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老鹰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渝老鹰茶介绍

在四川、重庆的很多火锅店,一年四季都免费供应一种饮料,叫老鹰茶。据说吃火锅时,喝这种老鹰茶,可以避免上火。

网上收集些资料和散文,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老鹰茶以及跟老鹰茶有关的故事。

老鹰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四川野生经济植物志》中直称其为老鹰茶树。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甚厚,色泽深绿。这种树遍及四川山区,采其嫩枝嫩叶哂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人称它为老鹰茶,也叫作老阴茶,特别是四川的农村有自采自制自饮老鹰茶的习惯。在城镇和交通码头到处可见凉饮的老鹰茶,甚至在重庆、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在这种凉茶,花钱不多即可痛饮至饱。

老鹰茶含芳香油很多,也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初饮者可能会说:“气味难受”,但常饮后反觉得老鹰茶口劲大,滋味浓而杀口,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

《巴山老鹰茶》作者:冉云明

盛夏,深入大巴山采风,催我无数次泪下的,是遍地俯拾即是的红军故事,而最让我回肠荡气的,却是每到一地,乡亲们热情捧上的那碗碗老鹰茶。当年,红四方面军数万将士在大巴山浴血奋战,一举创建了中国第二大红色根裾地,由此在这块英雄土地上积淀下来的红军的歌谣、红军故事深深地融入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满山遍野丛丛簇簇的老鹰茶数树,在危难时刻掩护了红军,在困难的时

刻救济了红军,是那段红色岁月不老的见证。

老鹰茶在《植物学》中属樟树科灌丛植物,主要生长在大巴山和武夷山的高山峭崖上,尤以巴山为最多,而那些地方也正是山鹰们筑巢建立营盘的处所。在通江县诺水河畔采访时,老药农王国仁告诉我说,山鹰们孵出儿女后,每天要频频外出狩猎以供子女们发育时不断膨胀的需要。而这个空档也正是毒蛇、老鼠以及苍蝇觊觎鹰巢的时候。好在“友邻”老鹰茶的枝叶平时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气,而这种气体又是蛇、鼠之辈的感官不能接受的,往往嗅而却步。所以,如果巢穴附近没有生长老鹰茶树,聪明的鹰爸鹰妈们便隔三差五地要叼几枝老鹰茶回来放在窝边,以庇护宝宝们在巢中安全成长。

老鹰茶无论是叶片还是杆梗,都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本草纲目》曰,老鹰茶“瞩目提神、生津润肺”。生长在这里的山民们祖祖辈辈都与老鹰茶结下不解之缘。老鹰茶有芽茶和梗茶之分,无非是在春、秋时节分别将老鹰茶的嫩芽和梗杆采回去,淘洗干净风干,用竹筒或布袋密封储藏起来。每天只需两根手指拈几片、撮几根放进水中,便可浓浓酽酽地烹煮一大壶茶色酡红,其味糯香的老鹰茶来,可供一家老小扎扎实实喝一天。

在巴山人的生活字典里,老鹰茶既是好茶,又是良药。1934年初春,大巴山山区突然蔓延一种叫“窝儿寒”的疫病,村子中一家老老少少全都染病不起的,不在少数。红军各个连队也病号成片,战斗力锐减,一时急坏了总部领导。红军卫生队立即和当地的老中医会诊,确定用老鹰茶和柴胡等中草药熬水喝遏制病情。红军战士们攀峭壁采

药、下河淘药,以连队、村寨为单位用红军平时煮饭的大铁锅熬药,刹时间,千里大巴山弥漫在浓浓的药香里。很快,一个个山村又恢复了生气,部队也重现了生龙活虎的本色。

在巴山人的眼里,红军的故事与老鹰茶又是密不可分的。红四方面军在大巴山创建川陕革命根裾地之初,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总部机关经常是灯火通宵达旦,徐向前、王树声等首长连续几个昼夜不合眼是家常便饭。要驱困提神,老鹰茶自然不可少。大巴山的老人们回忆说,总部首长个个都是茶瘾大过饭瘾,一天不吃饭,谁也不会吭声,但茶缸中片刻少了茶水,便要竖鼻子瞪眼睛拍桌子。据说张国涛还为此更换过两茬警卫员。老鹰茶成为红军军需物资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还抽调了十多名女战士专职采摘、焙制老鹰茶,以保障师、军及总部首长的茶叶供给。

