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麻醉详解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课件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f5c5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6.png)
局部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局部神经,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区域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特定区域,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神经阻滞麻醉:通过药物作 用于神经,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椎管内麻醉:通过药物作用 于椎管内,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静脉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静脉,使患者局部失去知觉
麻醉方法和操作
麻醉方法:局部麻 醉、全身麻醉、椎 管内麻醉等
麻醉注意事项:麻醉 药物的选择、麻醉剂 量的控制、麻醉并发 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麻醉操作:麻醉前 准备、麻醉实施、 麻醉监测、麻醉后 护理等
麻醉效果评估:麻 醉效果、麻醉并发 症、麻醉后恢复情 况等
01
02
03
04
谢谢
04 麻醉药物的选择:小儿麻醉 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以减少对患儿的副作用和并 发症。
麻醉技术的重要性
01
保障手术安全: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手术风险
02
提高手术成功率:麻醉技术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03
减轻患者痛苦: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04
和感觉
小儿麻醉的特点和难点
01 特点:小儿麻醉需要根据不 同年龄段和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处理,需要麻醉医生具 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 技术水平。
02 难点:小儿麻醉需要面对呼 吸、循环、神经等多方面的 挑战,需要麻醉医生具备全 面的知识和技能。
03 风险:小儿麻醉的风险较高, 需要麻醉医生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促进术后恢复: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小儿麻醉技术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d009de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2.png)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医学上将新生儿、婴儿、幼儿以及儿童这几个阶段统称之为小儿,这个阶段都是爸妈的心头肉,可以说打不得、骂不得、碰不得、摔不得的词语来形容。
如果小儿生病了需要动手术,家长更是担心得不行,因此,小儿的健康是父母最为牵挂的,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成年人有所不同,面临一些不论大、小型手术的时候所采取的医疗手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最为突出。
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小儿麻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监护设备,使得小儿能够在麻醉和手术期间顺顺利利之外,也需要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同时让家长正确且客观的认识小儿麻醉,以便更好的相互配合。
接下来我们将来了解一下小儿麻醉的类型、麻醉对小儿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以及小儿麻醉具体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小儿麻醉的类型小儿麻醉同成人麻醉一样,可选择麻醉方法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具体采取哪种麻醉方法是需要具体根据小儿的年龄、手术区域以及手术难度等等来选择的。
临床上常用的小儿麻醉方法有以下几个:(1)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是供小儿气管内麻醉或者是人工通气用的,对于新生儿这个阶段来说最为适用,它能够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以防发生误吸,同时方便连接各种麻醉装置,对新生儿的呼吸进行有效的管理。
气管插管全麻通常情况下是经口入的,但一般张口困难的小儿会采取经鼻插管的方式,切记小儿的黏膜比较薄弱,摩擦过重的话容易导致气管水肿,因此在导管的选择和插入的深度上要格外注意,导管选择可以按照医学公式来计算:(法制号码)F=年龄+18,另外准备跟其粗细度差不多的三个连号导管,目的是备用。
像导管的插入深度主要是看小儿总气管的长短,同时新生儿来说总气管是比较短的,声门至隆突的距离仅4cm,所以,通常以导管前端将超过胸骨上缘为合适的插入深度。
(2)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顾名思义就是将局部麻醉的药物推入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得短暂抑制脊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
临床上又将药物推入椎管内不同的腔隙,将其分成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小儿麻醉知识科普
![小儿麻醉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ae5400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8.png)
育儿讲堂小儿麻醉知识科普伍智慧,牟镇,刘涛 (洪雅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 620360)小儿在进行外科手术前需进行麻醉处理,但一些家长认为这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就小儿麻醉相关知识简单科普。
小儿常用的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中枢神经镇痛药物及吸入性麻醉药是患儿较常应用的麻醉类药物。
目前,中枢镇痛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最多,其次是吸入性麻醉药物,两者是通过呼吸进入血液或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达到有效止痛的目的。
随着麻醉药物被排出体外,麻醉效果会慢慢消失,患儿会逐渐清醒。
而需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儿一般会采取低温麻醉的方式,即通过阻断循环,使患儿的体温下降,再利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呼吸循环,确保代谢水平处于最低水平。
小儿麻醉的认识误区误区1:麻醉药物会影响孩子智力一些家长认为麻醉药物会对小儿智力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手术麻醉比较排斥。
智力与脑部有着密切关系,脑细胞活动需有糖原和氧气作为支撑。
若患儿出现循环或呼吸障碍,脑细胞就会缺氧,若缺氧时间超过5 min,会严重影响脑细胞代谢,引发不良后果。
所以,想要了解麻醉药物是否会对小儿智力造成不利影响,则需要了解麻醉药物是否会导致脑缺氧入手。
在局部麻醉腰麻的过程中,患儿神志清楚,因此并不会影响智力。
全麻是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会对大脑皮质造成抑制,小儿暂时失去身体知觉,以保障医生能顺利进行手术操作。
全麻过程中,会借助机器控制患儿呼吸,保证氧气供养,确保生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影响,更不会出现脑缺氧,因此也就不会影响到智力。
低温麻醉患儿在手术前后智商也并没有区别,术后学习成绩不会出现下降,记忆力依然保持正常。
所以,广大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麻醉会给小儿智力带来影响。
