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情简介

长乐市情简介
长乐市情简介

长乐市市情简介

长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

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8万,现辖16个镇、2个乡,251 个村居。

长乐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武德六

年建县,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1994年撤县设市。

长乐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常青,物华

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南北果蔬品种繁多,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重要果菜生产基地。水蜜栎桃、巨峰葡萄、晚熟龙眼、柑桔、西瓜等久负盛名,著名的青山龙眼曾为贡品。海产品近千种,经济鱼类近七百种。石斑鱼、中华绒毛蟹、金鲟闻名遐迩,漳港海蚌一一西施舌更是闻名世界的海味奇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玻璃砂、高岭土、叶腊石等,其中优质花岗石磨光板材大宗出口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玻璃砂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长乐地理区位优越。距省城福州30公里,临海近台,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镶望,镶距140海里,是大陆与台湾基隆港和桃源机场之间的最近通道;北临闽江,与福州马

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镶连,处于闽江口经济圈的南翼,是福州今后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乐旅游源资得天独厚。境内山、峰、泉、石、滩、礁、海、岛和闽江沿岸线是天赋的自然景观。山丘耸翠,溪泉环绕,山水江天与果树园林掩映成趣。沿海沙滩连绵,水清沙净,林密花香,海中小岛列矗,海滨奇峰异石与滩海岛礁联珠合璧。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下沙海滨度假村,又有融体育、旅游、度假、休闲、康乐和商住为一体的海峡奥林匹克城。是福建省内首屈一指的海滨度假和游乐胜地。

长乐投资环境一流。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大型现

代化港口或电厂一一华能福州电厂位于境内;大型现代化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长乐漳港;松下深水港可建造3 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松下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启动建设,筹东万吨级码头和营前3000吨集装箱码头已建成投运;峡漳、福北、两港线三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陆、海、空对外交通枢纽。全市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万门,邮电通讯居全国领先水平。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使长乐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近年来,长乐以城区为轴心,依托两港”空港、海

港),建设两线(航漳线、龙玉线),开发三线”峡漳线、福北线、两港线),发展三片”城市中心区、金漳经济片区、松江经济片区),形成三足鼎立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努力把长乐建设成闽江口经济繁荣地带战略布局。2008年,长乐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总收入19.28亿元(不含基金),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50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8310 元,增长12.1%。

长乐市党政主要领导简历

福州市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彬

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文芳

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中国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简介 (初稿) 中国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主轴,是渤海湾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处于辽西沿海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园区坐落于辽河之滨,渤海北岸,北临荣兴湖,西依盘锦港,东连辽滨水城,南望营口市区,有疏港铁路穿行其中,总面积为42.5平方公里。园区成立于2014年1月1日,园区管委会设有主任一名,由辽东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学林兼任,配有副主任三名,下设综合保障局、企业服务局和三个招商局,专职服务人员近20名。 园区位于国家级开发区——盘锦辽东湾新区西扩区内,坐拥第五代亿吨大港盘锦荣兴港,专享五万吨级化学品码头和三十万吨级原油码头,毗邻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及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辅以发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借助“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新型石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石化产业合作示范区”等政策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新高地。 园区规划由世界顶级规划设计机构——新加坡裕廊规划设计院按照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标准设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园区配套设施逐步

完善,包括荣兴港、三十万吨级原油码头、五万吨级化工品码头、数十公里管廊带、国际领先的污水处理厂、数座60万kv变电站和石化产品交易所等一些列配套设施已经基本建成。 园区产业定位明确,集中力量支持和发展石油炼化、精细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相关产业。目前,园区有中国兵器集团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长春石化环氧树脂项目、联成化学苯酐增塑剂项目、和运集团氯化丁基橡胶项目、宝来集团重油加工项目、瑞德集团芳烃深加工项目、天时集团陆上终端处理项目等一批在建和建成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园区内日益齐全的化工前道产品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源料,可完全满足各类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的落户、生产要求。 本着“对企业投资负责,对企业发展负责”的服务理念,集产业集群优势、交通物流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投资政策优势、技术人才优势、人文宜居优势和市场交易优势于一身的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竭诚欢迎世界各地朋友前来共谋伟业,投资发展。

