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
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
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常见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艺术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对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①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小说运用最多的是前两种表达方式。
(1)记叙1、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2)描写既可以是对环境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人物的描写。
环境描写上文已经阐述,小说对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方法,侧面描写主要用环境烘托和次要人物烘托。
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值班教师一日常规第一篇:值班教师一日常规值班教师一日常规1、接学生。
有接学生任务的教师拿好接送单按时上校车去接学生,按《学校接送教师职责》全程做好接学生的服务工作,负责处理接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回校后将接送单放到指定的地点,有异常要向值日领导汇报。
2、晨会。
晨会(是班主任给学生的精神早餐,是教育学生、布置工作的阵地)时间班主任不能迟到、早退,不能中途离岗。
必须进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总结前一天的情况,提出当天的要求。
3、早读。
早读由科任教师进班(由学校安排或班主任协调),不能迟到、早退,不能中途离岗。
进班后组织学生读书或进行辅导。
4、升旗。
升国旗时间全体教师与学生一道进场,班主任组织学生清点人数,教师站在球场中线后则排成一条线。
5、进餐。
早、中餐由班主任负责发放,负责发放学生饭盒或食物,负责为学生打汤,教育学生爱惜粮食,注意安全,不挑食,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待学生吃完方能离开。
全体教师分到班级与学生一道吃午餐,由进班教师共同为学生服务。
(在餐厅就餐的学生由班主任亲自带队并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按分配的地点与学生一道进餐)6、早操。
早操时间全体教师与学生一道做操,不得在阴处聊天,班主任组织学生清点人数。
7、午休。
学生在进餐完毕后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到午休房交给当天午休管理的值班教师。
不得由学生代替班主任办理交接手续。
8、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由当堂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认真做操。
9、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由辅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备课、有作业、有批改。
(非文学科除外)10、送学生。
有送学生任务的教师拿好接送单按时到学校指定的地点组织送学生,与班主任办理交接手续,清点学生人数。
按《学校接送教师职责》全程做好送学生的服务工作,负责处理送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回校后将接送单放到指定的地点(或自己保管好),有异常要向值日领导汇报。
11、办公室值班。
每天由值日教师负责打扫自己的办公室、打开水、负责开关电器的管理。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1.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
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记叙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2、叙述方式顺叙: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简述小说鉴赏方法
简述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
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情节线索: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2、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了解环境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
4、把握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作者通过各种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
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使人从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情节、多样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引领我们走进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然而,要真正领略小说的魅力,并非只是简单地阅读文字,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
首先,了解小说的背景信息至关重要。
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时代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比如,读鲁迅的小说,若不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他的个人经历,就难以深刻理解其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
作者的背景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同样,时代背景也能为我们理解小说提供重要线索。
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小说,必然会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从而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呈现出特定的特点。
其次,关注小说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我们要思考情节的发展是否合理、紧凑,有无跌宕起伏和出人意料之处。
好的情节不仅能让我们沉浸其中,还能通过巧妙的安排传达深刻的思想。
例如,《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的复仇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意外,使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张和期待。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情节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否存在突兀或难以解释的地方。
人物塑造是小说的核心之一。
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能让小说栩栩如生。
我们要观察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描写、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过她的语言和行为,生动地展现了她泼辣、精明的性格特点。
还要思考人物的性格是否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是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一个好的人物塑造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仿佛这些人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小说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
它可能是关于爱情、友情、人性的探讨,也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要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小说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是对真善美的歌颂,还是对假恶丑的揭露?以《悲惨世界》为例,其主题不仅是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更是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光辉的深刻反思。
语言风格也是鉴赏小说时不能忽视的方面。
小说鉴赏艺术技巧
(二)常见的表现手法 1.渲染(衬托)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 点,营造氛围。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 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 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 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 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运用工笔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这也是在
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如《祝福》就运用倒叙的方法, 增加了情节的吸引力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
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 关林冲救助李小二的情节就是
插叙 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 插叙。如[典例四]《第9车厢》
整,结构更加严密,内 的中间部分,属于插叙的方法
容更加法 (1)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也称之为叙述视角。 我们通常所说的叙述视角只有两种:第 一人称(“我”或者“我们”)和第三人 称[“他、她、它”或者“他(她、它) 们”]。小说没有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好处是:便于直接抒情, 增加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其不 足之处是:不是全能视角,受时空的限制性很强。 第三人称视角正好弥补了此不足,它属于全能视角。 它的不足恰恰也让第一人称视角的优点弥补了。所 以,篇幅比较复杂的文章,往往是两种视角变换使 用。如[典例四]《第9车厢》就由小说开始的第一人 称转为第三人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对这个主要人物的 首次外貌描写,重在通过外貌来暗示人物 性格,即林黛玉的美丽、体弱和她的细心、 多虑与自尊,这种性格也是人物在全文中 发展的主体,所以作者抓住主要特征,极 力铺陈给人以鲜明印象。
2.对比 对比手法,在小说中可以突出人物
或事物的特点,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林 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与陆虞候同为 林冲的朋友,却一忠一奸,对比鲜明。
分析鉴赏小说的叙述技巧
分析鉴赏小说的叙述技巧鉴赏小说的叙述技巧是评价小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是分析鉴赏小说叙述技巧的一些方法和要点:1. 视角选择:小说通常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通过分析视角的选择,可以了解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其对故事事件和人物角色的描写是否客观准确、立体饱满。
