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飞法 ) 是用拇、食两指在针柄搓捻,一搓一放, 是用拇、食两指在针柄搓捻,一搓一放, 一合一张,连续数次, 一合一张,连续数次,如飞鸟展翅之状的方 法。 操作: 操作: 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 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以较大幅度捻 搓数次( 搓数次(一 当拇指向后退时, 般3次),当拇指向后退时,两指一搓一 次),当拇指向后退时 放,张开 两指,反复数次(一般3次),状如飞鸟 两指,反复数次(一般 次),状如飞鸟 展翅。 展翅。 应用: 应用: 催气、行气、加强针感。 催气、行气、加强针感。 注意: 注意: 用力均匀柔和,不宜过猛、角度过大, 用力均匀柔和,不宜过猛、角度过大, 易引起 滞针。含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 滞针。含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
(2)循法 ) 是循按经脉, 是循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 方法。 方法。 《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经络 针经指南》 循者, 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 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 操作: 操作: 进针前或后,用拇指或微屈二、 进针前或后,用拇指或微屈二、三、四 指,以指腹 沿穴位所属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 沿穴位所属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轻 轻地循按或 叩打。 叩打。 应用: 、 应用: A、催气 B、行气 、 C、解除滞针 、 D、消除紧张 、 注意: 、 注意: A、用力适度 B、方向宜循经而行。 、方向宜循经而行。
(3) 弹法 留针时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 留针时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 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素问·离合真邪论 离合真邪论》 弹而怒之” 《素问 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 操作: 操作: 拇指与食指相交, 拇指与食指相交,对准刺入穴位的针柄 或针尾轻轻 弹叩,使针体发生微微振动。 弹叩,使针体发生微微振动。 应用: 应用: A、催气 、 B、守气 、 注意: 注意: 不可用力过猛、不可过频,一般7-10次 不可用力过猛、不可过频,一般 次 即可。 即可。
(6)摇法 )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摇动针柄以行气或 出针泻实的方法。 出针泻实的方法。 金针赋》 摇而退之,出针之法。 《金针赋》:“摇而退之,出针之法。” 操作: 操作: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 轻摇动, 轻摇动, 以行经气。或边摇动边退针, 以行经气。或边摇动边退针,使针孔扩 大, 而后疾出针。 而后疾出针。 应用: 应用: A、出针而摇,可加强针感。 、出针而摇,可加强针感。 B、卧针而摇,可使针感传导。 、卧针而摇,可使针感传导。 C、摇大针孔而出,用于泻法,治疗实 、摇大针孔而出,用于泻法, 热证。 热证。 注意: 注意: 摇大针孔而出,虚证、寒证忌用。 摇大针孔而出,虚证、寒证忌用。
2、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 、 (1)搓法 ) 如搓线状单方向捻转,以加强针下感应, 如搓线状单方向捻转,以加强针下感应, 并促使感应向单方向传导;促使出现热、 并促使感应向单方向传导;促使出现热、凉 针感的方法。 针感的方法。 针经指南》 搓者, 《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 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 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 依前转法,以为搓也。 依前转法,以为搓也。” 操作: 操作: 针刺入后,用拇指向前搓动至食指端, 针刺入后,用拇指向前搓动至食指端, 以针下沉紧 有被肌肉缠着为度。 有被肌肉缠着为度。 应用: 应用: A、守气、行气。 、守气、行气。 B、可诱导针下产生温凉感 左转插之, 、可诱导针下产生温凉感——左转插之, 左转插之 能产生热感而治虚寒;右转提之, 能产生热感而治虚寒;右转提之,能产生凉 感而治实热。 感而治实热。 注意:用力均匀,角度不宜过大。 注意:用力均匀,角度不宜过大。
总结: 总结: 根据腧穴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 根据腧穴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 刮法、弹法——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 刮法、弹法 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 捻转的腧穴 飞法——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 飞法 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 穴 摇法、震颤法——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 摇法、震颤法 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 五、治神法 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是人的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 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活 动的外在 表现的高度概括。 表现的高度概括。 古人对“ 非常重视-- 灵枢·本神 --《 本神》 古人对“神”非常重视--《灵枢 本神》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凡刺之法,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
(3)摄法 ) 是用爪甲切掐经脉, 是用爪甲切掐经脉,在经气涩滞时使用 的方法,用以行气。 的方法,用以行气。 针经指南》 摄者,下针如气涩滞, 《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 经络上下用大指甲上下切, 经络上下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 也”。 操作: 操作: 以拇、 以拇、食、中指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 脉上下, 脉上下, 按经脉循行路线分段切压片刻。 分段切压片刻 按经脉循行路线分段切压片刻。 应用: 应用: A、行气:针下涩滞、沉重或疼痛 、行气:针下涩滞、 B、解除滞针 、 C、与循法常结合应用 、 注意: 注意: A、用力宜匀、柔和 、用力宜匀、 B、爪以腧穴为准,摄以经脉为路。 、爪以腧穴为准,摄以经脉为路。
