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Class: Grade 8Subject: EnglishUnit: Unit 6Topic: Collective Lesson Plan DesignAim:1. To introduce and practice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2.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3.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Objectives: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vocabulary related to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isten and respond to questions regarding directions.3.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using appropriate language.Materials:- Textbook- Worksheets- Flashcards- Maps- Audio clipsProcedure:1. Warm-Up (10 minutes)- Begin the lesson by showing pictures of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asking students to name them.- Play a quick game of charades where students act out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for others to guess.-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lesson: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2. Vocabulary Presentation (15 minutes)- Present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through flashcards and visuals.- Practic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of the new words with students.- Engage students in a discussion about their favorit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and why they prefer it.3.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minutes)- Play an audio clip of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people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 Have students listen carefully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dialogue.- Pair students up and have them practice similar dialogues, taking turns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4. Speaking Practice (25 minutes)- 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of 3-4 students.- Provide each group with a map and a set of directions to a specific location.- Have one student in each group be the “tour guide” and give directions to the rest of the group.-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and phrases they have learned to 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accurately.5. Written Exercise (15 minutes)- Distribute worksheets with exercises related to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 Allow students time to complete the worksheets individually.- Review the answers as a class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any errors.6. Role-Play Activity (15 minutes)- Assign different scenarios to each pair of students, such as asking for directions to a tourist attraction or navigating a city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Have students role-play the scenarios in front of the class, focusing on using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gestures.7. Review and Homework (5 minutes)- Review 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and summarize the vocabulary and phrases learned.- Assign homework, such as writing a short dialogue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 to reinforce the material covered in class.By incorporating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that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this lesson plan aims to engage students in the topic of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while improving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Through collaborative work and role-playing exercises,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using the new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structures in a meaningful context.篇2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China1. Teaching goals:- 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different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of China2. Teaching materials:- Textbook: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Grade 8 English Volume II- Audio files- Flashcard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3.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Warm-up (10 minutes)- Show pictures of famous Chines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sk students if they know the names and locations of these places- Play a video clip showing the beauty of China's landscapes- Discuss with students what factors attract tourists to visit these placesStep 2: Presentation (15 minutes)- Introduce vocabulary related to travelling such as tourist attractions, sightseeing, accommodation, transportation, etc.- Show flashcards of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and ask students to guess the names of these places- Play audio files of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s and meanings of the wordsStep 3: Practice (20 minutes)- 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or small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heir favorit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ir conversations- Monitor students' discussions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their use of languageStep 4: Listening (15 minutes)- Play audio files of a dialogue between two tourists discussing their travel plans in China- Ask students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n a worksheet- Check answers as a class and discuss the dialogue's contentStep 5: Reading (20 minutes)- Distribute a passage about a Chinese tourist attraction to each studen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attraction- Have students share their findings with the class and discus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each placeStep 6: Writing (20 minutes)-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describing their dream vacation in China-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ir descriptions- Peer review each other's paragraphs and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Step 7: Review and wrap-up (10 minutes)- Review the vocabulary