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桃花源记并诗》中“渔人”意象研究
2023年第9期- 37 -文化发展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Development自宋代起,陶渊明诗文的价值逐渐被发现,陶渊明开始成为许多文人研究学习的对象。
《桃花源记并诗》作为陶渊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陈寅恪就曾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考证过桃花源的原型。
近年来,学界对于“桃花源”的研究并未减少,但多集中于对其“乌托邦式”空想的探讨。
本文从“渔人”意象入手,深入挖掘陶渊明内在的人生追求,了解其建构的至真至乐的“桃花源”。
一、《庄子·渔父》《楚辞·渔父》中“渔父”形象综观历史可知,“渔人”意象成形于《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
这两篇作品篇名相似,都塑造了不拘于俗的隐者形象,但“渔父”形象有其共同点也各有独特之处,蕴含着不同的意蕴。
《庄子·渔父》《楚辞·渔父》的共同点在于,两篇作品中出现的“渔父”来历踪迹皆不可知,充满神秘感。
《庄子·渔父》中孔子在缁帷树林里弹琴吟唱,曲未奏完,“渔父”出现,文中并未写“渔父”从何处来,“渔父”离去的踪迹更是无法探寻,只飘然消失在芦苇间,让孔子与其之间的谈话如同大梦一场。
同样,《楚辞·渔父》中屈原因遭谗言被放逐而满腔愤懑,在沅江边徘徊,“渔父”出现与屈原交谈。
其中并未交代“渔父”本人的任何情况,也未描写其从何而来。
“渔父”只留下自己的忠告就飘然离去,其踪迹同样不可探寻。
《宋书·隐逸传序》曰:“夫隐之为言,迹不外见,道不可知之谓也。
”[1]他们安于平静自在的生活,逃避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也有其不同点。
《庄子·渔父》主要写了孔子和渔父的对话且倾向于对孔子的批评。
“渔父”主要着眼于对孔子“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2]的行为进行批评。
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对儒家礼乐制度的批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及解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把捕鱼作为职业。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渔人)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非常惊异这个景象。
(渔人)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消失的地方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透着光亮。
(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入。
(洞口)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并自得其乐。
(村里人)看见渔人,于是非常惊讶,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所问的问题。
(村里人)于是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谈谈《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视角
的背 后 有 着 强 烈 的源 自民 族 记 忆 和 原 始 经 验 的集 体 无
意 识 。 ” 我 们 从 文 学 作 品 中追 溯 渔 夫 文 化 的 源 头 .可 以追 溯到 《 子》 庄 : 孔 子 愀 然 日“ 问何谓 真 ?客 日 :真 者 。 诚 之 至 请 ” “ 精 也。 不精 不诚 , 能动 人 。 强 哭 者 虽 悲不 哀 : 不 故 强怒 者 虽 严不威 ; 亲者虽笑不和。 悲无声而哀 . 怒未发 而 强 真 真
人 之 心 境
参 考 文献 :
王开东《 明朝 散 发 弄扁 舟— — “ 父 ” 象 解读 》 渔 形 [ 者 通 联 : 苏张 家 港外 国语 学校 ] 作 江
其 后关 于渔 夫 的 诗歌 中 .非 常 著 名 的便 有柳 宗 元 的《 江雪 》 《 翁 》在 “ 舟 蓑笠 翁 , 钓 寒 江雪 ” 卓 和 渔 , 孤 独 的
教参文 读l 学考本 攀 大.解I I l
了 。 开 桃 花 源 , 人 还 要 “ 太 守 , 如 此 ”可 见 他 不 离 渔 诣 说 . 是 仅 仅 为 了满 足 一 下 猎 奇 心理 . 见 太 守 . 他 必是 有 其 目 的 的 。 么 目 的 呢 ? 他 违 背 “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 承 什 让 不 的 诺 ? 不 是 将 此 事透 漏 给 家 人 邻 人 . 是 急 匆 匆 直 奔 太 他 而
捷有词《 虞美人 ・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 云 “ 红烛 昏罗
帐 。 年 听 雨客 舟 中 , 阔云 低 . 雁 叫 西 风 。 今 听 雨 壮 江 断 而
僧庐下 。 已星星也。 鬓 悲欢 离 合 总 无 情 , 任 阶 前 点 滴 一 到 天 明 。 这 首 词很 形 象地 告 诉 我 们 , 龄 不 同 。 ” 年 阅历 不 同 。 境 不 同 , 对 同一 事 物 , 出 的 感 悟 与体 会 必 定 处 面 生 不 同 。桃 花 源 记 》 文 章 , 《 这 自己 和 它 结 缘 很 久 了 , 初 从 相 识 , 以 后 的 几轮 教 学 . 到 外加 多 次 听 公 开 课 , 以 说 可 对 此 文 是 历 久 弥香 , 嚼 愈 有味 。 愈 以 往 读 《 花 源 记 》 只 关 注 到 作 者 描 绘 了 一 个 没 桃 , 有阶级 , 有剥 肖 。 没 0 自食 其 力 。 自给 自 足 , 平 恬 静 , 和 人 人 自得 其 乐 的社 会 . 就 是 说 . 关 注 的是 “ 花源 ” 也 我 桃 这 个 客 体 . 注 的 是 作 者 笔 下 的景 物 与 民风 . 不 曾 留 意 关 并 文 章 中 的一 个 很 重 要 的 人 物— — 渔 人 渔 人 重要 . 说 主