术后恢复期患儿可能会出现反应迟钝,但这并不是智力下降,而是因为术后小儿排泄能力下降,代谢率低,加之麻醉药物可能二次分布在血液、肌肉中,从而出现反应迟钝或表情淡漠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代谢,上述现象会消失。
《小儿麻醉讲稿》课件
![《小儿麻醉讲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dc7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小儿麻醉的历史与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麻醉也经历了从传统方法 到现代技术的演变,未来将朝着更加安全、舒适、精准的 方向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小儿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小儿麻醉的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从最 初的全身麻醉到现在广泛使用的区域麻醉、镇静技术等, 小儿麻醉已经变得越来越安全、舒适和精准。未来,随着 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小儿麻醉将朝着更加安 全、舒适、精准的方向发展,为更多的患儿提供更好的医 疗服务。
药物选择与使用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病情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
心理干预
在术前和术后对小儿进行适当 的心理干预,缓解其恐惧和焦 虑情绪,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
恢复质量。
03
小儿麻醉药物与技术
常用麻醉药物
01
02
03
04
吸入性麻醉药
如异氟烷、七氟烷等,主要用 于小儿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总结词
小儿麻醉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小儿麻醉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可以抑制患儿的疼痛感、紧张情绪和不良记忆,使手术能够顺利 进行。同时,小儿麻醉还可以为手术提供必要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儿的生理状态。
意识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反应和意识状态, 评估麻醉深度和苏醒程度。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 患儿的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
儿科麻醉知识点总结大全
![儿科麻醉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fc3b9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0.png)
儿科麻醉知识点总结大全儿科麻醉是一门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的麻醉管理学科,其与成人麻醉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等都与成人麻醉有明显不同。
本文将就儿科麻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及应对儿科麻醉相关问题。
1. 儿科麻醉的特点- 儿童生理特征:- 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全,器官功能尚未成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有着显著不同。
- 儿童的代谢率和呼吸率高,导致药物的代谢和分布快速,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
- 儿童心理特征:- 儿童对陌生环境、医护人员和手术过程可能产生恐惧和焦虑,需要特别关注心理护理。
-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儿童对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有特殊需求,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精确调整。
2. 儿科麻醉前评估- 儿科麻醉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以下内容:- 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往病史、手术史等。
- 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否恐惧、焦虑等,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 儿童的呼吸情况:是否有哮喘、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 儿童的心血管情况:有无心脏病史、心率、血压等情况。
- 儿童的药物过敏史:对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是否有过敏史。
- 儿童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特别是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
3. 儿科麻醉的药物选择- 麻醉诱导药物选择:- 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包括七氟烷、异氟醚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或是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物。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麻醉维持药物选择:-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维持麻醉的药物有吗啡、咪达唑仑等镇痛药物,也需要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剂量调整。
- 麻醉恢复药物选择:- 手术结束后需要用一些药物帮助儿童迅速苏醒,如七氟烷、异丙酚等。
4. 儿科麻醉过程中的管理- 麻醉深度的监测:- 通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对儿童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确保儿童的安全。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43c6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a.png)
4 术后疼痛
使用镇痛药物和疼痛管理技术来缓解术后疼 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小儿麻醉的困难和挑战
1 生理差异
儿童生理机能不同于成人,因此需要特殊的麻醉监测和药物管理。
2 沟通困难
与成人相比,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和感觉,需要医生和家长的有效沟恐惧和焦虑,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静脉麻醉
通过持续静脉注射药物维持麻醉状态,适用于 一些较短且小创的手术。
常见的小儿麻醉合并症和处理方法
1 恶心和呕吐
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使用预防性抗恶 心药物和减少肠胃刺激降低发生率。
2 过敏反应
使用特定的麻醉药物和试验性剂量来识别过 敏源,避免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 低血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保持循环稳定。
1
个体化麻醉
基于儿童个体差异和基因特征,定制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2
非药物麻醉
发展新的非药物麻醉技术,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麻醉过程的风险和并发症。
3
虚拟现实应用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儿童进行麻醉前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欢迎来到小儿麻醉临床技术的世界!通过本次演示,您将了解麻醉的定义、 功能以及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考虑因素。
