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文本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16•【字号】鲁政发[2008]95号•【施行日期】2008.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08〕9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二○○八年十月十六日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是全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一体”部分,是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脊梁,是提升全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力量。
落实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一体”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山东实际,统筹谋划全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区域协调、增强全省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一体”包括胶东半岛城市群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市,省会城市群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6市,行政区划面积8.8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6.4%。
2007年末区域人口5576.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5%。
在空间上构成以济南、青岛为两大中心,以胶济高速铁路延长线、济青高速公路为主轴的城市群。
“一体”聚集了全省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基础最好、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三角、依托沿黄腹地、面向东北亚的重要城市群,在全国改革开放和区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小谈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21-2035)
小谈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21-2035)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21-2035从2014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调整)》,从此以后省发改委铁路部门和济南铁路局每年都会规划出台一张新的年度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图(XX年度-XX年度),今天是2021年的11月29日,还有一个月就要步入2022年度,在这个大风呼啸的夜晚,让我们一起看看2021年度的城际铁路规划,确切讲这应该是2020年度的城际铁路规划图。
规划图也是按照既有高速铁路,在建高速铁路和近期规划国家干线和城际铁路,远期规划国家干线和城际铁路分图例标注线路的。
山东省已经投产的高速线路主要还是胶济客专,济青高铁等,在建的线路有郑济高铁山东段,日兰高铁曲阜至庄寨段等,至于图上标注的在建高铁潍莱去年已经完工投产运营,标注为近期国家干线的莱荣高铁和潍烟高铁去年也已经开工投产,所以说这是确切2020年度的规划图。
讨论这个规划图主要还是关心和山东省十四五交通综合规划高铁方面有啥区别。
在规划图里近期国家干线中主要有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至宿迁段的山东段,雄商高铁山东段,济南至枣庄至徐州(新沂)高铁,聊邯长铁路山东段,青盐高铁山东段,近期城际铁路有滨淄莱临城际,德商高铁,济滨高铁,淄东城际,枣临城际,济济城际,日照至五莲北的京沪高铁辅助通道联络线,鲁中高铁和青平莱城际。
在规划图中远期国家干线有沪太铁路安濮菏徐段山东段,跨渤海铁路莱阳至蓬莱段,青岛西跨胶州湾至青岛站,德州至石家庄高铁山东段,远期城际铁路有菏泽至新乡城际,聊城至德州至沧州城际,济南至临清至邢台城际,济济南延至徐州城际,临连高铁。
山东省十四五高速铁路网布局示意图按照现在各个铁路的推进进度: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河北已经完成用地审查(啥样的邻居大家心里清楚),年前国发完成可研批复报告有希望。
津潍高铁也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审查,下一步应该是二次环评公示。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样本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
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 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 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决策部署。
强化省会城市核心地位, 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 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山东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 是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挖掘释放区域发展战略更大红利、促进中西部加速崛起的战略选择; 是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生产力布局、促进全省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 是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加快形成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遥相呼应、与西部经济隆起带紧密衔接、与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联动融合的战略发展态势, 对于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实现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新跨越,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定位为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强省主导区、生态文明和谐区, 全国重要的战略性城市群经济圈。
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加大突破省会城市力度, 做大做强省会经济,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优势互补, 联动发展, 成为我省中西部崛起的战略平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规划范围: 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 共7市, 52个县( 市、区) 。
总人口3368万人, 国土面积52076平方公里, 分别占全省34.8%和33.2%。
规划期: 2013年至2020年。
第一章基础现状近年来,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广大干部群众,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同时,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经济圈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成就( 一) 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高。
2012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12亿元, 占全省35.8%; 公共财政收入1193亿元, 占全省29.4%; 固定资产投资10070亿元, 占全省3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1亿元, 占全省36.6%。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鲁政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第一章时代背景第一节重大意义第二节基础优势第三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发展布局第一节推进济南、青岛能级跃升第二节加快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三节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第四章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一节提升城市群消费能级第二节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第三节强化供给体系适配性第四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第五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第一节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二节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第三节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第六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第二节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第三节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第四节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第七章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第一节加快农业现代化第二节加快农村现代化第三节加快农民现代化第八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一节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第二节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第三节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第四节培育现代化机场群第五节织密四通八达公路网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第九章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区域创新中心第二节培育创新型企业群第三节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第十章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第二节打造全球海洋经济中心第三节打造优质高效农业中心第四节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第五节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第六节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第十一章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第一