《桃花源记》读后感写渔人的狡猾的感受
传说中的"桃花泉"中的渔夫在欢庆中偶然撞上幽僻和天堂的桃花泉时,展现出一种错奇的魅力。
用狡猾的笑容,他拍拍自己的背发现这个隐藏的宝石,和他聪明的诡计协调镇民溢出豆子使他充满了胜利感。
尽管桃花泉的宁静美观,但渔夫对他的发现的态度是自满和玩耍狡猾的。
哦,他是多么狡猾的家伙,欣赏他自己的聪明,当他吹嘘这个
神秘的天堂的奇迹!
渔夫只为第一又以桃花泉为目,不畏玩脏以得其欲。
他狡猾狡猾,狡猾地欺骗镇民,只是为了得到他手中那甜甜的春天。
不是和大家共享美,哦不,而是利用它来达到他的目的。
费舍尔曼错误的策略感和自我满足感最终证明是他的逆转,因为他没
有认识到桃花泉的真正意义。
他没有将泉水的内在美丽和宁静视为值
得珍惜和捍卫的东西,而是将泉水仅仅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
归根结底,他的狡猾和欺骗使他无法真正体验到桃花泉的敬畏和魔力,使他
空洞而未果。
这是一个警告性的故事,说明对资源管理采取整体和长
期办法的重要性,强调养护和种植对短期收益和开发的价值。
《桃花源记》中“渔人”探微
《桃花源记》中“渔人”探微教学《桃花源记》在初中各年级已经好几次了。
几年前,初三学生就提出过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渔人,何许人也?”对于这个问题,我当时也百思不得其解。
《桃花源记》中的桃源美景,淳朴民风令世人向往。
而一切美妙的感觉都与文中的渔人相关,他犹如导游者,引领读者进入桃源胜境。
所以历来的《教师教学用书》都把渔人的行踪说成是全文的线索。
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1993年5月版,引文有省略)就是其中一例: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
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
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
“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
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
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曰:‘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跟外人说了吗?“及郡下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
然而这些《教师教学用书》对渔人形象的关注却太少了。
其实,学生的问题提得不错,渔人的形象大有探究的必要。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
他做过几任小官,因为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过着俭朴的生活。
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在晚年创作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
他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虽然他的许多作品都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和农夫生活,然而本篇的主人公却偏偏是一个渔人。
桃花源记对渔人的评价
桃花源记对渔人的评价《桃花源记对渔人的评价》篇一渔人,这个在《桃花源记》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人物,他的形象就像一颗多面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光彩。
在桃花源里的人眼中,渔人也许一开始是个充满好奇与善意的闯入者。
你想啊,他划着船,沿着那溪流一直走,忽然就发现了这个宛如仙境般的地方。
那时候的他,就像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眼睛里肯定充满了惊喜。
“哇塞,这是啥地方啊?简直酷毙了!”他进入桃花源的时候,那里的人们热情地招待他,给他吃的,跟他聊天。
也许在那一瞬间,他是被桃花源里的淳朴和美好所打动的。
可是呢,这渔人啊,可能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在桃花源里待了几天后,就想着要离开。
这里面是不是有点奇怪呢?我觉得他可能是那种不安分的人,虽然桃花源美好得像个梦,但他还是想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就像我们有时候在一个特别舒服的地方待久了,却又想念外面的喧嚣一样,也许他也是这样吧。
但他离开的时候,桃花源里的人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别人。
嘿,结果呢?这渔人就像个管不住嘴的大喇叭,“噗”地一下就把这事儿给抖搂出去了。
他这么做可就有点不地道了啊。
我就想问问他,你当时答应人家的时候,是不是就没走心呢?他这么一搞,就像是打破了一个美好的瓷器,把桃花源的宁静给搅和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渔人也许是个平凡的人,他没有那种能够坚守秘密的伟大品质。
在他的世界里,可能觉得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就应该让大家都知道。
他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看到好东西就想分享,也不管是不是合适。
可是啊,他这么做,却给桃花源带来了可能的灾难。
要是后来那些人真的找到桃花源,破坏了那里的宁静和谐,那渔人可就是罪魁祸首了。
不过呢,渔人也有他的可怜之处。
他生活在那个普通的世界里,也许他觉得把桃花源的事情说出去,能给自己带来点好处,比如得到别人的赞赏或者是一些物质上的回报。
就像我们有时候为了一点小利益,也会做出一些不太明智的选择。
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行为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桃花源记》“渔人”新解