烹早茶是巴山人的传统习俗。每天清早一起床,年轻人下地后,老人或小孩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屋后的井中取一桶新鲜山泉水,用文火烹煮一大壶茶,夏天,放在阴处凉着,冬天,置于灶头温着。老鹰茶是巴山的神韵,如巴山的父老乡亲们一样,朴实无华,要有一捧土,就会顽强地生长,无怨无悔地付出,从不计较得失。

完成了采风任务,正依依不舍地准备作别大巴山时,从诺水河畔风尘仆仆赶来的王国仁大爷突然闯进我的房间,将一大把青枝绿叶的老鹰茶塞进我手里,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老鹰茶,但这东西太贱,有钱人不屑买它,有身份的人又不愿喝它,所以它进不了商场,入不了宾馆。虽然农贸市场的地摊上有卖,但偏街小巷的,怕你不好找。

昨天傍晚,我便上山采了这些,赶大早给你送来了。”

这就是巴山人,这,就是巴山的老鹰茶。我紧紧攥住老人青筋凸暴的大手,热泪簌簌而下。

《悠悠岁月里的老鹰茶》作者: 雪夜红狼来源: 散文网

老鹰茶又名红白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甚厚,色泽深绿。老鹰茶含芳香油很多,也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滋味浓而口劲大,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在民间有消暑和健胃开脾的说法。《本草纲目》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记载。

这种茶树生长海拔比较高,在雅安、什邡、通江等地较多,采其嫩枝嫩叶晒干后,可当茶泡饮。大巴山农村过去很早就有自采自制自饮老鹰茶的习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巴山农村,茶是集体的,每年采摘的茶叶全都卖给了国家,没有分给社员一点点。供销社有商品茶叶出售,但对于我们家来说,那是奢侈品,我们没有钱买。幸好我们家房屋旁边有一颗又高又大的老鹰茶树,父亲就是用它来制作茶饮和待客。父亲对老鹰茶树既钟爱又大肆挥霍。只要有客人来,当现成的茶叶没了的时候,他便提着柴刀从后门出去,少时,便在肩上扛着一根连枝带叶的老鹰茶树枝回来了。他边冲客人呵呵地笑着,边将枝上的叶子撸下来,与细小的茶梗一起放在一个小铁罐里,然后加水在火上熬煮。等水开以后,一股浓浓的茶香味在屋里弥漫开来。父亲将一土巴碗褐色的茶水捧到客人的面前,仍是呵呵地笑着说,不要嫌弃这土茶,它

比你在供销社买的管用。客人接过茶“嗞——”地喝了一口,再砸咂嘴巴,然后点了一下头,对父亲说,这茶有劲!

那年过年,除夕的晚上吃过年也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塘上开始守岁。火塘里烧着很旺的疙篼火,我们一边烤火一边搜集一些龙门阵来摆,准备彻夜不睡。而父亲却在我们叽叽喳喳的话语声中,有条不紊地烹煮起他的老鹰茶来。

父亲先把他平常阴干的老鹰茶叶抓了一把出来,装在那个长期被火烤烟熏得黑黢黢的搪瓷盅子里,再加入适量的水后把盖子盖上,最后煨在火塘里的炭火上让它慢慢的煮。等到搪瓷盅子里的水煮起来以后,父亲便用一支筷子把浮起的茶叶慢慢地往下按,于是,挨着炭火那面的盅子边缘便翻滚起黄褐色的茶水,水面上漂浮着白色的泡沫。这个时候,父亲便将瓷盅稍微挪了一下,让它距离炭火远一点,轻轻地煮,慢慢地熬。咋一看起来,瓷盅里不像是茶,倒像是在熬中药。但是,随着蒸汽冒起、散开,一股无法抵挡的带有草木的清香味早已弥漫开来,从人的鼻腔侵入肺腑,让人倍感清爽。

黑色的盅壁映着火光,黄褐色的茶水在瓷盅里慢慢翻腾、起伏。父亲不慌不忙地将瓷盅里色泽鲜亮的茶水滗在一只窑烧的土巴碗里,双手捧着茶碗,撮起嘴唇朝茶水轻轻地吹了一口气,然后微闭双眼,用鼻子又深深地吸一口气,最后才“嗞——”的一声吮了一口茶在口里。看着父亲喝了一口茶后完全放松的神态,以及表现得那么惬意,我们一家人都受到了感染,我更是迫不及待地也要尝尝那茶的味道。我也学着父亲品茶的样子轻轻地吮了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吞下。顿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