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作业1(6分)
大学《技术经济学》模拟考试题及详细答案(试卷D)
![大学《技术经济学》模拟考试题及详细答案(试卷D)](https://img.taocdn.com/s3/m/5f25ac029e3143323868934c.png)
XXX大学XXX学年第一学期《技术经济学》模拟考试题及详细答案(试卷D)站点:XXX 专业年级:工商01 形式: XXX 层次:本科一、简答题(6*5=30分)。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3、影响资金等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请回答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5、设备的磨损有哪几种主要形式?二、计算题:1、某投资者5年前以200万元价格买入一房产,在过去的5年内每年获得年净现金收益25万元,现在该房产能以250万元出售。
若投资者要求的年收益率为20%,问此项投资是否合算?(8分)2、某企业在5年内每年年末可以得到1000万元存入银行,年利率8%,每季度计息一次,试计算到第五年末的本利和。
(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10分)。
3、某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50000元购买设备,年利率为10%。
银行要求第10年末本利和一次付清。
企业则计划在前6年内每年年末等额提取一笔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年利率为8%,若第10年末企业刚好还清该项贷款,问前6年每年末企业应等额提取多少资金存入银行?(8分)。
4、某项目有三个方案A、B、C,均能满足同样的需要,但各方案的投资及年经营费用不同,如下表所示。
若基准收益率为15%,试用费用现值法进行选优。
(8分)。
5、某设备目前的净残值为8000元,还能继续使用4年,保留使用的情况如下表:新设备的原始费用为35000元,经济寿命是10年,10年末的净残值为4000元,平均年使用费为500元,基准折现率为12%,问旧设备是否需要更换?如需更换何时更换为宜?(12分)。
计算时所用复利系数表:附件:《技术经济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资金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
2、投资: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特定的经济活动,即为了将来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二是指投放的资金。
技术创新管理--作业--答案
![技术创新管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aef3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b.png)
《技术创新管理》作业答案第一章创新的价值一、填空题1.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2.技术创新=发明+(开发)+(商业化)。
3. 根据美国学者Kumpe and Plet(1994)的分析,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性企业,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二、简答题1. 什么是技术创新?【答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2. 什么是科学与技术?【答案】科学是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知识。
科学是工业增长的引擎,是创新的基础.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技术是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中的知识、技能和设备.技术能够嵌入到人、材料、工作的认知和物质过程、设备和工具中。
技术成功的准则也是技术的(能否完成任务?),而不是商业的3.技术上的先进性,是否就意味着技术创新的成功?试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例如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进一步展开说明)4。
什么是研究与发展(开发)?【答案】科学与技术的发现或发明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与发展(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发展(development)5.产品(技术)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引入期:新产品引进市场,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开始或由于重大创新的出现,或对产品的重大改型发展期:产品标准化、工艺过程合理化;销量急剧上升;工艺创新比产品更重要。
成熟期:销量基本稳定;重点是提高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进服务质量。
衰退期6。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答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广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积累起一定的创新能力。
但是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薄弱。
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技术创新投入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资源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有近四分之三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企业掌握和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须大幅提升。
教育创新理论(上下)答案
![教育创新理论(上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5dba1f524ccbff1218440.png)
你现时的得分是48!你的成绩低于作业及格要求,请重做!错误情况:单选题----------------------------------------------------------------------------------------------------1.动物思维阶段是指:正确答案:A.0岁-开始具有初步言语能力2.人类言语中枢进化的最终目标是朝向对()关系的辨识。
正确答案:A.语义3.发现式学习理论是谁发明的()正确答案:D.布鲁纳4.基于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理论是谁研究出来的()正确答案:B.加涅5.创造想象和复杂性直觉思维皆属于()。
正确答案:B.无条件的潜意识思维6.非随意创造思维的心理加工过程的第五个步骤主要是在()中进行。
正确答案:A.环A7.直觉思维是以()作为思维加工材料正确答案:A.关系表象8.()认为语言学习就是确定普遍语法中待定参数及相关词汇项的过程。
正确答案:A.乔姆斯基多选题----------------------------------------------------------------------------------------------------1.非随意创造思维的心理加工过程主要在哪几种思维中转换正确答案:A.时间逻辑思维 C.创造想象思维D.复杂直觉思维6.时间思维,要对时间的()作出反应。
正确答案:A.顺序性B.持续性7.前运演阶段的子阶段?正确答案:9.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必须建立在创新的什么基础之上?正确答案:A.教育思想B.教育理论10.目前流行的两类教学设计理论是()正确答案:A.以教为主C.以学为主判断题----------------------------------------------------------------------------------------------------3.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也是创造思维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作业6分卷(6套)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作业6分卷(6套)](https://img.taocdn.com/s3/m/c10956f65fbfc77da369b11c.png)
作业11.()是针对发明目标,构想解决方案的阶段。
(单选 ) P58A准备阶段B构思阶段C物化阶段D感知阶段2.一个完整系统中,()协调系统内部、技术系统与外部的相互作用。
(单选 ) P124A执行装置B动力装置C传输装置D控制装置3.利用废弃的材料、能量与物质是()的具体措施。