小儿麻醉的常用技术
全身麻醉
通过给予药物使儿童失去意识,保持无痛、无 知觉状态,适用于手术。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通过注入药物使下半身失去感觉,适用于一些 盆腔和下肢手术。
表面麻醉
局部涂抹药物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适用于一 些简单的检查和治疗过程。
小儿麻醉的安全与质量管理
安全优先
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麻 醉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质量 监控,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054519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1.png)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邮编:610041小儿麻醉是指在儿童手术或医疗操作中使用的麻醉技术。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麻醉师会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小儿麻醉的常见种类、小儿麻醉的术前准备、小儿使用全身麻醉的影响以及全身麻醉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药物选择:在小儿麻醉中,通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与成人麻醉有所不同。
小儿麻醉中常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通常比成人麻醉中的剂量低,因为儿童的体重和生理特征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2.麻醉深度控制:小儿麻醉中对麻醉深度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儿童的生理反应和代谢率较成人更高,因此需要更精确地控制麻醉深度,以确保手术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麻醉监测:在小儿麻醉中,麻醉监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征和代谢率的变化较大,对心血管、呼吸、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监测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4.术前准备:小儿麻醉需要更多的术前准备工作。
麻醉医生需要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并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和合作性,以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5.麻醉风险评估:小儿麻醉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麻醉风险。
儿童的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麻醉的耐受性和风险更高。
麻醉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评估麻醉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也存在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新生儿、婴儿、幼儿和青少年,对麻醉的需求和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麻醉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麻醉管理。
带你走进小儿麻醉
![带你走进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d40492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4.png)
带你走进小儿麻醉小儿麻醉是指对14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的麻醉,是麻醉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更多。
本文将为你介绍小儿麻醉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小儿麻醉?小儿麻醉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在手术或其他诊疗过程中不感到疼痛、恐惧和不适,同时保证他们的生命体征稳定和安全。
小儿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1、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肌肉或呼吸道给予药物,使儿童失去意识、痛觉和反射,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和深度睡眠的状态。
全身麻醉可以用于任何部位的手术,但需要气管插管或面罩辅助呼吸,并且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心跳、血压、呼吸、血氧等指标。
2、局部麻醉是指通过注射或涂抹药物,使局部组织或神经失去感觉,达到局部无痛的状态。
局部麻醉可以用于一些简单或表浅的手术,如牙科、皮肤、眼科等,但需要儿童配合并保持安静。
有时候,局部麻醉也会配合使用一些镇静药物,让儿童放松或昏昏欲睡。
二、小儿麻醉的药物有哪些?小儿麻醉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镇静药物:用于减轻儿童的紧张和恐惧,让他们放松或昏昏欲睡。
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口服或鼻腔给予的咪达唑仑、静脉给予的异丙酚、氯胺酮等。
2、全身麻醉药物:用于使儿童失去意识、痛觉和反射,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和深度睡眠的状态。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吸入给予的氟烷、七氟烷、异氟烷等,静脉给予的异丙酚、氯胺酮、硫喷妥钠等。
3、局部麻醉药物:用于使局部组织或神经失去感觉,达到局部无痛的状态。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4、辅助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呕吐、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
常用的辅助药物有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止血药(如卡巴肽)、血管活性药(如肾上腺素)、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等。
三、小儿麻醉的方法有哪些?小儿麻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面罩吸入法:通过面罩将含有全身麻醉药物的氧气混合气体吸入儿童的呼吸道,使其逐渐进入全身麻醉状态。
小儿麻醉指南
![小儿麻醉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1320d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c.png)
小儿麻醉指南麻醉是一种为了让患者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不感到疼痛,保持意识状态的技术。
对于小儿麻醉来说,由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不同于成人,麻醉的管理和操作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常用麻醉药物及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进行小儿麻醉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儿童的年龄、体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将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同时,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家长有关术前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常用麻醉药物1. 静脉麻醉药物: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氯胺酮、丙泊酚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诱导麻醉,且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2. 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对于某些手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来确保气道通畅。