2. 句法结构:分析小说的句法结构,包括句子长度、句子种类和句子的语法复杂性等,可以了解作者在表达上的功底和语言运用的灵活度。
丰富多样的句法结构通常展示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3. 描写手法:描写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之一,它通过对环境、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绘,使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分析小说的描写手法,包括细节描写、意象描写、象征手法等,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形容词、修辞等手段,可以揭示出作者的艺术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4. 结构布局:小说的结构布局是故事发展的骨架,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布局,包括时间顺序、章节划分、故事线索的交错等,可以看出故事的发展规律、节奏感和紧张度。
同时,也可以评估作者对故事结构的把控能力和创新性。
5. 对话交流:对话是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包括对话的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等,可以窥见作者的人物刻画和对话技巧。
6. 叙事速度:叙事速度决定了故事的节奏感和张力,分析叙事速度的快慢、起伏和变化,可以了解作者对故事情节节奏把握的能力,以及故事的紧张程度。
7. 符号象征:分析小说中的符号和象征,包括物品、动作、场景等,可以洞察作者的寓意和主题,以及作者通过象征手法表达的意义。
总之,分析鉴赏小说的叙述技巧需要综合考察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表达和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因素,以全面评价小说的叙述质量和文学价值。
小说鉴赏实用方法
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含语言)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 乱敲;又把脑门儿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 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 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 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2)明确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表现了什么内容; (3)结合语境加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好处或效 果。
二、结构方式 小说的结构指小说布局谋篇的技巧,指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
色;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匀称。 例3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1”例3) 题目: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2011·浙江)阅读《第9车厢》,完成文后题目。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3”课堂训练1) 题目: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开头是“我”,结尾两段也是“我”,只有中间 主体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表达效果根据人称不同而不同。第三 人称的特点是更客观,表达更自由。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 某种暗示性的铺排,穿插的情节为后文出现的情节做前兆,当事 情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伏笔是文章 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 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 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 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例如,《社戏》 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苗,为后文看戏归来偷 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的 伏笔。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的鉴赏方法一原则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目的,才能准确把握文学作品。
2以意逆志:通过作品的文辞,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意。
3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二具体方法1思路: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分值)2立意或中心思想: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起因+经过+结果)/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
三小说的鉴赏一)小说:具有的形象性、典型性,表现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情节展开和环境描写。
二)基本原理和方法1抓住人物形象做具体剖析①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关键。
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肖像(姿态、神情、服饰)、心理、行动和语言等。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提示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②理解环境(自然、社会)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表现作者情感,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2把握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主要从结构、人物及人物关系、主题、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
3深挖作品主题4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三)基本途径与方法1人物鉴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A表现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B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赏析小说手法 (1)
物
细节 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
描
地方特色。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写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
间接 描写
借助物象烘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 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环境烘托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自然环境
①交代时间、地点,提供背景;
4、环境描写
作用 社会环境
②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④推动情节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14)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15)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 什么不让他送进门?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 实了。” (16)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17)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 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 向前蹿,我想他的脸一定 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 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 根根可数。
一、解题步骤: 1、判定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结合文章中的实例,表达了什么内容; 3、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即:艺术手法+具体内容+艺术效果。 二、特别提醒: 1、判定艺术手法时既要注意文章对人物自身的描写技巧; 还要注意人物间的相互对比、映衬技巧及环境衬托作用。 2、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一般要紧紧扣住小说四要素——人 物、环境、情节、主题作答。 3、分析艺术效果可从两方面考虑: ①从表达者的“表达视角”考虑,分析“表达作用”; ②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这样写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 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
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
②从描写人物的手法角度回答。
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
小说鉴赏方法和技巧(高二年级)
小说鉴赏方法和技巧小说常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总体特点: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一)小说的情节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3.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二)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学赏析现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文学赏析现代小说的艺术特色现代小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方面对现代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
一、叙事手法现代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是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通过回溯和闪回的手法,使得故事的时间与空间不再是线性的,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跳跃感。
其次是多声音的叙述方式,通过多个视角的交织与辩证,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观点。
第三是写实与幻想的结合,现代小说作者常常在真实的背景上加入想象的元素,使作品更具观赏性。