(单选 ) P163A反馈原理B借助中介物原理C自服务原理D复制原理4.()的特点是系统传递到双系统、多系统或微观水平。
(单选 ) P233A第一类标准解B第二类标准解C第三类标准解D第四类标准解5.根据发明的先进性,发明可以分为()。
(多选 ) P2A基本发明B应用发明C一般改良发明D科学发明6.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多选 ) P23A自主创新B重点跨域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7.技术系统的理想状态的内容包括()。
(多选 ) P122A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B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C系统的功能都是有用的D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8.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技术系统。
(判断 ) P126正确错误9.等势原理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判断 ) P147正确错误10.变害为利原理是指使用有害的因素(尤其是环境或者外部条件的有害影响)去得到有益的影响。
(判断 ) P159正确错误11.反馈原理是指运用一个中介载体物或者中介过程。
为了更容易移动,临时将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连接。
(判断 ) P161- 162 应为借助中介原理正确错误12.则。
(填空 ) P10013.TRIZ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填空 ) P11314. (填空 ) P22715.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P172作业21.使用STC算子方法重新思考问题时,物体的()方面不在考虑范围内。
创新方法大赛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创新方法大赛理论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da2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9.png)
创新方法大赛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创新是指创造新的产品、方法、服务和价值,在企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创新的基本要素?A. 观察力B. 想象力C. 学历背景D. 兴趣爱好答案:C2.在创新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被认为是最关键的?A. 资金B. 技术C. 人才D. 市场需求答案:D3.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哪个不属于创新的方法?A. 头脑风暴B. 画思维导图C. 倒推分析D. 复制粘贴答案:D4.创新管理指的是对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下哪个不是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A. 创新策略B. 创新组织C. 创新评估D. 创新赛事答案:D5.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A. 学习能力B. 合作能力C. 领导能力D. 分析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1.什么是创新?答:创新是指创造、发现和应用新的思想、产品、方法、服务和价值,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并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创新在企业中起到了推动发展、增加竞争力和适应变革的重要作用。
2.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推出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还能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创新的方法有哪些?答: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头脑风暴、画思维导图、倒推分析、利用科技手段获得灵感、参观学习、开放式创新和闭门创新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标,创新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创新。
4.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创新管理是指对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创新策略,确定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建立创新组织,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进行创新评估,对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估;实施创新过程管理,确保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实现。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a73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5.png)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________为根本目标。
2.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________。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________课程。
4.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________素养。
5.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________精神。
6.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________评价相结合。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________原则。
8.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________能力。
9.计算思维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________、分析、抽象、设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10.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________学习和创新活动。
二、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A.艺术审美B.信息意识C.计算思维D.数字化学习与创新2.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A.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B.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C.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D.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问题解决3.信息意识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A.让学生背诵信息技术理论知识B.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C.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信息现象,分析其价值和影响D.只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不进行思考4.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A.让学生记忆计算机程序代码B.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编程实践C.让学生观看信息技术科普视频D.只进行信息技术理论教学5.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A.禁止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B.让学生重复传统的学习方式C.