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练7答案

语文周练7答案
语文周练7答案

初二语文周练七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3分)

A.阔绰.(chuò)贮.蓄(zhù)玷.污(zhān )浑身解.数(xiè)

B.迸.溅bè(ng )枯涸.(hé)挑衅.(xìn )锲.而不舍(qì)

C.倔强.(jiàng )拮据.(jù)污秽.(huì)锐不可当.(dāng)

D .荒谬.(miù)愧怍.(zuò)真谛.(dì)吹毛求疵.(cī)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

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21世纪教育网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2分、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都是红灯绿酒。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

...,反复斟酌。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

....,没有百乌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答案:C(2分)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答案:D

5.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2014年,扬州将迎来2500年城庆。未来4年,我们要紧紧围rào“三个扬州”建设,把扬州建成经济活力bèng mài y

【参考答案】:绕、迸、脉、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

有什么用处。

6.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21世纪教育网

答:

7.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译文:

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

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但它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注释

公子王孙啊,不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秋天的早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从不羡慕那些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菊的貌不惊人,到人们爱菊,进而写到菊花的高贵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第一句提挈全篇,告诫王孙们莫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透露出对王孙们的鄙夷之情。接下来说普通百姓和王孙公子不同,他们对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从而点出菊的高洁。后两句则是集中写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此诗咏菊,没有出现一个“菊”字,但句句切合菊,句句都寄寓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

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1~16题。(20分)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逆反心理,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所以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②已经记不清是为了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打得好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赌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

③不知过了多久,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黑暗中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窥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我挣扎了好久,终于决定回家。

④走进巷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已经半夜了,这一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心头像突然被蝎子蜇了一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

...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地盯着我呢!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

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仿佛一瞬间就会断裂。我等待着想象中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举起了手。他要打我了吗?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父亲的手颤抖地、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⑥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当初我那个年龄了。不久前,因为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他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别再找那臭小子了,可是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儿子不会出事吧?千万不要出事啊!

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去了儿子平时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我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很愧疚,懊悔自己打了他。儿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⑧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经这样四处喊着找我,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他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经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安然走过青春叛逆期!(选自《课外阅读》)

8. 选文中“我”有怎样的经历?在此经历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答:

9. 请你给选文拟个合适的标题。(2分)

标题:

10. 理解第④段中两个加点问语“直勾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

...地盯着我呢!

答:

(2)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

...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答:

11. 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4分)

答:

12. 选文第⑧段中写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结合全文回答“我”为何流泪? (2分)

答:

13. 正值青春期的你,也一定有过叛逆。请结合自身经历,说说你的亲人(或老师或朋友等)是怎样守候你的成长的。(4分)

答:

答案:8. “我”青春期因叛逆而离家出走,父亲守候着我的成长;儿子青春叛逆期离家出走,“我”守候儿子的成长。“我”青春叛逆期由赌气后离家出走到决定回家后看到父亲感到惭愧;(也可具体用文中词语由“赌气”“离家出走”“发誓不回家”“挣扎”到“惭愧”等作答) 在儿子青春叛逆期,因儿子离家出走,“我”由愧疚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也可具体用文中词语由“火了”“七上八下”“焦虑”“愧疚”“懊悔”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没有“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扣1

9. 围绕父亲或父爱和成长的关系来拟题即可。例1: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例2:父亲守候(关爱、陪伴……)成长

10. (1)表现了父亲焦虑地期盼儿子归来及看到儿子归来时生气、懊恼的神态,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表现了“我”(或儿子)青春期叛逆的神态,体现了“我”(或儿子)的任性和对父亲的不理解。

11. 此句运用了景物(或自然环境或环境)描写和心理(或心理活动)描写,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或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决定回家埋伏笔。

12. 听到儿子回来后,所有的牵挂、焦虑、愧疚、懊悔等情感得以释放(或宣泄);想到当年的父亲也和如今的“我”一样(或想到当年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的神情),“我”深深地悔恨,并理解了父爱,为之感动而落泪。

13. 能结合自身经历,有具体事例。语言连贯、通畅。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1题。(15分)

核辐射,如何有效防护

①最近发生在日本的9.0级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震惊全世界。那么,核泄漏对人有何影响?如何防护?

