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文献综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外文献综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82f0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e.png)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外文献综述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定区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地。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设立了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属于最高级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我们有必要对其国外文献进行深入综述和研究。
1. 国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述在国外,各国都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加拿大的班芙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在管理体制、保护目标、管理经验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其管理规模、管理手段、管理效果等也各有特点。
通过对这些国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文献综述,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际发展趋势,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综述在国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其管理模式各有特点。
有些国家采取严格保护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对外界的开发和利用严加限制;有些国家则采取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模式,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自然保护区,兼顾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这些管理模式的综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综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是衡量其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志。
通过综述国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我们可以了解其在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这些成效对于指导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综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态环境退化、人类活动干扰、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通过综述国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460f3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a.png)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为了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梳理和分析。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众多研究表明,环境保护对于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基础。
污染的空气、水和土壤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
其次,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对于提供生态服务至关重要,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保持土壤肥力等。
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些服务功能将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变化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这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空气污染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恶化,不仅威胁到人类的饮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4、土壤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垃圾填埋等活动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危害人类的食品安全。
5、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湿地破坏、物种灭绝等现象,使得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三、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1、加强环境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法规,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a2e741ea76e58fafab003d3.png)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文献综述董恒良、支静雅、唐德源环境保护问题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儿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索取也加快了脚步。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控制产业渠道,以国际贸易为手段,在发展中国家设立代工工厂和产品原料加工基地,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享受贸易带来的利润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此,研究国际贸易对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显得格外地意义突出。
为此,本文献综述综合了学术界关于此话题的研究动态,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整理归纳相关文献。
要研究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的紧密程度。
相关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和资源承载力的探讨。
比如,17世纪威·廉配第曾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观点,认为资源环境是产生经济增长的动力。
之后的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也阐述了人口与粮食、土地与粮食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资源是稀缺的。
1817年,大卫·李嘉图以“资源相对稀缺论”将此论点加以完善。
17世纪后半叶,威廉·穆勒在“静态经济学中,认为经济生产存在资本和土地两个要素的限制,而这些也都是后来形成的微观经济学的雏形。
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类和社会问题才首次以生态学的角度研究。
随着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自身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古典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尖锐地指出,外部性事导致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只有通过税收和补贴才能解决外部性带来的环境灾害问题。
制度经济学家在著作《社会成本问题》更是通过相关环境案例得出产权制度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
经济学与环境问题正式交叉研究是在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生态经济学”之后逐渐成为经济学主流研究方向的。
鲍尔丁在研究中对提出了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分配,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出了相关观点。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50ebe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5.png)
VS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 阅读和理解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文献,并 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和评价。
研究范围和限制
研究范围
本综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的研究领域,包括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物、绿色能源等方面。
研究限制
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本综述无法涵盖所有的研究领域和观点,但会尽量挑选具有代表性的 文献进行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环境保护的内涵与重要性 • 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政策 • 环境保护的影响及效果 • 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和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2 3
环境保护与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保护已成 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回收
通过废品分类、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物 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降低化石 能源的使用比例。
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保护法规
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规,严 格限制环境污染行为。
环境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重要生态 功能区和生态系统。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加强跨学科合作
深化特定领域研究
鼓励环境科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 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以便更全面地解 决环境保护中的复杂问题。
针对环境保护的特定领域,如水污染、大气 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 究。
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促进公众参与
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 的评估,以便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
![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13ceb5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9.png)
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环境保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开展环境保护研究,探讨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的重要性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环保政策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的结合,可以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的研究现状1.资源利用研究资源利用研究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全球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大对资源利用研究的投入。