《桃花源记》“渔人”新解杨玉栋江苏南通市天星湖中学为什么说“渔人”是“愚蠢”的呢?第一,因为他入而又出。
魏晋时期,连年战乱,社会腐朽黑暗,官府暴政比秦时尤甚,百姓民不聊生。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美好的,它宁静、平和、悠远、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面对如此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的生活境界,凡夫俗子当然应该是求之不得,就连“刘子骥”这样的“高尚士”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想去都不能实现,“渔人”这个撞了大运的家伙却“停数日,辞去”。
从“辞去”可以想象到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的,而且态度坚决。
他竟然不想留下来隐居村中,却要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受罪,实在是愚蠢透顶。
第二,因为他去而作记。
渔人既然要走,那你就走呗。
可他“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竟然在回去的路上到处作了记号。
作记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以后再来。
“世外桃源”是作者期待的悠悠历史与攘攘现实之间的一种理想境界,是作者幻想的饱受战乱之苦却对前途茫然无助的世人根本无法得到的生活境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岂是你一个渔人想走就走,想来就来的?有此想法,就是愚蠢,有此做法,更是可笑。
因此,作者为这个狡猾的“渔人”设计了“遂迷,不复得路”的结局,既造成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更是对渔人痴心妄想给予的无情讽刺。
第三,是因为他言而无信。
做人应当以诚信为本,村中人对渔人是善良真诚的,他们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源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情诚恳地设宴款待他,对他没有提任何要求,只在分手送别之际希望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既谦虚地表示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平凡,不值得对外面的人夸耀,也用此委婉的语气诚恳地表明自己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当此之际,渔人的承诺必定是“当然、当然”,“一定、一定”。
可是这个无耻的小人一出桃花源,立刻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不但“为外人道”了,弄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连远在南阳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甚至还主动带上太守的一班人马“寻向所志”,差点儿把桃花源人宁静、平和、美好的生活彻底打破。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探究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探究作者:石磊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9期内容摘要:《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即“愚人”的谐音,正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作者以此自况,是对自己人生的幽默、揶揄、悲哀的自嘲。
“渔人”出而复寻,急而媚官等一系列行为,正是影射了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求官经历、悲情人生。
关键词:渔人愚人谐音自嘲为官经历悲情人生《桃花源记》作为陶渊明晚年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对于深度认识、解读陶渊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文中多个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例如作者为什么将主人公的身份设计成“渔人”?该文中的“渔人”究竟是谁?“渔人”为什么入而又出、出而告官、记而复寻?作者为什么要用“桃源”作为他的理想之地?为什么要设计个“高尚士”刘子骥前往探寻的结尾?其中主人公的身份问题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杨玉栋先生在《〈桃花源记〉“渔人”新解》中认为这个“渔人”是“愚人”的谐音,并对此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深度解读,该文从谐音的角度理解陶渊明的写作意图,对我们正确理解文本很有启发,但是,杨先生认为“渔人”“言而无信”、“急而媚官”,他把“渔人”放到了作者的对立面上,认为陶渊明“直接通过对‘渔人’的身份设计表达了作者对不守信用、虚伪奸诈、趋炎附势的官场、市井媚俗之徒的强烈讽刺和批判。
”(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笔者以为,这样理解有失偏颇,有夸大和歪曲陶渊明写作意图之嫌。
因为这个“渔人”不但不是作者“强烈讽刺和批判”的对象,而且,他就是陶渊明本人的化身。
诚如杨玉栋先生所言,陶渊明之所以把文章的主人公设计成“渔人”,而没有设计成“猎人”“樵夫”之类,确实有他的谐音意图,确实取了“渔”是“愚”的谐音,这个“愚”确实有“愚蠢”之意思,但杨先生忽略了这个“愚”也还有“我”的意思。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有“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等语句。