②放射性物质是指能自然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一般是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如钚、铀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只有较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在同样剂量放射线作用下,胎儿危害最大,其次是儿童,再次是成人。【A】人体对放射线最为敏感的部位是造血、免疫、生殖器官和胃肠道等。

③一定剂量的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外周血细胞下降、感染、贫血和出血等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易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性功能低下,甚至不孕、不育等。【B】

④一定剂量的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除产生急性损伤效应外,还可能引起远期效应: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骨髓中白细胞可呈成熟障碍甚至再生低下。骨髓和外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可引发白血病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等;可加速老化,毛发脱色或变白,皮肤弹性减弱;可能缩短寿命;可发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C】

⑤核泄漏早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有:(1)隐蔽:在放射性污染物到达以前躲在室内,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砖、土坯、沙袋将窗户加以屏蔽。(2)尽可能快速撤离:撤离的人群应是受照剂量较高、可能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的较小人群。(3)必要的药物防护: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化钾片。

⑥核泄漏中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有:(1)搬迁:即将人群从污染区迁移出去。(2)控制人员进入污染区。(3)控制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如必须食用沾染食物时,可用水洗或去掉被沾染的表层、削去果皮的方法去除蔬菜和水果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物。(4)洗消建筑物、道路及工作场所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可进行清扫、水洗、覆盖或刮去表层等。

⑦核泄漏时个人防护措施有:(1)呼吸防护:可用防尘口罩,也可用手帕、纸巾、餐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如果将口罩或其他防护材料浸湿,其防护放射性物质效果更佳。(2)体表防护:可用任何着装用品如帽、头巾、雨衣、手套和靴等,并可翻起衣领、围上围巾、扎紧袖口和裤脚等方法,可减少体表放射性物质的沾染。(3)洗消以除放射性物质沾染:皮肤除沾染的最好方法是淋浴,在没有淋浴的情况下,可用水洗身体裸露部位,如脸、手、颈部等,特别应注意有油泥的部位以及耳、鼻、眼周围,应进行彻底擦洗。(4)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异常放射性物质或上述不适症状,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 选文是说明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分)

15. 根据选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 )(3分)

A. 放射性物质是指能自然向外辐射射线,发出能量的物质。

B. 人体对放射线最为敏感的部位是造血、免疫、生殖器官和脑部等。

C. 隐蔽、尽可能快速撤离、必要的药物防护是核泄漏早期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

D. 核泄漏早期,要将受照人群从污染区迁移出去。

16. 句子“胎儿受照射后主要危害有:胎儿死亡率增加、器官形成障碍,出现死胎或畸形发育;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出现小头畸形、智力发育不全、生长发育迟缓和畸形儿几率增多等。”是从原文中摘取出来的,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判断该句放在(【A】、【B】、【C】) 处最合适。(2

17. 选文的语言体现了说明文的特色,请举出一例,并加以说明。(3分)

答:

18. 近年来,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多次出现问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致使有些人陷入恐慌。生活要幸福安康,安全防患意识不可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当你面对隐患或灾难时将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3分)

答:

答案:14. 事理作比较在同样剂量放射线作用下,不同人群所受危害不同,胎儿所受危害最大。

15. C 16. B

17.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要求即可,例:“撤离的人群应是受照剂量较高、可能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的较小人群”中的“可能”一词表示估计,用在此处表示不完全肯定的意思,可能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也可能没发生确定性损伤效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 答案不少于三条,能结合选文和生活实际即可。