and key points covered in the less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ask any questions they may have about the material- Summarize the lesson and connect it to the overall theme of travelling in China4. Homework assignment:- Ask students to research and write a short essay about a tourist attraction in China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visit- Encourage students to include details about the attraction's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their personal reasons for wanting to visit5. Assessment:- Evalu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lesson through quizzes,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s' language us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By following this lesson plan, student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diverse 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ural beauty of China.Traveling around China with English will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make them more motivated and activ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English.篇3Unit 6: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Lesson 1: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Objectives: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different household chores and items.3.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ir preferences for household chores.Warm-up:- Begin the lesson by showing pictures of different household chores and items (e.g. sweeping the floor, doing the laundry, washing dishes, vacuuming, etc.). 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actions and items being shown.Presentation:- Introduce the target language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by writing it on the board and asking students to repeat after you.-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and emphasize the use of "could you please" as a polite way to make a request.Practice:1. Pair students up and have them practice asking each other to do household chores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2. Use flashcards with pictures of different household chores and items to reinforce vocabulary.Production:- Divide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and have each group create a dialogue where one student asks another to do a household chor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 creative and use the vocabulary they have learned.Wrap-up:- Have students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to the class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pronunciation and usag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polite when making requests.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describing their favorite and least favorite household chores,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英语第八单元 Unit8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Section A 单词treasure n.珠宝;财富island n.岛page n.(书刊或纸张的)页,面,张hurry v.匆忙;赶快ship n.船tool n.工具gun n.枪;炮mark n.迹象;记号;分数v.做记号;打分sand n.沙滩;沙towards prep.朝;向;对着land n.陆地;大地fiction n.小说technology n.科技;工艺French n.法语classic n.经典作品;名著due adj.预期;预定cannibal n.食人肉者短语full of满是……的;(有)大量的;(有)丰富的put…down把……放下hurry up赶快;急忙(做某事)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说(或影片等)lose one’s life失去生命句型1.—Have you read Little Women yet?你读过《小妇人》吗?—Yes,I have./No,I haven’t.是的,我读过。
/不,我没有读过。
2.—Has Tina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蒂娜读过《金银岛》吗?—Yes, she has. She thinks it’s fantastic.是的,她读过。
她认为这本书句型1.Listening to The Toms is a good way to wake up.听汤姆乐队的音乐是让人清醒的一种好方法。
2.When Sarah was a teenager,she used to fight over almost everything with her family.当萨拉还是一个青少年时,她以前几乎每件事都要和家人争吵。
3.Many songs these days are just about modern life in the US,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money and success,but not about belonging to a group.如今的许多歌曲仅仅涉及美国的现代生活,例如金钱和成功的重要性,而与群体归属感无关。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1 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2 (3a – 3c)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讨论的话题是询问某人的健康状况以及遇到麻烦的表达方法。
本单元涉及到大量的表示人体部分的单词以及关于身体某部位不舒服的短语。
此外,本单元还涉及到党当人身体不适时,医生、朋友或亲人提出的意见的表达法。
本单元共有阅读类文章两篇,文章的主体时态都为一般过去时。
主要句型为.What’s the matter with…?”“What should I/ you/ he/ she/they… do?”“I/ you/ he/ she/they should do…?”“I have a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 “Does she/he/ have a fever/cold/toothache…?”总的来说,本单元的相关语法知识并不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一些相关的词和词组:matter, sore, have a cold, foot, neck, stomach, throat, fever, lie, lie down, rest, cough, toothache, headache, break, hurt, passenger, get off, to one’s surprise, trouble, get into, climber, be used to, sick, risk, herself, sunburned等;(2)掌握反身代词的用法;enjoy oneself, help oneself to,(3)掌握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4)掌握以下主要句型:. What’s the matter with…?”“What should I/ you/ he/ she/they… do?”“I/ you/ he/ she/they should do…”“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Does she/he/ have a fever/cold/toothache…?”2.能力目标:1.能够用英语询问某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关心他人是否遇到麻烦;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第二单元自然事物生命与情感一、单元学习目标1.加强朗读。
通过朗读去感悟文章的情感,贴近作家的心灵。
2.注意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本、作家、老师及同学交流。
3.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二、教学设想《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离出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北方的雪景。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
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
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本文想象瑰丽奇特,在屈原与风暴雷电物我同化的境界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激情。
阅读本文需要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剧中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日》和《月》,要通过诵读体会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海燕》是高尔基在俄国大革命前夕创作的。
