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昆虫(1)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柿绵蚧的成虫附着白色腊粉
同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 常见种类:蝉、斑衣蜡蝉、粉虱、蚜虫(腻虫)、 柿棉蚧
• 身体—小型、中型或大型 • 头部—丝状(蚜虫)、刚毛状触角(蝉类),刺吸
式口器。 • 胸部—有翅两对,质地相同,前翅大于后翅,膜质
或革质;静止时前翅呈屋脊状覆盖在背侧面,有的 个体无翅。 • 腹部—雌性昆虫腹部末端有发达的产卵器 • 发育—不完全变态
中华剑Biblioteka Baidu蝗
如何区分中华剑角蝗和负蝗?
中华剑角蝗头尖,丝状 触角短而呈剑形,负蝗 身体粗壮,前额短些。
负蝗
前胸背板呈菱形
6蚱(菱蝗):前胸背板呈菱形,并且向后延伸,常超出 腹部,没有翅,蚱又称菱蝗。
菱蝗
蝗虫因食量大而位居昆 虫之首,具有群聚性。
分飞蝗和土蝗两类,飞 蝗危害极大。历史上多 次造成灾难性危害
蜉蝣的亚成虫
蜉蝣的成虫
蜉蝣在空中浮游
蜉蝣的亚成虫和幼虫, 幼虫杂食性,是鱼的 食料。
二、直翅目
• 小学生的问题: • 蟋蟀的“大牙”是什
么样的? • 蟋蟀如何发出叫声的? • 蟋蟀的“耳朵”在哪
里?
1、蟋蟀、蛐蛐(直翅目)
咀嚼式口器,危害作物。一对前翅摩擦发出叫声,前翅的背面有 膜状的发音镜,翅的内面一条锉刀状的翅脉,叫音锉。鸣叫时将 前翅高高张开,右翅压在左翅上,用右翅内面音锉摩擦左翅背面 的发音镜上的坚硬突起。就像琴弓在琴弦上摩擦一样,引起发音 镜振动发声。音锉上的纹很密,双翅摩擦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雌性油葫芦
3、中华稻蝗(直翅目):咀嚼式口器,危害粮食作物。
蝗虫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
4、中华剑角蝗、也称中华蚱蜢(直翅目):身体长形,绿 色或黄褐色,头尖,丝状触角短而呈剑形。前翅革质,后翅 大,膜质,飞翔时能发出声音,后足善于跳跃。危害禾本科 植物。
5、负蝗(直翅目):头顶短,跳跃能力差,动作迟缓。雄 虫交配后并不立即离开,仍“赖”在雌虫的背上,以免雌的 与其它雄虫再次交配。故常可见到雄的爬在雌的背上。
蝼蛄也称土狗,土栖昆虫,前翅革质短于膜质后翅。
蝼蛄的复眼与开掘足
直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 常见的种类: • 蟋蟀、油葫芦、中华稻蝗、菱蝗、中华蚱蜢、
蝈蝈、蝼蛄等 • 身体—中型或大型 • 头部—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 • 胸部—大多前翅狭长,革质;后翅宽大,膜
质,能折叠在前翅的下面。一般后足为跳跃 足。 • 腹部—雌性昆虫大多有产卵器 • 发育—不完全变态
• 完全变态昆虫的幼体称幼虫,如蚕蛾的幼虫是能 吐丝的蚕,某些蝶的幼虫即毛毛虫。
大刀螂捕食
中华大刀螂交配
2、棕污斑螂
棕污斑螂
3、短胸大刀螂:前胸较短,中等体型,较粗。绿色。
螳螂捕蝉
螳螂翅腹面的恐吓色
螳螂腹部肥大
螳螂卵鞘,内有20-40 个卵,一次可产4-5个 卵鞘。卵鞘又称螵蛸,
可作中药。
• 养蟋蟀:用陶瓷的小罐,底 部放一些潮湿的土,将土压 平。每罐一只,以免争斗。 经常喂水和食物,食物的种 类很多,如馒头块、米饭粒、 花生、瓜子、浸泡过的青豆 等。
2、油葫芦(直翅目):身体褐色或黑色,头大,两眉呈“人” 字型,身体油亮,鸣声(一对前翅摩擦)似油从葫芦内倾注 而出的声音。喜食油料作物。
雄性独居,好斗。“二尾子”是雄的,“三尾子”是雌的。
斗蟋蟀
蟋蟀类昆虫的听器位于身体的什么部位?
