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惠军明
《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它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图景。千古以来,人们对《桃花源记》从多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但对于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却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色,绝大多数论者认为其仅仅起到线索性的作用,没有研究的价值。对于这种过于笼统的概括,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其实作者陶渊明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刻画渔人形象,作者在渔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丰富的情感,暗含着深意。反复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渔人并不简单,他具有诡谲多变的性格特点,集复杂人性于一身。解读渔人形象,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品肯定会大有裨益。
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到底是怎样一种形象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1、敏感多思,好奇心强。
东晋武陵的渔人,梦幻般在溪水中漂流,他偶遇桃花林后,立刻被眼前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仑美奂的景致所吸引。美丽的桃林让渔人既陶醉又惊异,敏感好事的渔人意识到这片桃林非比寻常,桃林尽头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忘记了捕鱼的正事,驾船沿溪水前行,一心想“欲穷其林”探究个明白。从《桃
花源记》开篇分析,渔人是一个头脑灵活,敏感多思,好奇心很重的人物形象。
2、胆大心细,敢于冒险。
当“林尽水源”后,按说渔人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应该及时收手,泛舟归家。但细心的渔人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小洞口,仿佛闪着光亮。渔人的探索欲又被调动起来,竟然舍弃渔船,登岸径直奔向山洞。幽深的山洞暗藏着多少危险,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无助,可是渔人将这些全然忘却了。渔人在狭小的山洞里艰难前行,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直向前向前。这时的渔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孤胆英雄,他执著如一,富有冒险精神。
3、貌似忠厚,城府颇深。
当渔人的探险历程接近尾声时,山洞忽然变得“豁然开朗”,真是别有洞天,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终于展现在渔人面前。当渔人与桃源人邂逅后,彼此都惊讶万端。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桃源人,渔人隐藏了自己的本性,而是以淳朴忠厚的面目出现。对于与世隔绝已久的桃源人的各种问题,渔人都谦虚谨慎一一作出解答。不仅如此,渔人还将这些年的见闻尽数讲给桃源众人。很快他的忠厚老实就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家家户户都争相邀请渔人到自家做客,将其奉为座上宾。桃源的人们“设酒杀鸡作食”,热情好客,倾尽了地主美意。
这位普普通通的渔人,在桃源里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倍受尊重。
4、言而无信,可耻可恶。
淳朴良善的桃源人对渔人是满腔真诚的,他们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源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情诚恳地设宴款待他,对他没有提任何要求。当渔人去意已决分手送别之际,桃源人仅仅希望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能够保守桃源的秘密。对于桃源人的唯一要求,渔人肯定是满口答应。但离开桃源后,马上将承诺抛之脑后,而是处心积虑,竟然在回去的路上处处作了记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作标记目的很明显,他准备带外人卷土重来,那必将破坏桃源的宁静生活。这个细节充分暴露出渔人的本来面目,他其实就是一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可耻可恶的卑鄙小人。
5、利欲熏心,世俗庸人。
回到武陵郡,利欲熏心的渔人迫不及待将自己的经历报告给太守,桃源的秘密被出卖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不但如此,渔人还毛遂自荐亲自当向导,带领一帮官府中人,沿着自己所作的标记去找寻桃花源。为了邀功请赏,为了蝇头小利,渔人背信弃义,黑了心肝出卖了良善。苍天有眼,令人庆幸的是渔人等一帮人众一无所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机关算尽的渔人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此等趋炎附势的名利小人,再也不配进入桃源圣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一个集复杂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被世风熏染的俗人
庸人形象。作者不仅仅将其作为文章的线索,桃源存在的见证人,而更重要的是借渔人的形象鞭挞讽刺了尘世的险恶诡谲,尔虞我诈,寄托自己对美好社会美好人性的无限憧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