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_李程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上述要求, 我国已经形成竞争规模的大 , 中城市 必须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真正的转变 , 那就 向集约、 高 是从过去的追求空间规模的“外延式 ” “ ” , 效的 内涵式 转变 从过去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的 “速度型” 向构建高端产业体系的“质量型 ” 转变。 城市的发展动力从“投资驱动 ” 转变为“创新驱 , 动” 中心 城 市、 大城市的整体功能必须实现从 “制造型 ” 、 “生产型” 、 “商务型 ” 向“服务型” 的转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
李程骅
摘 要
*
“五 位 一 体 ”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 将直接推进我 国 城市 在 总布局 下 的 系统
并由此带动科学城镇化体系的形成。面对未来近 20 年的新一轮城镇化加速期, 我国城市必须超 前 谋划 转型, 转型发展之路, 特别是一批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竞争优势的特大城市、 大城市以及所带动的城市群, 理 应树立 国际标杆, 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生活体系为基础, 朝创新型、 智慧型、 生态型、 宜居型的现代化都市目标迈进, 探索出一条以城市转型发展来引领国家和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十八大报告; 新型城镇化; 城市转型; 发展路径 C912. 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263 ( 2013 ) 02 - 0007 - 07 南京 210018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
“十五” , “十一五 ” 我国从 规划提出城镇化概念 规 , “ ” 划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 到 十二五 规划实施区 并有针对性指出重点发展城市 域总体发展战略, , 群的具体区域 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越来越 明朗, 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逐步具体化, 那就是在东 在中 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 重点发 挥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等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 用。但由于受行政区隔的制约, 已经崛起的三大 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与辐射作 城市群或都市圈, 多局限于“点 ” 的聚集, 并没 用尚没有充分发挥, 有形成面的扩展, 有的甚至还形成了奇特的环大 都市贫困带, 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 ③ 。 因 在当前我国城市群集中发展的阶段, 大城市、 此, 中心城市的转型发展, 必须处理好与同区域内的 中小城市、 小城镇的关系, 尤其是要加大对城市群 在形成合理的空间梯次布局的 边缘地带的辐射, 同时, 来分解城市群内部的压力, 减缓城市病的过 分积聚, 逐渐成为相互联系密切、 唇齿相依的区域 发展共生体。 ( 三) 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要强化产业的支 撑作用, 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增长两手抓 , 表明我 国的城市转型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 优化产业结 构为突破, 以经济的转型来推进城市与区域发展 转型。 城市与区域转型发展的过程, 就是产业升级 与新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的过程, 转型的共同目标 都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加 坡、 韩国的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表明 , 只有在参与 全球产业体系的分工中来实现城市经济体系的高 端化、 服务化, 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 这既要 靠政府管理部门的规划引导, 更需要市场机制的 持续推进。我国的城市转型才刚刚起步, 不少大 中城市尚未形成服务经济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 仍以工业化的思路来强行拉升 GDP 规模, 污染、 能耗等最基本的问题尚未解决, 经济越增长, 对城 市自身的健康发展损害越大, 像目前从大城市到 , 中小城市的如火如荼的“造城运动 ” 各地持续不 “园区热” 、 “集聚区热” 、 “新区热” 、 “试验区 减的 ” 、 “国家规划区热” 热 等, 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续
但由于同步的产业发展难 演土地城市化的老路, , , “鬼 以跟上 造 成 大 量 的 办 公、 研发设施闲置 ” 、 “空城” 增多, 反而降低了城市整体的经济容 城 。 积率 过去我国工业化主导的经济增长较快, 城 市之间的 GDP 比拼, 主要得益于土地红利和劳动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 土地供应也 力红利, 越来越难, 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城市的产业发 展必须向高端化、 服务型转变。 根据克拉克法则, 随着一国人均收入的增加, 生产与劳动构成的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第三 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则进一 步说明,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 第二产业的 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也会逐渐降低, 第三产业将 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在城市化率超过 50% 后, 特别是东部先发区域的城市化率达到 60% 以上之后, 服务业投资将长期引领投资增长。 而人均 GDP 超过一定水 平 后, 由于消费快速扩 , “消费主导 - 服务业推动 ” 张, 服务业迅速崛起 “投资主导 - 工业推动 ” 的组合将取代 组合, 逐渐 ④ 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因此, 我国特大城市、 大城 必须是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新 市的率先转型, 、 产业体系 服务经济的产业转型, 而不是封闭的 “自我完善” 。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 构 建适应城市空间要求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 才能 使大城市承担起区域 真正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 经济中心、 对外开放门户、 科技创新基地和教育文 化中心的使命。 ( 四) 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地位, 强调在“五位一体 ” 总布局下来 全方位推进现代化进程, 这将从根本上转变我国 的城市发展理念, 使从注重单一功能的转型突破, 上升为整体系统推进转型, 加速向低碳、 绿色、 智 慧、 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 城市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功能性构架的深刻 变革, 涉及到城市发展基础、 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 发展格局以及城市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 。 城 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系统创新的过程, 它包括 观念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政府决策机制创 新、 监督机制与施政机制创新等等, 并在这个系统 。“五位一 创新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城市的能级 9
, 就必须以提高大中城市的 小城镇的合理分工 ” 来带动整体区域的科学发展。 发展质量为抓手, 而培育新的城市群, 则要有中心城市的引领, 需要 加快城市转型步伐。城市转型发展是城镇化的高 , 级阶段和“高 级 形 态 ” 具体体现为城市的现代 化。新型城镇化战略实际上也是对现阶段我国城 市朝重质量、 集约化、 生态化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新 要求。在我国未来近 20 年的城镇化“加速期 ” 的 进程中, 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加速推进我国先行发 展的大中城市真正转变发展方式, 而这种转型发 又将带动科学的城镇化体系的形成 , 协 展的过程, 同推进我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 一、 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加速推进我国城市转 型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时 间里, 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 200 年走完的城镇 化历程, 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但是,
