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检 总局 发 布第 1 1 1 号 公 告批 准 老鹰 茶 为地 理 标 志
保护产 品。
老鹰 茶不 仅是 一种别 样茶 , 同时又 是一 味传统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1 1 - 1 4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 面上 项 目( 8 1 2 7 4 1 8 8 ) : 四种别样茶 改善胰 岛素抵 抗的物质基础和作 用机 制研 究 , 负责人 : 许利嘉 ; 北京协和 医学院研 究 生创新基金 项 目( 2 0 1 2 1 0 0 7 0 2 4) : 老鹰茶改善胰 岛素抵抗 的物质基础和作 用机理研 究, 负责人 : 肖 璇。
建议老鹰 茶的采 集时间在 每年 的 3 — 5月 , 其 中以 3月最佳 。 关键词 : 老鹰茶 黄酮 多酚 抗氧化
d o i : 1 0 . 1 l 8 4 2 / ws t . 2 0 1 5 . 0 3 . 0 3 1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2 . 6 文献 标 识码 : A
世界科学技术一 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研 究
老鹰茶 总黄 酮和 总 多酚含 量动态变化
及 抗 氧化 活性研 究六
肖 璇1 , 2 , 彭 勇 1 , 2 , 许 利嘉 一 , 胡华刚 , 张鑫瑶 1 , 2 , 肖培根 1 , 2
( 1 . 中国医学科学 院北京协 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老 鹰 茶 作 为盛 夏 最 好 的 祛 暑 饮 料 。 2 0 1 2年 国家 质
目前 市场上 的老鹰茶 良莠不 齐 , 对其 质量标 准
的研 究 也 鲜 见 报 道 。本 文 以不 同 月份 采 收 的 老 鹰 茶 为 原料 , 用 闪式提 取法 提 取老 鹰茶 中活性 物质 , 通 过 测定 其 总黄酮 和 总多 酚含 量 , 结 合 统计 分析 , 探 讨 黄 酮 和 多 酚 含 量 及 抗 氧 化 活 性 随 季 节 变 化 的 规 律, 确 定 最佳 采 收期 , 为 老 鹰 茶 质 量 标 准 的 制 定 和 资 源 的进 一 步 开 发 利 用 提 供科 学 依 据 。
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秦昭;冯堃;王文蜀【摘要】老鹰茶是由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nuginosa)叶片制成的保健饮品,其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主要包括山奈酚、槲皮素、儿茶素、乔松素和松脂素5类,具有抗氧化、抗紫外、抗炎、保肝、降血糖和抗菌等活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来源.通过对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合物结构及主要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提出将黄酮作为老鹰茶质量鉴定标准、加深老鹰茶黄酮抗菌活性研究的建议,以期对老鹰茶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5页(P173-177)【关键词】老鹰茶;毛豹皮樟;黄酮;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作者】秦昭;冯堃;王文蜀【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老鹰茶,别名老荫(阴)茶、老茶和白茶,通常由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nuginosa)的幼嫩枝叶经水潦、揉捻和干燥后制成,原产于贵州大娄山,是当地仡佬族、苗族、和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茶饮[1]。
毛豹皮樟是老鹰茶的主流优选原料植物[1-2],为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属(Litsea)常绿乔木,其嫩枝、叶柄和嫩叶双面均密被灰黄色长柔毛,通常生于海拔300 m~2 300 m的山谷杂木林中,仅在中国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等省有分布。
民族植物学研究表明,老鹰茶是我国特有的古茶种,始饮于贵州大娄山、赤水河流域等夏季高温湿热的地区,距今已有几百年的饮用历史[1]。
相传,贵州的少数民族居民通常将毛豹皮樟的嫩芽(叶)从沸水中捞起来后便阴干存放,当有贵客来时才拿出来饮用,故称“捞阴茶”,因发音相近,逐渐被称为“老鹰茶”;也有传闻说毛豹皮樟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只有老鹰才能飞上枝头,故而得名“老鹰茶”。
老鹰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老鹰茶的化学成分研究王静;陆维丽;张义龙;唐敏芳;汤文建;李俊【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49)004【摘要】目的研究老鹰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NMR、MS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老鹰茶70%乙醇回流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菜豆酸(3)、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4)、松属素-7-O-β-D-葡萄糖苷(5)、香树素-3-O-α-L-阿拉伯糖苷(6)、2,4,6-三羟基苯丁酮-2-O-β-D-葡萄糖苷(7)、腺苷(8)、(+)-异落叶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3~9为首次从樟科木姜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总页数】5页(P479-483)【作者】王静;陆维丽;张义龙;唐敏芳;汤文建;李俊【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老鹰茶正丁醇部分的化学成分 [J], 张义龙;汤文建;唐敏芳;吕雄文;余世春;李俊2.老鹰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 [J], 陈玉璞;程文明;李俊3.老鹰茶、虫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J], 许乾丽;孙向彤4.贵州老鹰茶的化学成分 [J], 郁建平;古练权5.“老鹰茶标准化加工技术及产品活性评价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暨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 [J], 周春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恩施地区传统饮料老鹰茶的综合评价研究