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得现代小说的叙事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令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二、人物塑造现代小说对人物塑造的要求比传统小说更加注重细节描写。
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多是具有典型性的社会人物。
小说家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思想感情、行为举动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使读者对人物形象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同时,现代小说还注重展现人物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具有代表性。
三、主题表达现代小说的主题表达更加多元化和深刻。
一方面,现代小说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如阶级、性别、种族、人性等。
通过小说故事中的情节展开,对社会现象进行触及与批判,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另一方面,现代小说也将关注点扩展到人类存在的更深层次,如时间、记忆、生死、爱情等。
通过对这些命题的拓展和反思,现代小说使读者进入到更广阔的精神层面,体验到作品所传达的深沉情感。
总体而言,现代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
通过对现代小说的赏析,读者可以体味到小说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美感。
同时,现代小说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审视人性命题的路径,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成长与启迪。
因此,现代小说艺术特色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角度
一小说的表达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叙事视角(即人称)(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切抒情)(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①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②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比如:《尘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视角),《红高粱》《呼兰河传》(儿童视角),2017全国1《天嚣》(成人受限视角)3.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
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二小说的语言赏析1.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
小说艺术手法赏析(课文例子)
⼩说艺术⼿法赏析(课⽂例⼦)⼀、强化表现⼿段这种⼿法所起的强化作⽤指所运⽤的表现⼿法之强调与突出作⽤,它不仅能强化读者对⼩说的印象,⽽且能突出表现内容的内涵。
1、对⽐表现⼿法这是⼀种最能起到强化作⽤的⼿法,通过双⽅的对⽐既能突出各⾃的特征,⼜能强化表现的主体及内涵。
如《边城》这部⼩说中的⼀处对⽐: “这⾥⼜没有⼈过渡,你在这⼉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
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
你爷爷⼀定到城⾥军营⾥喝了酒,醉倒后被⼈抬回去 “他还会,他答应来找我,就⼀定会来的。
”“这⾥等也不成,到我家⾥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去那个⼈的好意,⼼⾥记着⽔⼿说的妇⼈丑事,她以为那男⼦就是要她上有⼥⼈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来骂⼈,这时正因为等候祖⽗太久了,⼼中焦急得很,听⼈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 “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的还会骂⼈!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回头⽔⾥⼤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 那黄狗好像明⽩翠翠被⼈欺侮了,⼜汪汪地吠起来,那男⼦把⼿中⽩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下,“⽼兄,你要怎么!”便⾛上河街去了。
黄狗为了⾃⼰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也看⼈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还不值得叫”,但男⼦听去的却是另外⼀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好要狗莫向好⼈乱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此处的对⽐,表现于翠翠与傩送这两个⼈物的处事及性格的对⽐。
天⾊已晚,傩送好⼼地邀请翠翠到他家,翠翠却出⾔不逊地拒绝。
通过对⽐,突出两个⼈物不同的性格,此处对⽐的最终⽬的是强化傩送的优秀品格。
2、重复表现⼿法重复是指细节的重复、相同的⼀句话的重复,以及同⼀个景物的重复、同⼀个物景的重复。
重复能强化读者的印象,并能深化重复物的内涵。
小说的鉴赏方法
小说的鉴赏方法(一)感受典型形象既然人物是一篇小说的核心,那么,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意味着读者对小说基本价值乃至对创作者创作动机的追问。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形象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夫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化过程。
——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发展的角度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
比如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具体表现为宣布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向,读者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
——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如《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震动与外表镇静的不同心理变化。
——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
如《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哀。
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其中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是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药》中夏瑜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描写华老栓、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语言,从而间接描写、塑造出来的。
当然,塑造典型性格最常见的还是用直接描写方法,即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高考语文小说鉴赏的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小说鉴赏的方法总结2017高考语文小说鉴赏的方法总结导语:小说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我们同意“五要素说”,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和语言。
下面,我们即分别从这五个方面具体谈谈语文小说鉴赏的方法。
(一)人物的鉴赏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总体而言,文学塑造人物不外概括性表现(或称直接表现)与戏剧性表现(或称间接表现)两种类型。
概括性表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甚至明确地解释人物动机;戏剧性表现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
因此,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这种概括性的叙述去把握人物,也就成为我们鉴赏小说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不待言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
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仔细分析。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每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
或者说,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广泛的“共性”。
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前面我们谈到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分析,这是侧重在个性方面的,但是,如果只分析人物的个性而忽视共性,我们也就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人,这样的鉴赏就未免失之肤浅。
小说赏析情节手法
小说赏析情节手法④从着墨多少上看,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 可谓浓墨重彩(当然, 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 点到为止, 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林黛玉进贾府》中在贾宝玉正式出场之前, 王夫人的话: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 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在情节手法上属于铺垫。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冷暖岛事王福日时至三月, 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 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 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 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 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 吊起大茶壶, 一群老人摆桌放凳, 边喝茶边打牌, 时间就在丝丝啦啦的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 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 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 没走出几步, 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老顺财心里一紧, 这不年不节的, 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 一是丧。