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D.只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6.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A.教师B.学生C.家长D.以上都是7.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有()A.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人工智能初步等B.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等C.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问题解决、网络技术应用等D.以上都不是8.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A.教师满堂灌式教学B.让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C.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主探索信息技术问题D.只进行考试,不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9.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方式有()A.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有信息技术任务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共同解决信息技术问题C.只注重学生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D.不安排任何团队合作的学习活动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包括()A.教材、教学软件B.网络资源、实验室设备C.社会信息技术资源D.以上都是1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于()A.仅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考试成绩B.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C.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综合素质D.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12.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可以()A.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B.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C.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D.以上都是1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A.不进行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教学B.只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进行实际操作C.引导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知识,进行信息安全实践活动D.让学生自己摸索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14.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在于()A.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C.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D.以上都是1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没有联系B.信息技术课程为其他学科课程提供技术支持C.其他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理论基础D.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6.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作用是()A.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B.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C.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D.以上都是17.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B.只进行理论教学,不进行实践活动C.结合实际生活案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D.让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18.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是()A.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D.以上都是19.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应注重()A.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B.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C.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D.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2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有()A.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创新性B.理论性、系统性、权威性、专业性C.趣味性、娱乐性、多样性、灵活性D.以上都不是三、多项选择题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B.相互联系C.相互促进D.共同发展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有()A.主题式B.项目式C.案例式D.问题式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方法有()A.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动态B.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分析活动C.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实践项目,体验信息的价值D.鼓励学生分享信息技术应用经验4.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教学活动实现?()A.编程教学B.算法设计C.问题解决D.数据分析5.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A.提供数字化学习工具和资源B.组织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项目C.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D.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竞赛6.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方式可以有()A.课堂表现评价B.作业评价C.项目成果评价D.考试评价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有()A.挖掘教材资源B.利用网络资源C.整合社会资源D.开发校本资源8.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A.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B.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C.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平台D.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9.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特点有()A.专业性较强B.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C.注重实践与创新D.与必修课程相互独立10.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问题解决能力B.团队合作能力C.创新能力D.自主学习能力四、判断题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需要教师刻意培养。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9b7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2.png)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第一次作业 6/26/2014, 6时39分分数6分1、政府信息化基本经历了办公自动化(OA)、政府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电子政务(EG)三个基本过程。
