同的密级,且由于知识的专深程度有要求,在知识共享中他们多数时候处于受众一方,主要通过借阅、浏览、下载图书馆资源及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报告来共享知识。3 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3.1 馆员之间的共享

每个图书馆在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中,必定会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机构文化和办馆理念。图书馆隐性知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工作经

146・

收稿日期:2012-02-26

 杨文建・试论图书馆知识共享与模式2012年第8期

验和馆员创新两部分。工作经验可以通过新、老馆员的交流或老馆员的工作日志使之显性化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而馆员的创新知识,因为存在利益冲突,不太容易实现共享。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使图书馆馆员有一种新的知识观:共享=共赢。图书馆毕竟不是纯盈利性机构,而鼓励馆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如果馆员在某一领域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知识并愿意共享创造出的知识,一方面创造出的知识可能推动图书馆发展或使馆员工作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对图书馆的进步做出贡献,提升馆员在图书馆的无形地位;另一方面知识拥有者可以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并得到社会承认。这样就能使独占知识转变成共享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3.2 部门之间的共享

图书馆的各个部门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往往可以形成基于学科、人际交流、数据处理、管理模式的种种新知识、新方法,然而由于部门之间缺乏相关的交流,而导致这些知识不能在馆内融会贯通;同时,重复工作也容易使馆员产生一种“部门最优”的感觉,即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在整个图书馆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是不可取代的。这样“故步自封”的行为使图书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被人为地划分成几个板块,各板块之间缺乏主动的了解和交流。长此以往,不仅使馆员成为所谓的“专家”(即只知道自己工作范围的事,而对其他一无所知),也妨碍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交流和切磋来影响对方,使一个部门的先进工作经验和诀窍以及默契和协作能力被另一个部门领悟和学习,进而使对方的隐性知识转化成自己部门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传播。

3.3 图书馆与外部实体隐性知识的共享

3.3.1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方式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对读者的认识程度、培训、服务和读者对图书馆的反馈。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共享。图书馆只有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通过调研并利用读者的反馈信息,逐步认清自己所服务的读者群、读者文化程度和需求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对于不同类别的读者,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读者培训。图书馆通过举办读者培训,让读者对图书馆有初步的认识,而读者培训过程主要是使馆内专业人员的隐性知识外在化,因为专业人员的隐性知识有助于改变读者在图书馆的行为方式,它不但不会造成馆员的利益损害,相反因为读者知识结构的改变,使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的行为趋于规范化,大大减轻了馆员的工作负担。 参考咨询。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亲近化,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认识也不再是一种顶礼膜拜的对象,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图书馆作为了知识获取、休闲、兴趣发展的对象。所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都开展了参考咨询服务,这其实也是馆员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形式之一。 专项服务。专家不同于一般读者,专家通常都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可以帮助图书馆完成参考咨询工作,在这里专家可分为商业性专家和学术性专家两类。学术性专家主要指致力于学术教研的人士,这类专家最大的特点是在自己的研究完成后,期望且最大程度实现自己隐性知识的共享,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推动整个社会相关学科的发展。商业性专家因为一般都为某一机构或组织服务,涉及企业机密、自身发展、利益等问题,不愿共享知识或有偿提供知识。在国内,图书馆馆员一般很少是复合型人才,不管是对哪类专家的咨询都可以达到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进而提高馆员自身的水平。 专题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月、读书周、新书推荐、图书馆功能扩展建议、评选到馆率最高的读者、借书最多的读者等等评选活动来提升图书馆在潜在用户中的关注度,是对图书馆要让读者走进来到图书馆自己走出去的一种极大跨越。

3.3.2 图书馆之间及图书馆与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作为机构之间的一种交流,更多地表现为团体之间的特色资源、管理模式的一种交互。图书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都拥有各自的隐性知识,通常通过考察、座谈、购买、赠与等方式实现共享。 可以通过合作及协作来影响对方。各实体之间相互交流和切磋,能够使其他实体的工作经验和诀窍以及默契和协作能力被自己领悟和学习,从而转化成自己的隐性知识。 对本单位拥有的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经过挖掘、整理和概括总结,形成业务规范、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在各实体之间进行交流,转化为其他实体的显性知识。

4 结束语

提高图书馆知识的共享水平,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知识的融合与释放,在提高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中各类人群的自身知识的同时,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使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效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董燕菲.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知识共享模式

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

[2] 翟秀凤.w eb2.0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

与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王知津,周九常.图书馆知识共享模式分析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

[4] 范翠玲,庞力.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探讨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

[5] 周九常.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实

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7,(6).

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