在俄文中,“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文中,作者借海燕欢呼革命风暴的来临,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现在我们阅读此文,除了了解创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深意,我们更应该赋予它时代的意义。
《组歌》是被誉为哲理诗人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作品。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文章形象感人,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来。
三、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语言优美且凝练。
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品味散文诗语言的这种特点,强调朗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对文章进行品读、美读,进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目录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2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2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4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6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6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8第3课时最简二次根式/10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2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减/12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4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第1课时勾股定理/17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1)/19 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2)/21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3第1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23 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25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 平行四边形/28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8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8 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30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2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2 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34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618.2.1 矩形/36第1课时矩形的性质/36 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3818.2.2 菱形/40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40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4218.2.3 正方形/44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函数/4719.1.1 变量与函数/47第1课时变量/47第2课时函数/4919.1.2 函数的图象/5119.2 一次函数/5419.2.1 正比例函数/5419.2.2 一次函数/56第1课时一次函数/56第2课时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59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61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63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6720.1.1 平均数/6720.1.2 中位数和众数/70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72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略)/73教材典题变式/74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主题二次根式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6.1二次根式;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在学生学习过有理式(包括整式和分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无理式(无理式还包括n次根式).学习本章不仅是为以后将要学习的“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也是为继续学习高中数学提供了知识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3)掌握·=,=·(a≥0,b≥0),=(a≥0,b>0),=(a≥0,b>0).(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2.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进行计算.(2)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计算和化简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历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二次根式(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及其运用.2.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难点: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及=a(a≥0)的理解及应用.2.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知识结构课题二次根式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难点: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吗?(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130 m2,则它的宽为 m.(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则t= .问题2:上面得到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有什么共同特征?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面的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可以进行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实现从数的算术平方根过渡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算术平方根.学生自己总结得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例题:【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x≥0,y≥0).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例2】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x-2≥0,才有意义.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例3】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中的2x+3≥0和中的x+1≠0.教师指导1.易错点:(1)(a≥0)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它是一个非负数,即≥0.(2)从形式上看,二次根式必须有二次根号.(3)二次根式(a≥0)中a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符合条件的一切代数式.2.归纳小结:(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规律方法:当a>0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当a=0时,表示0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所以(a≥0)是一个非负数.当堂训练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x2.当x是多少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已知a,b为实数,且+2=b+4,求a,b的值.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概念1.二次根式的定义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2=a(a≥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难点:用分类思想的方法导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的方法导出()2=a(a≥0).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等于什么?我们不妨取a的一些值,如2,-2,3,-3,…分别计算对应的a2的值,看看有什么规律:==2;==2;==3;==3;…你能概括一下的值吗?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思考:(a≥0)是一个什么数呢?阅读课本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2= ;()2= ;()2= ;()2= ;2= ;2= ;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例题【例1】计算:(1)()2;(2)(2)2.探究: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 ;= ;=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2,=0.1,=,=0.一般地,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a(a≥0).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例2】化简(1);(2).教师指导1.易错点:与要注意平方与开方的先后顺序.当先开方时,要求a≥0;当先平方时,a取任何实数都能使二次根式有意义.2.归纳小结:二次根式的性质(1)≥0(a≥0).(2)=a(a≥0).(3)=|a|=3.规律方法:当a是负数时,=-a,当a是非负数时,=a,所以在化简时,要注意把被开方数转化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当堂训练1.