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常识题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00题

2020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00题

2020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00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相适合。

C.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

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C.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不同。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曾公亮传》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曾公亮传》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曾公亮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

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

召试,为集贤校理。

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

”神宗以为名言。

知谏院。

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

”拜御史中丞。

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

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

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除田祖,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

知开封府。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

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

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

历齐、邓二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

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

哲宗登位,知郓州。

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遂绝其讼。

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为疠疫。

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

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

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

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B.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C.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D.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阅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本题共5小题,20分)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威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

已,再赠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古代文化常识,为高考新课标卷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之一,该题涉及面非常广,且无明确的出题范围,是考生备考中的一大难题。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1《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二)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

“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除”“拜”只指任命官职,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根据天色的变化将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称为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庐冢,也叫庐墓,指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解析“黄昏”是现代时间的19点~21点,“人定”则是21点~23点,所以“人定”应在“黄昏”之后。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解析“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

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

召试,为集贤校理。

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

”神宗以为名言。

知谏院。

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

”拜御史中丞。

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

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

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除田祖,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

知开封府。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

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

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

历齐、邓二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

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

哲宗登位,知郓州。

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遂绝其讼。

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为疠疫。

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

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

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

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B.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C.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D.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阅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解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解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解析版)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23: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母题来源】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母题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

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

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

车驾再出郊帝日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移书金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

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

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

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

”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

明日,卒,年六十三。

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B.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C.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D.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荫指的是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或妻子因丈夫有功劳而得到皇帝赏赐的封号。

2020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100道

2020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100道

2020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识记古代文化知识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识记古代文化知识
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 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
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 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 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 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 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 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第四板块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学案三 识记古代文化知识
考点解读
• 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将文化常识 的考查列为独立考点,足以体现教育部命题中心对传承古代文化,
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视。综观近三年的考情可以发现,考查的主要是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含义比较固定的、与理解文意有密切
•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 略嫡庶。
•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 微课 掌握两种文化常识题的应考方法
• 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 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 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

2020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00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00题附答案

20级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00题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依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镁)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镁,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⑫(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⑭(下车)官吏初到任。

A.①③⑤⑥⑨⑩B.②④⑦⑧⑪⑬C.①②④⑧⑨⑭D.③⑤⑥⑩⑫⑭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1 《论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

(共 6 分)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

(2 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4 分)答案:12.参考答案:(1)“生而知之者”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天生就聪明智慧的人);“不知而作之者”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不知其然而盲目创作的人)。

(2)途径:学习研究古代文化;增广见闻,择善而从;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

启示:略2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

(共 18 分)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

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

四卿恐,遂反攻出公。

出公奔齐,道死。

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

请地赵,赵不与。

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

赵襄子【1】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2】;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

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

”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

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五 古文化常识题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五  古文化常识题 (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

专题五古文化常识题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共用作业一、对点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拾遗,官名。

我国古代有尚左的传统,一切以左为尊。

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

B.度支,官署名,魏晋时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

长官为度支尚书,隋朝改为民部尚书,唐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C.翰林学士,官名。

唐玄宗时号“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职掌不尽相同。

D.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隋唐至明清沿置,名称略有变化。

解析:选A A项,“一切以左为尊”错,周、秦、汉时,以右为尊,元代也以右为尊。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乡试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解析:选A A项中说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

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缞绖,分别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和丧带,即整套丧服,后引申为“服丧”。

解析:选B后一句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答案:A,股指的就是大腿。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 “权” 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答案: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3.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