若有喜事, 早该筹划了, 大家应该有耳闻, 若不是, 那只能是……老顺财脚下一踉跄, “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 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 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 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 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 他想喊, 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 他不得不张大嘴, 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 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
门开着, 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号哭, 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 出啥事儿了?”“顺财叔, 你们来啦!这孩子, 过年剩了一挂鞭炮, 被他偷出来放了, 这不年不节的, 您说该不该打?”“哎呀, 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炮嘛!对了, 你们啥时候回来的?”“昨天回来的!”“你爹他……”“在屋里躺着呢!”“他身体好受些没?”“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他……”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 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 红光满面的, 哪有半点病态?“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 “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 “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你个老东西, 我们还以为你……”“哈哈, 儿孙都在身边, 我就是去了, 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鉴赏小说情节手法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 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 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 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 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 答案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 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 [解题指导] • 第一步:审题干,明手法 • 题干中提到“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就显示出这是一道考查线索安排技巧
的题目。解答这类题目要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两个角度去考虑。 • 第二步:定角度,析运用
• (二)情节安排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
悬念
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 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
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 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1)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 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 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 更充实。 (2)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 化文章主题。
类别
释义
特点
(1)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表达方式:
• ①叙述(顺叙——故事娓娓道来,情节发 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设置悬 念,吸引兴趣,使小说波澜起伏;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 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 加充实丰满。)——情节构思 • ②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景物 描写); • ③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三、修辞手法:
•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使文笔简洁精炼;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加深理 解。 •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激发感情,加深印 象。 • 双关:利用汉语词汇意义上的多义性或语音上的 谐音关系,言在此而意在彼。 表达含蓄,语义丰 富。 •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 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丰富想象力, 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二、人称的作用:
• 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 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 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 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 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 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 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 体化的表现。
•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传神;
•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
五、结构安排:
• 看整体构思:线索、叙述顺序、一波三折、 抑扬、详略、照应…… • 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 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埋下伏笔, 情节合理……
悬念:引起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 期待的作用。引人入胜。 伏笔: 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使结构严谨, 使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妙趣。 铺垫: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 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 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人称的作用:
• 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 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 真实、亲切、自然;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 “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情节。 • 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 者“我”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 心,便于感情交流,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自然,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 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 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能够比较;同时 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自 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给读者,还可以展示不 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三、修辞手法:
•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 抽象为具体。 •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具体形象。 •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 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气势,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情感,增强感染力。
四、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 情感。 •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 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形象更鲜明),更集中地揭示题旨(内容更加丰 富)。 • 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 益彰。 •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 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言近旨远,意义深刻。
四、表现手法:
•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 念、思想或感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 法 “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形象 而含蓄。 •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 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 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 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 折含蓄,独具风格。 •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 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含蓄, 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四、表现手法:
•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 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 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 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可使文章曲 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厌恶、讽刺的感 情。 •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 点更鲜明、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