数a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0 (D)a=02.(-)2= .3.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1)5;(2)3.4;(3);(4)x(x≥0).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性质1.二次根式的性质1:=a(a≥0);2.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的乘除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过程与方法发展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a≥0,b≥0),=·(a≥0,b≥0)及它们的运用.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0,b≥0).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二次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基本的知识吧.(引导学生复习基本知识)2.在有理数的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那么,在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之后,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两个二次根式能否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怎样运算?让我们从研究乘法开始.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尝试理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a≥0,b≥0)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以下等式:=·(a≥0,b≥0)根据这个式子,我们可以利用它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立吗?为什么?2.通过例题,小组可以总结出化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步骤:(1)将被开方数尽可能分解成几个平方数.(2)应用=·(a≥0,b≥0)(3)应用=a(a≥0)化简3.例题探究(小组合作)【例1】若·=成立,试化简|x-4|+|x|. 【例2】已知是不大于20的整数,求整数x的值.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教师指导1.易错点:在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时,易忽略被开方数取非负数这个条件.2.归纳小结:(1)二次根式的乘法:·=(a≥0,b≥0).(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a≥0,b≥0).3.规律方法:(1)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等于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2)被开方数a,b可以是非负的数字、字母或代数式.(3)此性质可推广到多个非负因数的情况.当堂训练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 cm和 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A)3 cm (B)3 cm (C)9 cm (D)27 cm2.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gt2(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值为10 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为720 m,则下落的时间是.3.一个底面为30 cm×30 cm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 cm铁桶中,当铁桶装满水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 cm,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多少厘米?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乘法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2.积的算术平方根:=·(a≥0,b≥0)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的乘除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2)使学生能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难点: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计算下列各题,观察有什么规律?(1)= ;= .(2)= ;= .;.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尝试完成以下活动1.请同学们回忆·=(a≥0,b≥0)是如何得到的?2.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类似地,再举几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a≥0,b>0)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例题【例1】计算:(1);(2)÷.【例2】化简:(1);(2).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类比上节课内容,把=反过来,就得到=(a≥0,b>0),利用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教师指导1.易错点:公式中a必须是非负数,b必须是正数,式子才成立.若a,b都是负数,虽然>0,有意义,但和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当b=0时,无意义.2.归纳小结:(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3.规律方法:(1)意义:两个二次根式相除,等于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2)被开方数a可以是非负的数字、字母或代数式,b可以是正的数字、字母或代数式.(3)商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4)运算中可以运用分式性质约分.当堂训练1.计算÷÷的结果是( )(A)(B)(C)(D)2.已知x=3,y=4,z=5,那么÷的最后结果是.3.计算题:(1)9÷3×;(2)a2·b÷.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除法1.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a≥0,b>0)2.商的算术平方根=(a≥0,b>0)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的乘除课时第3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或化简的结果来提炼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来检验最后结果是否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难点:会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请三位同学上台板书)1.计算(1),(2),(3).2.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 km,h2 km,那么它们的传播半径的比是.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尝试得到最简二次根式概念:若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例题.【例1】 (1)3;(2);(3).【例2】如图,在Rt△ABC中,∠C=90°,AC=2.5 cm,BC=6 cm,求AB的长.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教师指导1.易错点:将根号内指数大于或等于2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要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2.归纳小结: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当堂训练1.化简的结果是( )(A)- (B)(C)(D)2.化简= .(x≥0)3.a化简二次根式后的结果是.板书设计最简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2.化简二次根式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够利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的过程,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够利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难点:类比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得出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1.二次根式计算、化简的结果符合什么要求?(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问题:现有一块长7.5 dm,宽5 dm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分别是8 dm2和18 dm2的正方形木板?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尝试完成课本习题.合作探究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来分组讨论、交流,看看+到底等于什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验证:①设=a,类比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计算.②学生思考,得出先化简,再合并的解题思路-=-5=-4可由这两道题目总结出方法.先化简,再合并-+=-5+2=3-5学生观察并归纳: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能合并.【例1】计算:(1)+; (2)-.分析:第一步,将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二步,将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例2】计算:(1)2-6+3;(2)(+)+(-).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探究注意点1.教师出示问题,指定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点迷津.2.计算过程中,提示学生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相比较,强调哪些二次根式能合并,哪些不能合并.3.学生先自主、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合作完成.教师指导1.