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二章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二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第四节打造文旅融合高地第十三章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第一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第二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第三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群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第十四章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第一节建设长久安澜示范带第二节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第三节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第十五章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第一节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第二节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第三节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第十六章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第一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第二节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第三节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第十七章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第一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第二节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第三节显著增强碳汇能力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第十八章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第一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第二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第三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第四节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第五节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第六节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第七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第十九章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一节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第二节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第三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节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第六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二十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二十二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山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到山东调研视察,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寄予厚望重托。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鲁政 字  ̄ 2 0 1 7 3 1 2号
省住房城 乡建设 厅 : 你厅 《 关 于报请批复 ( 山东半 岛城 市
群发展 规 划 ( 2 0 1 6 —2 0 3 0年 ) > 的请 示 》 ( 鲁建办 字 [ 2 0 1 6 3 6 8 号 )收悉 。现 批复
共 享 ,推动城 乡统筹协调发展 ,构建 网络
山东省人 民政府
2 0 1 7 年1 月2 1日
化 、开放式 、一体化 的山东半 岛城 市群发
展新格 局 。
三 、各有 关 市 人 民政 府 要 按 照 《 规 划 》确定 的 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加
( 2 0 1 7年 1月 2 1日印发 )
确定 的各项任务落 到实处 。省住房城乡建 设 厅要 牵 头做 好 《 规 划 》的 组 织 实 施 工
八大 和十八届 三 中、四中、五 中 、六 中全
会精神 ,以及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城 市
工作会议要求 ,牢 固树 立创新 、协调 、绿 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 理念 ,推进基础设
展 的具体政 策 ,在有关规划编制 、体 制创
新 、政策实施 、项 目安排 、资金投入 、土
规划 ( 2 0 1 6 —2 0 3 0年 ) 》 ( 以下 简 称 《 规
划》 ) ,请 认真组织实施 。
二 、《 规划 》实施要全 面贯彻党 的十
地保 障等方 面 给予 积极 支 持 ,将 《 规划》
如下 :
一
大工作力度 ,落实 责任 分工 ,完善政策措 施 ,抓紧 制 定 具 体 实 施 方 案 ,依 法 落 实
城市群规划汇总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江淮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1+10”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区、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0个省辖市..甘肃城市群:包括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陇南市、定西市等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核心区;包括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昌石城市群:由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这3个城市组成..黔中城市群:以贵阳为中心;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为支撑的黔中城市群加快形成..银川沿黄河城市群:包括宁夏吴忠、中卫、银川、石嘴山...内蒙乌海、临河巴彦淖尔..拉萨城市群:拉萨;羊八井..太原城市群: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石家庄城市群: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保定和北京圈共有、沧州、衡水、邢台、山西省阳泉市和太原圈共有等城市..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行政辖区范围..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南宁城市群: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七市..潜在城市群;包括豫皖城市群、冀鲁豫城市群、鄂豫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浙东城市群、汕头城市群、琼海城市群..豫皖城市群:包含阜阳、亳州、商丘、周口..冀鲁豫城市群:包含安阳、鹤壁、濮阳、聊城、菏泽、邯郸..鄂豫城市群:包含信阳、南阳、襄樊、随州、驻马店..徐州城市群:是以徐州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以及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城市..浙东城市群:浙东地区以宁波、台州、绍兴、舟山为中心;在周边形成了慈溪、余姚、诸暨、上虞、温岭、临海等大小十几个卫星城市..汕头城市群:汕头、潮州、揭阳..琼海城市群:以湛江、海口为中心;包括茂名、阳江、三亚五个城市..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
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访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韩寓群暖春四月,泉城济南,花红树绿,车水马龙。
记者如约来到山东省政府,紧紧握住了韩寓群省长的手。
刚开完会的韩省长,对记者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热点话题,欣然接受了专访。
记者:众所周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进入新世纪,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思路正日益清晰。
将济南、青岛等8座城市串成颇具规模的"城市链条",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制造产业带,是体现山东地域优势,整合山东省经济实力的必然之举,也是促进山东省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机遇。
韩省长曾在山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的要求,足以说明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高度重视。
现在,韩省长能否介绍一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的缘起和进展情况?韩寓群:开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加快半岛城市群发展,是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
2002年7月,张高丽同志在山东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快编制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
我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在省委八届五次全委会和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作为增强全省竞争力、实现发展新突破的重大举措。
2003年6月12日,省委常委会听取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决定成立半岛城市群发展研究协调组,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总体部署。
7月10日,召开了半岛城市群发展研究协调组会议,部署了半岛城市群各专业规划的编制任务。
按照这些要求,山东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城市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协调,省建设厅具体承办,做了大量工作。
邀请国内5家一流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参加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投标。