初一语文第七周周练及答案精编版

七年级语文古诗文、文言文期中复习专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 分: 一、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15分) 1.客路青山外,。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青女素娥俱耐冷,。 4.中庭地白树栖鸦,。 5.梅雪争春未肯降,。 6.,自将磨洗认前朝。 7.萧萧暮雨子规啼。 8.,楼台倒影入池塘。 9.,吹面不寒杨柳风。 10.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1.等闲识得东风面,。 12.四面湖山归眼底,。 13.青山有幸埋忠骨,。 14.海纳百川, ;,无欲则刚。 二、理解性默写(33分) 1.“,”是唐代诗人《十五夜望月》中推己及人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 “,”。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这两句诗是:“,。”4.代诗人的《赤壁》中,“,”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写的一首词。词中“,,!”三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幼时记趣》选自《》。作者,代文学家。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7.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韩非子》) 8.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吕氏春秋》)

部编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周周练试卷(含答案)

实验学校 梦溪校区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部编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周周练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8分) 酝酿..( )( )嘹.亮( ) 黄晕.( )应和.( )贮.( )蓄 hōng tuō( )( ) 撑.起伞( )lǎng rùn( )( )抖擞.(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 )( )hóu lóng( )( ) 2.默写填空(26分)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红的像火, , 。 (3)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 (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5) ,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6)秋风萧瑟, 。 (7)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8) ,谬以千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B 、当暴风雨袭来时,我感到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 、老师总是使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法,常常使我们茅塞顿开....。 D 、人生短如白驹过隙....,当及时把握,千万不可浪费光阴。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其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9分) ①登上山梁远望,你不禁会被到处漫山遍野的绚丽景象所震撼。那1000多亩人工种植的山茶花竞相开放,犹如万丈红霞盖满了山坡,用妖娆的彩服妆点着紫溪山。②紫蝶、鹿城春、大理茶、狮子头……等各种茶花争奇斗艳。嫣红、粉红、嫩红……色彩斑斓尽显娇媚。③千枝万朵、花团锦簇,纷纷引得游人步入花丛留影。据植物学家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紫溪山中就有人工种植的茶花。这里的茶花树龄早、品种多。花色齐全,在滇中首屈一指。“云南茶花甲天下,紫溪茶花甲云南”之说流传百年,至今未变。 第 句,改法为: 第 句,改法为: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 ………………………………………

高中语文--周练答案

2017高复班语文周练答案一 1.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表述不严密,应是“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起兴时的世界”) 2.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理解错误,以真山水的经验为中介的应是“后人”,即 现代人) 3. A(因果关系颠倒) 4.(3分)C(A项应该这样表述: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离乱的青年人于敏立志报国、奋发图强,很好 地体现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精忠报国”的远大志向。B项原文说“于敏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D项“于敏被誉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是因为“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 面禁止核试验。于是向邓稼先建议上书中央,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 的热核试验时间”。) 5.(4分)①基础应用上: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问题;②理论上: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③核试验上:忙 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3点4分,2点3分,1点2分) 6.(5分)“淡泊”:不追名逐利,表现在“最初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不接受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2分);“宁静”: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文革期间敢于说真话,不畏权势,绝不说对不起历史和违背真理的话(2分)。自己的“看法”合理即可(1分)。 7.(4分)选B E(A.“临时起意”原文无依据,另外原文有“(他们)早已把周围的地形侦察好了, 并做了周密计划”更说明不是“临时起意”。C.写醉鬼骂他“不要脸的警犬!”,他愤怒,目的还在于 泰葛已经认为自己就是警察了。D.“波澜起伏”不合实际,只有一个波折。)【选对一项2分,选错不 扣分】 8.(4分)答:①泰葛在穿上警服以后,自己在镜中那威风凛凛的英姿,感觉神气的情形。②泰葛路遇那个警官向他回礼,目送其背影而心中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③泰葛遇到一位需要救助的老太婆, 他伸出手来扶着她,得到赞赏和谢意后充满了自豪感。④泰葛遇到衣着零乱的醉汉骂他后,他还骂并抓 住对方猛力摇晃,但他也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的情节。【每一点各1分】 9.(6分)答: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读者见此题目“弄假成真”,一定想知道什么是 “假的”,怎 么弄成“真的”了,被吸引读下去。(2分)②揭示了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趋向。本篇小说主要描述了 一个盗窃团伙中放哨的伪装成警察的泰葛,通过一些奇遇演绎了假警察错把自己当真警察的荒诞故事, 通过题目就展示出情节发展趋向。(2分)③突出了小说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本篇小说通过对放哨小偷泰葛错把自己当真警察一系列情节刻画,以致达到贼喊捉贼的地步,使泰葛形象跃然纸上,世 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从而深化了即使是作恶者有时也能表现出一种良知的主题。(2分) 【每一点,前边是概括作用,后边是结合原文印证,前后各1分】 10.(3分)D 11.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12.(3分)B(“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分析不当,文中刘光世写书信给二帅后,才有二帅复书交欢,众战屡捷)