恩施地区传统饮料老鹰茶的综合评价研究魏宵凌;夏明;沈雯;支卓怡;侯海龙【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学刊》【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老鹰茶是中国西南地区民间有长期饮用习惯的饮料。
对老鹰茶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饮料中的应用进行评估。
经试验测得的老鹰茶原料蛋白质含量为16.16%,脂肪含量为3.12%,黄酮含量为2.4%,铜含量为2.99 mg/kg,铁含量为0.29 mg/g,硒含量低于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限。
老鹰茶的提取物,经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证明其无毒。
以老鹰茶为原料制备的饮料,污染元素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且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为老鹰茶在功能食品与中医药领域的开发做了前瞻性的工作。
%Hawk tea is a traditional beverage in Enshi prefecture Hubei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flavonoids, volatile oil and minor elements in hawk tea are measured, as a basi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ts safety and edibleness. It is showed that the dry hawk tea contained 16.16%of protein, 3.12%of the fat and 2.4%of total flavonoids; the minor elements content of Cu and Fe are 2.99 mg/kg and 0.29 mg/g respectively, the Selenium content is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of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xicologically experimentation proves that the hawk tea is an actual non toxic material. The beverage of hawk tea has a long storage life, and its content of pollution elements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se reasons,hawk tea provides an optimistic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functional food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总页数】3页(P32-34)【作者】魏宵凌;夏明;沈雯;支卓怡;侯海龙【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相关文献】1.恩施老鹰茶部分矿物质分析与评价 [J], 张建新2.恩施硒茶营销策略研究r——以恩施宣恩伍家台贡茶为例 [J], 谭萌;刘亚兰;胡静3.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J], 秦昭;冯堃;王文蜀4.老鹰茶发酵饮料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吴丽;周文斌;谢娜娜;徐娜;尤琳烽5.“老鹰茶标准化加工技术及产品活性评价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暨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 [J], 周春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法提取老鹰茶中黄酮类化合物
122 老鹰 茶 中黄 酮 的提 取 与含 量 测 定 ..
1 0 g于 2 .0 5mL离心 管 中 , 加入 5m L酶液 及 5mL
9 5% 乙醇 , 在不 同 的 p 值 、 同温 度 、 同 的酶浓 H 不 不 度 下酶 解不 同 时间 , 离心 , 上 清液 用 9 将 5% 乙醇定
2 5 老 鹰茶 中黄 酮含量 分析 .
当酶 浓度达 到 04 #mL时 , 黄酮 提 取率 最 高 , .0m 总 当浓 度进一 步增 大 , 化不很 明显 。所 以 ,.0m / 变 04 g
mai y rlsswe e n d,whc n y t y rlsstmp rtr s 0 ℃ , fe zmes lto s5. tch d oy i r dfe e i ihe zmai h doyi c e e ue wa a 5 pH o n y ouinwa 0,tet fe zmai y h i o n me y t h— c
波法 J索 式 提 取 法 - 。酶 法 提 取 效 率 高 , 且 省 、 6 J 而
U; 其他 试剂 均为分 析纯 。
1 2 实验 方法 .
时, 近年来备受关注。
老 鹰茶 是 樟 科 的 木 本 植 物 , 常 绿 乔 木 , 互 属 叶
12 1 标 准工作 曲线 回 归方程 的 建立 ..