高安市情简介

高安市情简介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面积2439.33平方公里,人口83万,下辖22个乡镇(街道)。高安位置优越,市区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是西入南昌的"咽喉要地",南接新余、樟树,东北面是世界著名风景区庐山,320国道横贯境内,赣粤、沪瑞高速公路途径境内,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滔滔锦河流经市区直下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高安历史悠久,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历为州府治所、昌明繁庶之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高安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人中之杰,仅宋代高安就有进士139名,宋代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刘恕、元代语音学家、戏剧家周德清、明代史学家陈邦瞻、清代"三朝帝师元老"朱轼等名儒学者光照史册,当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原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更是高安人的骄傲。到现代,遍布海内外的高安籍博士多达900余人。高安物华天宝,土地肥沃,地下矿产甚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基础扎实雄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安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高安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

始终保持"两位数,二打头"的增长势头,夺取了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的新胜利。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以清华泰豪、中国龙工为龙头的机电产业,以红狮集团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以中瑞、大盛纺织为龙头的纺织产业,以上海元盛为龙头的牛产品加工产业,以三爱尔医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产业等一批新兴支柱产业迅速崛起;以改制后的新红梅、吉尼斯和新引进的美康陶瓷为主的陶瓷产业,以瑞酒集团为主的酿酒业在改革发展中重振雄风,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轻纺、化工、机电等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2001年7月正式动工开发兴建的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城,总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七通一平"工作全部到位,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全面完成,落户企业达102家,投产企业有58家,一个服务优质、环境优美、产业集聚、特色鲜明、规模宏伟的新兴工业园区已经形成。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以汽运产业为龙头,以各类大中型商贸城为载体的商贸流通日益繁荣,目前,全市拥有大吨位货运汽车达8000多辆,发展汽运公司120多家,在全国各地设立货运网点3000多个、中转站50多个,培育各类民间流通组织460多个,从事流通业的经纪人突破9000多人,高安是全国汽运产业四强县市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汽运城、江南摩托车城、瑞州商贸广场、朝阳门商贸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繁荣活跃,中山商贸城、锦江外滩步行街等一批新建项目初显成效。

盐城市情简介

盐城市情简介 (此简介为市委办2006年9月13日印发的对外统一介绍通稿) 盐城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1983年撤区建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00万,现辖2市5县2区和1个开发区。盐城是历史古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因盐置县,名“盐渎”,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县。盐城是工商新城,农副产品加工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这几年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6:38.6:30.8调整为22.7:44:33.3,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个中国名牌产品,初步形成汽车机械、纺织服装、轻工、化工、能源、食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涌现出悦达、森达、江动、马佐里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贯穿盐宁、盐通、盐淮、盐连四条高速公路,盐城机场开通韩国首尔、北京、广州、温州等国际国内航班,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铁路客货运,大丰港为国家一类口岸,全市已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盐城是水绿之城,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水乡特色明显,拥有大纵湖、大洋湾、九龙口等一批以水闻名的旅游胜地,市区被誉为“百河之城”;全市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每年成片造林面积均在60万亩以上,占江苏省当年造林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年均递增近2个百分点;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名列江苏之首。盐城是文化名城,历史上文人荟萃,古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范仲淹、陆秀夫、施耐庵,现有被誉为“党内第一笔”的胡乔木、杰出外交家乔冠华;普教事业发达,高考达线人数一直名列江苏前茅,职业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拥有盐城技师学院等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8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0万人;城乡劳动力资源充裕,供给总量达400万人,现已累计输出劳动力150万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是全国三大杂技之乡之一,淮剧发源地,东台发绣、曹氏木雕、滨海柳编等各有夺人之处,风味小吃中的东台鱼汤面、建湖藕粉圆、阜宁大糕、伍佑醉螺等盛名不衰。盐城是红色之都,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素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的美誉,新四军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建军部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城是湿地之都,全市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5%,被称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市域东部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的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已被列为全省旅游发展的三大重点之一。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有千余只世界珍禽丹顶鹤来此过冬,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新时期盐城精神,积极实施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四化”联动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GDPl011亿元,财政总收入8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苏北前列。全市基本实现实际利用外资两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三年翻一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继续实施新型工业化、

