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英文译本对比和赏析
《桃花源记》六个译文可读性探究
《桃花源记》六个译文可读性探究摘要:《桃花源记》六个译者的翻译思想中都体现着兼顾忠实和可读性的原则,然而,六个译文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文化因素的处理方面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具体技巧,体现了各位译者对原文的不同认识,充分说明译者在翻译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忠实可读性理解表达文化因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节,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桃源世界,深受人们喜爱。
这篇文章也被多次译成英文。
笔者搜集了Herbert A Giles、林语堂、杨宪益、毛荣贵、黄俊雄以及罗经国所译的六种译文。
六位译者有以英语为母语的汉学家,有旅居国外的华人学者,也有国内从事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学者、教师,比较他们的译文对文言文的翻译和教学都会有所启发。
一、六位译者的翻译原则在对六个译文比较之前,首先考察一下这些译者的翻译思想,因为翻译思想往往制约着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在评价译本时只有把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公正公允。
由这些序言体现出来的翻译思想可以看出,这些译者都基本坚持忠实和可读性的原则,既考虑到要忠实于原文,又考虑读者的要求。
在毛荣贵和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中体现着同样的原则。
毛译是在评点《桃花源记》的两个译本的基础上的改译之作。
译者认为翻译审美活动就是从一种语言(原文)的表层结构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明深层结构,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译文)的表层结构。
在分析《桃花源记》的翻译时他既注重在深层结构上接近原文,也非常注重表层结构的选词美和句式美等。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著名的《论翻译》一文。
该文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条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条是美的标准。
”三条标准分别对应着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
他认为翻译是艺术,“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二、理解的异同上文我们指出,六位译者的翻译思想中都体现着忠实于原文的原则,理解准确无疑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首要前提。
探析《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口 张 佐 丽
天 津 外 国语 大学研 究 生 院
I 摘 要 】近 年 来 ,如 何 使 中 国文 学 更 好 地 输 出 国外 , 以及 如 何 再 现 原 文 的 美 是 译 界 的热 点 问题 之 一 。 陶 渊 明的 代 表作 《 桃 花源 记 》 曾被 多次 翻 译 。但 是 由于 中西 方 文 化 的差 异 ,外 国读 者 常 常 不 能领 略 原 文 的美 感 。 本 文 对 《 桃 花 源 记 》 不 同英 译 本 进 行 对 比, 重 点讨 论 如 何 再 现 原 文 的审 美信 息 ,从 而使 译 文 为 外 国读 者所 接 受 。 I 关键 词 】《 桃 花 源 记 》 ;英 译 本 ;审 美 信 息 ; 对 比研 究 【 中 圈分 类号 l H 3 1 5 . 9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号 】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1 0 0 0 0 8 。 0 2
he t c o c k s c r o w e d ,t he d o g s b a r k e di n r e t u n. r ( 方蓖 译 )
Pa t h s c r i s s c r o s s i n g t he f i e l d s i n a l l d i r e c t i o n s .T h e c r o wi n g o fc o c k s a nd t he b a r k i n g o fd o gs WC F C Wi 曲i n
即准 、美 、精 。 ‘ 准 ’是 指 用 词 表 达 了原 意 和 适 应 了 语 境 , ‘ 美 ’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 的品质 , 精 ’指翻译 时用词应该精练 ,无拖沓 ” ( 刘宓庆 , 2 0 0 5 : 1 2原文 的美感 。
从《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版本看原作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242从《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版本看原作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王志君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译者是文化的桥梁,是文化“走出去”政策的重要一环,但学界与社会长期忽视译者的重要性,甚至一度将译者地位比作“仆人”,以至于很少有业外人士理解译者的工作。
这就让学界逐渐意识到“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将从林语堂和戴维斯两位译者的《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对比,讨论原作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源语文化;作品时代背景一、翻译实践中的译者主体性翻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人们在宣扬翻译重要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翻译过程中的必要角色-译者,其地位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认为翻译不过是符号的转换[1]。
我国学者率先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傅雷以及其他一些翻译家所指出的这些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让人们意识到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不可避免[2]。
译者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翻译中摆正自己的态度。
虽然我国针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开始较早,但真正自觉而又明确地论述文学翻译主体性这一理论问题仅有二十多年。
从许钧教授的《“形”与“神”辨》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1.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受到原作的牵制,又要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制约;2.译者在翻译时尽管受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制约,但依然享有一定的创造自由。
二、《桃花源记》英译本及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一)林语堂与戴维斯的翻译特色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在五四时期,与鲁迅等人负担起介绍中国文化的重任,引起一阵翻译热潮,并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让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也别具色彩。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难免受到原作与译入语的制约,但林语堂能较好的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创造性的叛逆”。
戴维斯(John Francis Davis)出生于1795年,于1844年就任第二任香港总督。
喜好中国文化,在中国任职期间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摘要]译者的主体性是近来翻译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等三方面。