b el ls n meo p cf dlv la iee ttmp rtr .p a dtet fe zmai y rlss y cluaee z fas e ie e e t f rn y i d e eau e H n h i o n y t h d oy i.Co iigo 5% ac h l la me c mbnn 9 f lo o,f —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肖璇;彭勇;许利嘉;胡华刚;张鑫瑶;肖培根【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5(017)003【摘要】目的:探讨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3月至8月定期采集老鹰茶样本,分别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 nm和753 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不同月份的老鹰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计算不同月份老鹰茶样品的EC50值,并用SPSS软件计算老鹰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EC50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3-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17.96%-21.81%)高于6-8月份的含量(12.05%-13.64%),其中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最高;3-5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8.03%-8.15%)高于 6-8月份的含量(5.96%-6.16%),其中 3 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最高;3 月份老鹰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EC505.293μg·mL-1),随着月份的累积活性降低;老鹰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总多酚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总多酚是老鹰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建议老鹰茶的采集时间在每年的3-5月,其中以3月最佳.【总页数】6页(P603-608)【作者】肖璇;彭勇;许利嘉;胡华刚;张鑫瑶;肖培根【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6【相关文献】1.老鹰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计红芳;南海娟;张令文;杨铭铎;张恒2.五指山水满茶的茶多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苏凡;杨小波;李东海;刘子金;岑举人3.骨碎补总多酚和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韦国兰;苟体忠;王绍云;王翔4.复方罗欧咳祖帕中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李玮;李莉;王晓梅;刁娟娟;王新玲5.不同产地沙棘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李娜;胡月月;葛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鹰茶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性地损伤胰岛B细胞,引起实验性糖尿病【.]。在糖尿病小鼠 见表2。 和大鼠模型中,TFI_E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同时对四氧嘧啶 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释放也具有促进作用。提示其 主要通过保护胰岛p细胞或促进受损口细胞的修复以及促 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 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代谢疾病,常伴有血脂的升 高,而糖、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 相关瞪.6J。因此降低血脂对于阻止或延缓并发症、改善糖尿
正常小鼠。观察其降血糖作用。采用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和链脲佐茵素腹腔注射制 备糖尿病小鼠和大鼠模型,观察TFLC的降糖作用以及对血清胰岛素(INS)和血脂的影响。结果:’ⅡIJC可 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显著对抗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
并升高血清INS水平,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和血清代、TG、LDL—C含量,同时升
TFIJC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
的影响见表3。
表3 'I'FIJC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及 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s)
竺
正常组
:;兰;墨:鐾
10 10 10 10 10 10
—
7.35±1.54
签.27±4.国
模埠J姐
苯乙双胍 TFLC低剂量组 1下I£中剂量组 1下1£高荆茸组
6郝贤,付雪艳.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索抵抗及血脂 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2):74. 7刘莹。朱东屏,徐向进。等.灵菊七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 的实验研究.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4):287. (收稿:20昕一04—12)
贵州老鹰茶Litsea coreana的黄酮类化合物
贵州老鹰茶Litsea coreana的黄酮类化合物
郁建平;叶辉;古练权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40)006
【摘要】从贵州老鹰茶Litsea coreana叶中分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经化学分析和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柰酚,山柰酚_3_O_β_D_葡萄糖苷和槲皮素_3_O_β_D_葡萄糖苷.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郁建平;叶辉;古练权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4.4
【相关文献】
1.老鹰茶(Litsea coreana Lévl. var. lanuginosa)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EGCG含量测定 [J], 沈君子;叶明;舒阿庆;殷克权;杨柳
2.分光光度法测定老鹰茶中黄酮类化合物 [J], 杨晓凤;韩梅;胡莉
3.酶法提取老鹰茶中黄酮类化合物 [J], 杨晓凤
4.老鹰茶—贵州大娄山民族民间古茶种 [J], 向应海;鲁新成
5.贵州4个县域豹皮樟老鹰茶的理化品质比较 [J], 王雨鑫;邓燕莉;姚松林;王莹;王济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鹰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good ingredients of fhnctional fbods with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otal navonoids; extr习lction technique of waterbath; antioxidant pmperities
老鹰茶,又称“白茶”,是以樟科木姜子属 L.)的嫩梢和叶片
㈨
oH《&f刚 图l z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万方数据
堡墼堡壅高署高§{l勰
率略有下降的趋势。因此,确定乙醇浓度70%。 2.1.2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脱脂老鹰荣粉朱2 Og,加人60mL 2.1.4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脱脂老鹰荼粉末2 og,加入60mIJOຫໍສະໝຸດ 乙醇.在60℃的恒温水浴中浸提.提取
降低。
批
30 “)
50
}_.I。_._.-._.
图4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1.5正交实验
舯
70
∞
在上述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眦提取温度、 提取时问、乙醇浓度和料液比4种凼素进行正交 实验(见表1).极差R反映出各因素对提取效
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摊取温度>乙醇浓度>提 取时间)料液比,即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最大.乙醇浓度次之,料液比影响最小,在实验
the afltioxidant pmsperities of£otal navonoids extmcts
on
discussed. obtained