(填空 )P1332、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填空 )P2073、微博最早源于Twitter,这是一个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微博网站。
(填空 )P2544、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它的特点是什么? (简答 )116答: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自我复制的能力。
它可以隐藏在合法程序内部,随着人们的操作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
(2)它具有潜在的破坏力。
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即时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会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
(3)它只能由人为编制而成。
计算机病毒不可能随机自然产生,也不可能由编程失误造成。
(4)它只能破坏系统程序,不可能损坏硬件设备。
(5)它具有可传染性,并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
计算机病毒通常都附着在其他程序上,在病毒发作时,有一部分是自己复制自己,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其他程序;另一部分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执行某种行为。
5、网络、数字电视是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中的( C)方式。
(单选 )A、有线通讯传输B、无线通讯传输C、数字通讯传输D、纸张通讯传输6、(B )之间的电子商务是指企业通过Internet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单选 )P159A、企业与政府B、企业与消费者C、企业与企业D、消费者与消费者7、由于网上通信双方互不见面,所以在交易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支付时还要确认对方账号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Triz技术创新方法案例分析
![Triz技术创新方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bbc1fd856a561252d36fb5.png)
Triz技术创新方法选修课作业一、“双环拱型分体轿箱垂直旋转式”新型立体车库设计分析针对城市旅游风景区等区域停车难、与现有立体车库类型不相配问题,有人基于TRIZ 理论,提出一种“双环拱型分体轿箱垂直旋转式”新型立体车库的设计。
本文将对此设计进行分析。
该设计为半地上半地下组装式垂直旋转式立体车库,在景观区建设一外观貌似巨大摩天轮的新型立体车库,给风景区添加一壮观景象,再加以装饰,使之与自然浑然一体,实现停车景观两相宜。
它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分析存在的矛盾,得到一系列的发明原理,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可以找到改进创新的方向。
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及查找到的发明原理给出的设计方向,设计出了该车库。
为了便于运输和安装,该立体车库创新性地采用了标准节结构形式,把内外环每个轿箱分别做成标准节。
该车库为双环半地下式,主轴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安装在地面上的轴承座上。
主轴的一边套有套筒,套筒内缘与主轴之间采用键联接,套筒外缘焊接法兰盘;主轴的另一边安装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外套上焊接法兰盘,法兰盘上用高强螺栓联接用角钢做成的支臂,形成单侧轮辐支撑系统。
各支臂之间设计为网架结构,增强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每个轿箱都联接于支臂上,轿箱与轿箱之间采用螺栓联接成拱型结构。
各标准节之间相互支撑力,从而减小整环对支臂的弯矩,其主要用于承受重量和传递动力。
载车台为重力自平衡式调节,两侧设有6组滚轮,每组两个滚轮,由于重力作用,载车台在随车库公转的同时也产生自转,实现载车台始终保持水平。
为了增加载车台支撑点,标准节内设有三环T型钢弯成的轨环形道,采用T型钢可以使两轮子分布于腹板两侧,防止轮子脱离轨道。
为降低驱动力、节约能源,内外环驱制动安置在每环的外缘。
拱型环的每个轿箱标准节外侧联接一定厚度的弧形板,使之形成一圆环,在圆环周向安置与链条相啮合的弧形齿条或与柱销相配合的柱销孔。
该设计依据冲突分析和“动态化”、“机械系统的替代”、“参数变化”、“抛弃与修复”、“不对称”、“未达到的或超过的作用”等发明原理引导,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及周边环境因素,采用“双环拱型分体轿箱垂直旋转式立体车库”结构。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d012aa5acfa1c7ab00cc71.png)
《管理学》第十七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1.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何谓创新?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的含义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创新的内容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后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制度创新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
2.技术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其贡献是什么?答:(1)技术创新的内容技术创新包括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式创新,这些方面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材料创新不仅会带来产品制造基础的革命,而且会导致产品物质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创新不仅使产品功能增加、完整或更趋完善,而且必然要求产品制造工艺的改革;工艺的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方法的更加成熟,而且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新的工艺方法的各种物质生产手段的改进。
反过来,机器设备的创新也会带来加工方法的调整或促进产品功能的更加完善;工艺或产品的创新也会对材料的种类、性能或质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上述的各类创新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任何一种创新的组织都必然会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从而必然会带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创新的贡献技术或者依附于物质产品而存在,或者是为物质产品的实体形成而服务。
因此,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课程与教学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课程与教学论》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0b84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9.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课程与教学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与教学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l分,共10分)1.辛德等在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互动调适观和——。