本文试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桃花源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以诗体形式写成,笔法凝练,陈述低调而富于诗意,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为世人传诵。
国内外众多译者各展才华,为我们奉献了琳琅满目的精彩译文。
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对《桃花源记》英译文就各有千秋,富有代表性。
一、译者的文化地位问题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上世纪80年代,纽马克(Peter Newmark)将符号学、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上世纪70、80年代以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派中文化学派提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文化功能等值的过程中,译者有较大的主动权,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式”、“翻译就是文化‘改写’(rewrite),‘改写’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等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使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提升到了“操纵者”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查明建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对“译者主体性”作了这样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1]19-20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常青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三方面。
[2]53本文试图从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性三方面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位译者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桃花源记翻译鉴赏
land was flat and spacious. There were houses arranged in good order with fertile fields, beautiful ponds, bamboo groves, mulberry trees and paths crisscrossing the fields in all directions. (这两句可以以一句来完成,排比也正好呼应原文,展现那种平和安宁繁盛的景象)The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 barking of dogs were within everyone's earshot.(我想鸡犬相闻的字面意思虽然是人人都听到,但是其实是在表现村子里家畜兴旺,这样的话可不可以译为The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 barking of dogs were noise and excitement around the village) In the fields the villagers were busy with farm work. Men and women were dressed like people outside. They all, old and young, appeared happy.(这里出现中西差异的歧义,其实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是说不用干活的老人和孩子很安详的状态,更前句分开,没有冲突,但是用英文译出来就好像在说只有老人孩子很快乐。
不知道怎么解决)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其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 桃花源记》 中, 陶渊明为世人虚构了一个人们安 居乐业 作 者接着叙述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 “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 忽 的理想社会 , 那里没有 压迫 、 没有剥 削 、 没 有战乱 , 人人 自得 逢桃花林” 。 其乐 。文章以武 陵渔人行踪为线索 , 世人跟 随武 陵渔人 的脚
lo n g a s t r e a m, u n a wa r e o f h o w f a r h e h a d g o n e wh e n a l l o f a s u d d e n , 宁祥 和 , 表现 了其追求 和乐平等 的美好 理想 , 使 作品具有 高 a e f o u n d h i ms e l f i n t h e mi d s t o f a wo o d f u l l o f p e a c h b l o s s o ms . 度 的思想意义和社会 意义。虽然世界上并没有桃花源 , 但 是 h
J o u r na l o f Su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年 1 2月
De c .2 01 5
《 桃花源记》 两种英语译本对 比赏析
唐利君 1 . z
( 1 . 绥化学 院
黑龙 江绥化
1 5 2 0 6 1 ; 2 . 四川 师 范 大 学
桃花源记中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仅仅用了11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引人人胜因为桃花源本来是作者虚构的但他却把发现桃花源的人写得逼真确切这样就可使读者对桃花源的存在确信不疑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桃花源记》中英文对照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字词详解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
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
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武陵:古代郡名。
今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以……为生。
翻译鉴赏批评之桃花源记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桃花源记英译文的批评赏析》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一:During the reign of Chin,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译文多为短句,简单通畅,“以捕鱼为业”翻译成“fisherman”简练地道。
“忘路之远近”并入下一句翻译,打破原文结构,得意忘形。
译文二:In the year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there lived a man in Wuling jun who earned his living by fishing. One day he rowed his boat along the stream, unaware of how far he had gone when all of a sudden, he found himself in the midst of a wood full of peach blossoms.译文为一个较长的复合句,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
“忽逢桃花林”并在一起翻译,打破原文结构。
译文三:During the reign of Tai Yuan of Tsin Dynasty,a certain fisherman of Wuling, who had followed up one of the river branches without taking note whither he was going, came suddenly upon a grove of peach-trees in full bloom, extending some distance on each bank, with not a tree of any other kind in sight.译文亦为较长的复合句,并将“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记8译本对照
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He suddenly came to a grove of blossoming peach trees.