The optimum exnaction conditions of totd navonoids by using onhogonaJ experiment based
M㈣(1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度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度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结构中有2 - 苯基色原酮( flavone) 的特殊化合物。
黄酮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多与糖结合成苷类后,存在于植物体中。
小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则以游离苷元的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部分植物的体内都有发现,它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和植物抵抗病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和黄酮醇; 黄烷酮和黄烷酮醇; 异黄酮; 异黄烷酮;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橙酮( 又称澳咔) ; 黄烷和黄烷醇; 黄烷二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中很多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而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心脏及血液系统的影响刘启功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犬缺血心肌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犬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常志文等发现葛根素能阻滞- 肾上腺素受体,可降低心脏张力指数和心室内压上升速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王继光等研究发现,苦参总黄酮能预防室颤、缓解心律失常,对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亦有治疗作用。
徐继辉等观察到,广枣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脏停搏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有学者发现,银杏黄酮、黄蜀葵花黄酮、杜鹃花总黄酮等对缺血、缺氧的心脏肌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大豆异黄酮能改善心肌舒张与收缩功能,对糖尿病心肌有治疗作用,沙棘总黄酮对心肌肥大有治疗作用。
潘苏华、方秀桐等发现异银杏双黄酮能降低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比例; 可扩张血管、抑制小动脉收缩、增加血流量; 银杏双黄酮能引起实验动物心脏血管的扩张,可扩张实验动物血管,增加血流量。
Horng - Huey Ko 等人的研究显示,桑树中的多种黄酮类成分如桑色烯( morusin ) 和桑素( kuwanon C) 等能够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另外,环桑色烯( Cyclomorusin) 也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因子导致的血小板聚集。
中国古茶种_老鹰茶_许利嘉
2012年2月第14卷第2期中国现代中药Modern Chinese Medicine Feb.2012Vol.14No.2中药文化△[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530860)*[通讯作者]肖培根,Tel :(010)62894462,E-mail :xiaopg@ 中国古茶种———老鹰茶△许利嘉1,2,肖伟1,2,马培1,2,彭勇1,2,张鑫瑶1,2,王婉莹1,2,肖培根1,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2.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摘要]对老鹰茶的饮用历史、原植物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整理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鹰茶;别样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其代表的山茶科山茶属茶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一直流传至今,而在我国民间尚有许多应用历史悠久的除山茶属以外的茶。
对此,肖培根院士提出了‘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 )’的概念,即“有应用传统,不属于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植物,迄今在民间仍广泛作茶饮的植物”。
其中,老鹰茶就属于别样茶范畴。
老鹰茶,又称白茶,老阴(荫)茶,大树茶,老人茶,原产于大娄山,始饮于大娄山,是大娄山民族特有的古老茶种[1],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茶文化特征。
民间饮用经验证明,老鹰茶有明显的防馊防腐作用,有消渴去暑、止泻、止嗝和消食解胀之功能。
本文对老鹰茶的饮用历史、原植物和研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1老鹰茶的饮用历史追溯老鹰茶的饮用历史,西南地区的各种史料中多有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四川《犍为县志》中记载:“观斗山,在县东十五里。
其他有寺,名老人寺,相传有老人植茶于此,树皆连抱,服之者年至百岁。
今其树尚有乡人采食,名老人茶”[2]。
道光甲辰(1844年)《城口厅志》中记载:“又有名老鹰茶者。
老鹰茶总黄酮中山奈酚-葡萄糖苷对TGF-β_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At nvrtt dc aiA hi 2 1 u ;5 4 c U i saiMein l n u 0 0A g4 ( ) a ei s i s
・9 ・ 49
◇药学研 究 ◇
老鹰茶总黄酮 中山奈酚 一 葡萄糖 苷对 T F 诱导 的 G 一 肝星状细胞增殖 的影响及机制
显 下 调 H C的 I 胶 原 、 S 型 Ⅲ型 胶 原 、m d S a2及 S a3中 m — md R
体( 槲皮 素 .一 —.一 萄糖 苷 (I) 槲 皮 素-一 p 3OpD 葡 、 3O—. D 半乳糖 苷 ( 、 一 Ⅱ) 山柰 酚一一—. . 萄 糖 苷 (I) 3O BD葡 1 、 山柰 酚一.— .. 乳糖 苷 (V) 均 由本 课题 组 前期 3O BD半 1 ) 实 验提 取 分离 而得 , 度 均 >9 % ; yoez I 纯 8 N cdn、V型 胶原 酶 、 白酶 E D A酶 I 为美 国 Sg 公 司产 蛋 、N 均 i ma
养 皿 中 , 2 l 组 织 消化 液 ( 加 0m 肝 内含 Ⅳ 型 胶 原 酶
0 0 % , 白酶 E0 0 % , N 酶 1 0 0 1 ) .2 蛋 . 1 D A .0 % 。轻
转 化生 长 因子 ( G )B T F - 均为美 国 S m i a公 司产 品 , g
酮 中山奈酚 一葡萄 糖苷 相 比于其 它几 种 单 体较 明显 抑制
H C的增殖作用 , T F 1 S a S 对 G 一/ m d通路 的影 响可 能是其抗肝 3 纤维化的作 用机 制之一 。 主题词
周维晨 , 李 俊 , 坤坤 , 代 熊 立, 黄 成
摘要 目的 观察 老鹰 茶 总黄酮 中山奈 酚 一葡萄 糖苷 对 T FD 诱导 的肝 星状细胞增殖 的影 响及机制 。方法 G — 选用 S D大 鼠, 分离 出大 鼠肝星状 细胞 ( S ) 行培养 ;M T HC进 1 r法 检测 4种黄酮类 单体对 H C增殖 的抑制作用 ; TP R方法 S R —C 检测分析其对 HS C的 I型胶 原、 Ⅲ型胶原 、ma2 S d S d 、ma3及 S d ma7受体 中 m N R A的表达 的影 响。结果 4种 黄酮类 单 体 中山奈酚 一葡 萄糖苷 能够较 强 的抑 制 H C增 殖 ; S 能够 明
老鹰茶内含成分分析
2.I水漫出橱、碳水化台物、总黄酮以及茶多酚、儿萘素的测定
通过重复试验.得出老鹰茶水浸出物的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100"C,浸提时间50rain,漫 提水量180ral/g:碳水化合物、总黄酮的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5min,浸提水 tlSOmvg~180ml/g,其余方法按常规。得出以上几种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衰1老鹰莱与四擐辱茶中水浸出钧以厦碇水亿合物辱几种成分的比较(%)
品.毛豹皮棒属樟科木姜子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各省市,但作为饮料饮用的主
要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尤以重庆、四川、贵州为多。据记刮“,老
麝茶具有温中教寒,理气镇痛。降逆止呕。利尿防暑等多种保健功能,是深受西南地区喜爱的
纯天然绿色饮品.对于老鹰茶的内含成分进行分析,目前未见报道.率文首次对老鹰茶生化成
中田农科院幕叶研究所壤茶树生理与茶叶生化实验手册北京:农业出版扯.19(13
3‘,6 7
韩雅疆捕★品化学实齄指导北赢: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胡明方掬t品分析t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牡.1993 舔礼.抄世隶辱墒著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往(上,Tit)北京:^民卫生出黜.1978 南京药学院药物丹忻戟研组镇暮黝分析南豪虹莽科技出版枉1%l
II.79
.