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答案:C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辽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刑法
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2)(2017·全国卷Ⅱ)收考,“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
思。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明确考查原则 1.题干表述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要求选择的是“不正确”的一项。选项的解说往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 就要求我们精准掌握、细心辨析。 2.选项解说的“加点词语”其实就是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关键词,而且是对 这个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意味着选项可能是对加点词词义(包括文中含义)的 解说,也可能跳出文本,不解说其本身的词义,只要与“加点词语”涉及的文化知 识相关,都在解说的范围之内。
(1)(2018·全国卷Ⅰ)践阼,践:踩,践踏。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
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古代帝王即位。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 东,称阼阶。 (2)(2018·全国卷Ⅰ)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 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宗法礼俗 (3)(2018·全国卷Ⅱ)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 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4)(2018·全国卷Ⅱ)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 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5)(2018·全国卷Ⅲ)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 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10)(2015·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
承制。
(11)(2014·全国大纲卷)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
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7)(2016·全国卷Ⅱ)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请求退职的 委婉说法。 (8)(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 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9)(2016·全国卷Ⅰ) “有司”,古代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 (10)(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 官职官制 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1)(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部长官 称为礼部尚书。 (12)(2016·全国卷Ⅲ)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 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13)(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 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5)(2016·全国卷Ⅱ)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 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6)(2015·全国卷Ⅰ)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钦宗。 姓名称谓 (7)(2015·全国卷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8)(2015·全国卷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 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4)(2016·全国卷Ⅲ)“两京”(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服饰常识
(2014·全国大纲卷)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 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4.所考查的古代文化知识,绝大多数是在史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也就 是《考试大纲》所强调的“常见”。综合分析考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①人的称谓;②古代官职;③天文历法;④古代地理;⑤科举制度;⑥风俗文化; ⑦饮食器用;⑧音乐文娱。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称,如令尹、府尹、京兆尹等。而不是知府的简称。令尹,战国时楚国 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地位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百官之首——相。 (2)(2018· 全 国 卷 Ⅲ) 近 侍 是 指 接 近 并 随 侍 帝 王 左 右 的 人 , 他 们 职 位 不 高,但对帝王的影响很大。 (3)(2018·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 官职官制 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4)(2017·全国卷Ⅰ)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 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5)(2017· 全 国 卷 Ⅱ) 下 车 , 古 代 可 以 代 指 新 任 官 吏 就 职 , 后 来 又 常 用 “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6)(2016· 全 国 卷 Ⅱ) 吏 部 是 古 代 六 部 之 一 , 掌 管 文 官 任 免 、 考 核 、 升 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
(3)(2014·全国大纲卷)《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建筑器物
(2018·全国卷Ⅰ)“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代的代称,赴阙 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1)(2018·全国卷Ⅲ) “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
二、古代文化常识两种记忆方法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 考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 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 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 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 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三、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三步骤
随堂巩固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古代文化常识高考考查内容
(一)明确考查内容 2014~2018年全国卷文化常识考查内容汇总
常考内 容
姓名称 谓
第1轮 ·语文
高考考查
(1)(2017·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 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2017·全国卷Ⅱ)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 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3)(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 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4)(2016· 全 国 卷 Ⅱ)“ 中 宫 ” 是 皇 后 所 居 之 宫 , 后 来 又 可 以 借 指 皇 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6)(2018· 全 国 卷 Ⅲ) 御 名 指 皇 帝 名 讳 , 古 代 与 皇 帝 有 关 的 事 物 前 常 加 “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7)(2017·全国卷Ⅰ) “姻亲”指由婚姻而结成的亲戚,包括血亲的配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2.文体记忆法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 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的:
著作例
史学著作
语录体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 512章;
编年体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1)(2018·全国卷Ⅱ)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
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科举制度
(2)(2017·全国卷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 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3)(2015·全国卷Ⅰ)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
偶、配偶的血亲以及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也有直系与旁系、尊亲属与卑
亲属之分,均以配偶为标准。“血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
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所以,“姻亲”与“血亲”不同。
宗法礼俗
(8)(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 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9)(2016·全国卷Ⅰ)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
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1)(2018· 全 国 卷 Ⅱ) 京 师 是 古 代 京 城 的 通 称 , 现 代 则 称 为 首 都 ; “ 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2)(2017·全国卷Ⅱ)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
历史地理
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3)(2016·全国卷Ⅰ)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科举记忆法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 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 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生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 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 了。
(9)(2015·全国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 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常考内容
高考考查
(1)(2018· 全 国 卷 Ⅲ) 前 尹 在 文 中 指 开 封 府 前 任 府 尹 ; “ 尹 ” 是 官 的 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