2.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或设备。
3.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 的需要,又要顾及、4.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 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5.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的——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题2分。
共10分)1.“互动理论”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 )2.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 )3.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 )4.除研究法外,讨论法也是一种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 )5.口语化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
( )三、简答题(每题l0分。
共40分)1.什么是教学?2.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3.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4.简述教学过程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20分。
共40分)1.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2.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l分。
共10分)1.忠实观生成观2.工具媒体3.内容学生的特点4.结构要素5.学生自学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对 2.错 3.错 4.对 5.对三、简答题(每题l0分,共40分)1.’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2018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测验
![2018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测验](https://img.taocdn.com/s3/m/960169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a.png)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 单选题 (2.0分)采用()照排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
1. A. 光学式照排2. B. 机械式连续照排3. C. 应激电子摄像管式照排4. D. 激光照排答案D解析如何开展创新:国内案例(上)2 单选题 (2.0分)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
1. A. 熊彼特2. B. 华尔特·罗斯3. C. 伊诺思4. D. 厄特巴答案A解析创新:理论的历程(科技创新与美好安徽建设第1讲)3 单选题 (2.0分)只看到自己的产品好,看不到市场在哪里;只知道自己的技术好,不知道客户价值追求点;只擅长埋头做技术,不擅长开发市场;看不到客户或顾客的真正需求,属于:( )1. A. 营销近视症2. B. 技术依赖症3. C. 科技专属症4. D. 客户唯一论答案A解析专业技术人员规划与创新理论4 单选题 (2.0分)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分别是()。
1. A. 印刷术、火药、日心说2. B.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3. C. 火药、日心说、指南针4. D. 日心说、指南针、航海术答案B解析创新:演化与规律(科技创新与美好安徽建设第3讲)5 单选题 (2.0分)()是决定企业核心的一个制度,是决定创新的核心要素。
1. A. 知识2. B. 技术3. C. 资本4. D. 产权答案D解析什么制度催生创新型企业:从世界看中国(下)6 单选题 (2.0分)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DJS130计算机,内存有()KB。
1. A. 32KB2. B. 64KB3. C. 512KB4. D. 500KB答案B解析如何开展创新:国内案例(上)7 单选题 (2.0分)我国第一张使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八开报纸的样张在()年诞生。
1. A. 19792. B. 19803. C. 19814. D. 1982答案A解析如何开展创新:国内案例(上)-2.0分8 单选题 (2.0分)本讲提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性样机研制出来的时间是()。
创新方法(TRIZ理论)测试80题
![创新方法(TRIZ理论)测试80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0b5eb7f12d2af90342e6aa.png)
的特性,根据此机理,把荷叶效应移植到外墙乳胶漆中,开发了微结构有机硅
乳胶漆,即荷叶效应。这属于应用(D)。
A.物理效应 B.化学效应 C.几何效应 D.生物效应
6.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EMA)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 析方法,通常有四种类型,属于 DFMEA 的是(A)。
A.应用与早期概念设计阶段的系统和子系统分析 B.应用于产品试制之前的产品设计分析 C.应用于生产制造和管理流程的分析 D.应用于服务流程的分析 7. 阿坝县的藏居,海拔 3600 米以上,处于高原河谷地区,藏居材料就地取泥, 内部保温效果极好,冬暖夏凉。很好的利用了系统或环境中的(A)。 A.物质资源 B.能量资源 C.时间资源 D.功能资源 8. 如图所示壁纸,除了美观之外,可以让壁纸在冷暖之间变化处不同的图案, 如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墙壁上就会开满鲜花,应用了(D)。热敏墙纸 A.机械系统替代 B.柔性壳体和薄膜 C.周期性作用 D.改变颜色
11. 以下情景中,用横线标明的两种物质之间属于有害的物场模型的是(B)。
A.自行车拐弯减速时,刹车闸摩擦车轮,致使车轮停止转动 (作用过度)
B.为了室内照明的蜡烛,产生了大量的浓烟,污染了室内的空气
C.汽车过桥时,桥面正好能支撑住超载的汽车 (作用充分)
D.由于电池供电电压过低,灯泡无法发光
(作用不足)
9. 在喷砂处理工艺中,必须使用研磨剂,但是在完成喷砂工艺后,产品内部 或一些凹处会残留一些研磨剂。研磨剂的存在将影响后续的工艺。那么在考虑 喷砂处理工艺的砂粒聚集问题卡采用(A)的方法。
A.空间分离 B.条件分离 C.时间分离 D.组合 10. 在 39 个工程参数中,结构的适用性是指(D)。
A.物体抵抗外力作用使之变化的能力 B.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外形随时间的变化 C.系统在规定的方法及状态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 D.物体或系统响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或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能力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能力建设在线考试(题库)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创业能力建设在线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5b7c23855270722192ef7e7.png)