09
18 33
7.6
・为必需氟基酸・・老鹰幕聒育荟氨蘸
3.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老鹰茶在总体营养成分含量上要比绿茶低,这可能与老鹰茶生长在天 然丛林中缺乏人工肥培和制法中采用水潦法有关。但老鹰茶中脂肪含量远高于绿茶,这应与老 鹰茶属樟科植物有关。特别是老鹰茶所处的樟科木姜子属植物(Li协∞co”∞a)系芳香油植物,
r∞gedin27.9-29.跏and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袁林颖;杨娟;陈善敏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24(46)6
【摘要】老鹰茶是由毛豹皮樟、川黔润楠、贵州润楠和红果黄肉楠等树叶片加工而成的植物饮品,其所含挥发油虽然微量,但种类丰富,具抗氧化、抑菌等活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保鲜剂来源。
通过对老鹰茶挥发油成分提取工艺、含量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老鹰茶作为天然添加剂、抑菌剂等在食品、医疗等领域获得更好地开发利用,进而为促进山区产业振兴、农业经济高质高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袁林颖;杨娟;陈善敏
【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
【相关文献】
1.贵州老鹰茶(豹皮樟)挥发油成分研究
2.老鹰茶研究进展
3.贵州老鹰茶(红果黄肉楠)挥发油成分研究
4.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5.老鹰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光光度法测定老鹰茶中黄酮类化合物
老鹰 茶购买 于 四川省 雅 安市 ,0目粉 碎 , 用 ; 4 备 芦丁 : 中国 ( 津 ) 品生 物 制 品检 定 所 ; 他 试 剂 天 药 其
均为分 析纯 。
12 实验方 法 .
1 .1 芦 丁标准溶 液 的配制 .2
精 密称 取 10℃减 2
山区。本文 旨在探索老鹰茶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准 确 的测 定方法 。
pid t ee mn ettl ao od yse to h tmer ihrt 8tes d r l od tr iet oa v n isb p rp oo tyw t ui a h  ̄n ad.T eln a a gso ed tr n to r 0 e h l f c n h ie rrn e t eemiainwee0. 0-0. fh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老 鹰 茶 中黄 酮 类 化 合 物
杨 晓凤 , 韩 梅, 胡 莉
606) 106
( 四川省农业科学 院分析测试中心 , 四川 成都
摘
要: 采用索 氏提取法提取老鹰茶 中的黄酮类亿合物, 以芦丁作为标准 , 以亚硝酸钠 一硝酸铝 一氢氧化钠作 为显色体 系对老鹰
YANG a - n Xiof g,HAN i e Me,HU i L
( et f nls n et g i unAcd m f s cl rl c ne i unC e gu6 06 C ia C ne o a ia dT sn ,Se a ae yo h ut a Si c,Se a hnd 10 6, hn ) r A ys i h A u e h
0 8 m nL a dteln a orlt nc ef inso tegao od l n h ierc reai o fce t f h lv n isw酗 a o e0. 9 . erc v r a g dfo 9 4 % t 3. o i bv 9 9 eo eyrn e rm 0. o9 7% wihRS t D
老鹰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老鹰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饮料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
老鹰茶是一种采用优质茶叶制作的茶饮料,其口感清爽、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目前市场上老鹰茶的品种有限,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因此,对老鹰茶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拓展茶饮料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老鹰茶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探讨老鹰茶产品的优势和特点,评估其市场前景和可行性,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资料,了解老鹰茶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等情况。
2. 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走访老鹰茶的生产企业和销售门店,获取真实的市场信息和消费者反馈。
3.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意向进行调查,为产品推广和营销提供依据。
四、老鹰茶的市场现状1. 市场概况: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种类繁多,竞争激烈。
老鹰茶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市场份额较小,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品牌分析:目前市场上的老鹰茶品牌有限,知名度不高。
国内一些茶企也推出了老鹰茶系列产品,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3. 消费者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健康、口感优质的茶饮料需求增加,老鹰茶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
五、老鹰茶的发展趋势1. 健康饮品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饮品市场需求增加,老鹰茶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2. 差异化营销趋势:老鹰茶在包装、口味等方面可以与其他茶饮料进行差异化营销,增强品牌竞争力。
3. 品质优先趋势:老鹰茶应注重产品品质和口感,提高消费者体验,赢得持续消费者支持。
六、老鹰茶的竞争对手1. 茶饮料品牌: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品牌众多,如立顿、康师傅等,竞争激烈。
2. 老鹰茶同类产品:国内外茶企推出了类似的老鹰茶产品,竞争对手较多。
3. 市场替代品:其他饮料如咖啡、果汁等也是老鹰茶的竞争对手。
老鹰茶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老鹰茶作用与功效与作用老鹰茶,是一种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的传统中草药饮品。
它由多种草本植物制成,如老鹰爪、川木通、巴戟天、黄耆等。
在中医传统中,老鹰茶被用来治疗和预防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等。
老鹰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研究表明,老鹰茶中的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这是因为老鹰茶中含有一种叫做黄酮的植物化合物,它可以促使血管扩张,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此外,老鹰茶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减少心脏收缩力度,从而降低心脏负荷。
因此,常饮老鹰茶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老鹰茶对心脏健康同样有益。
老鹰茶中的黄酮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液凝块形成,从而预防心脏病、中风等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
