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细读现代诗歌_以顾城的_远和近_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看云时很近,很近,很近…… 下面解读第三个问题:关于 “ 云”的意 按照庞德关于 “ 意 象 ” (12345) 的 定 义,即 “ 在一刹那间呈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 复合物”,云是这首诗唯一的意象。而按照艾 略特的说法,云是诗人找到的抒发情感的 “ 客 表达情 观对应物” ( 67859:1;5 96<<5=3:1;5): “ 感的唯一的艺术方式便是为这个情感寻找一个 客观对应物,换言之,一组物象,一个情境, 一连串事件被转变成这个情感表达的公式。于 是,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一旦出现, 那个情感便立刻被呼唤出来了。”他认为 “ 诗 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一方面是说 诗人没有什么纯粹的个人情感或个性可言,另 一方面是说,诗人不能在诗中直接宣泄情感, 而要通过发现 “ 客观对应物”来间接表达;直 接宣泄造成情感的单一,间接表达则会引起读 者的想象和联想。 “ 意象”和 “ 客观对应物” 这两个概念都强调物象的重要性,但后者比前 者的包容性要大一些,不只是一个,而可能是 一组;不只是物象,也包括情境或事件。 如果用中国传统诗论术语,云可称 “ 诗 眼”,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里, 诗人为我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开阔空间。我们 阅读时,第一步尽可以联想形容云的状貌、习 性、特征的相关词汇,然后大致分一下类。例 如:飘忽不定,变幻无常;自由自在,无拘无 束;洁白,纯净;宁静,高远,等等。第二 步,我们需要动用更多的阅读经验,不限于诗 歌的,因为云在各种文字典籍中,同时被赋予 了许多文化寓意,诸如神秘、浪漫、唯美、虚 无等。 回到前面提的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是 “ 云”而不是其他的自然物象,成为了 “ 我” 的对立面?我们可以说, “ 云”和 “ 我”是在 象征意义上形成对比: “ 云”象征着别处的、 梦幻的生活, “ 我”象征着此在的、世俗的生 活;云的飘逸、自由、纯洁等象征含义,会反 过来暗示 “ 我”所代表的生活是呆板、拘束、
’’ * +,
“ 细读”作品示例
《 远和近》只有六行二十个字: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我”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全诗六行中,有 四行是两两对应的,只在个别地方换字。这使 得 “ 你”和 “ 我觉得”两行无形中形成呼应。 这种呼应,既是由建行特征引发的读者对诗行 !"
名作 欣赏
鉴赏文谭
!
怎样细读现代诗歌
—— — 以顾城的 《 远和近》为例
$魏天无 ! 湖北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文学博士 "
这里说的现代诗歌,泛指以现代性追求 为价值取向,具有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诗 歌。现代汉语诗歌发展到今天,从内在的精 神指向来看,仍属于现代诗歌的范畴,或有 延续,或有深入,或有反拨。 现代诗歌形态多样,流派纷呈。读者的 趣味不同,进入作品的方式也有差异。宽泛 地说,古今中外,都有以品评鉴赏为主要内 容的细读诗歌的方法。中国古典诗话诗论 中,对于诗歌用字、声律、句法、结构等方 面细致入微的推敲、咀嚼,随处可见,令人 回味。不过,作为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一 个专门术语, “ 细读” ( 12345 65789:;)是英 美新批评派 ( <=5 .5> -69?9194@)倡导的批评 方法之一,对现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歌批 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后期,新批评理论被系统地译介到国内, 有意识地用细读法解读现代汉语诗歌,成为 当时诗歌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二十世纪九 十年代后期以来,细读重新受到关注,特别 是在学院里,被当作训练、培养学生文学批 评素养、能力的基本手段。以细读为主、师 生共同围绕若干现代汉语诗歌进行讨论的课 程,也成为中文系研究生的热门选修课。 下面,我们将以顾城的 《 远和近》为 例,运用细读的基本原则,具体看看细读是 怎样进行的;然后,简要介绍细读的含义、 特征,以及运用于现代汉语诗歌解读时存在 的问题;最后,综合借鉴其他批评方法,对 细读作延伸、拓展。 为便于讨论,我们先提出三个问题,再逐一分 析: ( %)这首诗传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诗中的 “ 你”和 “ 我”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远”和 “ 近”在诗中有怎样的意味? ’) “ ( 云”有何意蕴? /)在语境中, “ 关于第一个问题。从直感上说,这是一首 表达 “ 你”与 “ 我”之间特殊感情的诗,两人 的关系具有特定性。首先从建行的特征看,全 诗仅六行,其中 “ 你”字单占一行,显然有突 出、强调的意思。另外我们知道,在朗读 ( 默 读)诗歌时,单占一行的字会引起较长时间的 停顿,这种停顿本身也是一种突出、强调:既 突出 “ 你”在全诗中的位置,也突出 “ 你”在