常用的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包括琥珀胆碱、阿托品等。
3. 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局部小手术或疼痛管理,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能够在局部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不感到疼痛。
三、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1. 麻醉药物的计量:儿童的生理机能较成人更加敏感,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因此,在给儿童使用麻醉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进行合理的计量,以确保麻醉的效果。
2. 安全监测: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监测麻醉深度和氧饱和度等参数,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支持措施。
3. 术后监护: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术后监护。
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防止术后并发症。
总结:小儿麻醉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为了确保儿童在手术中的安全和舒适,医生需要遵循以上的麻醉原则和管理注意事项。
此外,充分了解儿童生理特点以及合适的麻醉药物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读者对小儿麻醉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医疗工作者在小儿麻醉操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36d3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f.png)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1. 儿科麻醉的特点儿科麻醉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常见疾病、麻醉药物选择、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方面。
儿童的生理特点主要有:身体组织的发育不完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成熟、代谢和排泄功能尚不完善、免疫系统差异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麻醉在使用麻醉药物、监护和护理等方面需要比成人更为谨慎和专业。
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对疼痛的敏感度较高、对于手术的理解能力和合作度有限等。
因此,在儿科麻醉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如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安慰儿童的情绪、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等。
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气道异常、心脏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于儿科麻醉的选择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和处理。
儿科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例如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较低,对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更为敏感,所以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慎重考虑。
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也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儿童的安全。
2. 儿科麻醉的常见麻醉药物常见的儿科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等。
全身麻醉药物有:七氟醚、异氟醚、丙泊酚、丙泽酮等。
这些药物在儿科麻醉中应用广泛,具有快速进入、快速恢复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较小等优点。
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用于局部麻醉,对于小手术和局部麻醉有着良好的效果。
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等。
这些药物用于术后疼痛管理,对于儿童的术后镇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3. 儿科麻醉的管理和监护在儿科麻醉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护,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儿童的安全。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方案的选择、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等。
在术前评估中,需要了解儿童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麻醉方案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eeb2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f.png)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医疗领域中,儿科麻醉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领域,需要医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技术能力。
本文将介绍儿科麻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便为医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下面将从麻醉前评估、麻醉药物选择、儿童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
1. 麻醉前评估麻醉前的评估对于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年龄和体重:儿童的麻醉用药需要根据其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剂量,因此医生需要准确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
- 病史和既往病情: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和既往病情,包括过敏史、心脏病史、呼吸系统疾病等,以便在麻醉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 特殊情况: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儿童等,医生需要特别关注其特殊情况,并相应调整麻醉方案。
2. 麻醉药物选择在儿科麻醉中,麻醉药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 静脉麻醉药物:儿童静脉麻醉药物主要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这些药物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常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