位于前足胫节基部的两侧,可感知同类发出的鸣叫声。
蟋蟀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蝗虫 的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
养蟋蟀(阅读)
• 捉蟋蟀:在地面的砖石下面 或者草丛的土中去寻找,最 好根据雄性蟋蟀发出的鸣声 来判断具体位置。用准备好 的罩子将其扣住,放置准备 好的装蟋蟀用的纸筒和罐内, 暂时保存。
昆虫纲动物分目举例
昆虫分目的依据
• 口器的类型 • 翅的有无及类型 • 触角的类型 • 足的类型 • 变态方式
昆虫纲的分目举例
• 昆虫纲动物有100万种,占动物总数80%。 非为三个亚纲共30个目。
• 介绍以下13个目的常见种类 • 蜉蝣目、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4.5
万)、半翅目(3.8万)、鳞翅目(16万)、 双翅目(12万)、膜翅目(10万)、鞘翅 目(35万)、蜻蜓目、蜚蠊目、蚤目、虱 目;其它昆虫18.7万。
昆虫蜕皮是怎么回事?(阅读)
• 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使身体内的组织器官的生长受到了限制。 因此,它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蜕皮现 象。昆虫刚蜕皮后,在新的表皮层还未加 厚、硬化之前,身体可以增大体积,所以, 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次数较多。
• 昆虫蜕皮需要多少时间因种类而不同。有 的只需要几分钟如蚜虫,有的需要1-2小时 如蝈蝈,有的需要的时间更长。
雌蝉腹部末端有产卵器
2、鸣鸣蝉(同翅目)
3蒙古寒蝉;身体绿 色,腹部末端有突出 的产卵器。
雄性
雌性
4蟪蛄
5绿草蝉
• 蚜虫(又称腻虫):同翅目蚜科,有翅和无 翅两种类型,有翅类型有前、后两对翅,膜 质,形状相同,但是前翅大于后翅。
• 蚜虫危害庄稼、蔬菜、花卉,用刺吸式口器 吸取汁液,需要的只是蛋白质,把不需要的 糖分排出,粪便里含有很多的糖分,叫做 “蜜露”,蚂蚁喜欢含糖的食物。
斑衣腊蝉的警戒色, 斑衣蜡蝉的若虫,黑 色为低龄若虫,红色 为末龄若虫。
粉虱的若虫
9:粉虱(同翅 目):成虫披白 粉,像小蛾。刺 吸式口器,危害 温室植物,若虫 固定在植物表面 取食,成虫能飞。
粉虱的若虫和成虫
雌成虫、幼虫被 蜡囊包裹
11、柿棉蚧:俗称“柿虱子”,是一类小型昆虫,虫体上被 有蜡质分泌物。雌虫无翅,雄虫有1对膜质前翅,成虫、若 虫以针状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 枯萎,甚至整株枯死。一年发生四代,后两代危害果实。
夏蝗和秋蝗的体色
雄 性
7、蝈蝈(直翅目):丝状触角长,触角等长或超过身体。
雄性革质前翅摩擦发出叫声。危害作物和蔬菜。
雌性蝈蝈的产卵器
蝈蝈
蝈蝈
蝗虫
如何在外形上区分蝗虫与蝈蝈?
蝗虫丝状触角长度短于身体,蝈蝈的丝状触角 长度等于或长于身体。
前翅短
尾须
后翅
8蝼蛄:土栖生活,前足粗壮,开掘足,足上有大型的齿, 用于挖掘土壤和切碎植物的根部。触角短,后足不能跳跃。 发音结构(前翅摩擦)不发达,叫声不如蟋蟀响。
二、螳螂目
1、中华大刀螂(螳螂目):肉食性,吃蚊、蝇、蝉、 蚜虫等,头部三角形,复眼突出,咀嚼式口器。前翅 革质,后翅膜质。
幼虫、若虫、稚虫
•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体被称为若虫,故若虫不是 某一种昆虫,而是一类昆虫发育至某一段时期的 称谓,即营陆生生活的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体。
• 稚虫-某些昆虫的未成熟阶段。稚虫是不完全变态 类(半变态)昆虫的幼体。水栖,以鳃呼吸;成虫陆生, 以气管呼吸;两者形态、习性迥然不同。如蜻蜒目、 蜉蝣目
螳螂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
螳螂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 身体—中型和大型 • 头部—头呈三角形,活动自如。复眼发达,
单眼三只。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发达。 • 胸部—前胸很长,如颈状。前翅革质,后翅
膜质。前足是捕捉足。 • 腹部—成虫腹部肥大 • 发育—不完全变态
三、同翅目
蝉(知了):蝉科昆虫 俗称“知了”,中至大 型,雄虫多有发音器官, 能发出悦耳的叫声,幼 虫生活在地下,刺吸植 物根内汁液。
1、黑蚱蝉(同翅目): 刺吸式口器,前后翅均 为膜质,静止时前翅呈 屋脊状覆盖在背侧面, 雄蝉的发音器官在腹部 的腹面。吸食植物的汁 液。体型大。
黒柞蝉
雌、雄蝉的腹面
雄蝉腹部的发音器官:位于腹部第一节。
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
蝉的羽化:幼虫一般在从幼虫蜕皮变成虫,若虫蜕皮7 次,最后一次褪下的皮叫蝉蜕,可做中药。从蝉蜕中 钻出的蝉的成虫,一般可活一周,有的活一个月。
一、蜉蝣目
• 最原始、最古老的有翅昆虫,前翅很大,后翅退 化或消失,有尾须两或三个,它的幼虫(稚虫) 生活在水中,羽化后成为亚成虫。亚成虫再蜕皮 一次就变为能交尾、产卵的成虫。亚成虫(翅不 透明)和成虫(翅透明)都能够在空中飞行。
• 由于成虫期蜉蝣不饮不食,肠内贮有空气,身体 比重较小,飞行时在空中游浮,称蜉蝣。蜉蝣成 虫的生活期很短,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因此蜉 蝣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 常聚集在植物幼嫩的茎叶部分,并注入对植 物有害的化学物质,并从肛门排出蜜汁涂在 茎叶表面,使植物营养不良有影响正常生理 活动枯萎死亡。
6、柳瘤大蚜(同翅目)
柳瘤大蚜
7、夹竹桃蚜虫(腻虫)
无翅蚜虫
蚜虫
8斑衣腊蝉(同翅目):两对翅革质,前翅大于后翅, 静止时前翅呈屋脊状覆盖在背侧面,刺吸式口器,危 害臭椿、白杨树、果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