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循环利用和替代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资源利用研究也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环保政策研究环保政策研究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发布环保政策文件等方式,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环保政策研究涉及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治理、环境修复等多个方面,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环保政策的研究,可以及时调整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提高环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的关系资源利用与环保政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环保政策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实施环保政策,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d8dda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4.png)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非常丰富。
以下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述:
1. 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方面。
2. 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和人口众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
4. 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研究和讨论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政策,并且注重客观、科学和合理的态度。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f817c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e.png)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文旨在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提供了人类所需的各种资源和生态服务。
然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类福祉的关键所在。
二、环境问题的成因1、人口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从而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度,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2、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城市化的加速使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城市的交通、能源供应和垃圾处理等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3、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过度消费和浪费的生活方式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增加。
例如,一次性产品的广泛使用和过度包装等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重了环境压力。
4、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以及过度开垦、放牧等活动,导致土壤侵蚀、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1、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推广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方向转变,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61935f5f0e7cd1842536bc.png)
文献综述行政管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一、引言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海洋保护方面的论文和书本等资料。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主要参考的是杨守晶的《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 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王斌的《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及其它相关资料,而最重要的是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8、2009、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在这些资料里,作者们分别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其中《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主要侧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随之而来的以追求经济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使海洋的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提出有效保护和防治海洋环境的法律对策,其侧重的是海洋保护法律方面的相关问题。
而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则侧重论述我国海洋污染严重的相关实例,讨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海洋污染方面的措施建议。
而2008、2009、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等资料是最全面的讲述我国近几年来海洋环境现状,当年我国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e80d2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a.png)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回顾
总结词
多元化、综合性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文献综述涵盖了多元领域,包括生态修复、污染 治理、能源利用、政策研究等。综合各项研究,我们看到 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制约。
总结词
有效性、可持续性
详细描述
多数研究在特定领域或方法上取得显著成果,为环境保护 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些研究多关注当前问题 的解决,而对长远可持续性的考虑稍显不足。
绿色能源技术及应用
1 2
太阳能技术
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制冷等,如太阳能电 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具有清洁、可再生、 无噪音等优点。
风能技术
利用风能发电、供热等,如风力发电机组、风 能热水器等,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
3
生物质能技术
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等,如生物质发电厂 、生物质燃料等,具有可再生、低排放等优点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总结词
提高数据质量、深化研究深度
详细描述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提高数据质量,为结论提供更可靠的依 据。同时,深化对问题的研究深度,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和规律。
总结词
加强跨学科合作、长期视角研究
详细描述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促进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的融合 。同时,加强对长期视角的研究,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具前 瞻性的建议。
总结词
技术进步、政策推动
详细描述
技术进步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如清洁能源 、循环经济等。同时,政策推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 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研究不足与展望
总结词
数据质量、研究深度
详细描述
部分研究数据质量不高,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此外, 部分研究仅关注表面现象,缺乏对问题深层次的研究和 理解。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4e564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a.png)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进展环境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 一、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二、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 1. 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当前,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减少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改善交通尾气排放等方面。
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巨大,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 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当前,研究者们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包括水质监测、水资源合理利用、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水资源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 3. 生态环境修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了威胁。
因此,生态环境修复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态环境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湿地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 三、环境保护的未来趋势#### 1. 绿色发展理念未来,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主流。
绿色发展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 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建设美丽中国。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2ad25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c.png)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前幼儿家庭和学校关注的话题之一。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