A.技术进步理论 B.技术创新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新增长理论 30、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创新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定 的反映方式。客观现实世界的( ),决定了创新能力也是具有复杂结 构的知识智能系统。 A.分散性 B.整体性 C.复杂性 D.统一性 31、以下属于系统研究分析挖掘创业机会的做法有( )。 A.经由分析一般事件,来发掘创业机会 B.经由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 C.经由分析作业程序,来发掘创业机会 D.经由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 32、处于婴儿期的系统所呈现的特征是( )。 A.性能的完善非常缓慢 B.产生的专利级别很高 C.专利数量较少 D.经济收益较好 33、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A.自我管理能力 B.团队领导能力 C.技术创新能力 D.市场把握能力 34、知识产权保护对于(ABCD)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A.激励创新创业 B.促进知识传播 C.信息的获取 D.技术的转移 35、市场拉动模式相对于技术推动模式有哪些优势?(ABCD) A.应用领域和潜在市场明确 B.节省基础研究的时间和费用 C.风险更小 D.成果容易商品化 36、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包括(ABD)。 A.坚持终身学习 B.坚持主动培养 C.坚持供给导向 D.坚持需求导向 37、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 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A.政府 B.企业 C.大学研究机构
A.坚持需求导向,释放创业活力 B.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业环境 C.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 D.坚持政策协同,实现落地生根 21、市场信息的收集包括()。 A.确定信息收集和研究的目的 B.收集原始资料 C.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D.收集第二手资料 22、创业实训“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按照 实际公司(母版公司)的()和()运行的模拟公司。 A.管理培训系统 B.组织结构 C.商业操作程序 D.人才培养机制 23、产品的进化规律满足一条S形的曲线,S曲线的意义在于()。--不知道对错 A.仅指导创新者在产品的某一阶段决策的制定 B.描述了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和技术系统一般发展规律 C.帮助创造者确定系统的发展阶段,指导产品或技术设计和研发的方 向,引导市场需求 D.引导人们在各个领域预见并解决新的任务,指导企业战略实施时机的 选择,制订产品开发战略的计划 24、大到一个(),小到一个(),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 权,不具有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不知道对错 A.产品 B.企业 C.产业 D.国家 25、技术创新方法发展的近代阶段是指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主 要方法有()。 A.启发法 B.头脑风暴法 C.TRIZ D.“5W2H”法 26、知识创新的主要阶段包括()。 A.选题立项 B.研究问题的解决 C.发现问题 D.创新成果的展示 27、柳州市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政策措施有()。---不知道对错 A.财政小额担保借款扶持创新创业 B.结构创新:建设区域性研发中心 C.创业助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 D.服务支撑: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28、以下属于生存型创业特点的是( )。 A.大都属于尾随型和模仿型,规模较小 B.项目多集中在服务业 C.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 D.往往小富则安,很难做大做强 29、( )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理论基础。
04《技术经济学》样卷四
![04《技术经济学》样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d9873b2f2af90242a895e589.png)
《技术经济学》样卷四本试卷共80题,1-40题每题1分,41-80题每题1.5分,均为单项选择,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归结为一个线性链式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是( )。
A.运作创新 B.理论创新 C.观念创新 D.实施创新2.目前,根据学者们研究重点的不同,将国内外技术经济学者分为四大流派,下面不属于这四大流派的是( )。
A.评价流派 B.关系流派 C.创新流派 D.决策流派3.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 )。
A.三个领域、三个层次、三个方面。
B.三个领域、三个层次、四个方面。
C.三个领域、四个层次、三个方面。
D.四个领域、三个层次、三个方面。
4.关于经济效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企业产量大、产值高就是经济效益好。
B.成果和消耗相联系的原则确定经济效益。
C.企业利润高就是经济效果好。
D.把“快”和“速度”视作经济效益好。
5.从表现形态上划分,技术可分为物质形态、经验形态、信息形态和组织管理形态四种。
劳动生产的主体对其它形态的技术和各种经济要素起调控、运筹作用的横向技术是指( )。
A.物质形态的技术 B.经验形态的技术 C.信息形态的技术 D.组织管理形态的技术6.下列哪一种技术创新类型是在不改变原有技术原理的条件下进行的技术革新和改良,其目的是提高和完善已有技术原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A. 原理性创新 B.局部性创新 C.综合性创新 D.移植性创新7.根据受益范围大小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效益分为( )。
A.直接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效益 B.绝对经济效益和相对经济效益C.有形的经济效益和无形效益 D.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8.下列关于技术经济的比较性原理中,不属于满足需要可比的是( )。
A.产量可比 B.价格可比 C.质量可比 D.品种可比9.技术经济问题是技术经济学具体研究对象的总称。
技术经济问题的基本研究内容是( )。
A.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问题 B.技术的选择问题C.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问题 D.不能确定10.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f3db2e7cd184254a353501.png)
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课程考试测验题一、单选题1、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在1912年提出的?A熊彼特B马歇尔C舒尔茨D诺斯2、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C)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A汽车工业B电气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3、熊彼特认为,是(C)力量,避免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
A经济B教育C创新D军事4、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于何时?(B)A本世界20年代前期B上世纪80年代中期C上世纪60年代中期D本世纪80年代中期5、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C)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6、美国的研发投入归纳起来有哪些特点(E)A联邦政府调整研发投入比例,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B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研发C确定研发优先领域,进行超前部署研发计划D先军后民和军民结合的融合体系E以上均是7、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D)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A科研投入B教育发展C技术进步D科技管理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A)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9、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A)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可谓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奇迹”。