江西赣州英文介绍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Jiangxi, Ganjiang River upstream. Pageant country, beautiful scenery, Castle Peak, surrounded green water surrounded Ganzhou just like a bright pearl inlays in Jiangxi juice sources. It surrounding mountains, facing three water and filled with a rich wonderful exuberance, there is a "Wealthy Jiangcheng" said. The city's tree-shaded, Avon flocks. Six distribution parks which varied scenery, some shimmering emerald, flowing water; Some Flower Fair were colorful flowers; Some Leading to the Loneness Maze. garden embellishment. Ganzhou is an ancient city, it controls Jiangxi, Hunan,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hub of the Han Dynasty which has been a strategic point of contention. A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 who have ancient, also known as Tiger Town people. Ganzhou history has been communication Jiangxi, Hunan, Guangdong, Fujian and the southern city, in the "throat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always with the Guangdong and Southeast Asia has close business contacts. By then Ganjiang golden waterway, and Lingnan ancient Luoyang, making it here, "merchants are gathering goods piercing" left a "Southern Silk Road" of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moke of history, we seem to see a team caravans bearded King porcelain, about tea, bamboo and other staple Ms CHAN Suk, too Ganzhou, Meiling Vietnam, as well as continue to Guangzhou Nanyang. Ganzhou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from east to west gate of the Song Dynasty ancient wall built along the rivers which, Wanyan over 3,600 meters, Much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in multi-generational, crib wall, artillery City, the horse-faced, Shing Mun preservation remains the same, Song Cheng still the majestic appearance, charm bite. Experts have hailed as Song Cheng Museum. Ganzhou City monuments lot : his Jiangxi grotto art treasure house built on rock Airbus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largest in eastern China Grottoes. NLD standing on the confluence of two rivers scenery of the eight Habitat buil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aiwan, is a three-tier structure, looked hip, Liang Zhu painted columns, majestic tall and straight. towering grandeur. Located in the Helan Mountain Pavilion soliciting Taiwan is the most respectful of the family. Southern famous Ci Xin Qiji here in a great Masterpiece : "Pavilion crowd Qingjiang River, the number of pedestrian middle tears ... "a" Die, "so Ganzhou celebration. More "red Zibo" Ruijin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revolution communities. There towering Tsz Wan tower shape if YOU Long ancient bridge, large-scale Qilizhen antique chinaware kiln, the province's leading Confucian Temple, SU Yang talked of the Pubs booths, and the Hakka Culture strong residential building complex, a monument everywhere, a Block spots, as if the stars, put Ganzhou in the Dazzling Decorating. Ganzhou beautiful. Here is the beautiful scenery at Cuiweifeng, steep water lakes and other natural landscapes, picturesque Yang Ling natural parks, 9 Hill Nature Reserve, 99 and the peak of Mount Wudang. Jiangxi is among the Ganjiang the source rock Liu Dong Shicheng. 赣州市简介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山河佳丽,风光旖旎,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翡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繁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