七周周练题及答案

2015届第七周政治周末练习 一、选择题:各4分,共48分。 1.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根据图1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 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是 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3. 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 经营权流转给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 (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力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结合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5.某国2012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60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速度为6次,那么,该国在当年纸币发行量应为,如果该国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0%,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A.1000 1200 B.1200 830 C.1000 1500 D.1250 1200 6.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7. 经济学常用“倒U形”曲线(如图1所示)来描述经济增长 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 ②B→C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 ③美丽中国应该在B点出现 ④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8.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继取消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不存在矛盾④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2013年福建省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涉及教育的共有4项,分别是:继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加快幼儿园发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 )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0.“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我国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

初三周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苏中学2017秋初三语文周练(五) (总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文言文重点实词。(20分) 1.苟.富贵 2.若.为佣耕 3.会.天大雨 4.度.已失期 5.今亡.亦死 6.等.死,死国可乎 7.狐鸣 ..呼曰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皆刑.其长吏 10.以头抢.地耳 11.虽然 ..,受地于先王 12.虽.千里不敢易也 1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4.天下缟素 .. 15.徒.以有先生也 16.亮躬.耕陇亩 1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18.非惟 ..天时,亦抑.人谋也 二、古诗文填空。(17分,每空一分。) 1.宫中府中,,,。 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吹伤了那家,! 4.表明诸葛亮志趣的句子:,。 5.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6.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7.《隆中对》中诸葛亮题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提出的战略方针是:,,,。三、文言文比较阅读(25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五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及答案全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及答案全册 数 学 学校 年级 姓名 主编:苏富华李秀英 副主编: 编委成员:苏富华李秀英

第一周 得分: 一、填一填。(26分)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 2、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 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格。 1、 ① ②③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2、 (1)图形1绕A 点( )旋转 90。 到图形2。 (2)图形2绕A 点( )旋转90。 到图形 3。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12分)