A8%以上B6%以上C10%以上D5%以上10、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C)A资金投入B吸引归国科技人员C自主创新能力D建立高新研发型企业11、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E)A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B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C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D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E以上皆是12、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作业题6分卷
![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作业题6分卷](https://img.taocdn.com/s3/m/a90d3b390b4e767f5acfce6a.png)
1. ( D)是指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以改善性能或补偿不理想的作用。
(单选 ) D协调性进化法则2. (D )是指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中将必要的部分或者性质抽取出来。
(单选 ) D抽取原理3. 为了更详细准确地描述物理矛盾,Savransky于( C)年对物理矛盾进行了描述。
(单选 ) C1982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B )的目的是将简单问题通过物理矛盾事实上的克服得到解决。
(单选 ) B步骤65. (D )是利用对称关系进行类比而产生创新成果。
(单选 ) D对称类比6. ( D)是一种能够大量开发创造性设想的发明方法。
(单选 ) D检验表法7. (A )是指技术系统的发展常常用来实现那些枯燥的功能,以解放人们去完成更具有智力性的工作。
(单选 ) A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8.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害的操作是(C )的具体措施。
(单选 ) C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9. ()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是由同样的材料制成(或者同种性质的材料)。
(单选 ) D同质性原理10. 如果一个物体处于或将处于受拉伸状态,预先施加压力()的具体措施。
(单选 ) D预先反作用原理11. ( B)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210 (单选 )B时间分离12. ARIZ-85的整套理论是()提出的。
(单选 ) A阿利赫舒列尔13. 焦点对象法起源于()的思考艺术,由哲学家康采(F.Kunze)完成了格式化。
(单选 )A古希腊14. ()是指改变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的外形从对称到不对称。
(单选 ) 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15. ()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 )B廉价替代品原理16. 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的具体措施。
管理学原理复习参考题(含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参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ce9c314791711cd791706.png)
管理学原理复习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计划工作的第一步骤是( A )。
A.估量机会B.确定前提条件C.确定目标D.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d )A.现代管理理论B.管理过程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霍桑试验结论3. 矩阵制组织形式的采用容易破坏管理的(d )A.分工原则B.权责一致原则C.跳板原则D.统一指挥原则4. 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c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除5. 企业计划从上到下可分成多个层次,通常越低层次的目标就越具有以下哪个特点:(d)A.定性和定量结合B.趋向于定性C.模糊而不可控D.具体而可控6. 管理者设计工作关系的结构,并使管理者可以与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一起努力的过程,就称为: (c )A.计划B.领导C.组织D.控制7. 当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者而不是分散到各个管理层时,就会发生(c):A.分权B.官僚机构C.集权D.科学管理8. 谁提出管理者通过X和Y假设来对其员工施加影响的?(b)A.泰勒B.麦格雷戈C.威廉•大内D.梅奥9. 下述关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其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 c )A.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在地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C.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D.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效果10. 企业中车间主任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是(b )A.管理能力B.技术能力C.安全能力D.会计能力11. 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b )A.管理学科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C.一般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12. 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的指标有:(a)A.市场占有率B.资产规模C.销售增长率D.企业人数13. 事业部制结构的特点是:(d )A.对有独立市场、独立利益的产品实行分权管理B.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为利润中心C.公司总部保留重要人事任免、预算审批及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决策权D.以上三种都是14. 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高的企业环境状态属于(d )A.简单动态B.简单稳定C.复杂稳定D.复杂动态15. 一旦某工厂的原材料库存下降到某一定点,该工厂主管就得定购一些。
(国开)创新创业教育基础 形考作业1
![(国开)创新创业教育基础 形考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2f691e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9.png)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作业11. 高校开办创新创业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培养学生当老板B.C. 孵化—批校办企业D. 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正确答案:B答案解释:暂无2. 创新创业教育是—种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应试教育B. 思想政治教育C. 素质教育D. 学科教育正确答案:C答案解释:暂无3.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创新B. 绿色C. 开放D. 共享正确答案:A答案解释:暂无4. 社会实践活动中,冲破原有理论框架或体系的束缚,修订旧理论、旧方法,进而形成对未知领域和理论禁区的探索被称为()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方法创新B. 管理创新C. 理论创新D. 技术创新正确答案:C答案解释:暂无5. 创新思维是一种()的思维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循规守矩、沿袭传统的B. 破常规的、具有创见意义C. 效仿他人成果经验D. 消极被动、坐等奇迹正确答案:B答案解释:暂无6. 华莱士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为中心,以()为目标的高级心理活动。