本文在中国知网中对中文期刊资料和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以“幼儿环保实践活动”为主题词,选取了以此主题相关的内容,最终为35篇的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根据获得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将从“概念”“必要性”“研究现状”“教育策略”以及“研究空间”五个方面综述。
(一)关于幼儿环保实践活动的概念研究不同研究者对“什么是幼儿环保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总体来说,关于幼儿环保意识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即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杨淑丽于2011年在《3-6岁幼儿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中提出:“热爱自然、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定,例如赵瑞桃于2014年在《幼儿园环保教育研究》中将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定义为:“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形成环保意识后产生的行为。
”综上,幼儿环保实践活动是幼儿形成环保意识后对环境的认识以及保护环境所采取的行为措施,它的构成部分是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其中,环保意识是环保行为产生的基础。
1(二)关于培养大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中国打造成为美丽中国。
习总书记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和适应自然,从多个方面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范天森、陈昌春、赵巧华.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2,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ac76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9.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全球变暖现象日益显著。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等。
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环境污染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水体净化技术、土壤修复方法等都是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如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威胁。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文献综述
![环境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c43e8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2.png)
环境文献综述一、引言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文献研究。
本文将对环境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现状2.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气温的升高。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水资源管理不当等原因,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农业和工业生产,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2.3 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等,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环境问题的原因3.1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多。
这促使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的产生。
3.2 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自然资源的耗竭,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发展。
3.3 政策和管理不力环境问题的产生还与政策和管理不力有关。
一些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导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四、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4.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关键。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推广清洁能源、改进工业生产工艺等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4.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是重要的措施。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推广水循环利用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4ffb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1.png)
土壤的健康状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 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保护土壤免 受污染和退化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基 本需求。
生态平衡的维护
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是 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对全球生 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对于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至关重要,过度开发和 滥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经济发展的基础
旅游业
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一个美丽的自然 环境能够吸引游客并促进经济发展。
农业
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健康的土 壤和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持续努力与展望
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 环保政策和措施,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
发展环保技术,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的 环保共识和行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参与与倡导
社会参与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 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环保志愿服务等。
倡导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广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例 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出行,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04
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企业责任与行动
企业责任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 责任。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推广绿色 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72c0c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e.png)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环境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本文将对环境科学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涉及环境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环境污染治理1.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针对水污染治理的研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水体监测与评价等方面。
文献综述显示,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效果不佳、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学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重点。
文献综述显示,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涉及到了废气治理、车辆尾气排放控制等技术。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文献综述显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资源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增长等领域。
1. 资源利用与节约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文献综述显示,在能源利用方面,研究者通过开发新型能源技术、制定能源政策等方式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研究者关注节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献综述显示,研究者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手段来推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旨在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文献综述显示,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评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外国农村环境文献综述
![外国农村环境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6b0a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c.png)
外国农村环境文献综述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关于农村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农村土壤污染、农村固体废物处理、农村水资源保护、农村能源利用、农村大气污染及其他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以及针对这些环境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
一、农村土壤污染近年来,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农村土壤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环境和全球变化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农村土壤污染的威胁。
克罗地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农村土壤污染主要源于农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而废水和废气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工业活动和蓄积性污染,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研究还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减少农村土壤污染。