- 插管麻醉药物:对于需要插管手术的儿童,常用的插管麻醉药物包括吗啡、咪达唑仑等,这些药物可以提供有效的无痛和镇静效果。
- 局部麻醉药物:对于某些小手术或短时间手术,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这些药物可以提供局部的麻醉效果,减轻手术疼痛。
3. 儿童生理特点儿童在生理上与成人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需要在麻醉过程中加以注意和处理。
- 循环系统:儿童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和控制麻醉深度时,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 呼吸系统:儿童的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麻醉时,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呼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儿的呼吸功能。
- 水电解质平衡: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失衡,特别是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格外关注。
小儿麻醉知识点总结
![小儿麻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c3da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6.png)
小儿麻醉知识点总结一、儿童的生理特点1、新生儿期:新生儿因器官未完全成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很大,麻醉剂的代谢能力较弱,易发生过量和中毒。
此外,还需考虑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特点,如新生儿窒息综合征、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等。
2、幼儿期:幼儿因为生理上的特点,需要考虑各种生长发育的情况,骨骺未闭合,骨骺活跃,骨盆骨型不定,因此对麻药的选择需要谨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也需要考虑不同。
3、儿童期:儿童期的儿童生理机能相对成人还不太完善,对各种生理刺激的反应也相对较大,需要考虑儿童个体差异的情况。
二、小儿麻醉的特点1、麻药的选择:小儿麻醉时麻醉剂的种类和用量需要严格掌握,较之成人麻醉,小儿麻醉的剂量更容易影响儿童的生命体征,不同年龄段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需要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
另外,对小儿麻醉时麻醉深度的控制也需要比成人更为精确。
2、个体差异:幼儿和儿童的个体差异很大,这也意味着对麻醉的反应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患儿个体特点做出个性化的处理,这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护理的能力。
3、配合度:幼儿和儿童在麻醉前往往因为害怕或不理解的原因难以配合检查和治疗,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稳定患儿情绪,建立信任,保持好的合作状态,此外还需要考虑患儿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对手术环境的适应性等。
4、手术类型:小儿麻醉的手术类型有很多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有心胸腔、腹腔、头颅、骨盆、肢体等各个部位的手术,不同部位的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
三、小儿麻醉的管理原则与技术1、评估:对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患儿的身体状况、病史、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2、预防:预防小儿麻醉的意外事件发生,包括预防小儿麻醉期间的伤害、交叉感染等问题,特别要注意对小儿的身体姿势的选择和固定,术前术后对小儿进行精心的护理。
3、麻醉深度的控制:小儿麻醉中,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儿的情况进行麻醉深度的控制,麻醉深度的控制不仅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更需要医务人员综合判断和灵活处理。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1e0c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7.png)
小儿麻醉临床的常见问题浅析小儿麻醉是指对儿童进行麻醉镇痛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过程。
与成人麻醉相比,小儿麻醉具有一些特殊性和难点。
以下是小儿麻醉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浅析。
1. 儿童恐惧心理:儿童对陌生环境和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尤其是面对手术等不适的操作更容易引发恐惧。
这需要麻醉医生在面对儿童时采取温和、耐心、友善的态度,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游戏等方式减轻儿童的恐惧心理。
2. 麻醉药物选择:儿童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较成人有所不同。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调整适当的剂量,以确保麻醉效果安全有效。
3.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儿童在麻醉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监测,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麻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儿童的安全。
4. 呼吸道管理:儿童的气道较成人较小且易受阻塞。
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需确保儿童的气道通畅,并随时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避免出现窒息等不良反应。
5. 麻醉的时间安排:儿童的耐受力较差,对手术时间的限制也较短。
在进行小儿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精确评估手术时间,合理安排麻醉的持续时间,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
6. 麻醉后的恢复和监测:麻醉后的恢复过程对于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麻醉医生需要及时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并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7. 家长的参与:小儿麻醉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对于儿童的安抚和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麻醉医生应鼓励家长参与麻醉过程,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解答家长的疑虑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小儿麻醉临床中的这些常见问题,通过麻醉医生的积极应对和规范操作,可以有效保证小儿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麻醉医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儿科麻醉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
麻醉中的小儿麻醉
![麻醉中的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70ddf5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f.png)