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发现机遇,把握机遇B. 发现财富,获得财富C. 挑战自我,实现成功D.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答案:D答案解释:暂无7. 在创造性思维的明朗阶段,()思维起着决定性作用,呈现猛烈爆发的势头。
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效仿B. 逻辑C. 灵感D. 实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释:暂无8. 因此,是否具有强烈的“()”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关键。
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问题意识B. 学习意识C. 风险意识D. 大局意识正确答案:A答案解释:暂无9. 形象思维又称直接思维,属于()活动,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理性认知活动B. 感性认知活动C. 随机认知活动D. 元认知活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释:暂无10. 画家绚丽的作品、诗人形象的描述、舞蹈家优美的体态都是()的结果单选题 (2.0 分) (难易度:中)A. 形象思维B. 逻辑思维C. 发散思维D. 收敛思维正确答案:A答案解释:暂无11.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感性认知,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对事物()的认知,真正推动人类的进步。
技术创新学
![技术创新学](https://img.taocdn.com/s3/m/fa96b75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第一讲概述一、技术创新的概念1、技术创新研究的简单回顾(1)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研究集中体现为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
(2)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持续兴旺阶段,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3)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综合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有关重点专题深入研究,如小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与创新行为、技术创新实现问题等;注重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2、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1)熊彼特在1911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反映了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1934年被译成英文时就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2)我国学者根据国外一些实际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对技术创新作了如下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底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3)我国把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技术创新称为狭义技术创新,把始于发明创造而终于技术扩散的技术创新称为广义技术创新,通常是指狭义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作为企业的系统性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分类方法很多,分类依据也很多,在此仅介绍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两种分类。
(1)根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划分的.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和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2)根据技术创新中创新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是将新的方法转用到新的情景中,以产生新的成果。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2.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比较,发现仅有()的解决方案具有原创性。
(单选 )
A1﹪
B5﹪
C10﹪
D20﹪
3.分割原理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单选 )
A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C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D增加物体的整体程度
4.()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 )
A自服务原理
B廉价替代品原理
C复制原理
D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5.使用惰性环境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多选 )
A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环境
B在真空中进行某过程
C统一的材料改为复合材料
D用电离射线处理空气或氧气
6.使用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多选 )
A使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B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C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D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
7.使用预先反作用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多选 )
A预先施加反作用
B如果一个物体处于或将处于受拉伸状态,预先施加压力
C预先对物体进行特殊安排,使其在时间上有准备或已处于易操作的位置
D在操作开始前,使物体局部或全部产生所需的变化
8.综合式发明方法是把扩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综合起来,交替使用的一种发明方法。
(判断 )
正确错误
9.将物体或环境(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成不均匀结构是抽取原理的具体措施。
(判断 )
正确错误
10.将物体用多层排列代替单层排列是机械振动原理的具体措施。
(判断 )
正确错误
11.ARIZ不断地获得广泛的、最新的知识基础的支持。
(判断 )
正确错误
12.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填空 )
13.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化学场包括氧化、还原和酸碱介质。
(填空 )
14.冲突的元素包括一个工件和一个工具。
(填空 )
15.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1)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2)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左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3)正式开会:开门见山,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4)自由畅谈:依照上述原则和规则开展自由讨论。
(5)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6)未达目的,返回重复上述过程。
(7)最后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