而且这个“渔”还是“余”的谐音,可以表示“我”的意思。
《桃花源记》里的渔人
责任编辑:周逢宇在《桃花源记》中,渔人是个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陶渊明花了很多笔墨写渔人,比如写其发现了美丽的桃花林;找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在桃花源享受村人的盛情款待;一出桃花源就忘了誓言,急忙报告太守,并带其寻找桃花源。
陶渊明为何花这么多笔墨写渔人?我们且先看陶渊明其人。
他的才情卓尔不凡,年轻时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三仕”表明他曾积极入世,而“三隐”则表现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他最后一次出仕,仅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从期盼入仕,到最后坚决出仕,其间,陶渊明经历了一个痛苦而决绝的心路历程。
他梦想能有一番作为,结果却只能在乱世中寻找一方安顿自己心灵的净土——这是迫于无奈而做出的选择。
陶渊明通过渔人的眼睛,道出其心中对如桃花源般纯粹生活的向往;又通过渔人的“出卖”,呈现当时阴暗的社会现实,由此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
比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到底对村人说了些什么,陶渊明只字未提。
但从“皆叹惋”三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人所讲述的内容于村人而言,是多么匪夷所思,必是道出了桃花源外面的世界的黑暗、混乱、可怕。
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村人告诉他“不放眼世界课文发现文/陈美兰《桃花源记》里的渔人17放眼世界课文发现足为外人道也”,意思是村民们请求渔人保守桃花源的秘密。
但是渔人很不够意思。
他吃饱喝足以后,“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他不仅在沿路作下标记,还亲自带领太守的手下前去寻找桃花源。
读到这里,很多同学感到非常气愤,觉得渔人太不守信用了——刚刚得了村民给的好处,却转身就将他们出卖了。
所幸,渔人和太守最终没能如愿。
18放眼世界课文发现陶渊明为什么要在文中作这样的安排呢?我觉得,那是因为他想告诉我们,如桃花源般单纯美好的地方其实是不存在的,即使真的存在,也会有数不清的人为了一己私欲而去破坏它。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2)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2)本条刘孝标注引《中兴书》曰:“刘驎之,一字遗民。
”刘驎之喜欢捕鱼,他的朋友谢安(320;385)和王坦之(330;375)在当时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而对担任桓玄侍中的张玄(生卒年不详),他似乎并未放在眼里。
张玄本有攀附之意,最后却以尴尬收场。
所以,在东晋太元年间(376;396),能够“诣太守,说如此”的“渔人”,实非刘驎之莫属。
刘驎之人品高尚,在当时声望极高。
《世说新语;栖逸》第8条: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
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吁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
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
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甚厚,为乡闾所安。
本条刘孝标注引邓粲(公元377年前后在世)《晋纪》曰:“驎之字子骥,南阳安众人。
少尚质素,虚退寡欲。
好游山泽间,志存遁逸。
桓冲尝至其家,驎之方条桑,谓冲:‘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
’冲遂诣其父。
父命驎之,然后乃还,拂短褐与冲言。
父使驎之自持浊酒葅菜供宾,冲敕人代之。
父辞曰:‘若使官人,则非野人之意也。
’冲为慨然,至昏乃退。
因请为长史,固辞。
居阳岐,去道近,人士往来,必投其家。
驎之身自供给,赠致无所受。
去家百里,有孤妪疾,将死,谓人曰:‘唯有刘长史当埋我耳!’驎之身往候之疾终,为治棺殡。
其仁爱皆如此。
以寿卒。
”可见他在当地深得民心,是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名士,而两任荆州刺史桓玄(369;404)、桓冲(328;384)父子对他都非常器重。
刘驎之居住在距离荆州二百里的阳岐村,这是一个濒临长江的渔村,从荆州到江陵,这里是必经之地。
而从江陵去建康(今南京市),又必然经过浔阳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这条交通路线就是长江水路。
桃花源记渔人心理描写的作文
桃花源记渔人心理描写的作文
桃花源记中,渔人因机缘巧合而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他们的心理体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是惊讶万分。
当他们顺着小溪深入,看到那座没有人烟的村落时,一定感到万分诧异和新奇。
毕竟,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呢?渔人们心中必定百思不得其解。
渔人在进入桃花源后,内心一定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桃花源村民的生活简朴安详,远离战乱纷扰,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必然令那些生活在动荡年代的渔人无比向往和羡慕。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时,内心一定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们可能依依不舍,不舍得离开这个世外桃源;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将这个好消息带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体会桃花源的独特魅力。