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 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
But after a few dozen paces an extensive view suddenly appeared before him.
So he made fast his boat, and crept in thruogh a narrow entrance, which shortly ushered him into a new world of level country, of fine houses, of rich fields, of find pools, and of luxuriance of mulberry and bamboo.
All the inhabitants busied themselves with farm work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e people outside, so did their men and women attire themselves.
Men and women working in the fields all wore clothing that looked like that of foreign lands.
桃花源记
The Peach Colony
《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
收稿日期:2015-09-28作者简介:唐利君(1983-),女,四川江油人,四川师范大学MTI 专业在读研究生,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实践。
唐利君1,2《桃花源记》两种英语译本对比赏析摘要: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为众多翻译名家所青睐,并将《桃花源记》译为各种文字,使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文章选取了林语堂和罗经国两位大师的英译本进行赏析,通过对译文的赏析明确在翻译《桃花源记》这一类文章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语义对等,还要注意传达原文的美感。
关键词:《桃花源记》;英译本;赏析;美感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5)12-0068-03(1.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2.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101)《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世人虚构了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自得其乐。
文章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世人跟随武陵渔人的脚步进入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欺压没有杀戮没有阶级的社会。
《桃花源记》结构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简练优美,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深刻。
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人的自给自足和安宁祥和,表现了其追求和乐平等的美好理想,使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虽然世界上并没有桃花源,但是诗人笔下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世人追求平等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记》的这些特点使其流芳百世,经久不衰。
这也吸引了翻译界的关注,众多翻译名家将其译成各种文字,使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本文选取了林语堂和罗经国两位大师的译本进行赏析。
《桃花源记》中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仅仅用了11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引人入胜,因为桃花源本来是作者虚构的,但他却把发现桃花源的人写得逼真确切,这样,就可使读者对桃花源的存在确信不疑,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者接着叙述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作者:刘淑青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3期摘要:阐释学是解读文学文本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既强调寻找文学文本的客观意义,又强调译者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问题,对指导文学翻译的实践具有极大的价值。
本文选取林语堂和A.R.Davis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英文译本,从阐释学的角度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文学翻译实践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桃花源记》;阐释学;林语堂;A.R.Davis一、引言(一)《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其作品多平淡自然,出于作者真实的感受,因此在翻译《桃花源记》时,把握原作文本的思想内容及语言风格十分重要。
(二)阐释学的方法讲文学文本和读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中包括传统阐释学、视域融合学说和期待视域理论。
传统阐释学要求译者(读者)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来解读文学文本的意义,从而找到文本的客观意义,避免误读或过度阐释增添译者(读者)自己的意义;视域融合学说要求译者既要考虑原作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评价,也要综合文本从前、现在的意义,考虑译作将来的接受情况[1](P82);期待视域理论更强调文学翻译者要考虑读者的重要性,译作也是文学文本,其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读者的参与,因此译者需要做好原作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桥梁工作,使译入语读者能像原作读者一样感受到文学文本的美。
本文所选的两个英译本分别出自我国著名翻译家、英语语言功力深厚的林语堂先生和对陶渊明作品研究较深的英国汉学家A.R.Davis。
他们的译本较为出色,而且可以体会母语译者和非母语译者对原作文本的解读及对译入语读者群的考虑的不同。
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学习著名翻译家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可以帮助文学译者更好地处理文学文本,译作和译入与关系,使译作拥有长效性的语言和表达,从而成为优秀的译作。