北京大学中标后成立了课题组,由研究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的著名学者周一星教授挂帅,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同志参加,通过实地调研、多次座谈和反复协商,2003年7月形成了4万多字的综合报告和30多万字的11个专题报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鲁政发〔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年1月14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二章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系统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第一节筑牢城镇数字底座第二节健全智慧服务体系第三节提升精准智治能力第四节推动城乡智慧协同第五节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第三章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聚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第一节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第二节创新城市绿色发展模式第三节增强城市生态安全韧性第四节彰显齐鲁山水人文特色第四章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扎实迈向全民共同富裕第一节统筹区域联动发展一体布局第二节推动城镇体系结构均衡协调第三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第四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五节聚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六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协同高效第五章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第一节发挥内外循环枢纽功能第二节加快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第三节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第四节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第六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强化组织协调第三节加强监测评估第四节凝聚实施合力前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
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际国内深刻复杂的发展形势,准确理解和把握山东省在全球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方向,科学谋划体现时代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彰显山东省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1. 引言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具备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山东半岛决定打造蓝色经济区,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2. 蓝色经济区定义蓝色经济区是指以海洋经济为基础,以海洋资源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的协调发展。
3.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3.1 唯一性的海洋资源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渤海湾、黄海和海河三大经济区。
这些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为山东半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独特的优势。
3.2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推动山东半岛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开发海洋产业,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实现山东半岛经济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3.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将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4 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山东半岛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4.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目标和重点4.1 目标•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重点•发展海洋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海洋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海洋与陆地经济的融合发展;•实施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海洋经济的开放。
5.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5.1 政府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持,提供政策红利,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蓝色经济的建设。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
摘要;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
若想赢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先机,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群自身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包括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淄博、东营8 个设区城市及其下属的22个县级市, 面积约7.3 万平方公里。
其东临日韩,与辽东半岛城市群隔海相望,南连长江三角洲、中原城市群,北接京津冀城市群,向西辐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东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
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圈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
是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是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是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在山东省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聚集了全省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基础最好、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
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GDP 达25222.57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64.39%,其发展和兴盛对于山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分析1.自然条件优势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受到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全面影响,不但是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同时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
从山东半岛的现实情况看,半岛南北方气候特点,整体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先天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和名优农产品的优势,目前,山东半岛已发现128 种矿产资源,是全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并且具备特殊优势—海洋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山东省发展的重心区必然为山东半岛地区。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发展条件 (2)第二节机遇挑战 (6)第三节重大意义 (7)第二章总体思路 (8)第四节指导思想 (8)第五节基本原则 (8)第六节战略定位 (10)第七节发展目标 (11)第三章促进城市群空间合理布局 (14)第八节构建“两圈四区”总体布局 (17)第九节完善“一带多轴”网络体系 (32)第十节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 (33)第十一节合理拓展新空间 (36)第四章引导城市群人口有机集聚 (38)第十二节优化人口布局 (38)I第十三节统筹推进人口市民化 (44)第五章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 (47)第十四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47)第十五节完善产业创新平台 (49)第十六节促进产业协调布局 (51)第六章构筑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 (55)第十七节加强城市群对外交通建设 (55)第十八节完善城市群内部快速交通网络 (57)第十九节提升城市群集疏运能力 (60)第七章增强城市群设施承载能力 (64)第二十节构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64)第二十一节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67)第二十二节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68)第八章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共保 (70)第二十三节构筑“魅力半岛”生态格局 (70)第二十四节协同治理环境污染 (74)第九章提升城市群开放合作水平 (76)第二十五节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77)第二十六节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79)第十章创新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 (82)第二十七节健全区域发展协调机制 (82)第二十八节创新要素畅通流动机制 (82)II第二十九节完善公共服务共享机制 (8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 (90)III前言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参与竞争的战略区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引黄河流域,南北紧邻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既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在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地位突出。