桃花源给渔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纵使时光飞逝,他们依然记挂着那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
这种朴素而纯真的向往,不正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吗?
桃花源记生动地描绘了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心理历程,折射出人们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对世外桃源的永恒追求。
《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
《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桃花源记》的全文解析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它用来记载事物或发表议论,有时也用于说明。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马上就要学习这篇新课了,下面是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桃花源记》全文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2. 概括段意:第一段——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的入口。
第二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
第三段——写桃花源人热情接待渔人。
第四段——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人也没找到桃花源。
3. 概括本文中心: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4. 本文写法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充满了传奇色彩。
5. 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6. 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
7. 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意图是什么?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
它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写桃花源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8. 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有什么目的?作者虚构了这样的社会,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对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尽管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9. 第一段景物的描写带有神秘色彩。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及注释译文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注释1.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2.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
此指商山四皓。
3.伊人:指桃源山中人。
云:句中助词,无义。
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4.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
湮(yān):埋没。
5.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
肆:致力。
《桃花源记》中“渔人”小议
《桃花源记》中“渔人”小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渔人”看似有点儿聪明,实则是一位不识时务、狡诈险恶、背信弃义的“愚人”,作者巧妙构思,借用“渔”和“愚”都读作“yú”的谐音,本是写“渔人”,实则写“愚人”,对“渔人”作了辛辣讽刺。
一、“渔人”不识时务。
文中所述魏晋时期,那时政治黑暗、社会腐败、民不聊生,“渔人”无意中闯入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安静平和、生活富足、民风淳朴的绝景佳境――桃花源,对于这样一位极为普通的渔民,能撞上如此大运真乃三生有幸,面对村中的热情、和睦、诚恳的村民和风景优美、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他却“停数日、辞去”,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为什么不牢牢抓住,请求留下来居住,逃避现实乱世,而要主动“辞去”呢?古语云“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等不识时务之人,岂不是“愚人”?二、“渔人”狡诈险恶。
“渔人”执意“辞去”,态度坚决,本是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无可厚非吧。
