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动机、个性特征以及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于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对象: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教师的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估、教学设计等。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
第二部分:学生心理发展2.1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近侧发展区、指导性学习。
2.2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等八个阶段。
同伴关系、友谊、恋爱关系的发展。
2.3 个性与人格发展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
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与策略3.1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认知结构。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社会互动。
3.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精加工、组织。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求助策略。
第四部分:动机与情感4.1 学习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能力、关联性、自主性。
成就动机理论。
4.2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评估5.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
5.2 教育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标准化测试与表现性评估。
反馈的提供与利用。
第六部分: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6.1 教师心理教师的信念、态度与价值观。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关键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思考和推理。
同时,批判性思维开始发展,他们不再盲目接受知识,而是更愿意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情感方面,大学生的情感丰富且复杂,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两极性。
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此外,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自我的关注和探索增多,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在意志方面,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渐成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果断性,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可能出现意志动摇的情况。
二、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其重要的概念。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通过铃声和食物的多次结合,学会了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斯金纳的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从而不断强化按压杠杆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通过惩罚来抑制不良行为。
但它也有局限性,过于强调外部因素,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例如,布鲁纳主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他提倡发现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奥苏贝尔则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认为新知识要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完整资料(终极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一、概念解释1.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冯特在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括人格和心理过程(情、知、意)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事一个交叉学科。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实验法: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4. 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 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教师威信是师生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4、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师爱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6.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这一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的信念。
8.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督以及调节的能力。
9.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
10.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能够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1. 学习:人与动物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及其行为潜能的变化。
12.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3.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
14. 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5.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网络结构为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16. 学习动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各章节总结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1 学习目标1.识记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2.熟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3.了解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4.理解心理学、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等概念;5.识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意识、无意识、行为等基本概念;6.举例说明心理学对教育工作的作用;7.比较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主张;8.熟悉心理学各流派在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利弊。
1.2 核心内容纲要(4)心理特征2.个体心理与行为(1)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任何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各种因素叫刺激。
(2)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缘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2)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1)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2)群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它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二、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1.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1)唯理论(2)经验论2.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1)构造主义(2)机能主义(3)行为主义(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3.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1)认知心理学(2)人本主义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2.1 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及任务;3.了解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及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4.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5.理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基本概念;6.能够用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高等教育的作用;7.能够分析教学过程的构成环节;8.结合高等教育实际,按实验法的要求,就高等教育的某一问题做一个实验设计;9.理解教育心理学在各环节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第一章绪论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闭,69闭名词解释)P4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4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5。
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
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5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6 69闭1。
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3。
问卷调查法4。
个案分析法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打印版(1)
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测量研究此种变量。
5.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6.教师威信: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7.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8.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自主判断。
9.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自己对自己面对任务时,能否有效应对任务的信念和判断。
10.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11.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在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2.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多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来的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
14.学习动机:为了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和内部心理状态。
15.学习的(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过程)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6.学习观(目的)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7.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8.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19.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给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它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自我察觉活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2、心理发展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挫折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成就动机个人认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5、归因寻找行为的原因。
6、问题解决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具备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和认知操作。
7、认知-发现说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8、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9、需要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0、从众在强大的群体压力面前,很多人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
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11、定势也称心向,是指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2、案例教学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重具体轻抽象,强调个人从经验中构建知识,重视从具体经验和个人理解中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
(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但也强调数量所反映的规律。
它既关注与教育教学过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事情,但也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讨不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有效教学的条件;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探讨教学设计及教学考评等,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一)高等教育及其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
2.教育对象不同:对象是大学生。
3.社会职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
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4.地位作用不同: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培养的方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定义应当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其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对象、结构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方法等,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问题。
(2)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的问题(3)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的问题(4)学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问题(5)学生健康体质和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6)学生心理卫生和教育的问题(7)学生个别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的问题(8)现代教育技术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9)学习成绩评定的问题(10)教育心理学的问题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观察法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实验室实验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可能是开卷题)具体内容在旧书上,大家可以到我这里来复印。
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8、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现病人的潜在动机,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开卷简答闭卷论述1-2页)六个环节:明确教育目的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教学评价。