盘锦苇海湿地景区简介

“世界最大芦苇荡,中国最美红海滩”苇海湿地景区欢迎您 景区概况 苇海湿地景区位于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距盘锦市39公里,距盘锦火车站59公里,距锦州市141公里,距沈阳市172公里,距秦皇岛281公里,距大连287公里,唐山421公里,距天津547公里,距北京562公里。 盘锦苇海湿地景区有“五最之美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世界植被类型保护最完好最大芦苇沼泽地,中国最美湿地之地,中国飞禽品种最丰富,螃蟹数量最多。 景区占地面积10万亩,其中芦苇湿地面积7万亩,海上红海滩面积3万亩,景区建于2010年,这里集结了世界最具特色的生态元素和自然景观。海河交汇雄浑壮观,浩瀚苇荡一望无际,娇艳红滩天下奇观,海上大熊猫斑海豹如期而至,湿地之神丹顶鹤世界罕见,267种珍稀鸟类为景区增添了生机与灵动。这里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人文景观独具匠心,苇海湿地景区本着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聘请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了万米景观长廊、眺望台、芦苇泛舟、苇海迷宫等诸多项目。 芦苇荡 盘锦大苇荡位于大凌河、辽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达954.6平方公里,现有苇田面积达120万亩。一望无际的芦苇茂盛,河道众多,世界最大的湿地——辽

东湾湿地,天下奇观红海滩及黑嘴鸥、丹顶鹤等二百余种珍稀鸟类,构成一幅河湾浅滩之秀美、芦花曳之高雅、鹤翔鸥飞之苍莽的独特风光。 在这里,您可以乘坐由我国船艺文化传人独门设计,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木船,这艘船叫奥帆5号,光这一艘游艇,就价值650万元。这艘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接待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一些国家的政要、王子、公主的豪华游艇,坐在船上您可以品味茶香,欣赏湿地生态美景。 苇海迷宫 苇海迷宫景点是由北京土人设计规划院设计的水上游乐园,在这里您可以乘坐景区的特色木船去游览白鸟汇集的鸟岛,您也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和朋友亲自乘脚踏船去迷宫里体验一把当年水泊梁山的豪情壮志,当然这里也是水上CS的最佳战场。总之,这里是年轻人的战场,是幸福的乐园。 红海滩 现在我们眼前看见的就是海上红海滩,面积有30000亩,是 目前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完好的天然红海滩,素有“五岳归来 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盘锦归来不看滩”之称,已被列为国 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其实这满眼的红色都是由一株株小草 构成的,这草名叫碱蓬草,因为它的叶片呈翅状,所以还叫翅碱蓬,不过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愿意叫它红碱蓬,它是唯一一种可以 在盐碱地上存活的草。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

赣州南康区区情简介

赣州市南康区区情简介 南康区地处江西省西南部,居赣江上游,是赣州市两个市辖区之一。全区国土面积1 72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个街道、278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总人口86万。 近年来,南康区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打造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目标,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迸发蓬勃朝气和巨大活力,呈现稳步升级的良好态势。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4 8.5亿元,财政总收入22.85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16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 南康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古称“南野”,秦、汉时名“南埜(yě)”,三国时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安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南康县,1995年3月撤县设市,2014年2月撤市设区。自古以来人文蔚起,名流辈出,宋代有状元刘必达,清代有著名史志学家谢启昆,现代有工人运动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资本论》译者郭大力等。在外乡贤100多万人,号称“南康之外还有一个南康”。 南康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古代,即有“据豫章上游,为岭北巨邑,雄踞赣南通湘粤”的记载,曾被誉为“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如今,已成为赣州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1个民航机场(赣州黄金机场)、2条铁路(京九和赣韶)、3条国道(105、323和357)、4条高速公路(大广、厦蓉、赣韶和赣州绕城高速),规划中的赣深高铁也经过南康,形成了立体网络式交通格局,距南昌、广州、深圳、厦门均为4小时左右车程。 南康商贸活跃、产业集聚。南康素来商业繁荣,有“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记载。南康人开明开放,敢想敢干,敢于创新,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有“江西的温州”之称。没有木材资源,但建成了中国中部最大的家具产业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家具专业批发市场,是我国家具行业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正在打造家具千亿产业集群;没有矿产资源,但建成了中部地区矿产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和“江西省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正在打造矿产品百亿产业集群;没有纺织资源,但建成了“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拥有赣南最大的成衣市场,正在打造服装百亿产业集群;不靠江不靠海,但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进境木材“内陆口岸”—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正在打造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南大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南康独特的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宿迁市情简介-江苏