四、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5分) 分) 六、画出下图经过平移或旋转的图形。(9分) 第二周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在3×9=27中,()是()和()的倍数。在18÷3=6中,()和()是()的因数。5×7=35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2、18的因数有()。 11的因数有()。 39的因数是()。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在8和48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4、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 3的倍数;8的倍数。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没有()。 5、18最大的因数是(),最小的倍数是()。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一个数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一个数既是15的因数,又是15的倍数,这个数是()。 6、7是7的()数,也是7的()数。 7、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8.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偶数是();3 的倍数是()。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 2.(3分)D(A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B项,中途易辙,把“自”调至句首;C项,搭配不当)3.(3分)B 4.(3分)D 5.(3分)B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6.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常见实词的意思。其中B 选项的“赞”在此处是“资助”的意思,属于“赞”的生僻义。《易经》有言,“赞者,佐而助成。”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加强文言文的积累。D 选项中的“课”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这也属于实词常考查的类型,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7.A【解析】A 选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翻译为“凭借……的身份”;B 选项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需要重点关注,这里容易被误翻为“的”,而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一类的人”,类似的课内例句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 选项第一个“于”是动词“到”,第二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D 选项,第一个“其”译为“她的”,第二个“其”译为“大概”,表示揣测语气。 8. (1)【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割”“奉”“力养”。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如果)分割我父亲的土地来奉养公公,我们就不是竭尽全力在奉养。 (2)【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花钿”“质库”“绩”。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妻子的)首饰已经所剩无几,都抵押给当铺了,(妻子)昼夜不停地纺织来赎(它们)。 9. 【解析】文章第三至五段,分别讲了冯孺人典当首饰招待四方名士、倾心尽力侍奉公公并料理丧事、力持门户抚养孩子、慈爱乡里帮助贫苦之人的事,但是要注意这些都是事件,而非题目中问的“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概括,大致可分为招待客人、侍奉公公、抚养子女、对待乡里四个方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10分)前六句见课本(7)玩物丧志;(8)成如容易却艰辛。(9)不愤不启(10)鲜克有终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1.C 12.D 13.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14.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15.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16.A 五、《红楼梦》1——5回检测(32分) 17、“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18、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19、贾迎春。嫁给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最终被折磨致死的悲惨命运。 20、判词指袭人,优伶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 21、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高二英语周周练7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英语周周练(7)新人教版 I.单项填空 1? _______ , I think, and you will settle the problem. A. So long as you keep up your spirits B ? If you make your effort C ? Making great efforts D ? A bit more effort 2? The football player had __________ gift for football when he was a child ? Now he is _____________ second to none in the football field ? A. the; the B ? the; a C ? a; the D ? a; / 3? To our disappointment, the trip w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 in the pouring rain ? A ? starting B ? start C ? to start D ? started 4?一 _________ you called yesterday evening? —My sister .Why? A ? Who it is that B ? Who is it that C ? Who was it that D ? Who it was that 5? 一Why didn ,t you come to the cinema with us last Saturday? 一Oh, sorry .But I ________ the film ? A. see B ? saw C ? have seen D ? had seen 6? Li Na returned to Wuhan after the Games? _____________ , as is known to us, she had been brought up and trained to be a gold medalist of tennis ? A ? when B ? that C ? there D ? where 7? Do you think that bridge __________ 2,000 meters long? It doesn* t appear _________ long ? A. measures; that B ? is measured; so C ? is measured; such D ? measures; much 8? Look at the sweat on her face.She ___________ the house since she got up this morning ? A. is cleaning B ? has been cleaned C ? was cleaning D ? has been cleaning 9? The research mainly deals with the difficulty the students have _______________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study all the time ? A. to focus B ? to be focused C ? focusing D ? focused 10? It's wise of you to _________ your father* s advice when you come to any difficulty ? A. ask B ? seek C ? try D ? attempt 11 ? Their mother ________ dinner at the kitchen when a quarrel _____________ among the children ? A ? was preparing : was broken out B ? prepared : was broken out C ? was preparing : broke out D ? prepared : broke out 12? It has been announced recently that all the schools ______________ not have the students attend school if the students have high temperatures. A. need B ? shall 13. —Mom, may I play — ________ ! Dad A. Help yourself 14. He lost both of his parents in the big earthquake, but kind couple adopted him and took good care of him. C ? could D ? ought to computer games just for a while? is writing his paper ? B ? It's up to you C ? Behave yourself D ? Go ahead for him,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3.12命题:胡仕国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2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 1.nièrú() 2.nì()味 3.斑máo() 4.蝉tuì( ) 5.收liǎn( ) 6.kuī( )甲 7.人声dǐng( )沸 8.蟋shuài() 9.chán()络 10.桑shèn()11.书shú() 12.tì tǎng() 13 油líng() 14脑suǐ() 二、句子默写。(16分) 1.她马上成为我,成为,成为我。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 2. ……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现在,先生是死了!, ;,这是难于计算的。 3.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 ,但余钟磬音。常建《》4.,乾坤日夜浮。 ,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三、运用。(10 分) 1.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 价格为180元,谢谢! 这张小纸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3分)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B.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继部队赶上来了。 C.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终生难忘。 D.他在课堂上说错了一句话,结果搞得声名狼藉。