李程骅,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 博导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 ,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 点 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 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 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 。 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新型城镇化 代化同步发展” “一盘棋 ” ,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 的全国 行动 略, 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 构建 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农业发展格局、 生态安全 。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 格局” 必须构建“科学合 , 使大中小城市、 小城镇形成一 理的城市化格局” 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从而推进大行政区域内、 经济 产城互动、 节约集约、 生态宜 区域内的城乡一体、 、 。 , 居 和谐发展 报告在相关阐述中 既认识到当前 我国城镇化形态上存在的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发展 不协调问题, 如中小城市发育不够, 小城镇数量多 却规模小等, 但同时对城市群、 都市圈的发展提出 了新的要求。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
① 同时, 变。 特大城市、 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必须 即瞄准国际标杆城市, 在全球 和国际化有机结合,
城市体系中寻求自身的枢纽位置或重要的节点位 置, 伴随着中国朝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 同步成 长为国际性城市或国际化都市。 ( 二) 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 将使我国的大城市、 中心城市告别自我 战略导向, “恐龙型” 增长方式, 加快向带动区域联动 膨胀的 发展, 和中 小 城 市、 小 城 镇 形 成 有 机 化 的“都 市 ” 、 “城市群” 圈 空间扩张方式。 在十八大报告中, 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区域协 调发展, 特别是消除城乡二元分割所带来的多重 , , “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 弊端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 十八大后的中 农业发展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 进一步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 央经济工作会议, ,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 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量, 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 ”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展 大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 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 产业布 局 紧 密 衔 接,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 。诺瑟姆曲线表明 ② , 应” 当城市化率触及 50% 的时候, 将会普遍出现“城市圈化 ” 的特征。 我国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 必须顺应这个大趋势, 在 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趋势中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 , 市化格局” 使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与小 城镇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即按照“统筹规 划、 合理布局、 完善功能、 以大带小 ” 的原则, 遵循 城市发展客观规律, 以特大城市、 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 , 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实际上,
*
“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城市转型研究 ” ( 11BGL103 ) 、 “特色文化城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12&ZD029 ) 的阶段性成果。 市研究”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3 年第 2 期
、 “规模城 过去为追求发展速度的“土地城镇化” ” , , 镇化 空间上无序的扩张 经济上粗放的增长, 已经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近年 、 、 来以交通拥挤 城市积水以及雾霾 生态环境恶化 “大城市病 ” , 为突出特征的 倒逼城市发展方式的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 51. 27% , 转变。2011 年, 而联合国关于世界城镇化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 , 我国 的 城 镇 化 率 还 有 近 20 年 的 快 速 增 长, 到 2030 年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 65% —70% 左右, 城 镇人口新增 3 亿左右。 没有可持续的城镇化道 就不可能有中国真正的现代化。 十八大报告 路, 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将加快推进中国城市转 型发展的实践行动。 ( 一) 新型城镇化战略从“顶层设计” 的高度, 对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调 城市转型发展要和我国整体推进的转变经济发展 “外延式” 、 即从传统的 方式的战略行动步调一致, “速度型” “内涵式 ” 、 “质量型” 向未来的 转变。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是和 我国整体推进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行动步 调一致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部分中指 , , 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适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 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 展方式,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 益上来,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 着力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 展新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 使经 更多 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更多依 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驱动, 更 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更多依靠城乡 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我 , “乡村中国 ” 国整体上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期 正转 “城市中国 ” , 变为 城市承载着国家主要的经济、 科技、 金融、 商业和教育文化活动, 也集聚了各种 最优质的发展资源。 只有大中城市的健康、 可持 续发展, 才能引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