宿迁市情简介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洋河新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分别列江苏省第4位和第6位,素有“苏北水城、绿色家园、生态氧吧、长寿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境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下草湾文化遗址”是目前江苏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公元前113年,古泗水国在此建都,历时132年。秦代设置下相县,唐代改称宿迁县。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名将刘世勋、晚清民族英雄杨泗洪、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等都生长于这片热土。 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驰名中外的“名酒之乡”、“杨树之乡”和“花木之乡”。洋河、双沟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名酒和四个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全市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8%,素有“绿海之都”的美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25万吨,螃

蟹产量居全国第一。花卉苗木面积45余万亩,是江苏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 宿迁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项王故里古朴庄重,三台山生态时尚,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淡水湖的地级市,被世人誉为“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总面积23.5千公顷的洪泽湖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京沪、宁宿徐、宿新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宿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淮安涟水机场近在咫尺;连接京沪高铁的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 建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新一轮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8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6.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前列。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doc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汇源集团创建于1992年6月,主要致力于各种果蔬产品的加工、果汁饮料的生产、销售。经过9年多的时间,汇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果汁饮料集团公司。从创业之初,公司就以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立志创出名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采用产区原料加工、消费区灌装的科学生产布局,实行规模化经营,先后投巨资从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了无菌灌装生产线50多套、浓缩汁生产线2套、果浆生产线4套。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已投产的工厂14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山东、吉林、江西、新疆、山西、四川、湖北、上海等地,年加工水果、蔬菜100多万吨、年产果蔬饮料50万吨,产品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果汁饮料生产规模、产品总销量、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集团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已设立67个销售公司,现有销售人员3800名,使公司顺利过渡到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化企业。 一、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 展。 汇源集团始终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随着集团公司地不断发展,公司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社会责任,逐步提高了原料及辅助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建立起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1992年汇源集团投巨资在山东沂蒙山区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浓缩汁生产基地,每年消化当地果农二十万吨水果,解决了老区果农卖果难问题,并出口美国、日本以及西欧一些国家,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 1994年以来,集团公司在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县先后共投资近九亿元,兴建了年水果加工能力达二十万吨、果蔬汁饮料灌装能力达四十万吨的顺义工厂和怀柔工厂,并积极协助当地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消化北京、河北、内蒙等周边地区丰富的苹果、杏、桃、草莓、山楂等水果、蔬菜,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健康果蔬汁饮料。目前两工厂年产值已达八亿元人民币,年上交税金达8000万元。 1998年以来,汇源集团响应国家号召,在三峡宜昌先后投资一亿多元,建起了一座年加工当地水果十万吨、生产果蔬汁饮料三万吨、年销售额达亿元的工厂,解决了三峡移民就业和卖果难的问题,获得了国务院有关部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赞扬。朱新礼总

辽宁省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doc

辽宁省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数据解读报告 2019 版

序言 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从企业单位数量,流动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利 润总额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了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盘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现状 (1) 第二节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 一、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企业单位数量现状统计 (3) 三、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占全省企业单位数量占比统计 (3) 四、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企业单位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企业单位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盘锦市企业单位数量同全省企业单位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盘锦市流动资产合计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一、盘锦市流动资产合计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流动资产合计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盘锦市流动资产合计占全省流动资产合计占比统计分析 (7) 四、盘锦市流动资产合计(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盘锦市流动资产合计(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流动资产合计(2016-2018)统计分析 (9)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辽宁省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辽宁省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从普通小学数量,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毕业生数量,教职工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盘锦市普通小学主要情况现状 (1) 第二节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指标分析 (3) 一、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 (3) 三、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占全省普通小学数量比重统计 (3) 四、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普通小学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盘锦市普通小学数量同全省普通小学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盘锦市招生数量指标分析(均指普通小学) (7) 一、盘锦市招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招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盘锦市招生数量占全省招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盘锦市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盘锦市招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九江市情简介

