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农业劳动力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
某市部分年份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
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年份
农业总产值
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
(万人)
(元/人)
1978
54752
111.72
490.08
1980
69437
114.44
606.75
1985
205903
118.46
1738.16
1990
402461
40682
40152
28318
6945
4890
70.5
17.3
12.2
1980
42903
42361
29122
7707
5532
68.7
18.2
13.1
1985
50112
49873
31130
10384
8359
62.4
20.8
16.8
1990
65323
64749
38914
13856
11979
60.1
21.4
人力资本: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 期望未来有所收益而作出的投资,是体 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 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的形成:投资的形式 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 用
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影响 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农业生产结构和 农村产业结构变革的影响
表3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份
经济活动 人口 (万人)
就业人员 (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构成 (合计=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21源自文库06
20729
17317
1531
1881
83.5
7.4
9.1
1957
23971
23771
19309
2142
2320
81.2
9.0
9.8
1978
农业内部: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外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 2、提高转移就业率的措施 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目标还是手段?
本章重点
1、人力资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剩 余劳动力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3、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含义 4、托达罗模型的内容 5、解决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途径
1980
98705 50785 51.45 47920 48.55 19140 19.39 79565 80.61
1990
114333 58904 51.52 55429 48.48 30195 26.41 84138 73.59
1995
121121 61808 51.03 59313 48.97 35174 29.04 85947 70.96
2、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用以说明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发 生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倾向
转移因素:(1)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水 平;(2)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小。
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 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 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动。
讨论:城市存在一定的失业率如何评价?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古典劳动供需均衡理论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3、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分析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 业部门之间流动的特殊现象。 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价格不是按边际 产品价值决定,现代工业的工资小等于 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 如果劳动力流动不受限制,农业劳动力 必然大量涌入城市和工业。 局限
18.5
1995
68855
68065
35530
15655
16880
52.2
23.0
24.8
2000
73992
72085
36043
16219
19823
50.0
22.5
27.5
2005
77877
75825
33970
18084
23771
44.8
23.8
31.4
第一节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2000
126743 65437 51.63 61306 48.37 45906 36.22 80837 63.78
2005
130756 67375 51.53 63381 48.47 56212 42.99 74544 57.01
表2 各 地 区 人 口 数 及 构 成
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1、应当减轻因发展战略偏重城市而引起的 城乡就业机会不平衡的现象
2、所创造的城市就业机会不足以解决城市 失业问题
3、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 人口流动和失业
4、工资补贴和对稀缺要素的传统定价方式 可能不是有效的方法
5、应当鼓励制定一体化的农村发展规划
3、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 1、就业途径
托达罗模型的内容
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 的理性考虑,包括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
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实 际工资差异
3、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 比,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 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含义:
两部门: 1、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村部门; 2、高劳动生产率的、剩余劳动力进入的现代城市工
业部门。
框架(假定前提): 1、现代工业部门劳动力与产出增长; 2、产出增长速度决定于工业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 3、假定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不变。
两部门模型的图示
TP






TP
()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农业劳动 是农业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是农业劳 动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控和控 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通过有 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是农 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重要来源。 季节性、分散性、各阶段的关联性、艰 苦性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内涵
是农业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反 映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表达式:正指标与反指标 构成: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
人口数 74471
252 4264 1940 1289 1791 194 3726 2152 3944 5081 6499 3242 3982 3612 3090 1533 5499 2724 3132 202 2334 1814 330 1262
乡村人口 比重 (%) 57.01 16.38 62.31 57.89 47.48 46.90 10.91 49.89 43.98 64.50 55.00 69.35 56.80 63.00 39.32 66.38 54.80 67.00 73.13 70.50 73.35 62.77 69.98 60.75 62.85
74 1384 778 213 746
城镇人口 比重 (%) 42.99 83.62 37.69 42.11 52.52 53.10 89.09 50.11 56.02 35.50 45.00 30.65 43.20 37.00 60.68 33.62 45.20 33.00 26.87 29.50 26.65 37.23 30.02 39.25 37.15
138.01
2916.17
1995
1113436
133.21
8358.50
2000
1407111
121.38
11592.61
2003
1511573
105.85
14280.33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与其它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成 比例,使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 零或负值时的部分。 形式:隐蔽性失业,常年性与季节性 计算方法:估算需求;生产函数
人口数
130628 1536 6844 3352 2715 3818 1778 7468 4894 6114 9239 9371 5707 6320 9185 4655 2797 8208 3725 4442 276 3718 2592 543 2008
人口数 56157 1284 2580 1411 1426 2027 1584 3742 2742 2170 4158 2872 2465 2338 5573 1565 1264 2709 1001 1311

工 资

MLP

W
产 品
AP
MP
现代工业部门
L数量
传统农业部门
L数量
对刘易斯模型的评价:对假定的怀疑
1、现代部门的劳动转移率和就业创造率 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比例吗? 2、在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实现 了充分就业了吗? 3、现代部门存在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以保证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 以前城市的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吗?
第三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
第一节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第二节 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表1 人口数及构成
年底人口数
按性别分
按城乡分
年份
男 人口数
比重 (%)
女 人口数
比重 (%)
城镇 人口数
比重 (%)
乡村 人口数
比重 (%)
1978
96259 49567 51.49 46692 48.51 17245 17.92 79014 8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