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总论1.1规划名称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2任务由来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高、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地区。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研究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聚集的态势逐渐显现,卫星城镇逐步发展,以交通干线为主线形成的城市带和产业带逐渐形成,城际间客运需求大幅增加。
虽然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网络,但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幅增加的过境客货运量、城际客货运量和区域对外中长途客货运量,既有交通方式能力已经或即将不足,必须发展新的交通系统。
城际铁路具有全天候、运能大、用地省、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公交化等优点,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建设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能大的城际铁路可以改善交通结构,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运输方式,并通过大型换乘枢纽与市内轨道交通很好地衔接起来,实现了立体换乘甚至是零换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运输方式的选择。
建设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际铁路,能有效地解决区域交通运输瓶颈、提高通勤速度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必须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既是缓解区域主要通道运输紧张状况、满足城际客运需求的需要,也是优化城际运输结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评价范围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涉及山东省内14个行政区域,评价对象涉及到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素,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影响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其影响范围也相差较大。
因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既要考虑不同的环境要素,又要考虑不同的建设方案。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前言 (3)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5)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 (6)第二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9)第三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3)第四节市域防洪规划 (13)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4)第六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15)第七节核心城市圈规划 (18)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20)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1)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22)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22)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4)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25)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26)第五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26)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8)第一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28)第二节停车设施规划 (30)第三节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 (32)第八章园林绿地及景观风貌规划 (33)第一节园林绿地规划 (33)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34)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5)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5)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7)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39)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40)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43)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3)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5)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6)第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48)第一节消防规划 (48)第二节人防规划 (50)第三节防洪规划 (51)第四节抗震规划 (52)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53)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5)第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5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措施 (58)第十七章附则 (59)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朐、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文本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科学指导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山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规划所指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八个设区城市和邹平县(行政区划属滨州市),面积约万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6年—2020年,有关重大行动计划安排在近期(2006年—2010年)开展,对远景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3、山东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年—2010年)》5、国家、山东省和各地其他相关规划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定位第五条发展总目标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以青岛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立足东亚,面向世界,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带动全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条发展分目标1、立足东亚,接轨国际的开放地域青岛要率先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中国参与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头军之一,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
2、带动山东辐射中西部的强势龙头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达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打通和中西部的联系,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门户。
3、空间优化,分工有序的都市连绵区依托胶济-蓝烟铁路、沿海铁路等主要发展轴线,选择有利区位强化大中城市,发展小城镇,鼓励生产要素沿综合交通走廊集聚,强化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加强与外部区域的社会经济联系,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开放活力、协调发展的都市连绵区。
4、人地和谐,适宜居住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城镇产业改造,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资源再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城市间以生态绿地为主体,城市中以绿地公园为核心的城市群绿色空间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群体。
5、城乡一体,文明富足,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区域充分发挥城乡优势和特色,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融合,使城市与乡村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形成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城乡一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区域。
第七条分期实现目标1、2006年—2010年为发展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针对问题寻找发展途径,完善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的建设,增强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中小城市规模等级,促进8个设区城市的一体化整合,并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城市体系完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分布密集的多条城市带,都市连绵区初具雏形。