可他出去后却“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做标志的目的,我们猜想,无非有三:一是以后自己再来,安乐享受;二是带别人来,不劳而获;三是带官府来,横征暴敛。
渔人狡诈之心竟如此叵测。
果然,他“及郡下”就“诣太守”,且带太守手下“寻向所志”,如此险恶之徒能被神秘的桃花源中人容忍吗?能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作者所称道吗?有着如此丑恶行径,就是“愚人”。
三、“渔人”背信弃义。
桃花源人是善良的、真诚的,他们“见渔人,问所从来”、“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热情款待他(渔人),临别之际,渔人连一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要求都无法为其作出承诺,真是一只“白眼狼”。
他不仅把此事弄得满城风雨,连远在南阳的刘子骥都知道这件事,若不是“寻向所志”时,“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人五、六百年来辛勤建设的宁静、美好的天堂仙境,岂不毁于一旦?如此背信弃义之小人,可憎可恶,“愚”之至极。
何善锋,张金根,江西永丰古县中学教师。
谈谈《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视角
谈谈《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视角作者:徐艳霞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1年第11期学语文,读文学作品,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过程。
蒋捷有词《虞美人·听雨》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很形象地告诉我们,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处境不同,面对同一事物,生出的感悟与体会必定不同。
《桃花源记》这文章,自己和它结缘很久了,从初相识,到以后的几轮教学,外加多次听公开课,可以说对此文是历久弥香,愈嚼愈有味。
以往读《桃花源记》,只关注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桃花源”这个客体,关注的是作者笔下的景物与民风,并不曾留意文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渔人。
说渔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线索人物渔人发现了桃花源;渔人在桃花源里“停数日”,引领我们感受桃花源如诗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渔人离开了桃花源,并引领太守重寻桃花源。
渔人是线索人物这个作用很容易理解,这里不多赘述。
二、作者代言人我们认真剖析渔人性格,就会发现这个渔人不是一般的渔人。
文章开头说“武陵人捕鱼为业”,可见他是个职业的渔夫,可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表现得“很不职业”,一个把捕鱼当事业的人,怎么可以“忘路之远近”呢?可见他有点心不在焉。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夫的眼里已没有鱼了,他的心随花瓣的飘落而摇曳,这还是一般的渔夫吗?这样审美的目光,必定是个“诗渔”了。
“欲穷其林”,他彻底忘记了捕鱼这件事了,这与普通渔民眼中唯有“柴米油盐”生计琐事多么不同啊,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陶渊明自己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个不专业的农人和这个“不务正业”的渔人何其相似!进入桃花源,渔人并不急于赶快回去捕鱼,而是“停数日”之后才“辞去”,这等从容和悠闲,更有陶氏之风了。
对《桃花源记》中“渔人”作用的重新思考
起愉快地玩耍 ,尽情 地说笑 , 甚至还曾经 山盟海誓过。 这样 的
读到这儿我们不 由得想到了
闰土 , 闰土特意要香炉和烛台, 是 落 后更加 重 了对 眼前 目标 的关
因为他 日后将在崇拜偶像的过程 中忘却现实的困苦而得到精神上 的寄托。闰土从来 没想到过香炉
和烛台是祈不来生活的安定和幸 福 的。父亲用一生的血汗追求九 级台阶 ,默默忍受着物质上的清 贫, 身体上的劳累 , 希望能提高地 位, 得到别人的尊重 , 然而父亲永 远不能明白九级台 阶并不能真正 筑起他受尊重的地位。 目标 已达到的父亲到底怎么 了? 这位只知道捡砖 、 拾瓦、 攒钱 、 造屋 、 砌台阶的父亲怎么会想到 ,
目光短浅不觉悟愚钝??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重了对眼前目标的关注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感受力萎缩了表现力衰弱了从此精神逐渐走向死亡高大健壮的躯体也迅速衰老下去再也走不上九级台阶再也找不到日后精神上的归宿了
维普资讯
秘穆
的呢?于是父 亲不 再遥 望台 阶, 可是他却更加地迷茫和空
虚。
口 河北 / 王
蕊
读罢李森祥 的 《 台阶》 眼前 ,
巨大反差让他处处感到不对劲 、 不 自在。父亲从第九级 台阶往下 挪竟 发现 没有一 级 是适合 自己
便浮现出一位满脸沧桑的农 民形 象,心中涌起一种挥之不去 的感 动 ,这感动决不仅仅缘 自父亲愚 公移山般 的精神和坚韧不拔 的毅 力,更多的是深蕴在文章中的那
《 台阶》中的父亲是浙西 山区 普通的农 民。当地风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 着 : “ 台阶高 。屋 主人的地位就相应 高。” 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 , 渴望
得到地位受到尊重 ,于是立下宏 愿 ,建造一 栋 有九级 台 阶 的新 屋。父亲为此奋斗 了半个世纪的 人生 , 一砖一瓦地捡 , 一分一角地 攒 ,当磨破 的草鞋一次次堆得超 过了台阶时 , 终于盖起 了新屋 , 砌 起了九级台阶。可是父亲 的青春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参考!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多维解读《桃花源记》中渔人形象