3.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5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星期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登天平山。 出发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脚下。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 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登山。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 脚下踩。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58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共1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4分) 2.这段景物描写,写了哪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4分) 3.“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这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4.文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分) 5.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共15分)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及答案全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周周练:第一周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在3×9=27中,()是()和()的倍数。在18÷3=6中,()和()是()的因数。5×7=35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2、18的因数有()。 11的因数有()。 39的因数是()。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在8和48中,()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4、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 3的倍数; 8的倍数。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没有()。 5、18最大的因数是(),最小的倍数是()。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一个数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一个数既是15的因数,又是15的倍数,这个数是()。 6、7是7的()数,也是7的()数。 7、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8.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偶数是();3 的倍数是()。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5分,共21分) 1、一个自然数个位上是0,这个自然数一定是2和5的倍数。() 2、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3、28是倍数,4是因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5、任何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6、、因为6×8=48,所以6是因数,48是倍数。() 7、57是3的倍数。() 8、30的所有因数有2、3、5、6、30。() 9、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 10、30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周练7

芦沟小学五年级数学下第7周周练 一、选择题。(10 分)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4,最小公倍数是 24,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组。 A.2 B.3 C.4 D.5 2.把 4 个面包分给 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 A . 4 个 5 B . 5 个 4 C . 1 5 D .无法确定 3.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六年级三班的同学准备在学校内一块正方形的空地上 布置一个花展(涂色部分),花展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以下设计不符合要求的( )。 4. 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 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下面各数中,是“完全数”的是( )。 A.14 B.28 C.35 D.51 5. m 是一个偶数,n 是一个奇数。下面算式中,结果是奇数的是( )。 A.(m +n )×2 B.m +2n C.m +n 2 D.3×m ×n 6. 1 米的 3 和 3 米的 1 5 5 3 5 相比,( )。 1 5 6. 甲比乙大 15 岁,5 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 2 倍,乙现在的年龄是( )。 A.10 岁 B.15 岁 C.20 岁 D.30 岁 7. 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 x 分米,高是 8 分米,面积是 120 平方分米。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8x =120 B.8x ÷2=120 C.8x =120÷2 D.8x ×2=120 8. 将 3 克盐完全溶解在 100 克水中,配制成食盐溶液。那么,盐的质量占食盐溶液的( )。 A. 3 100 B. 3 103 C. 3 97 D. 100 103 9.在 1 、 4 、 7 、11 四个分数中,( )的分数单位最大。 2 9 10 12 A.1 米的 长 B.3 米的 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萎靡不振 B.上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们对日本近期策动的“购岛”闹剧同感愤概,坚决反对,绝不接受。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维护对水产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B.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影坚如磬石。 C.花儿睁开纯洁的眼睛,打量这个它期盼已久的世界,用温柔的眼神凝视这个残酷的世界,然后——在生命最美丽的时刻,香消玉殒,震撼人心。 D.蜂踊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

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____、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挺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___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________,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 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 D.依靠品味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罗姆尼在美国媒体评出的20个最愚蠢人榜单中名列第二,理由是他出尔反尔,几乎在每个竞选议题上都没有一家之言。 B.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借《江南style》走红的韩国明星鸟叔为昔日反美道歉的举动,获得了美国民众的肯定,但也招来其他网民的风言风语。 D.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在这大地冰雪