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3)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10、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有哪些?5+6题11、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理论和应用相交叉的科学(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科学(3)古老的话题,崭新的学科,一门新的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总结(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广义: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学校教育心理学科学问题2.特色是“高,专”3.对象是大学生;4.为实现高效的三大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高等教学心理学的学科界定问题;2.高等学校学习的心理研究;3. 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 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整体观、层次观、动态观、自组织适应观)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
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人的心理:1.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2.心理状态;3.个性:1)心理动力(动机,兴趣,需要,世界观)2)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学习参照物,自我评价)2.生活方式改变;3.就业导致的焦虑;4.性格的不成熟性;5.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6.人际关系的困扰;7.情感冲突。
大学校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全面认识自我(他人,自我,)2.正确对待自我(积极悦纳自我,理智对待自我,乐观憧憬自我)3.努力完善自我(确定正确的理想自我;理想细化为子目标;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第三章: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学习:广义: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变化(四方面理解)狭义: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类型:1.布鲁姆:依据学习目标进行的分类(认知、情感和技能学习)2.加涅:依据学习结果进行的分类(智能、认知、言语、动作、态度)3.冯忠良:依据学习内容进行的分类(知识、技能(做事)、行为规范(做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书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1.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认知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概述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主要揭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大学生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发第一、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第二,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性、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第三,地区和教育程度两种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性、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1.消费方式适应时代,网络消费突出3.消费态度不理性,攀比消费明显4.消费结构多样,旅游享乐消费上升二、生活方式的变化 1.学习方式越来越自主化 2.交往方式更加社会化和便捷化 3.休闲方式越来越网络化 4.消费方式多元化】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特征1、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3、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二、大学生的记忆特征:1.意义识记占优势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3.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4.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三、大学生的思维特征:1.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 2.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交往内容的多样性;交往目的的自我认知逐步清晰;独立自主性逐步发展;个性在实践中第三章高校教师心理教师的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1.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2.具有渊博的3.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4.具有正确的学生观5.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尊重友善;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期望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预、引导、讲授、练、归纳、复。
心理学在其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特点和心理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相对持久性变化。
2、研究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基本过程)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41-44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创造等过程。
其中,感知是通过感官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注意是选择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记忆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思维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用的过程,创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基本过程。
3、研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的影响因素)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45-50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研究者的个体差异、研究环境、研究任务和研究策略等。
个体差异包括认知差异、情感差异和动机差异等,研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研究任务包括任务难度和任务类型等,研究策略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等。
4、研究的评价方法有哪些?(研究的评价方法)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51-53研究的评价方法包括测验、观察和自我评价等。
测验是通过考试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观察是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5、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理论的应用)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54-56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例如,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研究任务,避免研究负荷过大;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注意理(人人共有)意志过程:意志现心理状态----注意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因人而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二)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三)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一)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的规律性。
★注意事项(1)每次观察项目不宜太多,最好只观察一种或两三种行为;(2)所要观察的行为,应从特征上加以明确界定;(3)观察中应随时记录;(4)可采用时间取样方式。
5、※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1)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2)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渴望独立和依然依赖的矛盾;(4)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6、※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2)想象目的明确;(3)想象内容丰富; (4)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
7、※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1)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8、※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5)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6)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9、※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时常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老师没具体划范围, 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1.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接说, 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 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动物实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强化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能直接起强化作用, 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反复联合, 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类的认知并非一元, 而是多元, 传统智力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 过于狭窄。
因此, 加德纳认为, 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 即: 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本规律的科学。
它既研究学生学的规律, 也研究教师教的规律, 但以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为主。
②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 以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习理论, 使学生能运用这些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其次是研究、揭示教的心理规律, 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建立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 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19世纪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为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做好了准备。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同时还因为19世纪心理学本身的长足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高教心理学重点
★重点论述☆普通论述▲重点简答△简答※其他※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3.1879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因此它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4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华生,《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路线“刺激—反应”(S—R)。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于1820。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人格结构模型。
6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
主流7心理学的任务:对心理和行为作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任务的生活质量。
8▲教育过程的阶段:A确定教学目标。
这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两大因素影响。
B分析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和主要策略。
C选择教学方法。
确定了目标—学什么的问题之后,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考虑如何教的问题,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D执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交互活动的过程。
E评价和反思教学。
评价和反思的过程,用于衡量教与学的效果,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
9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0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1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为中介的师生互动过程。
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对学生、教育影响过程和自身行为这三方面信息的处理、调控与改造能力。
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A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目录1.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2 1.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意义.............................2 1.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1.3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5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6 2.1 行为主义理论...........................................7 2.2 认知理论...............................................8 2.3 人本主义理论..........................................102.4 其他理论流派简介......................................113.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学习心理...............................12 3.1 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策略..................................13 3.2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5 3.3 学生的学习风格与适应性................................163.4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184.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教学心理...............................19 4.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策略..............................20 4.2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互动..................................21 4.3 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224.4 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个性特征..............................245.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255.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265.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285.3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95.4 心理辅导的技巧与策略..................................30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326.1 研究方法概述..........................................336.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步骤..............................346.3 实验法的应用实例分析..................................366.4 其他研究方法介绍......................................377.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案例解析.....................391.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行为模式以及与学习、教学和评估相关的心理因素的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情绪,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意识: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清醒状态。