多维解读《桃花源记》中渔人形象作者:冯捷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年第04期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圣地。
文中渔人形象,历来被各类教参解读为贯穿全篇的线索人物,即文章通过渔人发现桃源,探访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组织行文。
此种解读,把渔人一带了之,我认为,这绝不是陶渊明本意。
在课堂上,学生们展开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渔人人格低下,猥琐不堪,不讲诚信。
并且分析有理有据。
归纳如下:村人淳朴热情,诚信度极高,你看,“设酒杀鸡作食”,你看“便要还家”,对渔人,他们全无防范之心,可渔人坦诚相待了吗?人格低下的渔人,在享受着桃源中人盛情款待之后,在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的叮嘱面前,信誓旦旦的渔人心中诡计已然形成,否则,怎么会有“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的阴暗行为,又怎么会有“及郡下,诣太守”那份邀功求赏的迫切?渔人追名逐利的世俗心态与不守承诺的小人行径,在桃花源人的善良与淳朴光环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猥琐了。
对于不守承诺的行为,上苍也给予了惩罚。
当渔人领着一帮不怀好意的人寻桃源时,最终是“遂迷,不复得路”的。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惩恶扬善,人心所向。
这正是陶渊明的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渔人在文中出现,就是一个反面人物,起衬托村人作用,强化作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对尔虞我诈、不讲诚信一类人的憎恶。
说实话,学生的分析,令人击节赞赏。
可是果真如此吗?我还有另外的看法。
文章开头说“武陵人捕鱼为业”,可见他是个职业的渔夫,可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表现得“很不职业”,一个把捕鱼当事业的人,怎么可以“忘路之远近”呢?可见他有点心不在焉。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夫的眼里已没有鱼了,他的心随花瓣的飘落而摇曳,这还是一般的渔夫吗?这样审美的目光,必定是个“诗渔”了。
“欲穷其林”,他彻底忘记了捕鱼这件事了,这与普通渔民眼中唯有“柴米油盐”生计琐事多么不同啊,我们不由得就会联想到陶渊明自己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个不专业的农人和这个“不务正业”的渔人何其相似!进入桃花源,渔人并不急于赶快回去捕鱼,而是“停数日”之后才“辞去”,这等从容和悠闲,更有陶氏之风了。
桃花源记中渔人具言的内容
桃花源记中渔人具言的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篇被认为是民间传说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名为《桃花源记》。
故事讲述了一个渔翁迷失在山林之中,最终发现了一个坐拥桃花林,宜人安逸的人间仙境,并且亲身体验到了这里美好的生活。
而其中渔人具言的经历,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他所述的内容意味深长,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先,渔人具言在描述桃花源的生活情形时,提到了一些独特的景象。
比如桃花开得极盛,茶树、蔬菜、鱼虾也很丰富,宜居宜养。
而这一点,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我们时常听到一些人口吐芬芳的口号,比如充实而又愉快的生活、丰富的物质财富、和谐祥和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和桃花源的描述有些相似之处。
渔人具言的描述表明了,即使是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永恒不变的。
其次,渔人具言所发现的桃花源地点,可以说是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
与君主专制下的封建社会相比,桃花源中没有间隔纷争、草莽势力或朝野之争。
人们没有伐木挖矿,没有工、商、农互相攀比、争夺地盘的现象。
当然,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种自由平等的社会模式并非没有缺陷。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利和保护,那么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野蛮的压迫和残酷竞争的出现。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渔人具言的描述中看出,那个年代的普通百姓对于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现实且有意义的。
最后,渔人具言说出了一些行得通的构想。
他认为,如果君王能够像桃花源里的人民一样,以人民为中心,诚惶诚恐地治理国家,让人民过上愉悦的生活,那么社会将会是何等美好的景象!这是一个可以被现代社会所认可的愿景,一个许多人心中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国度。
也许我们今天仍然没有完美的“桃花源”,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总之,渔人具言在《桃花源记》中所说的话,虽然出自民间传说,但却反映了人民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于更美好社会的期盼,这仍然是永恒而珍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惠军明