周周练1及答案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60分钟时间内独立完成 一、 (12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扎染(zhā) 搪塞(sè) 与会(yù) 拈轻怕重(niān) B .挟带(xié) 胡诌(zhōu) 生肖(xiāo) 人头攒动(cuán) C .拎包(līn) 载体(zài) 尽早(j ǐn) 藏头露尾(lù) D .胴体(tong) 弓弩(n ǔ) 濒临(bīn) 悄然无声(qi 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市侩 侦查兵 咎由自取 权宜之计 B .羁糜 集散地 披沙拣金 开源节流 C .棘手 金刚钻 涸泽之鲋 奋笔疾书 D .蝉联 百叶窗 雍容华贵 神志不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B .菜籽油能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防治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C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住房和反腐败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体现了委员日益增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感。 D .从曾祖父到祖父、父亲,再到自己,陈家四代人都是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艺人,昨日,86 岁的陈义文老人回首自己一生的蹉跎岁月,感慨万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周周练 使用时间 2015年3月13日

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B.这一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新闻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C.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D.最近,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强化行政监督、选用透明化、惩处有效化等,力图治理教材之弊。 二、(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游千山记程启充①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④,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

九年级语文第六次周练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 2019-2020上学期羲城中学第六次周练 九年级语文 (总分120分 时间11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 A .拮据/证据 席卷/卷帙浩繁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B .喑哑/黑暗 牙龈/一望无垠 见风使舵/大雨滂沱 C .殷红/殷实 兴趣/即物起兴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D .诀别/抉择 契约/锲而不舍 众说纷纭/芸芸众生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 A .宵夜 笑眯眯 食不果腹 严惩不贷 B .嗔怪 大拇指 共商国是 振聋发聩 C .勉励 消防栓 平心而论 相形见绌 D .聆听 白内瘴 察言观色 更胜一筹 3.古诗文默写。(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苏轼,给他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4.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宋公明的外号是______________;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______________(人名)用计骗上梁山。(2分) (2)请写出下面文字中“他”的姓名,并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2分) 5.把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排序是 ( 2 分)( ) 由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揭幕。此次展览称得上近年来的规格之最: 。 。 。 。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河南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可谓是看点十足。 ①而南水北调工程中最新出土的一批文物,也将首次亮相 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莲鹤方壶返回河南65年来,第一次离开“本土”,与杜岭方鼎等成对出土的文物在京与“另一半”团聚 ③105件(套)展品,近半数是一级文物,很多是“明星国宝” ④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有5件进京,为该院历史罕有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9分) 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免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 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择,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蓽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 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镇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又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賽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两条你的探究结果。(4分)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两条。(2分)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孤独的老乡(16分) 夏 阳

周练参考答案

1 第一部分听力(1—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5 ACABC 6-10 BABCB 11-15 ABCAB 16-20 CBAAC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21—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21. C 22. C 23.B 24.B 25.C 26.B 27.A 28.A 29.D 30. D 31. A 32. B 33.D 34.A 35. D 第二节(36—4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36. A 37. G 38.D 39.C 40. E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41—6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41. D 42. B 43.C 44.A 45.D 46.C 47.D 48.B 49.A 50. C 51. A 52. A 53.B 54.D 55.A 56.B 57.C 58.C 59.D 60.A 第二节 语法填空(61—7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61. is loved 62. Recently63. caring/careful 64. to eat 65. enemies 66. When/If 67. for 68. its 69. drove 70. and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It is Mother’s Day today. Though it’s a western festival, it’s popular in China now. Mom has a full-time job, she has to do most of the . She is a great mother. Both Dad so but houseworks housework I planned to do something on Mother’s Day. W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Dad cleaned the or and get got house, and then went shopping. When he came back, I found a bunch of flowers in hand. I on her his asked Mom to stay in the sitting room and I cooked in kitchen. The dishes the what that /which what (或去掉) I cooked were Mom’s . At dinner, we said to her, “Happy Mother’s Day !”Mom was favoritest favorite grateful and . moving mo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