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饮食文化的审美与娱乐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饮食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农经一班姓名:张旋学号:12011241300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种文化。
有少数人由于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便把中国文化概括为饮食文化,甚至武断地说,中国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这实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解。
鉴于此,有必要透过吃喝的外在形式,来透视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品位。
这种品位在美学和娱乐上也有突出表现.
关键字:饮食文化、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正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
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
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俱佳”,“色”就是要好看,“香与味”是强调好闻好吃,合起来就是要好看又要好吃,眼福口福都要享受。
在“好看”的追求中,就有审美意识在起作用审美意识是人在审美、创造美活动中的思想、情感、意志。
它包含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其中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和核心。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
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精致”。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
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
和精神享受,即味道美。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
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
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饮食器具之美;中国菜肴在餐具的选择使用上,是十分考究的,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人们从来就把使用和欣赏制作讲究、美观淡雅、朴素大方、配备合理的餐饮具,视为一种享受。
餐具的大小应与菜肴的量相适应。
菜肴量小,餐具过大,使人见之便有不“庄重”之感。
反之,菜肴量大,餐具过小,使人见后.顿生食欲不振,不食即饱之念。
餐具的色泽应与菜肴色泽相协调。
餐具色彩有深浅之别,菜肴的色泽又多种多样,两者搭配得当,就能把菜肴衬托得更加逗人喜爱,引人食欲。
餐具的品种应与菜肴的形状相适应。
汤菜宜碗,如奶汤素烩、酸辣鱼羹、仔鸡豆花汤菜,这些菜的性质以汤为主,上席时,用碗较为适宜。
食物的香、味、名、音等美。
烹饪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菜肴、点心是烹调师运用娴熟的烹饪艺术技法创造的艺术品,然而菜撰不是仅供人们欣赏的纯粹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为了食用。
味觉美。
欣爱和追求美味是人之共性,但真正能达到“知味”的人是不多见的。
中国人很早就对肴撰味美有了很高的审鉴和独到的领悟。
味是烹饪艺术的核心。
菜肴是供人食用的,是通过舌的味觉而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味不美,即使形态、色调再美也算不得是佳肴,算不得精妙的艺术品。
菜名美。
中餐味美,名更美。
犹如人之名称也。
人之名称,美丽动人,即能体现出人之性格爱好、文化修养。
菜名也是如此,要经过人们反复推敲,不能牵强附会,力求雅致切题,名副其实,以菜名可以窥出菜的特色和反映
菜的全貌。
菜的命名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色彩命名。
特别是以菜肴用料本身的色泽和菜肴成熟后的颜色而命名。
2.以花卉定名。
花卉深受人们喜爱,和菜肴巧妙结合,有的是以真实花卉人撰,取其美名,如兰花人撰与肚丝烹制,便为“兰花肚丝”。
3.以型命名。
菜肴制成后,依所形成的形状而定名,既形态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的享受。
4.以盛器命名。
如小笼蒸牛肉,就是以盛装牛肉的“小笼”而得名的。
5.以味命名。
以菜肴的主要口味来命名。
菜未人口,而味先知,如著名的鱼香肉丝,其主要味型属鱼香味。
6.以调味品命名。
如麻辣鸭掌,人们一听到菜名,马上会想到鸭掌的麻辣香鲜味。
7,以原料和烹调方法命名。
如芹菜炒牛肉丝、海参炖鸡、豌豆烩生鸡丝等。
8.以人撰中药命名。
如拘祀牛鞭汤,构祀为中药。
9.象形性命名。
主要是通过菜名来引起食者对菜肴产生丰富的联想,使菜肴更富有趣味性,如神仙鸭子,能食到神仙才能吃到的鸭子当然很得意!
音响美。
中国古代所说的王公贵族之“钟鸣鼎食”,“钟鸣”指的是编钟演奏的音乐。
此外,饮食的美学还表现在质地美、节奏美、情趣美等方面。
在这样的感情氛围中餐饮才淋漓痛快,尽情尽兴,终生难忘,回味无穷。
这种美的感受,借句时兴的话来说,来源于人际关系之和谐,又增进了社会的和谐。
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就是生活”的命题,中国人把“吃喝”看作是生活的头等大事,因而在饮食文化中讲究美感是非常自然和合乎情理的事。
中国有许多文化名人对中国饮食文化都有相当的研究,他们对饮食的看法绝不同于不得温饱的百姓,仅仅是为了果腹求生而已。
他们把饮食当作人生的乐趣和人生的艺术。
享誉中外的大画家张大千先生曾说过:“吃是人生最高艺术”。
参考文献
1、:《寻根》1995年第05期作者:佟辉
2、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问题作者:罗筠筠
3、刘岩松《中国学术研究》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