例如,管理层应加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改善农业活动,加大农村土壤污染治理的努力等。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土壤污染也不断加剧。
研究显示,土壤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石油产品、肥料和兽药的使用,而污染物有磷、氮、有机物、重金属、高浓度有毒有机物、全氟化合物等。
为了解决农村土壤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发展和实施合理的技术规程,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监测等。
二、农村固体废物处理农村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农村土地、水、空气等自然环境中污染物处理的技术,包括分类、回收、处理、除污等。
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农村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物、普通垃圾、化学垃圾以及农业废弃物。
研究表明,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焚烧、堆肥、加工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针对这些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污染,并节约能源。
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固体废物处理不仅应以节能和减污为目标,而且还应在处理的过程中注重安全性。
研究者提出,为了更好地处理农村固体废物,必须制定严格的法规和监管制度,执行全过程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处理效率。
三、农村水资源保护农村水资源保护指对农村地区水资源的保护,重点是农村饮用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农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d45ed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7.png)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科学领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统计,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约0.8摄氏度,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也日益频繁。
这些变化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1.1 生态系统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方面。
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一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
1.2 农业生产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模式改变、气温升高、病虫害频发等方面。
降水不均、干旱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气温升高影响作物生长周期和品质,病虫害的暴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3 水资源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和分布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质恶化等方面。
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干旱缺水的困境。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质恶化加剧了水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饮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2.1 减排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减排工作。
文献综综述的例子
![文献综综述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4580d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a.png)
FDI与环境规制一、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在中国20余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做出了重要贡献,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伴随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从如何增加国民收入逐步转向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内涵。
外国直接投资(FD 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FD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用新技术的动机和机遇,促使他们实现清洁或绿色生产,进而提高全球环境质量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由于环境管制并不是影响外商投资和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跨国投资也将更进一步地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使得生产活动和污染治理活动都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
因此,环境保护与FDI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互惠关系,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利于全球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FDI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退化。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一环境规制被提上日程。
但是,环境管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如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污染型产业或企业向环境标准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使之成为“污染者的天堂”(Pollution Heaven)。
因此对FDI对东道国(或地区)的影响的资源环境效应及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是否会使其成为“污染者天堂” ?环境规制如何发挥作用值得研究?(二)意义1、理论意义(1)对于中国来说,大量外资进入是否必然会带来环境的污染。
目前学术界也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
但是,可能很多学者忽略了一点,即在环境污染之后怎么办?为了回答该问题,本文尝试从环境规制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阐述,认为它是一种协调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关系的有效手段,但同时,环境规制对外资的引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保护文献综述
![环境保护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5aa25cad02de80d4d84019.png)
喀斯特地区土壤的利用及研究进展----以贵州省为例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游班级:森游101班姓名:李光容学号:1009030035目录前言 (3)关键字 (3)Abstract (3)Keywords (3)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3)二、贵州省喀斯特概况 (3)三、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 (4)四、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土壤生产力较低 (5)2、土壤质量不高 (5)3、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不了解,滥用土地 (5)五、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建议 (6)1、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 (6)2、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6)3、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6)4、严格规范土地的使用 (6)5、加大土地合理利用的宣传力度 (7)六、参考文献 (8)关于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研究进展前言:贵州省是一个喀斯特极为严重的省份,石漠化使得贵州的土地利用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些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再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为贵州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也希望贵州的明天更好。
关键字:土地利用喀斯特石漠化贵州省Abstract: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karst extremely serious provinc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talk about some of his own opinions, hope for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o provide some little help, also hope to guizhou tomorrow better.Keywords:The useing of l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guizhou province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土地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民众赖以生存的一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土地这一极具使命的物体也渐渐的收到了人们的冷待,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不断加深,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引以为傲的文明,然而另一方面,也对土地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斯特地区土壤的利用及研究进展----以贵州省为例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游班级:森游101班姓名:李光容学号:1009030035目录前言 (3)关键字 (3)Abstract (3)Keywords (3)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3)二、贵州省喀斯特概况 (3)三、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 (4)四、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土壤生产力较低 (5)2、土壤质量不高 (5)3、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不了解,滥用土地 (5)五、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建议 (6)1、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 (6)2、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6)3、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6)4、严格规范土地的使用 (6)5、加大土地合理利用的宣传力度 (7)六、参考文献 (8)关于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研究进展前言:贵州省是一个喀斯特极为严重的省份,石漠化使得贵州的土地利用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些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再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为贵州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也希望贵州的明天更好。