-$$. %((/ 0 (%12
是 “ 你”的。对此,诗人只是客观描摹 “ 你”的举动,没有掺入任何 “ 我”的主观 因素。第一节中, “ 你”是一个独立的、不 受干扰的存在,行为也是自在的。另一个当 然是 “ 我”的,是 “ 我”的心理世界,是 “ 我”对 “ 你”的自在世界的感受,是某种 介入。 “ 我觉得”之后凸显的是 “ 我”的自 主世界,很主观,甚至相当武断。因为不论 “ 你”赞同还是反对,也不论 “ 你”的看是 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 “ 我觉得”是这样 就够了。这一方面表明 “ 我”对 “ 你”的一 点一滴的在乎,也说明 “ 我”对自己内心感 受的看重。这两个世界,一个自在,一个自 主,同样的平等、独立,同样的值得尊重。 当然,作为此诗的 “ 抒情者”,诗的重心是 落在 “ 我觉得”之后,演绎出两个彼此独立 的世界之间一场无声的内心冲突。由此也进 一步证明, “ 我觉得”无论在诗的结构还是 含蕴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分析,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 是: 《 远与近》是一首表达恋情的诗,既单 纯又复杂。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分析 “ 远”和 “ 近”的意味之前,首先明确,它们是 “ 我 觉得”的结果,来自 “ 我”的内心感受,也 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是 “ 我”赋予 “ 你”看 的举动的,也就是说,没有 “ 我”的 “ 觉 得”, “ 你”看 “ 我”和看 “ 云”的举动无 以显现, “ 远”和 “ 近”的差异更无从谈 起。前面说过,诗的第一节保持了 “ 你”的 世界的独立性、自在性,没有掺入 “ 我”的 任何主观因素;而第二节则纯然是 “ 我”对 “ 你”的举动的主观感觉,是 “ 我”的心理 活动的呈现。所以, “ 远”和 “ 近”表达的 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从物理距离 说, “ 你”看 “ 我”是近的, “ 你”看 “ 云”是远的,但从心理距离说正好相反—— — 诗意往往是从违反常识、常理的地方开始 的,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 “ 陌生化”。物理 距离一般来说是恒定的、可以度量的,心理 距离则是模糊的、不可度量的。不过,这并
’’ * +, -.%, * %(/, & 0
!"#$
% & ’(()
!"
名作 欣赏
鉴赏文谭
沉闷、浑浊的。因此, “ 近”与 “ 远”表达 的,是 “ 你”对超越世俗生活之上 ( 云在上 端)的理想生活境界的渴望和追求;或者 说, “ 你”对如此的生活境界有着一种天然 的、出自本能的亲近感,而对 “ 我”则越来 越疏远。 小结一下上述细读的结论: ( %)诗在情 感指向上:恋情—— — 恋人 ( 单纯而复杂)。 ( 远”与 “ 近”的意味:物理距离 ’)诗中 “ —— — 心理距离 ( 模糊而清晰)。 ( +) 诗 中 “ 云”之意蕴:灵—— — 肉 ( 平常而非常)。 因 此, 这首 诗的 “ 主 题” 可理 解 为现 实 & 理 想、实在 & 欲望、精神 & 物质的对立和冲突, 即灵与肉的对立和冲突。歌德说: “ 每个人 都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在爱欲之中, & 执拗 地固执着这个尘面。 & 另一个则猛烈地要离去 浮 尘面, & 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 士德》)这是一种文学母题,会以各种方式 出现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诗歌中。 但这样的理解可能失之简单,因为这一 切是 “ 我觉得”的,不一定符合 “ 你”的主 观意愿。一九八五年,旅法艺术家、也是诗 人和批评家的熊秉明,曾以萨特的存在主义 哲学观念,专门分析过这首诗 (《 论一首朦 胧诗》),其中特别提到 “ 看”是人与人之 间最基本的、重要的接触方式。依据他的解 释,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 看云”的举动。看 云实际上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内心的幻象: “ 你”看云—— — “ 你”看的是自己内心的幻 象。那么, “ 我”看的是云,还是 “ 你”? 都不是, “ 我”看的是 “ 你”看云的这个不 经意间的举动。准确地说, “ 我”其实是看 “ 你”看云—— — “ 我”看的也是自己内心的 幻象: “ 你”就是 “ 我”内心的一个幻象; 因为 “ 你”好像是 “ 我”从前的影子,是另 一个 “ 我”。 “ 我”对这个 “ 我”,既陌生 又熟悉。毋宁说, “ 你”在 “ 我”眼中和心
意 “ 你”的一举一动;不仅在意,而且敏 感,是从瞬间的动作和飘忽的眼神中,捕捉 到 “ 你”的隐蔽的感情信息。诗人为我们展 示了两个—— — 也是两个人的—— — 世界:一个
!*+,
!"