《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它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图景。
千古以来,人们对《桃花源记》从多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但对于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却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色,绝大多数论者认为其仅仅起到线索性的作用,没有研究的价值。
对于这种过于笼统的概括,笔者是不敢苟同的。
其实作者陶渊明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刻画渔人形象,作者在渔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丰富的情感,暗含着深意。
反复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渔人并不简单,他具有诡谲多变的性格特点,集复杂人性于一身。
解读渔人形象,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品肯定会大有裨益。
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到底是怎样一种形象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1、敏感多思,好奇心强。
东晋武陵的渔人,梦幻般在溪水中漂流,他偶遇桃花林后,立刻被眼前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仑美奂的景致所吸引。
美丽的桃林让渔人既陶醉又惊异,敏感好事的渔人意识到这片桃林非比寻常,桃林尽头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忘记了捕鱼的正事,驾船沿溪水前行,一心想“欲穷其林”探究个明白。
从《桃
花源记》开篇分析,渔人是一个头脑灵活,敏感多思,好奇心很重的人物形象。
2、胆大心细,敢于冒险。
当“林尽水源”后,按说渔人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应该及时收手,泛舟归家。
但细心的渔人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小洞口,仿佛闪着光亮。
渔人的探索欲又被调动起来,竟然舍弃渔船,登岸径直奔向山洞。
幽深的山洞暗藏着多少危险,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无助,可是渔人将这些全然忘却了。
渔人在狭小的山洞里艰难前行,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直向前向前。
这时的渔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孤胆英雄,他执著如一,富有冒险精神。
3、貌似忠厚,城府颇深。
当渔人的探险历程接近尾声时,山洞忽然变得“豁然开朗”,真是别有洞天,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终于展现在渔人面前。
当渔人与桃源人邂逅后,彼此都惊讶万端。
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桃源人,渔人隐藏了自己的本性,而是以淳朴忠厚的面目出现。
对于与世隔绝已久的桃源人的各种问题,渔人都谦虚谨慎一一作出解答。
不仅如此,渔人还将这些年的见闻尽数讲给桃源众人。
很快他的忠厚老实就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家家户户都争相邀请渔人到自家做客,将其奉为座上宾。
桃源的人们“设酒杀鸡作食”,热情好客,倾尽了地主美意。
这位普普通通的渔人,在桃源里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倍受尊重。
4、言而无信,可耻可恶。
淳朴良善的桃源人对渔人是满腔真诚的,他们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源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情诚恳地设宴款待他,对他没有提任何要求。
当渔人去意已决分手送别之际,桃源人仅仅希望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能够保守桃源的秘密。
对于桃源人的唯一要求,渔人肯定是满口答应。
但离开桃源后,马上将承诺抛之脑后,而是处心积虑,竟然在回去的路上处处作了记号。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作标记目的很明显,他准备带外人卷土重来,那必将破坏桃源的宁静生活。
这个细节充分暴露出渔人的本来面目,他其实就是一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可耻可恶的卑鄙小人。
5、利欲熏心,世俗庸人。
回到武陵郡,利欲熏心的渔人迫不及待将自己的经历报告给太守,桃源的秘密被出卖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不但如此,渔人还毛遂自荐亲自当向导,带领一帮官府中人,沿着自己所作的标记去找寻桃花源。
为了邀功请赏,为了蝇头小利,渔人背信弃义,黑了心肝出卖了良善。
苍天有眼,令人庆幸的是渔人等一帮人众一无所获。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机关算尽的渔人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等趋炎附势的名利小人,再也不配进入桃源圣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一个集复杂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被世风熏染的俗人
庸人形象。
作者不仅仅将其作为文章的线索,桃源存在的见证人,而更重要的是借渔人的形象鞭挞讽刺了尘世的险恶诡谲,尔虞我诈,寄托自己对美好社会美好人性的无限憧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