此外,老鹰茶还含有一种叫做黄酮的化合物,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保护心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因此,长期饮用老鹰茶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老鹰茶还具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升高。
老鹰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老鹰茶还含有一种叫做儿茶素的化合物,它可以减少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动态血糖,保持血糖的稳定。
因此,常饮老鹰茶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老鹰茶对于炎症有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老鹰茶中的黄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此外,老鹰茶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炎症的抵抗力。
因此,常饮老鹰茶可以帮助缓解炎症,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老鹰茶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老鹰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是因为老鹰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杀菌和抗菌作用,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阻止其生长和繁殖。
因此,常饮老鹰茶可以帮助预防感染病的发生,并加快感染病的康复过程。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肠道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肠道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
刘海燕 曹藩荣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 摘 要 ]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饮品,茶叶中具有丰富多样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赋予了茶叶一定的保健功能。黄 酮类化合物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目前关于茶叶中黄酮类物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通过研究证明 了该物质能够对抗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疾病。本文综述了当前茶叶中黄酮类物质对肠道健康的保护作用机制,提出饮茶在 肠道健康方面的一些有益作用和现存生物利用度问题,为后续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 茶叶 活性成分 黄酮类物质 肠道健康 生物利用度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具有难治性、反复性和不可控性,急需开发一种有效的天 然的抗炎治疗物。茶叶作为一种黄酮类物质丰富的传统保健饮品,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和安全性,探究茶叶及 其次生代谢物对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于茶叶有效利用和相关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茶叶中黄酮类物质对肠道免疫的保护作用 2.1 黄酮类物质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肠道 众所周知,人类身体活动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所以自由基的清除对于人体 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日常饮食来调节平衡自由基已经受到广泛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俗称抗氧化剂)是人类 食品和营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分为抗氧化酶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 过氧化物酶 GPX 等),和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维生素 C、维生素 E、β- 胡萝卜素和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等活性肽)[14]。抗氧化食品中主流的一些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食物有很多,例如葡萄籽中 具有丰富的黄烷醇及低聚物等原花青素类黄酮化合物,是公认的强抗氧化物质。还有番茄红素、绿茶提取物(主 要是多酚类)、大豆异黄酮、维生素 E、枸杞子等 [15]。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功效,植物多酚和黄酮类物质通常作为天然的 食品抗氧化剂来源。陈蓬凤等研究发现薯尖的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较叶和茎尖更高,可作为优质的抗氧化剂资 源 [16]。茶叶中也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和清除 DPPH 自由基的能力,茶叶黄酮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有效的抗氧 化剂 [17]。王玉婷等通过研究不同茶叶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发现茶叶中的抗氧化能力与水提取物中总多酚和 黄酮含量的高低呈显著的正相关 [18]。茶叶的抗氧化作用与茶多酚,茶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密切相关。 有研究数据表明,超氧化物、一氧化氮、羟基自由基等自由基能够诱发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肠损伤。炎症性 肠病(IBD)的特征是氧化应激和亚硝化应激,白细胞浸润以及结肠中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的上调。儿茶素是 绿茶中成分最多的一种多酚类物质,研究发现儿茶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抗氧化作用显著抑制过量的氧化胁迫, 促进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O)和谷胱甘肽(GSH)的激活,降低结肠的氧化损伤 [19]。茶叶中 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含量较高,在肠道疾病中承担着主要的抗氧化作用。有研究发现,白茶提取物可以保护 H2O2 诱导的结肠癌细胞 HT-29 的 DNA 损伤,白茶可以增强结肠癌细胞的抗氧化和抗增殖作用 [20]。反应性氧物质(ROS) 具有促炎作用,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中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肠巨噬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 ROS,在 TNBS 诱发的 结肠炎小鼠中,给小鼠灌胃 50mg/kg 绿茶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 DNBS 诱导引发的结肠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 增加,减轻小鼠结肠炎性浸润 [21]。 