易错点:把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分解并开出来,或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开出来,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进行加减运算,注意不是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不能合并.2.归纳小结: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找出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然后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分别合并.3.方法规律:二次根式的加减和整式的加减很相似,前者是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后者为合并同类项.当堂训练1.以下二次根式:①;②;③;④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2.计算5-3-7+9= .3.计算:(1)+(-);(2)(+)--.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加减1.二次根式的加减2.例题教学反思课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以前所学知识的关系,在比较中求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1)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整式的混合运算及数的混合运算作比较,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律在计算过程中的作用.(2)通过引导,在多解中进行比较,寻求有效快捷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自我意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混合运算的法则,明确三级运算的顺序,运算律的合理使用.难点:灵活运用因式分解、约分等技巧,使计算简便.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如果梯形的上、下底边长分别为2 cm,4 cm,高为 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毛毛是这样算的:梯形的面积:(2+4)×=(+2)×=×+2×=+2=2+6(cm2).他的做法正确的吗?由此可以看出,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依据是实数的运算律.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尝试完成以下问题【问题1】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乘除法则计算出下列各式吗?(1)(2-);(2)(-)÷.【问题2】你能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计算(-2)(2-)吗? 【问题3】你能说出整式的乘法公式吗?你能根据公式计算吗?合作探究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来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解决.(1)(2-)=4-(2)(-)÷=-=3-根据多项式相乘的方法进行.(-2)(2-)=6--4+4=10-5整式的乘法法则和公式仍然适用(-2)(+2)=-=-5=3+8-4=11-4.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例1】计算:(1)(+)×;(2)(4-3)÷2.分析:二次根式仍然满足整式的运算规律,所以直接可用整式的运算规律.【例2】计算:(1)(+3)(-5);(2)(+)(-).探究注意点学生先独自思考,再小组合作,然后再到黑板板书其余学生分组练习.与老师一起分析、总结,交流.掌握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教师指导1.归纳小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计算结果中的二次根式必须是最简二次根式.在计算过程中,能用乘法公式的要尽量使用乘法公式,有时还需要逆用公式,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2.方法规律: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时,要求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而去掉分母中的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当堂训练1.计算:(1)(-)2×(5+2);(2)(-)2+(+)2;(3)(2+3)(2-3).2.已知a=,b=,求的值.板书设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2.运用乘法公式和运算律进行计算教学反思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主题勾股定理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7.1勾股定理;17.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材从实践探索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在“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章节中,勾股定理知识将得到更重要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3)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索勾股定理并掌握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难点:1.从多个角度(代数、几何)探究勾股定理;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3.在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中构造适用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知识结构课题勾股定理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勾股定理,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2)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难点: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而又应用十分广泛的定理.早在1955年,希腊发行了一张邮票,图案由三个棋盘排列而成.这个图案是对数学上一个非常重要定理的说明.在我国,人们称它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在欧洲,人们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如图,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较小的正方形与较大的正方形正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较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如果设较小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和b,你能表示较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吗?试试看!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课本,了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史及相关知识.合作探究让学生叙述课本23页猜想、画图,并说出已知、求证.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已知:在Rt△ABC中,∠ACB=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求证:a2+b2=c2.到目前为止,对这个命题的证明方法已有几百种.探究我国数学家赵爽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的.提问:拼接后的图形是否是由原4个直角三角形和小正方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拼成的?拼接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由此得到a2+b2=c2.小结:这种证法是面积证法.图形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续表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小组尝试探究下面的证法:做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分别以a,b,c 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拼成如下两个图形: 提问:①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②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③如何利用这两个图形证明a 2+b 2=c 2? 教师指导1.易错点:(1)勾股定理存在于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必须具备“直角”的条件;(2)运用勾股定理要注意哪个角是直角,由此确定哪条边是斜边,抓住“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2.归纳小结: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 3.方法规律:(1)无论求斜边,还是求直角边,最后都要开平方.开平方时,由于边长为正,所以取算术平方根;(2)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它由一个角是直角作“因”,三边的数量关系作“果”,体现了由“形”到“数”的转化,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典范. 当堂训练 1.在Rt △ABC 中,∠C=90°,①若a=5,b=12,则c= ;②若a=15,c=25,则b= ;③若c=61,b=60,则a= ;④若a ∶b=3∶4,c=10则S Rt △ABC = .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 和4 cm,则第三边的长为 . 3.已知,如图在△ABC 中,AB=BC=CA=2 cm,AD 是边BC 上的高.求①AD 的长;②△ABC 的面积.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2.勾股定理的证明3.利用勾股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全册)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设计一系列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填空题:设计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生物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3.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提高课堂互动性。
5.情感渗透,培养价值观:
教学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6.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讲授过程中,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生物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将组织以下小组讨论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此外,八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仍需教师引导和指导,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普遍具有环保意识,关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但缺乏实际行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音乐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指向单元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检测、表现性、口头等)
目标1
背唱《英雄凯旋歌》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能够自信有感情的背唱《英雄凯旋歌》注意换气
2能够按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目标2
1、欣赏《小夜曲》
2、《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的含义。
初中音乐备课专用【单元方案】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音乐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
所在年级
八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单元课时
3课时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显示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西乐撷英”是系列单元,内容涵盖了欧洲巴罗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的代表作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这个单元主要介绍巴罗克音乐及古典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和聆听音乐的过程种感受作品的不同风格和特点,了解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特点。采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聆听习惯。
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理性的欣赏理念和审美情趣。
八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以前时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学习的自律性也有所提高,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愿意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与同学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还需改进。因此本学期仍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对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进一步加强训练,以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背唱音乐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5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或朋友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的小短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和归纳语言规律。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练习和巩固目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口语表达的恐惧心理。
3.针对阅读教学,采用以下策略:
-设计不同类型的阅读练习,如略读、寻读、精读等,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述,讨论如何改进表达,提高口语水平。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运用情况。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如填空、选择、改错等,让学生巩固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对话。
3.教师提供一篇关于人物描述的短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量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参加课外活动。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5.在下次课堂上,教师将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同时,针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如:“He is tall and outgoing.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通过这种方式,复习和巩固描述人物的形容词和动词短语。
八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词汇和重点句型,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设计角色扮演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布置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故事等资料的任务,让学生课下进行分享。
-推荐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书籍、电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视野。
-设计填空、选择等练习,帮助学生区分近义词和短语,加深对词汇含义的理解。
2.阅读理解:布置一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新课标】Unit 3
Section B部分是对家务劳动这一主题的发展和延伸讨论,侧重表达孩子和家长在家庭事务方面的不同分工及关系。加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教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内容进行提取和理解,并让他们根据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思维。
单元
学情
分析
已有
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更愿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本单元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在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Don' t eat in class Section B中己经学习了许多表示家务劳动的动词短语:do the dishes, help his mom make breakfast, clean his room等,为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了语言基础。关于could表达委婉请求和获得许可的肯定及否定回答可能会错用。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通过设立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入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创新之中,多次复现,击破重难点,从而达到运用掌握。
3.能够就青少年是否应当承担家务劳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运用英语熟练表达各种家务英文活,掌握陈述观点的英文词汇和列举,说明原因结果的各种连词。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最简单最常用的写作结构和写作的方法技巧,理清范文结构,能独立仿写范文。能与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碰撞思维,发表观点并且给出理由,发现并改正语法及拼写错误。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解读)-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教材内容 ---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既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丰富与深化,又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 的基础;是“以形求数、以数溯形”的重要工具;在解决面积问题、三角形 问题、四边形问题圆的问题中都有勾股定理的“倩影”.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历来都是中考命题的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中有关 勾股定理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股定理解决门框是否能通过 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梯子移动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芦苇倾斜 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折 叠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等。尤其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几 乎在每个省份的考查中都有体现.
教材内容 ---地位和作用
1.勾股定理是数与形的第一定理.它开创性地把形的特征转化成数量关系, 搭建起了几何图形与数量关系之间的桥梁,不仅在平面几何中是重要定理, 而且是三角学、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对现代代数学的发展 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勾股定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 在其它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应用. 3.勾股定理开辟了数学研究的新方法.勾股定理开始把数学由计算与测量的 技术转变为证明与推理的科学.
教材内容 ---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 重要性质定理.它在《新课程标准》中安排的结构层次是:“二、图形与几 何”→“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勾股定理”. ◆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涉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原教材采取了取近似值回避 的方式,这样处理不利于全面体现勾股定理的教育价值,给勾股定理的学 习造成一些麻烦.因此,修订后的新教材将“勾股定理”移到“二次根式” 之后.