麻醉中的小儿麻醉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手术过程中保证患者的痛觉消失,让医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必要的治疗操作。
而对于小儿患者来说,麻醉更是需要特别关注和谨慎处理的。
本文将从小儿麻醉的必要性、常见的小儿麻醉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儿麻醉的必要性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往往无法配合,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等原因,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主动合作。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麻醉,手术可能导致极大的痛苦和焦虑。
因此,小儿麻醉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小儿麻醉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小儿麻醉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感知和运动能力,使手术操作更加安全高效。
对于某些复杂的手术,必须在患者安静、无痛觉感知的状态下进行,小儿麻醉就能满足这一需求。
二、常见的小儿麻醉方法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
全身麻醉可以控制患者的疼痛感知、运动能力和意识状态,并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麻醉对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大,需要专业麻醉师进行监测和控制。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在手术操作部位局部注射麻醉药物,使手术部位感觉消失的方法。
对于较小、较简单的手术,局部麻醉是一种较为常用且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
小儿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可以保持清醒,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风险较低。
但是,对于较复杂的手术,局部麻醉可能效果不理想,需要考虑使用其他麻醉方法。
三、小儿麻醉的注意事项1. 麻醉风险评估在决定使用何种麻醉方法之前,医生应该对小儿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风险评估。
包括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 专业操作与监测小儿麻醉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和监测。
麻醉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在麻醉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监测设备的配备也至关重要,能够全面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def5b6c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5.png)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儿童麻醉是临床麻醉学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小儿外科手术中。
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因为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
在各种麻醉方式中,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科普。
一、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的原理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让患儿吸入麻醉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使其在呼吸道内达到一定浓度,从而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实现无痛手术的麻醉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的原理。
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随呼吸循环进入血液,分布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的高级功能,使患儿暂时失去意识、痛觉和感觉,从而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
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再经肾脏排出体外。
在代谢过程中,部分药物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但这种损害通常是短暂的,停药后可以逐渐恢复。
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呼吸抑制: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降低,使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的情况。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维持呼吸通畅。
心血管抑制:部分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肝肾功能损害:吸入式全身麻醉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在麻醉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避免因肝肾功能不良而引起不良反应。
苏醒延迟:部分患儿在吸入式全身麻醉苏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这可能与个体差异、药物代谢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苏醒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苏醒。
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小儿外科手术。
带你了解小儿麻醉
![带你了解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8c8c90a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b.png)
带你了解小儿麻醉麻醉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地推动了手术医学的进步。
对于成人麻醉来说,我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当提及到小儿麻醉时,不少人都会显得十分陌生,甚至产生恐惧和误解。
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小儿麻醉。
一、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小儿麻醉,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小儿设计和施行的麻醉方法。
一些人认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儿,麻醉的方式都是相似的,只是药物剂量的调整而已。
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多的。
小儿并不是简单地成人的“缩小版”。
他们的生理构造、药物反应和心理状态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1.从生理角度看,小儿的身体尚在发育之中,他们的器官、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不如成人完善。
例如,小儿的心肺功能相对不成熟,这使得他们在手术中对于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更加敏感,而且他们的代偿能力也相对较弱。
因此,面对这些可能的波动,麻醉医生必须更为小心,确保小儿的身体能够维持稳定的状态。
2.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并不强,他们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体温波动较大。
