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免疫编辑分为三个过程:
肿瘤免疫编辑学说即指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包括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逸。它反映了免疫系统具有抵抗肿瘤的保护性功能,同时又对肿瘤具有塑型作用,即对肿瘤细胞实施免疫选择压力,使弱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得以逃逸并进一步生长。肿瘤免疫编辑分为三个过程:
1、免疫清除过程: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并通过多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如果成功,肿瘤免疫编辑就此结束。
2、免疫对抗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细胞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下,虽有少量残存,但不致为害,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活。在人类可达10—20年。
3、免疫逃逸过程: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的作用逐渐减弱——不能清除肿瘤细胞。同一体内,肿瘤细胞对抗免疫细胞的能力逐渐增强,有时肿瘤细胞还有杀伤免疫细胞的现象。
免疫清除过程(Elimination):4个时相
第1时期:
固有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分子识别并杀伤新生的肿瘤组织. 如巨噬细胞、NK细胞、NKT 细胞以及机体中原有的IFN-γ, 乳铁蛋白等分子参与了这个反应。
第2时期:
固有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杀伤作用进一步扩大
第3时期:
在固有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适应性免疫系统也可被肿瘤细胞激活,参与杀伤肿瘤组织的过程.
第4时期:
CD4+T细胞产生的IL-12与宿主细胞产生的IL-15之间相互作用,可维持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另外,机体的IL-21也可激活CD8+T细胞,使其发挥对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
免疫对抗过程(Equilibrium)
机体的免疫系统虽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组织,但并不一定能将其完全清除. 经过免疫清除后,存活下来的弱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可以动态平衡的状态共处,这种共存状态我们称之为免疫对抗.
免疫逃逸过程(Escape)
一些肿瘤突变体可以经过免疫清除和免疫对抗后,能够适应机体的生存环境而存活下来,进入免疫逃逸阶段.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在形成过程中,可通过多重机制,逃避了免疫系统的的监视,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肿瘤组织的免疫逃逸。
免疫逃逸的方式
1、Fas/FasL介导的免疫逃逸
2、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降低及抗原调变
3、肿瘤细胞表面MHC 分子表达缺陷或表达量降低
4、肿瘤细胞通过非经典的HLA分子(HLA-G和HLA-E)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
5、肿瘤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及黏附分子表达下降
6、肿瘤细胞释放出肿瘤抗原分子,与抗体结合成复合物,通过抗体的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从而封闭ADCC效应.
7、肿瘤细胞可自分泌或旁分泌一些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β等.
8、诱导抑制性免疫细胞:肿瘤局部微环境内存在多种抑制性细胞亚群。
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效应
CD8+T(CTL)细胞是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D8+T(CTL)细胞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NK细胞通过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MΦ抗肿瘤效应:直接吞噬(ADCC; 促调理作用),APC,分泌细胞因子, TFN-a, IFN-a,β,释放蛋白酶;DC细胞通过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粒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B细胞也是肿瘤免疫的效应细胞。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肿瘤的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及化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主要免疫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辅助免疫治疗
1、卡介苗治疗膀胱癌
2、左旋咪唑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临床常用的简便免疫口服剂,有助于防止手术后早期肿瘤转移复发。
3、细胞因子:TNF、IFN、IL-2(诱导活化体内的肿瘤杀伤细胞,特别是诱导激活LAK 细胞等)、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对大剂量化疗的开展很有帮助)
★主动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用于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其效果与疫苗的细胞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及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能力有关。疫苗种类繁多,疗效正在探索中。临床上较常用以树突状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现已投入应用的有宫颈癌疫苗、前列腺癌治疗疫苗Provenge。★被动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
单克隆抗体是由致敏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专一性。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第1个治疗表达CD20的B细胞滤泡性霍奇金病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是用于实体瘤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作用靶点是乳腺癌过度表达HER2受体。C225是以EGFR为靶点治疗肠癌、头颈部恶性肿瘤。
贝伐单抗Bevacizuma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中和其活性。
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通过输注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的方法,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进入临床应用的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目前甚至有人设想用正常的人免疫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
目前,寻找和发现新型肿瘤抗原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方案在肿瘤的诊治中得到了应用,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仍然没有重大的突破。
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过去研究策略中,★忽视肿瘤患者的免疫无能状态;★忽视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单一的免疫治疗策略;★对肿瘤干细胞认识不足
举例论述炎症与肿瘤的关系
1、炎症与肿瘤的发生tumorigenesis
慢性炎症能导致原癌基因激活、释放多种氧氮自由基以及细胞因子、作用于NF-kB通路,导致K-Ras激活、DNA和蛋白质损伤、p53、p38信号通路活化,导致肿瘤发生。同时还有抑制肿瘤的机制,如抗炎因子等。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既能促进肿瘤发生,又有抗肿瘤的作用。
2、炎症与肿瘤发生tumor Initiation
肿瘤微环境中含有大量炎症细胞如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与其释放的炎性因子共同作用,这种炎症的微环境可以增加细胞的突变率(如p53突变、AID上调、RAS、MYC、RET激活)和突变细胞增殖,激活炎症细胞可作为活性氧和活性氮的来源。诱导DNA 损伤、修复障碍与基因组不稳定。
3、炎症对肿瘤的促进作用
肿瘤中浸润的大量炎症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nf-kb和STAT3等通路,干扰p53合成,还可作用于cyclins D1、D2和B以及原癌基因c-myc,促进癌细胞增殖、维持其生存生长侵袭,促进肿瘤发展。
4、肿瘤促进细胞因子信号通路
肿瘤细胞中活化的NF-kB和STAT3通路能诱导趋化因子的产生,趋化更多的炎症细胞进入癌巢维持肿瘤相关炎症的发生。
5、炎症和血管生成
肿瘤缺氧时,坏死细胞释放炎性因子趋化因子,趋化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慢性炎症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