教学建议 ---注重推理的必要性、严密性,发展理性思维
◆本章的内容核心是推理,推理重要,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推理”更 加重要. ◆教科书第22页“思考”一目,同学们通过观察图案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此时可 以设问:此时我们能确定“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吗?为什么?同样第23页“探究”环节,在通过计算探究得到结论后也应做 出同样的设问。这样的设问“逼迫”同学们进行验证,比指示性要求有更 好的效果,同学们体会到推理的必要性,理解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增强了探究动力,发展了理性思维.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一、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全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权利与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初二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这一课内容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的活动最密切。
经济权利也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总之,这一单元是增强学生在受教育方面和经济权利方面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的思想教育的落脚点。
二、主要内容本单元由“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消费者的权益”三课组成。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包括两框:“知识助我成长”和“珍惜学习机会”。
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到教育及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和特征,让学生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是在学生理解了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受教育是自己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己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时候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让学生明确应该珍惜受教育机会,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包括三框。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主要让学生知道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继承人继承遗产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框“无形的财产”,主要让学生懂得智力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发明创造,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由两框构成。
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作为消费者的角色,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主要帮助学生提高鉴别水平,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备课和教案
单元备课第十章浮力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三节,第一节通过观察现象和探究实验得出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第二节探究浮力的大小,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给出浮沉条件,并利用它解释潜艇、气球等的原理。
“浮力的利用”是讨论如何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贯串调节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控制物体的浮沉,使学生理解为实现物体的上浮、下沉、悬浮所采取的措施。
除课堂内、外安排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查阅有关浮力的资料如:古代利用浮力的故事、深水打捞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经历研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三、重点: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四、难点:通过实验推理得到阿基米德原理五、课时安排第一节:浮力 2课时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2课时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2课时复习3课时10.1浮力授课时间:新授课总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知道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影响因素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烧杯、木块、铁块、铜块、橡皮泥、细线、乒乓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演示实验:黄色乒乓球在液体中缓慢上浮(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容器可用大量筒)设问并讨论乒乓球上升的原因,并说明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浮力概念和浮力产生的原因(三)合作探究1、浮力产生的原因2、浮力的大小怎样测量3、浮力的影响因素(四)成果展示1、F浮=F向上-F向下2、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的。
3、浮力的影响因素:液体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五)巩固练习1.将一物体系在弹簧称上,称得其重为100牛顿,将它放入水中,弹簧称的读数为80牛顿。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八年级英语单元集体备课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部分教学重点是学习情态动词could表达建议,使用有关援助的表述、短语动词及动词不定式。
1a-1c学习不同援助方式的表述,为词汇输入阶段;2a-2c通过听说练习此前所学的词汇表述,并在听说过程中体会动词不定时及短语动词的用法;3a-3c通过阅读强化对单元主题内容及语言项目的理解。
4a-4c按照“动词短语运用--完善语篇--头脑风暴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单元语法内容。
Section A的重难点是用“I could谈论可以帮助他人做事情Section B部分侧重同情和关爱,通过“听说入手--突出阅读--创写语篇”发展综合语言技能。
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定式结构及相关短语动词表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以及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想法。
1a-1c侧重短语动词的学习和听说技能训练;2a-2c阅读教学部分,教师应注意突出词性对词义的影响。
3a-3c写作部分,引导学生完成一篇志愿者的自荐信。
二、学情分析:话题背景:本单元围绕“志愿者工作”这一话题展开,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经过3月5号学雷锋活动学生会有话可说并非常感兴趣。
知识背景:七年级情态动词can用法的学习、第一单元情态动词should陈述建议,已为本单元学习could表达建议打下语法基础.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已学过动词不定式做宾语,本单元将补充不定式作状语、宾补等用法。
短语动词则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大三、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训练,能够用目标语言谈论帮助他人并交流参加志愿活动的感受。
2、能熟练运用不定式,用所学动词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根据问题,从听力或短文中快速获取信息。
4、通过学习志愿者帮助别人故事,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做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作品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学情分析: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新的人生,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作品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八年级学生对叙事性作品已经较为了解,学生对于人生有一定的生命体验,此类的文章有一定的阅读量,容易把握作品内容但认识还比较浅层次、肤浅,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兴趣不减,尤其是如何把这些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笔描述出来还有相当的差距。
应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较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词句。