二、从阐释学的角度对《桃花源记》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分析比较首先,根据传统阐释学,译者要寻求原文的客观意义,虽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但是不能添枝加叶,改变原作的内容及意义。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张子慧 王英莉(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10)摘 要:古代佳作《桃花源记》备受海内外大家的青睐。
本文选取林语堂与翟里斯的英译本作为分析对象,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分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如何彰显。
关键词:《桃花源记》;译者主体性;理解与表达一、引言近年,我国翻译需求已从“走进来”转化为“走出去”,对外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时之举。
我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颇受关注,兼具文化传播使命。
《桃花源记》作为古代典籍佳作的代表之一,深受国内外文学大家的青睐,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远传海外。
国内外众多学者各施所能,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来理解作品,力求用自己的文化系统背景下准确表达《桃花源记》作者所思所想所写,为英语读者献上同样精彩的文章。
二、译者主体性翻译作为一种沟通外来文化,补充已有文化的重要手段。
作为该行为的参与者之一,译者在传统翻译观中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但随着西方翻译理论从“语用学转向”发展为“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 22)。
译者的主体性,细分起来,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二、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高宁, 7)。
因此,笔者将从理解与表达两方面,对比赏析林语堂、翟里斯的《桃花源记》英译本。
三、译者主体性在《桃花源记》英译本中的彰显(一)理解异同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客观性存在于尊重源语文本,主观性存在于对源语文本的解读(常青, 53)。
译者通过自身的文化参照系统来选择如何理解原文,但这也是建立在尊重原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
译者的表达也会因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桃花源记
• James: Old men and boys were carefree and happy. • 杨宪益: … while the elderly and little both seem to enjoy themselves.
• … the elderlh their hair in tufts…
句式
•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Davis: When they saw the fisherman, they were greatly surprised and asked from what place he came. When he had answered all their questions, they invited him to come back to their home, where they set out wine, killed a chicken and made a meal. • 补全主语,使用主动句,显得比较繁复啰嗦 • 林语堂: They were greatly astonished to see the fisherman and asked him where he had come from. The fisherman told them and was invited to their homes, where wine was served and chicken was killed for dinner to entertain him. • 也补上了主语,但是将主动句与被动句相结合,符 合英语行文,且显得比较简洁流畅。
• • • •
问讯 Davis: … pay their respects. 林语堂: … came to see him and to talk. 杨宪益: … they flocked over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 • James: … they all came to pay him a visit. • 叹惋 • Davis: … they sighed with grief. • 林语堂: … with great amazement.
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对比研究
文言文翻译论文从《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对比研究看文言文翻译*****学号:********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班级:英语0701时间:2010年6月从《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对比研究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实现语言之间的准确转换。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飞速发展,汉译英工作蓬勃开展,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译成英语,优秀的作品各具千秋,但仔细阅读又会发现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对比分析其四个比较成功的英译版本(即:A Tale of the Fountai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by罗经国; The Peach Colony --by 林语堂; Peach-Blossom Springs – by 方重; Peach-Blossom Source -- by A. R. Davis ), 以揭露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首先,题目《桃花源记》,因为此文为叙事散文,所以“记”译成tale 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罗用的fountain与spring有重复之嫌,而林忽略了“源记”的翻译、方和Davis忽视了“记”,则略显不当,所以笔者也赞成导师高玉芳老师的译文“A Tale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文言文英译的语言准确表达很难!文言文的翻译过程比较复杂,是“理解(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表达(成外语)”比现代文的翻译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转换,而这期间避免不了对原文信息的误解和丢失,从而使原文面临二度损失。
本文将在词句、篇章方面,分别举例加以对比分析。
词句方面:例1,翻译“缘溪行”时,林用walking, 而根据上下文的理解我们知道,捕鱼人是划船而往的,所以罗的rowed his boat更合适; 例2,翻译“落英缤纷”时,罗用了in riotous profusion, 这样就失去了情景的美感,与原文意境不符,而林直接用了rose petals更让人不甚明了,Davis 的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差强人意,幸好方的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housand hues 能较好的描述当时的景色,给人美妙的感受。
