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
1.对“学前儿童”的正确认识
1)学前教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2)幼儿教育是指3-6岁所实施的教育
2.《纲要》指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情绪障碍等
三、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随着幼儿进入学前期(4-5岁),同伴交往逐渐成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下面根据幼儿日常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
1.小朋友不愿意上幼儿园——与同伴关系、教师评价有直接关系
1)同伴关系:指个体与年龄相仿者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
际关系。
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社会地位的类型
a.受欢迎型儿童
b.被拒绝型儿童
(其自身特点为:积极主动、喜欢交往,但缺乏适宜交往策略,消极行为多)
c.被忽视型儿童
(其自身特点:害羞、拘谨、退缩,不敢自我表现,社交能力弱,自己玩耍)
d.一般型儿童
3)具体措施
(1)针对被拒绝型儿童的教育矫正
a.教导法:明确告诉幼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什么
b.角色转换——移情:帮助幼儿理解对方的情感
c.创设情境:练习使用积极的交往方式
d.及时强化:当儿童在真实交往中出现积极交往方式时,应给予鼓励
(2)针对被忽视型儿童的教育矫正
a.培养自信心:给予其表现才能和选择决策的机会
b.成功的经验体验:开展积极的协作游戏,让幼儿体会活动合作的乐
趣
c.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满足其安全感
(各位家长可根据上述描述,再加上积极与幼儿园老师沟通,来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以便及时帮助处境不利的孩子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2.孩子是幼儿园里的“小霸王”——幼儿攻击性行为
1)出现的原因
a.本能
b.挫折:幼儿长期的挫败感
c.社会学习
d.社会认知歪曲
2)影响因素
A.儿童自身
a.生理因素(长得高,身体壮)
b.气质特点(胆汁质、多血质等)
c.自控能力
d.即时情绪
B.父母家庭
a.父母行为:榜样作用
b.家庭情感氛围
c.父母教养方式
d.家庭的社会阶层、经济状况、家庭结构
C.同伴
a.幼儿的观察学习及模仿
b.幼儿的受害经历
D.教师
a.教师对幼儿的忽视和对侵犯行为的过度反应
b.教师对幼儿及其侵犯行为的不恰当评价
E.幼儿园和学校
a.班级空间大小
b.班级人际关系
F.大众传媒
电视、电子游戏暴力
3)控制方法
a.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和鼓励
b.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c.移情训练
d.为幼儿创造互助的环境
四、总结
对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各位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在家庭生活中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社会的希望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