(7)盘法 ) 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将针作圆形盘转, 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将针作圆形盘转, 以加强针感的方法。 以加强针感的方法。 汪机: 左盘按针为补, 明·汪机:“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 汪机 泻。” 操作: 操作: 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按倒针柄, 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后,按倒针柄,用拇 针尾, 食中三指扣住针尾,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 食中三指扣住针尾,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 将针向一个方向作圆形盘转( 将针向一个方向作圆形盘转(360度/盘)。 度盘 每盘3-5次 有时左右交替。 每盘 次,有时左右交替。 应用: 、用于腹部肌肉松弛之处。 应用:A、用于腹部肌肉松弛之处。也可用 于腰背部、 于腰背部、 四肢等肌肉肥厚处。 四肢等肌肉肥厚处。 B、加强针感,可使针下气盛而调和。 、加强针感,可使针下气盛而调和。 C、主治腹中寒热邪气,腹痛、腹胀、 、主治腹中寒热邪气,腹痛、腹胀、 消化不良 等。 注意:待气至后方可提针至皮下盘旋, 注意:待气至后方可提针至皮下盘旋,不可 过速过猛。 过速过猛。
(2)刮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手指指甲轻刮针 柄的方法。 柄的方法。 操作: 操作: A.单手刮针法: 单手刮针法: 单手刮针法 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 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食指或中指指 甲自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或食指抵住针尾, 甲自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或食指抵住针尾, 拇指指甲自下而上刮针柄,亦可用拇, 拇指指甲自下而上刮针柄,亦可用拇,中指 轻握针根,以食指自上而下刮针柄。 轻握针根,以食指自上而下刮针柄。 B.双手刮针法(旋刮法): .双手刮针法(旋刮法): 用左手拇、食指挟针体下端, 用左手拇、食指挟针体下端,右手 食二指指腹作螺旋式从下而上地刮动。 拇.食二指指腹作螺旋式从下而上地刮动。 应用: 应用: 催气、 催气、守气 临床常用此法。 临床常用此法。 注意:用力均匀、轻巧。 注意:用力均匀、轻巧。
(8)弩法 ) 又称努。针刺入后,右手食、 又称努。针刺入后,右手食、中指在针 体上如扣弩机状,以控制针下感应向单向扩 体上如扣弩机状, 散的方法。 散的方法。 操作: 操作: 针刺得气后,将针稍提,用拇、 针刺得气后,将针稍提,用拇、食指夹 持针柄, 持针柄,中 指则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 指则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 手向后弩,则气向上行;反之, 手向后弩,则气向上行;反之,手向前 弩,则气向 下行。针尖朝向患处。 下行。针尖朝向患处。 应用: 应用: 行气。 行气。 注意: 注意: 先得气,后行手法,注意针尖方向。 先得气,后行手法,注意针尖方向。
(5)颤法 ) 又称震颤法。 又称震颤法。是进针后使针在穴内小幅 度上下颤动的方法。 度上下颤动的方法。 《神应经》:“用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 神应经》 用大指及食指持针, 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 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 操作: 操作: 针刺后不得气,右手持针柄, 针刺后不得气,右手持针柄,以腕关节 作小幅度、 作小幅度、 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 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 微震颤。 微震颤。是 一种微弱温和的刺激。 一种微弱温和的刺激。 应用:催气、加强针感。 应用:催气、加强针感。 注意: 注意: A、用力轻柔,不宜大幅度颤动。 、用力轻柔,不宜大幅度颤动。 B、提插时一般针刺深度不变,若作较 、提插时一般针刺深度不变, 大幅度的连续提插,则称为“ 大幅度的连续提插,则称为“捣”。
(3) 弹法 留针时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 留针时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 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素问·离合真邪论 离合真邪论》 弹而怒之” 《素问 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 操作: 操作: 拇指与食指相交, 拇指与食指相交,对准刺入穴位的针柄 或针尾轻轻 弹叩,使针体发生微微振动。 弹叩,使针体发生微微振动。 应用: 应用: A、催气 、 B、守气 、 注意: 注意: 不可用力过猛、不可过频,一般7-10次 不可用力过猛、不可过频,一般 次 即可。 即可。
(5)扪法 ) 关闭针穴使气血勿泻的方法。 关闭针穴使气血勿泻的方法。 金针赋》 扪为穴闭 扪为穴闭” 《金针赋》“扪为穴闭”。 操作: 操作: 出针后用手指(干棉球)按揉针穴,使 出针后用手指(干棉球)按揉针穴, 针孔闭合的 方法。 方法。 应用: 应用: A、闭气补虚 开阖补泻的补虚手法。 、闭气补虚——开阖补泻的补虚手法。 开阖补泻的补虚手法 B、止血 、 C、消除疼痛 、 注意: 注意: 干棉球加压揉按,实热证禁用。 干棉球加压揉按,实热证禁用。
(4)按法 ) 按穴闭气的方法。 按穴闭气的方法。 针灸问对》 行针之时,开其上气, 《针灸问对》:“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 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 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 气必下行。 气必下行。” 操作: 操作: 针刺得气后,若使针感向下传送, 针刺得气后,若使针感向下传送,可用 左手指按压 所刺腧穴上方,右手捻针使针感下行; 所刺腧穴上方,右手捻针使针感下行; 反之, 反之,若使 针感上行,则按压所刺腧穴下方。 针感上行,则按压所刺腧穴下方。 应用: 应用: 可控制源自文库感传导方向。 可控制针感传导方向。 注意: 注意: 按腧穴时不要紧靠针身, 按腧穴时不要紧靠针身,以免滞针不利 行针。 行针。
1、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手法 、 (1)爪法 ) 是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 方法。 方法。 针经指南》 爪者, 《针经指南》:“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 置穴,方有准也” 置穴,方有准也”。 操作: 操作: 用拇或食指指甲按掐穴位,掐成“ 用拇或食指指甲按掐穴位,掐成“十” 字眼, 字眼,以在交 叉处进针。 叉处进针。 应用: 应用: A、切穴定位 、 B、减轻针刺疼痛 、 注意: 注意: 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皮肤。 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皮肤。
(9)搜法 ) 用针尖向前后左右反复进退搜寻针感的方 法。 操作: 操作: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仍不得气,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仍不得气,先退针至 皮下, 皮下,改 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未得气, 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未得气,再 向前、 向前、后 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 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以催 其气至。 其气至。 应用: 应用: 催气 注意: 注意: 不可过快过猛。 不可过快过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