九江市情简介 (供宣传参考) 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门”,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是国家第一批五个沿江开放城市之一。现辖九县二区一市二个开发区和庐山管理局、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其中市区建成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65万。 历史文化悠久。九江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时期,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36郡就有九江郡。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戍守时筑九江城。九江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历代1500多位名人在九江赋诗4000多首,使九江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山水诗的策源地、山水画的发祥地,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原创于九江的《浔阳曲》改编而成的;宗教文化神秘深奥,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东林寺代表着“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中国佛教协会三任会长与云居山真如寺相关,庐山“一山藏五教”;红色革命文化催人奋进,秋收起义在修水打响第一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在修水升起,百万雄师过大江在九江是第一渡,南昌起义策划于九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次谈判在庐山,《抗战宣言》在庐山发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多次来九江,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革命遗迹;书院文化名满中外,中国最早的书院义门书院在德安,白鹿洞书院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之首,朱熹制定的《白鹿洞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洞规,悬挂在联合国大厅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九江山明水秀,孕育了陶渊明、黄庭坚、南宋陈氏“五代七进士”、清代“陈门四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李烈钧、许德珩和当今世界名人袁隆平等历代名杰。 区位交通优越。九江位于八百里鄱阳湖、五千里京九、万里长江交汇处,依长江承东西,托京九接南北,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川、汉、宁、沪的重要联运枢纽。长江岸线达152公里,且深水岸线多,港口吞吐量大,适宜发展大运量、大吞吐量、大耗水量产业。九江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是赣、鄂、皖、湘的货物集散地和换装港,外贸码头年吞吐量3000万吨。京九、武九(至武汉)、合九(至合肥)和规划建设中的铜九(至铜陵)、昌九城际铁路等五条铁路在九江交汇;公路有昌九、九景、合九、武九四条高速公路以及105(北京—珠海)、316(福州—兰洲)国道,武吉高速已经开工,杭瑞高速九江到瑞昌段即将开工。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九江将成为江西富省之唯一商埠,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日本协力事业团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后,在最终报告书上指出:九江处在中国的要冲位置,未来的形象是“经济交流中转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从旅游资源讲,九江山川秀美,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拥有中国惟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吴城候鸟保护区;拥有中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开采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大型矿冶遗址铜岭古矿冶遗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辽东湾新区简介(新)

辽东湾新区简介 辽东湾新区是盘锦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节点,是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中唯一一处按照滨海中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享有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最大的经济区”的称号。 新区始建于2005年12月,2006年6月纳入辽宁省沿海重点发展区域,2009年7月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0月被省政府确立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2012年1月按照省政府批复更名为辽东湾新区,2013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正在努力打造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专区。 新区规划控制面积4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荣兴、二界沟、荣滨)和1个开发区(三角洲),空间结构确定为“一带、两轴、三区”。“一带”为大辽河入海口及海滨沿线绿色滨水生态带;“两轴”为东西向城市功能轴和南北向经济发展轴;“三区”为港口区、临港产业区和辽滨水城。目前,基础设施和产业投入累计超千亿元,累计开发土地面积83.5平方公里,建成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并形成了以港口为牵动、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保障的三区联动规划格局。 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以石化及精细化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主导,以临港物流业为支撑,以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并依托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全面打造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世界级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随着规划的付诸实施,新区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到“十二五”期末,经济总量实现“再造一个新盘锦”的目标,一座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水城将崛起于渤海之滨。 ——区位优势。拥有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集疏运体系非常完善。陆路紧临京沈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辽河大桥连接营盘两地,滨海大道穿境而过;海路方面,正在建设的亿吨级盘锦新港已经具备通航能力,是东北乃至蒙东地区最近的出海口,疏港铁路建成通车,周边由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形成的港口群构成了便捷的海路运输体系;航空运输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2小时车程,距离锦州机场和正在建设的营口机场1小时车程。 ——资源优势。新区内有大量的滩涂和荒地,发展空间大,便于整体规划,建设成本低。盘锦是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坐落于此,为新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新区傍河临海,拥有50多公里的河海岸线,水深浪静,终年不淤不冻,是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理想之地。此外,区内地下温泉、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也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