《桃花源记》四个英译文的翻译风格
264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 年 6 月来自例 2: 原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译: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5]28 罗译:The fragrant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 fell in riotous profusion.[6]26 翟译:The beauty of the scene and the exquisite perfume of the flowers filled the heart of the fisherman with surprise.[7]192 白译:but there were fragrant flowers, delicate and lovely to the eye, and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drifting peach blossom.[7]195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思是“芬 芳的青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通过对比 分析发现,白之和翟理斯将视觉和嗅觉描写 相结合,生动形象地给读者展现出“花落纷 纷,花香四溢”的动态画面,给读者一种身 临其境的感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 为了保持句子间的逻辑合理性,白之和翟理 斯的译文将“芳草”理解成花香,分别译为 “fragrant flowers” 和“exquisite perfume of the flowers”,落花纷纷,因此花香四溢,保 持了译文的逻辑连贯,避免读者产生疑惑。 而罗经国和林语堂则按照字面意思将“芳草” 译 为“fragrant grass” 和“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忠实地给读者传达出了原文的信息。 由此可知,白之和翟理斯看重译文的可读性, 在翻译的时候体现译文逻辑,照顾目的语读 者,有意识地倾向目的语规范;相比较之下, 罗经过和林语堂则忠实地翻译原文,原汁原 味地传达原文信息,整体上偏向源语规范。 例 3: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林译:farmers were working and 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5]28 罗译:trees and paths crisscrossing the fields in all directions. The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 barking of dogs were within hearing of each other.[6]26 翟译:Highways of traffic ran north and south; sounds of crowing cocks and barking dogs were
桃花源记英文译本对比与赏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He saw before his eyes a wide, level valley, with houses and fields and farms. There were bamboos and mulberries;farmers were working and 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
原 文
译文
林语堂
戴维斯
Giles
译文比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During the Tailyuan period(376-396BC) of Jin,a man of Wuling, 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 ascended a stream, 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led.
浅析《桃花源记》译本
浅析《桃花源记》译本课程名称:《文学翻译批评与鉴赏》任课教师: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浅析《桃花源记》译本摘要:陶渊明是西方学者非常感兴趣的中国诗人,许多国内外大家不断尝试将其诗文进行英译,各种各样的译本层出不穷。
本文选取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和美国汉学家 James Hightower的译本,进行分析批评,以扬长避短。
关键词:《桃花源记》;林语堂;James Hightower;文化;《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365—427)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
桃花源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
这样的散文珍品自然成为国内外译者的必翻作品及研究重点。
《桃花源记》至少有七八种英译本,其中不乏大家的译作,难免要比较高下。
本文选取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和美国汉学家James Hightower的译本,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是世界知名的文人、学者和翻译家,兼用中英文写作。
其英文作品比中文作品更具影响力,对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对英文的精通,足以让英语为母语的人钦佩汗颜。
林语堂和James Hightower来自不同的文化,根据弗米尔提出的Skopostheorie(目的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张南峰,2004)。
从信达雅角度评析《桃花源记》英译本,以James Robert Hightower和罗经国译本为例
从信达雅角度评析《桃花源记》英译本,以James Robert Hightower和罗经国译本为例1.引言陶渊明的散文诗《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整篇文章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后,翻译研究界就相继展开了对于其各个译本的分析工作,本文则从“信达雅”角度重点探讨James Robert Hightower和罗经国在译本中的选词、句式、段落、语法、文化历史等方面表现出的处理手法的异同。
2.正文2.1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 ,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又名陶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他死后朋友私谥"靖节徵士”,故世称“靖节先生”。
在陶渊明所做的诗文中,田园生活是他的主要题材,他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的一篇小记。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
《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
《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言,由于其独立超然的文学艺术内涵而独立成篇,也成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