在手术期间,麻醉师必须密切监控小儿的体温,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体温的稳定。
3.在药物选择和剂量上,由于小儿对许多药物的反应和成人不同,单纯地按比例减少药物剂量是不足够的。
麻醉医生需深入了解小儿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和反应,根据这些因素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用量。
4.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小儿麻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成人不同,小儿往往难以表达自己的恐惧和不适,这在手术前后尤为明显。
他们可能会因为紧张、害怕而哭闹,这不仅影响了手术的进行,也给麻醉师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因此,麻醉医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还需具备与小儿沟通的技巧,确保他们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感到舒适和安全。
二、小儿麻醉的常见种类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顾名思义,是指对整个身体施以麻醉,使得孩子的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全部暂时丧失。
全身麻醉的方法有多种:呼吸道吸入法:这是最为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
通过呼吸器械让患儿吸入特定的麻醉气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逐渐进入深度麻醉状态。
临床麻醉学-小儿麻醉
![临床麻醉学-小儿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ab456b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2.png)
其它系统
• 颅内压升高 • 眼内压升高 复视和暂时失明 • 肌张力增高 • 肾功无明显影响 • 肝功可有影响 • 产生幻觉 精神症状 • 恶心呕吐
适应症
• 浅表的小手术 • 烧伤换药 • 诊断性检查 • 麻醉诱导 • 基础麻醉 • 术中加深麻醉
禁忌症
• 高血压 • 眼压高 • 肺动脉压高 • 颅内压高 • 休克 • 精神病 癫痫患者 • 脱水 • 严重心脏病
部位麻醉
• 腰麻:>5岁 丁卡因0.15mg/cm
•
布比卡因 0.12-0.15mg/cm
• 硬膜外:利多卡因0.7-1.5% 8-10mg/kg
•
丁卡因0.1-0.2% 1.2-1.5mg/kg
• 臂丛:利多卡因1% 8-10mg/kg
监测
• 临床观察 粘膜色泽 呼吸幅度 呼吸音 心音强弱 节律
颅高压
• 优点:诱导及苏醒快 循环稳定 肌松好 降低颅压
• 缺点:价格昂贵 刺激味不适宜小儿 冠状血管窃血现象
抑制子宫收缩 • 适应症:各种手术 • 禁忌症:冠心病 产科手术
• 优点:诱导及苏醒迅速 气味芳香 循环呼吸抑制轻微
• 缺点:与钠石灰反应(有毒) • 适应症:各种手术 • 禁忌症:卤化物过敏
小儿麻醉
范围
• 出生-12岁 • <1月--新生儿 • <1岁--婴儿 • 2-3岁--幼儿 • 4-12岁--儿童 越小差距越大 非成人的缩影
呼吸解剖特点
颈短 会厌大呈U 喉头高 插管困难 喉腔呈漏斗型狭窄处在环状软骨 不需套囊 >6岁在声门带套囊 6-7岁换牙期 牙齿易脱落 4-10岁扁桃体增殖期 影响通气 气管狭窄 易阻塞 呼吸困难
小儿麻醉特点及麻醉要点
![小儿麻醉特点及麻醉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813c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e.png)
根据儿童的需求,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缓解疼痛和不适。
3 出院指导
向家长提供出院后护理指导,关注伤口护理、饮食恢复和注意事项,确保恢复顺利进行。
1
生命体征监测
全程监测儿童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麻醉药物管理
根据儿童的需要和手术过程的要求,精确计算和给药麻醉药物。
3
紧急事件应对
遇到突发状况时,快速应对和处理,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小儿麻醉后的护理和恢复过程
1 恢复室观察
将儿童转至恢复室,密切观察麻醉后的恢复过程,确保安全、舒适。
准备手术所需的设备、药物和 麻醉器械,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可靠。
情绪护理
与孩子互动,缓解他们的紧张 情绪,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 感到安心和放松。酚 七氟醚 芬太尼
常见用途 诱导和维持麻醉 维持麻醉的麻醉气体 镇痛和镇静
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吸入 静脉注射
小儿麻醉中的监护措施和操作要点
小儿麻醉的发展历史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 儿童麻醉的研究已取得显 著的进展,使手术过程更 加安全和舒适。
小儿麻醉的特点
1 生理特点
儿童的呼吸、循环和代 谢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 熟,需要特别关注和处 理。
2 心理特点
儿童对陌生环境和过程 的适应能力较差,可能 表现出恐惧和焦虑。
3 剂量特点
由于儿童的体重和体表 面积相对较小,药物剂 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 进行精确计算。
小儿麻醉的安全性要点
专业团队
由经验丰富的儿科麻醉师和 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进 行麻醉。
完善的监测
通过使用先进仪器和监测设 备,对儿童的生命体征进行 全程监测。
麻醉中的小儿手术麻醉
![麻醉中的小儿手术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3debac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d.png)
麻醉中的小儿手术麻醉麻醉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手术等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无痛操作的过程中。
而对于小儿手术麻醉,更需要一种特殊的关怀和技术,以确保他们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小儿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包括适应症、常用的麻醉药物以及术后护理等。
一、小儿手术麻醉的适应症小儿手术麻醉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手术过程需要患者保持静止或者无痛感的情况下进行;2. 预防和减轻手术过程及后果对小儿的心理影响;3. 辅助诊断,如需进行病理切片或遗传学检测等;4. 应对异常复杂和困难的手术情况。
二、常用的小儿手术麻醉药物在小儿手术麻醉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小儿麻醉药物:1. 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异丙酚等;2. 呼吸道麻醉药物:氧气、笑气等;3. 局部麻醉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等。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进行药物选择,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用药调整,以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和有效。
三、小儿手术麻醉的操作流程小儿手术麻醉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评估:麻醉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手术需求等因素进行评估,并与手术团队进行协商,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案;2. 麻醉诱导:根据麻醉方案,麻醉医生会向患者注射相应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麻醉状态,并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持续保持平稳的麻醉深度;3. 麻醉维持:麻醉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以保持麻醉效果的稳定;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逐渐减少或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使患者从麻醉状态中醒来,并确保患者恢复到足够清醒的状态,以便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