2.2 黄酮类物质可通过抗炎作用保护肠道 在生活中,人体不断暴露于一些有害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些有害环境的刺激,人体会产生一个适应性过程, 因此人体出现炎症反应,从局部炎症反应到全身性炎症,炎症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持续的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 进而出现多器官衰竭。人体中炎症性肠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和生活环境共同决定的,先天性的相关遗传 基因座内基因突变和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肠道产生炎症 [22]。 回肠、空肠、结直肠等肠道部位,都容易产生相关的炎症,对小鼠喂食不同的药物处理,能够引起小鼠不 同部位的肠道炎症,例如使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S 和葡聚糖硫酸钠 DSS 等主要是对结直肠产生炎症损伤 [23]。肠 道炎症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并发症,抑郁和焦虑相关的心理症状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患有结肠炎患者的并发症 [24]。用葡聚糖硫酸钠 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容易产生行为障碍、神经异常和抑郁行为。另外,结肠炎患者发 生肠道损伤,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脂多糖(LPS),流经血液,经过肠 - 肝脏系统到达肝脏,
老鹰茶的研究进展
老鹰茶的研究进展
张丽;李宝磊;郭爱秀;欧凯;李言郡;耿艳艳;成官哲;朱耘;黄丹妮
【期刊名称】《饮料工业》
【年(卷),期】2018(021)003
【摘要】老鹰茶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它是一种古老的饮品.由于其具有解暑、降血糖、健胃消食等诸多健康功效,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对老鹰茶的原料由来、营
养成分、功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张丽;李宝磊;郭爱秀;欧凯;李言郡;耿艳艳;成官哲;朱耘;黄丹妮
【作者单位】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
【相关文献】
1.中国古茶种——老鹰茶 [J], 许利嘉;肖伟;马培;彭勇;张鑫瑶;王婉莹;肖培根
2.老鹰茶研究进展 [J], 涂云飞
3.老鹰茶—贵州大娄山民族民间古茶种 [J], 向应海;鲁新成
4.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J], 秦昭;冯堃;王文蜀
5.老鹰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J], 艾安涛;李燕丽;陈凌霄;吕立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研究与开发F 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圆园19年1月第40卷第2期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9.02.032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秦昭1,冯堃1,王文蜀1,2,3,*(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北京100081;3.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北京100081)摘要:老鹰茶是由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nuginosa)叶片制成的保健饮品,其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主要包括山奈酚、槲皮素、儿茶素、乔松素和松脂素5类,具有抗氧化、抗紫外、抗炎、保肝、降血糖和抗菌等活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来源。
通过对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合物结构及主要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提出将黄酮作为老鹰茶质量鉴定标准、加深老鹰茶黄酮抗菌活性研究的建议,以期对老鹰茶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老鹰茶;毛豹皮樟;黄酮;提取工艺;生物活性Advance in the Studies on Flavonoids of A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 Tea,Hawk TeaQIN Zhao1,FENG Kun1,WANG Wen-shu1,2,3,*(1.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2.Chemical Experiment Center,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3.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Center,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zu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Hawk tea(Litsea coreana nuginosa)as an tonic is made up of leaves of L.coreana Levl.nuginosa.It is rich in flavonoids,mainly including kaempferol,quercetin,catechin,pinocembrin and rosin,which can be an ideal resource of natural food additives with antioxidant,anti-ultraviolet,anti-inflammatory,hepatoprotective,hypoglycem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For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of its further explosion and development in food industry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the extraction process,structur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in Hawk tea were summariz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flavonoids for its quality assessment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about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were expected.Key words:Hawk tea;L.coreana nuginosa;flavonoids;extraction process;biological activity引文格式:秦昭,冯堃,王文蜀.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2):173-177QIN Zhao,FENG Kun,WANG Wenshu.Advance in the Studies on Flavonoids of A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 Tea,Hawk Tea[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9,40(2):173-17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00260、31570407);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YLDXXK201819);111项目(B080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2016shxy07);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URTP2017110016、GCCX2018110010);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团队建设项目(2015MDTD25C&13C)作者简介:秦昭(1994—),女(汉),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研究与应用。