2.2《桃花源记》的英译情况《桃花源记》有多个英译本:如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林语堂、方重、A. R. Davis, James Robert Hightower,汪榕培、谭时麟等都将《桃花源记》翻译成英文。
其中,较著名的数林语堂译本(1940年)、英国汉学家A. R. Davis译本、罗经国、方重及汪榕培的译本。
本文挑选James Robert Hightower和罗经国译本进行对比评析。
2.2.1 James Robert Hightower(海陶玮)海陶玮是美国本土“第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也是“美国汉学届的泰斗”和“研究中国文学著名的权威”(康达维,1994年)。
桃花源记_中英文对照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 之。
• The fisherman was then spotted by a villager, who was greatly amazed and asked where he had come from. The fisherman replied in detail.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 。
• Under his feet country paths crisscrossed, and crowing of roosters and barking of dogs could be heard around. Men and women working in the fields were all clad in outfit of exotic style , while the elderly and the little both seem to enjoy themselves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 On either bank for several hundred yards there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s. Petals of the dazzling blossoms were falling upon the exquisite carpet of lush grass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Liu Ziji of Nanyang, a scholar of noble taste, readily planned an excursion to the place upon hearing the story. Before he was anywhere close to the destination, illness claimed his life. After that, no one made the same attempt agai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The freshman, in extreme wonder, again went forward, wishing to go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林译“explore”一词用的较好,行文简练,意思表达准确;戴译译文准确流畅。
赏析
此处“explore”用的恰到好处,表现了当时渔人看到美景后,想要继续向前探索桃花林的奥秘。且将后句合并,较为流畅,表达简练,且“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表达较为详细准确。
译文亦为较长的复合句,并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合并于此句,一气呵成,表明了译者的英语功底之深厚。但“数百步”译为“some distance”意思不明确。“桃花林”译为“a grove of peach-trees in full bloom”生动形象。
忽逢桃花林。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During the reign of Tai Yuan of Tsin Dynasty, a certain fisherman of Wuling, who had followed up one of the river branches without taking note whither he was going, came suddenly upon a grove of peach-trees in full bloom, extending some distance on each bank, with not a tree of any other kind in sight.
原文
译文
林语堂
戴维斯
Giles
译文比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During the Tailyuan period(376-396BC) of Jin,a man of Wuling, who made his living as a fisherman, ascended a stream, 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led.
Suddenly he came upon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
林译根据原文意思,使用增译技巧,且将原文句子合并,译文连贯通畅,但部分翻译与原文意思不符;戴译使用短句,且表达简练,译文生动形象,较符合语境。
赏析
译者根据原文意思,增译“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且将此句与下文“夹岸数百步”相合并,将“数百步”译为“about a hundred yards”不符合原文意思。
林译简单易懂,翻译得意忘形;戴译表达地道,更易被目标读者所接受; Gelies的译文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表达地道,生动形象,但部分过于脱离原文。
赏析herman”简练地道。“忘路之远近”并入下一句翻译,打破原文结构,得意忘形。
译文将“晋太元中”译为“During the Tailyuan period(376-396BC) of Jin,”较为地道,且注明时间,使读者更易理解。译文为一个较长的复合句,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
林译根据原文意思,部分增添句子,表达恰当,但部分误译;林译表达较为准确;Giles译文,上下文关系理解错误。
赏析
译文颠倒句子结构,增译“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形象具体。但此处“落英”应指桃花瓣,译为“rose petals”实为不妥。
译文符合原文意思,且表达简练、准确、地道。
此处意思应该是渔人看到此番美景后很诧异,遂“复前行,欲穷其林”,其中隐含递进或因果关系,而译文用as连接两句,表示并列,并没有准确表达其中的关系。
复前行,欲穷其林。
He went further to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The beauty of the scene and the exquisite perfume of the flowers filled the heart of the fisherman with surprise, as he proceeded onwards, anxious to reach the limit of this lovely grove.
They lined the banks for several hundred paces: 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 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