3、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有多种心理现象组成,包含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下的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6、观察法:实际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的或生理变化以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研究方法。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其中个体心理结构又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10、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意义何在? 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条件;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1、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第一,人的行为是受其内心心理活动支配的,第二,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的,并且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第三,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按其研究情境与真实教育情境的相似性,可分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按是否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可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按照其获得资料的量化程度可分为量化研究和质的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来源可分为总体研究、抽样研究和个案研究;按照问题来源与假设的种类,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2、心理学发展代表人物。
(1)“心理学之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否认意识,主张行为。
(4)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
(5)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其主张无意识。
马斯洛、罗杰斯是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主张心理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6)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3、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不均衡性。
4、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两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1)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第一阶段是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
(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人类心理机能由低向高发展过程由三方面推动。
第一,起源于社会文化;第二,个体发展来看,语言、符号等中介使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新的心理机能;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5、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期限”等观念。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6、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
(1)赫尔马特“科学教育之父”(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称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后又出版了《双生子的测量》、《教育原理》、《智力测量》。
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综合化、本土化、情景化。
8、●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教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4)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9、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伦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0、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从认知特征看,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2)从情绪特征看,当代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3)从人格特征看,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4)从信仰追求看,当代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5)从人际交往看,当代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6)从恋爱与性观念看,当代大学生渴望和正视爱情,性呈现出开放性特征。
1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善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1)全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预防、调治和发展性原则。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1)在教育理念上,以“发展”为重,避免以“矫治”为主;(2)在教育目标上,以开发潜能为目的,避免以“治疗、解压、预防”为目标;(3)在教育途径上,需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并加强性互动活动的开展,打破以课堂教学和谈话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
第四章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心理健康15、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
16、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形成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17、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形成条件: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老师职业;树立学习榜样;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18、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1)专业知识。
应具备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2)专业技能。
有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3)专业情意。
涉及专业信念、专业情感、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
19、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持续的、复杂的过程。
20、专家型老师的基本特征(斯腾伯格):(1)拥有丰富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2)能够高次序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3)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1、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英国的斯腾豪斯):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
2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和途径:观摩和分析;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训练(反思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教师行动研究。
23、●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简答):(1)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2)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够平衡自我与环境、理解与实现的关系;(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内心情绪体验,并恰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24、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老师角色冲突;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人际适应不良。
25、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社会层面: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为老师营造一个维护老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2)学校层面: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为老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
(3)个人层面: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了解并接纳自己;悦纳、善待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休闲和放松。
第五章现代学习理论26、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指的是个体的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人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狭义上的学习就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7、●心理学意义上“学习”的含义:(1)学习的对象是知识和经验;(2)学习的过程是经历、体验和感悟;(3)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4)学习结果实现的条件是反复练习和经验;(5)学习的质量是追求行为的持久改变。
28、人的主体性:指人的自主、主动、能动、有目的地行动(活动)在解决问题(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价值、作用、地位。
条件有三个:一是自为的自律性;二是自觉的能动性;三是自由的超越性。
29、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三个主体性特征:第一,外部行为的自律;第二,内部意识的自觉;第三,在自律和自觉基础上的自我超越。
30、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1)接受本性(2)构建本性(3)间接特性(4)连续特性。
31、按大学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划分,高等学校可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
32、大学培养目标:一是研究型人才;二是应用型人才。
33、从两种人才的共同素质重要性来看,大学的学习特点:自主性;专业性;多样性;探索性。
34、现代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35、●现代学习理论四大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学习是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情境与反应形成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影响学习的因素:强化、学习者和情景。
从实质上看,行为主义者学习理论认为最为核心的学习影响因素是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行为的后果。
行为主义者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掌握学习。
教学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
(2)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托尔曼、布鲁纳等):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反应,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起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
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是学习者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影响学习的因素:○1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示范、矫正、反馈、惩罚在学习的作用,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材料的特点。
○2在学习者的主动性方面,学习者要具有主动学习的心态,能主动地将自己有观念与新学习的观念进行联系。
○3在学习材料方面,新学习的内容要能与学生原有的观念存在实质的必然的联系。
○4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学习动机三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提倡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茨基):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习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学习过程包含两个方面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建构学习的特征:主动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性;诊断性和反思性。
影响学习的因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结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典型教学模式: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教育的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学习过程: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影响学习因素: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重视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36、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7、●学习迁移的实质:形式训练说(认为官能训练的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方式);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所以有助于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的要素);概括化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份,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关系转换说(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认知结构说(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38、●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定势的作用。
39●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合理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习的迁移;教授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迁移;注意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0、动机涵义: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