*通信作者:王文蜀(1974—),女(汉),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研究与应用。
专题论述173老鹰茶,别名老荫(阴)茶、老茶和白茶,通常由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nuginosa)的幼嫩枝叶经水潦、揉捻和干燥后制成,原产于贵州大娄山,是当地仡佬族、苗族、和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茶饮[1]。
毛豹皮樟是老鹰茶的主流优选原料植物[1-2],为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属(Litsea)常绿乔木,其嫩枝、叶柄和嫩叶双面均密被灰黄色长柔毛,通常生于海拔300m~ 2300m的山谷杂木林中,仅在中国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等省有分布。
民族植物学研究表明,老鹰茶是我国特有的古茶种,始饮于贵州大娄山、赤水河流域等夏季高温湿热的地区,距今已有几百年的饮用历史[1]。
相传,贵州的少数民族居民通常将毛豹皮樟的嫩芽(叶)从沸水中捞起来后便阴干存放,当有贵客来时才拿出来饮用,故称“捞阴茶”,因发音相近,逐渐被称为“老鹰茶”;也有传闻说毛豹皮樟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只有老鹰才能飞上枝头,故而得名“老鹰茶”。
作为被《中国茶经》收录的特色茶种资源之一,老鹰茶有许多独特之处,如茶汤呈琥珀色,夏季隔夜不馊,可连饮数日;其口感因含有大量可溶性糖而甘饴回甜[3];其茶气散发兰麝之香,主要成分为芳香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抗菌、降血糖和抗癌作用[4];其营养价值与绿茶相当[5],且不含咖啡因[5-6],具有不影响睡眠的优势。
据《本草纲目》记载,老鹰茶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醒酒、解毒、消暑解渴、理气健脾、和胃怡神”的功效,属于药食同源植物。
据文献调查[1,7],当前老鹰茶主要产自中国四川、重庆、贵州和安徽等地,其中川桂黔三地的许多农民至今仍保留自制自饮老鹰茶的习惯。
长期的饮用历史和经验证明,老鹰茶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安全饮品[1]。
随着当代慢性病人群的不断扩大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崛起,食品保健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开始越发受到人们重视,绿色保健食品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已然成为热点,老鹰茶的天然防馊特点和健康功效保证了其在食品工业内的发展潜力。
为让我国传统茶饮得以传承,让老鹰茶在食品工业内得到更深远地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创造更多价值,本文对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合物结构及主要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1老鹰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老鹰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coreana Levl. nuginosa,TFLC)的传统提取方式主要包括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两种。
陆维丽等[8]研究发现,在TFLC 的提取过程中,水提取-大孔树脂法更优于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该工艺化学污染小、操作简单,所得固体产物中的黄酮含量高达55.85%,这也证明TFLC是老鹰茶的主要成分。
随着研究的深入,TFLC的提取技术在近年逐步得以优化和创新(表1),2011年计红芳等[9]确定了TFLC水浴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TFLC常温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10];同年,杨晓凤[11]首次运用纤维素酶成功提取了TFLC,并得出最佳酶解条件;贾学静等[12]随后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TFLC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上这些成果都为TFLC在食品工业中更深入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2老鹰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TFLC通常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所得黄酮的化学结构一般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和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MS)等波谱法及化学方法鉴定。
从老鹰茶中已分离鉴定黄酮18种,其黄酮母核可分为山奈酚、槲皮素、儿茶素和松属素四类(见图1),其中山奈酚(1)、山奈酚-3-0-β-D-葡萄糖苷(2)和槲皮素-3-0-β-D-葡萄糖苷(3)由郁建平等[13]在2001年首次从老鹰茶中得到;2008年,陈玉璞等[14]首次发现了老鹰茶中的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和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5);随后刘斌[15]从老鹰茶中中分离鉴定了槲皮素(6)、金丝桃苷(7)、紫云英苷(8)、槲皮苷(9)和异槲皮苷(10)等黄酮单体;2012年,张义龙等[16]从老鹰茶醇提物的正丁醇部分首次分离得到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1)、山奈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2)和山奈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吡喃甘露糖苷(13);2014年,王静等[17]又从相同萃取部位首次获得儿茶素(14)、表儿茶素(15)、山奈酚-3-O-β-OHOHOOHHO OOHOHO OHOOHOHOHO OHOOHOHHOHOHOO松属素(dihydr ochrysi)槲皮素(quercetin)儿茶素(cianidanol)山奈酚(kaempferol)图1老鹰茶中主要的黄酮母核类型Fig.1The main type of flavonoids in Hawk tea秦昭,等:中国传统民族老鹰茶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专题论述1743.2抗紫外线作用绿茶因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而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活性(anti-ultraviolet activity ),是世界公认的绿色美容饮品,也是许多“药妆”的植物原料;而老鹰茶的多酚类含量虽不如绿茶,但其黄酮类含量却明显高于绿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