关键字:土地利用喀斯特石漠化贵州省Abstract: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karst extremely serious provinc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talk about some of his own opinions, hope for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o provide some little help, also hope to guizhou tomorrow better.Keywords:The useing of l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guizhou province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土地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民众赖以生存的一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土地这一极具使命的物体也渐渐的收到了人们的冷待,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不断加深,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引以为傲的文明,然而另一方面,也对土地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森林的锐减、水土的流失、环境的污染、物种的渐渐灭绝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等,无一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在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认识土地,不断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才能让土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贵州是一个喀斯特较为严重的省份,喀斯特分布面积及石漠化面积较大。
本文主要从贵州省喀斯特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出发,进而探讨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着重对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分析,希望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可为贵州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贵州喀斯特的概况:所谓喀斯特,指的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中国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同时它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袁道先,1997;杨明德,1998),该片区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熊康宁、黎平等,2002;王世杰、李阳冰等,2002),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等文件精神,西南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其中贵州省有78个(市、区)进入全国451个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县。
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国家决定“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为“十二五”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打好基础。
由以上可知,贵州省喀斯特较为典型的省份,在省内,山川纵横,地形较为破碎,民族众多,没有平原支撑,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起来仍然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地形的限制,导致它的土地利用也较为困难。
三、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在本文中,在参考了李正、王军等《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_以贵州省为例》一文,将贵州省的土地类型分为以下几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八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活得下去,更要活得舒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台面上,人们对土地的参与利用越加频繁,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的利用越来越多。
但是,此消彼长,由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较少规划的占用,使得耕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越来越少,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的不断减少,也使得人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退耕还林政策也必须提上了日程。
四、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分析:1、土壤生产力较低贵州在全国来说,是一个较为贫困的省份,经济上的短缺加上地形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贵州的土地利用,使得土地的利用并不十分合理,土地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土地的利用不合理也间接的限制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发展,使得其产值及商品化率的程度不高。
2、土壤质量不高山多平地少是贵州的一大特点,由于山地较多,使得贵州的土地分布较为零散,利用率不高,而且大多都为坡地,生产上较难处理;再者,贵州的地形特点,石漠化较为严重也使得贵州的很多土地缺乏生态保护,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而且田地缺乏水源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这也就是为什么贵州明明水热同季、降水丰富,然而土地生产率却低下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沿海地区的发达,也吸引着贵州部分民众外出务工,使得家中耕地常出现撂荒现象,田地无人耕种。
3、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不了解,滥用土地贵州的土地分散较为严重,人们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概念并不深,也不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地的利用也越来越深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观念尚未受到普遍重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仍然存在。
人们在规划建筑用地时,并未多方考量,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部分民众及部门甚至抛开国家律法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少批多建、非法转让和变相买卖土地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居民建房,用地随意,喜欢独居散建,超指标占地,这对土地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
五、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的建议:1、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均来自于土地,如若土地遭到破坏,那么人类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尤其是耕地,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农业大国,人民生活的基础也来自于农业。
但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实际上并不够,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近些年来,随意占用农耕地修建建筑物极其普遍,或许,占用农耕地修建工厂等建筑物在短期内可以实现GDP的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付出的远远不止收获到的那一点点GDP,因此,保护农耕地是势在必行的。
政府可以通过划定重要的农耕地保护区,建立严格的农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地块,进行严格管理和保护,尽量干预甚至是惩罚随意占用农耕地的行为,宏观上使用强制手段调控人们对农耕地的不加合理规划而随意占用农耕地。
2、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我们知道,在喀斯特地区,水土的保持较为困难,尤其贵州的喀斯特较为严重,很多土壤生产力较为低下,达不到生产的目的,对此,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尽量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比如说修建水渠,方便生产中水分利用;再者,可以根据具体地方的具体条件,适地适种乃至适地适树,合理的分配及调整种植业结构,使得作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相关的地力条件;此外,可以适当的种植养地作物,同时,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及无机肥,促进作物的生长;最后呢,可以适当的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调节水分、土壤、耕地等的配合,使得土地的利用能够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是一个较为长远的目标打算,虽然实施起来较为麻烦,但是成效不容小觑。
3、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是贵州省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它严重的影响着贵州省的土地利用。
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它可有效地缓解石漠化面积的扩大速度及扩大程度,虽然说石漠化治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余下的路就较为好走。
在实施生态退耕工程的同时,要格外注意,因地制宜,不可盲目的以点概面,以一个地方的情形推广到另一个地区,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实施时,要充分结合相关地区地形的特点,根据各区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采取不同的生态退耕举措,切不可一刀切,尤其对于某些对于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的区域,比如说安顺就是一个石漠化极为严重的地区,在对这种地区进行治理时,需要加大生态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可适当增加生态退耕面积,减轻其它条件较好地区的生态退耕的压力。
4、严格规范土地的使用很多单位及个人在使用土地时,完全不顾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意孤行,擅用土地,不合理的使用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对此,可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划土地使用,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违者,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再者,政府应加大土地的监管力度,对一切不合理的使用土地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其沉重的打击,使得单位及个人在使用土地时能够慎重再慎重,进而起到一个保护土地的作用。
5、加大土地合理利用的宣传力度将土地合理利用的观念灌输给民众,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的问题,才会是一个较为长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