2、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自我观照,使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3、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4、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并体察文中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自我观照,使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具体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掌握抓住人物特征写人的方法,能在写作中较灵活、准确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课时划分:《藤野先生》(2课时)《我的母亲》(2课时)《我的第一本书》(1课时)《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再塑生命》(1课时)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1课时)教学方法:本单元是本册第一单元,教师应贯彻新课标,开好头,打好基础。
1、本单元均为叙事性作品,适于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揣摩品味作品的艺术风格。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内容;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见解;4、课文内容互相参证或比较阅读;5、对课文不要做“空洞“分析,一定要切合实际应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二者相比较,“朔方的雪”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因而更为作者所欣赏。
历史剧《雷电颂》以“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撼动人心,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也是屈原斗争精神的典型体现。
《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日》中以“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月》中赞颂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散文诗是学生相对比较陌生的文体,其所表达的内容又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诵又缺乏基本的素养,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诗兴趣不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感受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加强诵读,品读诗味,并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语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掌握诗中的名言警句。
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地表达方式。
课时划分:《雪》(2课时)《雷电颂》(2课时)《短文两篇》(1课时).《海燕》(2课时)《组歌》(2课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1课时)教学方法:1、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对课文不做“空洞“分析,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见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敬畏自然》从总体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的是滥用自然资源导致人类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
《旅鼠之谜》通过写北极旅鼠的四大谜团来给人类的大量繁殖提出警告。
《大雁归来》写人与动物的关系,呼唤保护动物。
《喂,出来》以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人哲理的启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学生对人与自然是并不陌生的话题,许多自然学科有所涉及,但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学生往往只关注话题,而忽视了语文味道,也就是只注重内容,而忽视文学形式。
应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教学目标:1、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掌握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的表达方式2、通过综合和比较,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
3、领会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要区别各文体特点,注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把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特点。
仔细体会富有哲理、感情色彩强烈地句子地含义及其作用。
课时划分:《敬畏自然》(2课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课时)《旅鼠之谜》(1课时)《大雁归来》(1课时)《喂——出来》(2课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
《云南的歌会》通过描绘三个唱歌场合的情景,表达作者民俗文化的赞美。
《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作者在小小咸蛋里尝出了生活的滋味,进而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作者对旧北京大街小巷吆喝声的回忆,表达其思乡之情。
《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
《俗世奇人》在文意中作者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对民间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与自身生活也有密切联系,比较容易融入课文,加之课文写的都比较精彩,易引起学生兴趣。
关键是一些同学对这种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蕴涵的“情”,不甚了了,难以领悟,可从现实中的民歌、端午、吆喝、过年等入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发现和关心身边的语文,并在实践中吸收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民风民俗、生活诗意和百姓人性的光辉;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手法,学习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类文章;体会含义幽默的词语句子,感受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基本的语感。
课时划分:《云南的歌会》(2课时)《端午的鸭蛋》(2课时)《吆喝》(1课时)《春酒》(1课时)《俗世奇人》(1课时)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1课时)教学方法:1、熟读这些课文,读出作家的思路,读出全篇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情与理解;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手法,学习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类文章;体会含义幽默的词语句子,感受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基本的语感。
2、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3、学案导学模式。
教材分析:本单元共选九篇古代诗文,包括四篇古代散文,五首诗词曲。
这些作品,有写景,有传记,有议论,有赠序,都是我国古代诗文作品中的优秀诗篇。
《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送东阳马生序》从难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综合性学习:以“古诗苑漫步”活动,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学生有了相当的基础,其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都有了相当的水平,但随着难度的加大,和部分学生基础的不牢固,其对文言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在内容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也存在相当的差距。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背诵优秀诗文。
2、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点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文地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修养。
课时划分:《与朱元思书》(2课时)《五柳先生传》(3课时)《马说》(2课时)《送东阳马生序》(3课时)《诗词曲五首》(3课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1课时)教学方法:1、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2、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
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