四、小儿手术麻醉的术后护理小儿手术麻醉结束后,患者需要得到特殊的术后护理,以确保他们的恢复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术后护理措施:1. 观察:护士将会进行近期的观察,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监测手术部位的情况;2. 翻身和康复:对于较长时间手术的小儿,需要定期翻身,以减少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PT. OF ANETHESTHIOLOGY RENCI HOSPITAL
小儿临床麻醉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徐顺才
小儿麻醉基础理论
概念
小儿年龄范围自出生至12岁。 1月以内者称新生儿, 1月~1岁称婴儿, 2~3岁称幼儿, 4~12岁为儿童。 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越大。 新生儿、幼儿时期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迅速而急剧的变 化,与成人的差别大,至学龄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即减小。
总之小儿麻醉,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的管理。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
正常新生儿收缩血压是(60~80mmHg),脉搏 120~140次/分,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 脉搏亦渐下降。 正确的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 小儿血压(收缩压)=年龄×2+80mmHg。 婴儿及6月以下婴儿, 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 次/分,麻醉期间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 射或深麻醉,必要时暂停手术。 小儿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
婴儿气管支气管分叉高,约在第2胸椎平面。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婴儿每次呼吸均有功能性呼吸道闭合。 婴儿胸式呼吸不发达,胸廓的扩张主要靠膈肌。 如腹腔内容物增加,可影响膈肌活动并影响呼吸。 新生儿潮气量小,仅20ml,约6~7ml/kg。人工呼吸时 潮气量也要小,以免肺泡过度扩张。 新生儿肺泡通气量(VA)按比例约为成人的两倍,故婴 儿呼吸频率较快。
小儿术前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较大。
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 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静药。
麻醉前用药
阿托品
剂量为0.02mg/kg,肌肉注射,其作用维持约1h,对手术时间冗 长的麻醉,应每小时追加。
咪达唑仑
0.05~0.1mg/kg单独肌肉注射1min即起效,10~15min达作用 高峰,产生良好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
型号
1
1.5 2 2.5 3 4
适应对象
<5kg
5-10kg 10-20kg 30kg-形体小的成人 成人
标准的注气量(ml)
4
7 10 14 20 30
5
形体较大成人
40
全身麻醉
非插管静脉麻醉
常用氯胺酮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 醉。
0.2-0.3mg/kg。
肌肉松弛药
全身麻醉
静脉用肌松药剂量 药 物
琥珀胆碱
潘库溴铵 维库溴铵 阿曲库铵 米库氯铵 罗库溴铵 诱导剂量(mg/kg) 维持剂量(mg/kg) 维持时间(min)
1-2
0.08-0.15 0.1-0.15 0.3-0.6 0.2-0.3 0.3 -0.6 0.08 0.08 0.3 0.1 0.3 35-45 25-35 15-30 14 20-40
目前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阿托品0.02mg/kg及 氯胺酮0.5~1mg/kg混合后肌肉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 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
除小手术可在面罩紧闭法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 完成外,较大手术全麻均应在气管内麻醉下进行。
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 滞及其他神经阻滞)在国内外的应用有增多趋势。
全身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导管内径( mm )= 年龄(岁)/4+4 插管深度(cm)= 年龄(岁)/2+12 6岁以上或体重>25kg儿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可选用 成人麻醉机。
全身麻醉
预防气管插管后喉水肿的措施有
选用合适大小及优质的导管 导管严格消毒 麻醉期间避免导管与气管粘膜摩擦 疑有喉水肿者,喉头局部用麻黄碱及地塞米松喷雾,同时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 6岁以下,导管不加套囊(5.5~6mm内径),6岁以上导管可加套 囊,导管大小以15~20cmH2O加压时有轻度漏气为合适,如以 10cmH2O加压时漏气明显,应更换气管导管。
不能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婴儿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 婴儿鼻腔较狭窄,易被分泌物或粘膜水肿所阻塞。 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第3~4颈椎平面。
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角,妨碍声门显露。
婴儿气管短,直径小。 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 6岁以后儿童,喉 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
麻醉前准备
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可了解病儿 发育营养情况。
体格检查。
脱水程度估计 体征 皮肤张力低、舌唇粘膜干燥 前囟凹陷、心动过速、少尿 脱水程度(占体重%) 5 10
眼球凹陷、低血压
昏迷
15
20
麻醉前准备
注意化验资料。 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80g/L以下,上呼吸 道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 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待病情改善后再行 手术。 了解拟施手术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 能的出血量。
全身麻醉
喉罩全身麻醉
小儿短小手术用喉罩通气道,可避免气管插管后遗症。 有先天性小颌、舌下坠、腭裂的Pierre-Robin综合征患 儿,气管插管困难,可用喉罩通气道维持麻醉。 对需频繁施行麻醉的病儿(如烧伤换药、放射治疗), 用喉罩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避免反复气管插管。
喉罩型号的选择
麻醉前准备
小儿麻醉均应按全身麻醉准备。 小儿禁食时间以不超过8h为宜。
小儿术前禁食时间(h)
年龄 6月以下 6~36月 >36月 固体食物、牛奶 4 6 8 糖水、果汁 2 3 3
麻醉前用药
目的
产生术前镇静和安定 抑制呼吸道粘膜分泌
阻断迷走神经反射
减少全麻药需要量。
麻醉前用药
全身麻醉
常用药物
氯胺酮
静脉注射2mg/kg,肌肉注射5-6mg/kg。
异丙酚
2.5~3mg/kg方能达到诱导效果。需连续静脉输注。
芬太尼
5-10μg/kg静脉注射即可,维持1-3μg/kg/h。
咪达唑仑
0.05mg/kg静脉注射诱导,2-3分钟起效。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