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影响zhangxiaox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5月M ay.2004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 ianjin F oreign S tudies University

第11卷第3期

V ol.11N o.3

收稿日期:2004-03-05

作者简介:张晓希(1957-),女,教授,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影响

张晓希

(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204)

摘 要:日本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摄取、模仿、消化、吸收到最后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这样一个过程。平安时代的日记与日记文学便是这种文学发展轨迹的最好证明。如果说平安时代的日记是由中国古代日记发展而来的话,那么到了日记文学阶段,应该说已经进入了在吸收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上形成日本独特的文学特色的阶段。关键词:平安时代;日记;日记文学;女性日记文学

Abstract :Japa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as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abs orbing and imitating Chi 2nese ancient literature.The development of diary literature in Heian era is the evidence of this process.I f the diary in Heian era developed from Chinese ancient diary ,Japanese literature develop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bs orbing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K ey w ords :Heian era ;diary ;diary literature ;w oman diary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04)03-0051-04

日本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摄取、咀嚼、消化、吸收到最后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文学的过程。而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莫过于平安时代(794-1192)的文学。平安前期,受中国文学的直接影响,日本文人们创作了大量按中文体裁、用中文写作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翻版。平安中期起,出现了以宫廷生活为舞台的和歌、物语、随笔及日记文学等独特的文学体裁。这些文学作品虽然在形式上使用的是假名文字,但在内容上却与中国文学密切相关,中国文学的折射和铺垫使这些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假名文学是在汉文学的土壤上成长起来并开出的“和文学”之花。至此,用汉字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日本文学逐步被假名文学所代替,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也由直接影响转为间

接影响,日本平安时代的日记文学与日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便是其缩影。

本文拟从中国日记的起源、流变以及日记在日本的演变入手,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平安时代日记与日记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特性,并通过这个时期颇具特色的几篇日记和日记文学作品来分析平安时代的日记和日记文学是如何由对中国文学的直接模仿到消化创新的。一、日记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与流变

据史料记载,日记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他把广泛收集、整理上代的零乱、散在的文献留于后世的学者的成果统称之为日记。日记作为一个动词,既用于研究又用于研

究的成果①

据史料记载,周朝以后,历朝都设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周朝设左右二使,左使记事,右使记言。到了汉朝,皇宫内设有起居官,每日注记

1

5

帝王的起居言行。这注记称之起居注。起居注无非就是史官记录帝王日常生活的日记。到了唐朝,在中书省设起居舍人一职,职责是负责记录宫廷日记。历朝的史官所注记的帝王日记的起居注非常之多,但遗憾的是大多遗失,所剩无几。

可以说,中国古代日记的起源一为学者的研究记录,二为帝王的言行记录。前者为自己事业成果的记录,后者为他人言行的集录。这两种源流到了后世或分流或合流,形成各种记录形式。其中有的记录远离日记变成了其他形式,有的实际上是日记,但以别的名字来称呼;有名为日记,但却是带有特殊性的记录;还有就是一直发展到今天人们称之为日记的文体。作为帝王日记的起居注到了唐朝派生出了日历。日历又称时政日记。在宋朝,日历已被当成编写国史的资料。《事文类聚》中记载:“旧以宰臣兼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掌修日历、以时政记、起居注、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这样,日记便与历史合为一体了。

作为日记源流之一的学者研究记录,成为后来学习者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这种日记便自然成了教养书。据说明朝时各地的村塾使用的叫《日记故事》的教科书便是这种学者研究的记录。这种教科书收集了许多古代的典故编写而成,有些内容今天看来还非常有教育意义。

起源于学者的研究记录很容易与随笔混为一谈。随笔在中国古时称为笔记。笔记也称随笔、笔谈、笔录,还称日记。如果再加上“日录”“日钞”“日疏”等名字,随笔的种类则更多。这些读书日记均为学者的随笔。随笔的特点是随笔而记,主要涉及到作者的兴趣爱好、经历、处境等各个方面。内容有考证、历史人物事件、探访名胜古迹,有关于书画、陶器等古董方面的,也有以教训、处生为主的道德方面的,有讲书法、品评诗文的,有读书时的体会感想,也有街谈巷议等,内容多种多样,非常广泛。而且如果把这些和读书日记看成是同一体裁的话,那么随笔也可以称为日记。

游记是指在旅行这一特殊的场合而写的日记,原本就是日记的一种。记行文称为日记的比较多,称之为记行的却很少。除此之外,也有记行称为“记”“录”“志”“行记”的,还有用“游录”“客记”“征记”“路程”“行述”等名称的。

但在以日记为名称的书籍中,记录每天日期的排日日记并非很多。尤其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排日日记就更少了。在现存的排日日记中最早的当属黄庭坚的《宜州家乘》。宋朝以后称之为日记但不付日期的为数很多,不过,现存的排日日记却寥寥无几,恐怕是古人的日记并没有把排日当作记日记的重点。

总之,无论形式、内容如何,中国古代日记的最大特征是如实记录、追求真实。基于此而产生的日记自然带有求知的性质。后来,日记一方面向收集世间的事实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开始向记录自己身边琐事方向发展。这是基于要如实观察自己的想法,也是出自于求知的、哲学的本能。这种记录其实也可称为一种自传。

日记这种文体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形成了独自的特点和风格。但是,无论哪一种日记,最初都是作为应用文体出现的。但是到了南宋,日记开始成为文学的一个分支,代表作是陆游的《入蜀记》。“它不但详细描写景物,而且记述古迹、考证史实具体,抒发感情也很细腻”(李秀忠王凤琴《名人日记》)。

很明显,虽然宋朝以后日记和日记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的古代日记在宋朝以前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日记文学也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日记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大量接受汉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平安日记与中国古代日记

“日记”一词传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以前,当时的日记主要有记录天皇日常生活的《殿上日记》、太政外局的《外局日记》、中务省的《内记日记》等公事日记。还有被认为是从公事日记派生出来的宸记和公卿日记等私人日记。在记录事实真相的日记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公事日记。

《内记日记》实际上是中务省的内记,基于奈良时代以来的律令制记录天皇日常生活的起居注,在公事日记中是最早出现的。《殿上日记》是侍奉天皇日常生活的值班“葳人”②注的值班日记。《外记日记》是任太政官书记一职的外记所记录的宫廷日记。这些日记都是出自男

25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