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
2、2010年—2020年为发展成型阶段,也是全面发展和重点提高阶段。
各城市化重点引导区的城市化加快,城市体系逐步优化完善,网络化程度大幅提高,都市连绵区的实体地域基本形成。
山东半岛城市群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全省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
3、2020年—205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
城市化高峰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
区域城市体系发生结构转型,青岛的龙头地位逐渐显现。
山东半岛以及山东省其它地区在青岛的辐射带动下,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成为现实,在环黄海地区的区域地位日益突出。
第八条战略定位1、在全球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
2、在环黄海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之一。
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推动“中韩日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
3、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在山东省范围内,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的前缘,是全面体现山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密集地带。
第三章空间发展战略第九条总体战略优化、整合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产业、生态环境和城镇空间布局,立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全方位拓展城市群腹地范围以及与韩日地区的交流合作,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内各项资源开发与保护,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与保障系统,为城市群发展提供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空间载体。
总体战略包括经济国际化战略、人口城市化战略、龙头带动战略、经济协同战略、都市连绵区培育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六大具体推进战略。
第十条以韩日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通过吸引外资和扶持民营经济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山东半岛城市群从外向带动的经济增长战略转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
培育青岛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国际城市,以制造业发展为中心,构筑临港大工业体系,加快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充分发挥胶东半岛地区临近韩日的地缘优势,承接世界尤其是韩日制造业转移,构筑面向韩日的跨国城市走廊,使山东半岛成为我国沿海的又一重点发展区域。
第十一条以空间集聚为导向的人口城市化战略全面实施开放型城市化战略,引导人口向城镇迁移。
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人口向城镇迁移,引导省内其它地区人口向区域内城镇迁移,强化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使山东半岛成为国内人口跨区域流动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强化社会保障,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
调整乡村工业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同步集聚。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改进和加强土地管理,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矛盾。
逐步完善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政策。
第十二条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对外开放的龙头,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山东全省的龙头,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战略核心是培育青岛在山东半岛区域内的龙头地位。
通过黄岛开发使青岛港口重心西移,以港兴市,促进青岛发展,并与即墨、胶州和胶南进行统筹规划,促进青岛由半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组团式城市转型,拉开青岛都市区框架,做强青岛龙头。
扩大青岛以及整个山东半岛地区的腹地范围,积极促成打通邯济、青银、青红、青太等西向交通干线,使胶新铁路投入运行,并增加菏兖日铁路与陇海铁路之间的联络线,把陇海铁路沿线的经济流向青岛方向引导。
青岛应将金融、保险、咨询、公证、海事仲裁和货物代理等与外经外贸有关的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并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第十三条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明确各中心城市在半岛城市群内的服务职能,通过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地区产业联盟构造半岛地区八大优势产业,包括家电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石油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海洋产业和旅游业。
促进城市产业联系,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快速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带动山东发展的核心产业地带,进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第十四条以培育都市连绵区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努力提高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的外围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做实都市区。
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填补半岛区域内城市链条中的“塌陷”环节,选择高密、诸城、莱阳、龙口、青州、平度、蓬莱、莱州等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形成半岛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构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的核心。
完善区域内部综合交通走廊,建立山东半岛都市区组织协调平台,支撑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五条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限制开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生态敏感区域,加大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等的保护和治理力度。
合理保护、统筹安排、协调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海洋资源等。
第四章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第十六条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总人口471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20年城市群区域总人口5590万人,城市化水平70%。
各市域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详见表1和表2。
表1 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域总人口规模(单位:万人)表2 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城市化水平(%)第十七条城市化策略建立山东省东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政策,积极引导鲁西南地区劳动力向山东半岛区域转移,鼓励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城市化,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县级以上城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小城镇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并集中培育中心城镇,为人口转移和人口非农化创造充足就业条件。
强化社会保障,调整乡村工业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同步集聚,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健康城市化进程。
第十八条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以实现集约、精明的城市增长为目标,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集约利用,优化布局。
在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用地发展需求与供给的各种因素,实行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
第十九条城乡统筹发展1、各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要对城乡地域进行统一规划。
2、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3、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
4、为进城农民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和设施。
5、规划建设一体化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五章空间发展规划第二十条城镇空间发展策略1、提高区域国际化开放程度,发挥青岛作为对外开放龙头的带动作用。
2、增强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东营、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以城市区为区域功能地域,实现分区域整体发展。
3、增加区域内大中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促使各级城市规模、功能升级,促进多条城市密集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