!"#$
% & ’(()
名作 欣赏
鉴赏文谭
没有超越常识、常理的范畴。关键在于,用 来作 “ 远”和 “ 近”比较的两方是不 “ 对 等”的、异质的—— — 一个是人,一个是自然物 象,表面上似乎不存在可比性,除非诗人将 云拟人化。但诗中对 “ 云”没有作任何修辞 处理,也没有任何修饰性的界定。那么, “ 我”和 “ 云”怎么比较?此外,为什么是 “ 云”而不是其他的自然物象,成为了 “ 我”的对立面?这个问题先提出,下面分 析 “ 云”的意蕴时再讨论。 “ 远”和 “ 近”是心理距离,本就模 糊,只可意会;诗人又加上程度副词 “ 很”,固然有音节上的考虑 ( 将单音词变 为双音词,更和谐上口),却使这种心理距 离变得越发模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了 “ 很”之后,读者对 “ 你”— “ 我”与 “ 你”— “ 云”之间差距的感受,仿佛更为 明晰,也仿佛更为强烈, 虽然依旧无法量化。 这是诗带给我们的很难言语的奇异感受。 如果结合诗的语言特点,全诗使用的是 最单纯的人称代词、名词和动词,是汉语中 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汇,几乎没有修饰,但 却使用了两个副词:一是表示时间的 “ 一 会”,一是表示程度的 “ 很”。表示程度加 深、加强的副词 “ 很”,实际上有 “ 越来 越”的含义,本身有 “ 动”的趋向,有 “ 绵 长”的意味。它将 “ 一会看”这种视觉上的 短暂,转化为心理感觉上的绵远悠长。同 时, “ 远”与 “ 近”这两个词的语音与语义 也有着奇妙的联系: “ 远”的第三声 ( 悠 长), “ 近”的第四声 ( 短促),与它们各 自的语义非常吻合。声调与语义的协调,是 汉语特有的,古诗中的例子很多。倘若不是 出现在诗歌中,我们可能不会知觉到这种联 系;正是诗歌唤醒、挽救了我们对语言、对 一个一个字的敏锐感知。 结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 到最后两句诗有着不尽的余响: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很远,很远…… 蕴。
-.%, * %(/, & 0
!"#$
% & ’(()
名作 欣赏
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谭
排列的视觉感应,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 “ 我”的一切感觉 (“ 觉得”)是以 “ 你” 为中心的。如果觉得上述解读比较勉强的 话,我们试着重新排列一下诗行: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很明显,重新排列诗行后,诗的表意功能没 有变化,但 “ 表情”功能则弱化了许多。因 为: ( %)取消单独占行后,无论从视觉上还 是心理上, “ 你”和 “ 我觉得”的呼应关系 都不复存在。 ( ’)由于单独占行而在读者那 里引起的对 “ 你”,包括对 “ 我觉得”的突 出、强调作用也消失了;朗读或默读时的停 顿时间自然也缩短了许多。而且,从表意层 说, “ 我觉得”其实是多余的;因为在语境 中,肯定是 “ 我”而不是其他人 “ 觉得”。 假设重新排列诗行后,删去 “ 我觉得”三个 字,对表义不会有什么影响: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甚至某种程度上,诗的语言显得更加简洁。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 “ 我觉得”?如果 从作品自身着眼,除了要在诗行结构上形成 呼应外,诗人也借此传递 “ 你”和 “ 我”之 你”一会看 间非同一般的关系。 ( +) “ “ 我”、一会看云的举动,也许是漫不经心 的,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 “ 我”却十分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