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c5051ea300a6c30c229faa.png)
利用保留值定性(3)
色谱操作条件不稳定时的定性 相对保留值定性:相对保留值只受柱温和固定相性质的影响, 而柱长、固定相的填充情况和载气的流速均不影响相对保留 值的大小。 用已知标准物增加峰高法定性:在得到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后, 在未知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标准物质,然后在同样的色 谱条件下,作已知标准物质的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对比这两 张色谱图,哪个峰增高了,则说明该峰就是加入的已知纯物 质的色谱峰。
f 'i f ' S 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质量校正因子
Ai、AS分别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
问题:内标法中,如以内标物为基准,则其相应 计算公式如何? 提示:此时 f ' S =1.0。
内标物的选择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内标物的性质应与待测组分性质相近,以使内标物的色谱峰 与待测组分色谱峰靠近并与之完全分离; 内标物与样品应完全互溶,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内标物加入量应接近待测组分含量。
一般来说,对浓度型检测器,常用峰高定量;对质量型检测器, 常用峰面积定量。
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分为相对校正因子和绝对校正因子。 绝对校正因子:表示单位峰面积或单位峰高所代表的物质质量。
mi fi = Ai
或
f i(h)
mi = hi
绝对校正因子的测定一方面要准确知道进入检测器的组分的 量mi,另一方面要准确测量出峰面积或峰高,并要求严格控制色 谱操作条件,这在实际工作中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答:没有。由测定过程和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进样量的大小不影 响最终的测定结果。
内标法应用实例:甲苯试剂纯度的测定
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甲苯试样溶液的配制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仪器开机、点火、调试; 标准溶液的分析 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甲苯试样中甲苯含量的测定 甲苯试样溶液的分析
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色谱定性定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fc032ae2bd960590c67712.png)
既充分利用红外光谱、质谱等适于分析分子结构、官能 团或物质的摩尔质量等特点,克服了它们不易检定复杂 物质的困难,又充分利用了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
2.与其它方法结合定性
①与化学方法结合进行定性 将试样经过一些特殊试剂处理,发生物理 变化或化学反应后,其色谱峰将会提前、 移后或完全消失 比较处理前后色谱图的差异,以及在柱后 用化学试剂鉴定流出物,就可初步定性鉴 别试样中含有哪些官能团
2.与其它方法结合定性
②与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联合定性
用相对校正因子
把混合物中的不同组份的峰面积校正成相当
于某一标准物质的峰面积,用于计算各组份的 含量
1.定量依据和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fis是指某组份i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标准物质s的绝对 校正因子之比值,通常简称为校正因子,即
标准物质:
f is
fi fs
苯(用于热导检测器)
正庚烷(用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质量校正因子、摩尔校正因子和体积校正因子
常用标准物:苯、正丁烷、对二甲苯、环己烷、2,3,4-三甲基戊烷
对于组份比较简单的已知范围的混合物试样,可采用此法进行定 性。也可利用文献上的r2,1值或色谱手册中的r2,1值对照定性。
1.利用色谱保留参数定性
②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
首先用被测试样作色谱图,然后将已知纯物质加到试 样中去,在相同的条件下作色谱图,对比这两个色谱 图
100 %
Ai为任一组份的峰面积,fi为任一组份的质量校正因子 归一法的优点是无需标样,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操作条件(如 进样量、流速等)变化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多组份试 样中各组份的含量。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aeb3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1.png)
(1)绝对校正因子 某组分i通过检测器的量与检测器对该组分的响应信号之比
测定方法:将已知量的被测标准物质注入色谱仪,根据进样 量及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出绝对校正因子
(2)相对校正因子 组分i与基准物(标准物)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检测器不同,所选用的基准物不同 热导检测器——苯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正庚烷
(3)内标法
若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仅需测定试样中某个或 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可以采用内标法 将一定的标准物(内标物s)加入到一定量的试样中,混合均 匀后进样,从色谱图上分别测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 (或峰高)
或:
内标法中常以内标物为基准,即fs=1.0,则:
■ 内标法最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对内标物的 要求:
1.定量校正因子
■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其峰面积的 正比关系。但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的物质具有 不同的响应值,所以两个相等量的物质出的峰面 积往往不相等,或者说,相同的峰面积并不意味 着相等物质的量。这样就不能用峰面积来直接计 算物质的量。
■ 因此,在计算组分的量时需将面积乘上一个换算 系数,使组分的面积转换成相应物质的量。即必 须将峰面积A乘上一个换算系数进行“校正”。
例:苯、甲苯、乙苯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分别称取一定 量的三种物质,在25 mL容量瓶中定容。取一定量注入色谱 仪,获得色谱图,测量其峰面积,以苯为基准物,计算各组 分相对校正因子。
组分 质量/g 1
峰面积/mm2
2
3
平均
相对校 正因子
苯(标 准物)
2.22
442
Hale Waihona Puke 440438440
甲苯 2.22 429
例:试样混合物中仅含有甲醇、乙醇和正丁醇,测得峰高分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0f03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8.png)
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原理当汽化后的试样(Sample)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色谱柱中的流动相(Mobile Phase)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之间因各种物质的化学物理特性不同,产生的相互作用大小、强弱术1司,这种作用可以是溶解度,挥发,极性等化学键或者范德华力;组份在两相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后,组分在两相间的浓度有所不同,也即该组分对应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彼此分离,随着载气的移动,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然后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如下图简示:在这里分配系数K值如下定义:叱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6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爪越大,出峰越慢;•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固定相性质;•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X不同;•试样中的各组分;Mi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某组分的技=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在色谱分离理论里有两个经典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这里面涉及到组分保留时间和色谱峰变宽的问题。
气相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主要的:标样对照定性,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定量:峰面积测量归一法内标法,外标法。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通常利用组分□知的标准物质在相同色谱分析条件卜的色谱峰的保用时间来确定■ •定色i孽件卜*每•种物质都行•-个确定的保留值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相色谱定廿分析】:要是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相对或绝对含牡,方法有:口归化法口外标法口内标法4.定量方法■常用的定处方法口归一化法口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口内标准法口标准龙:入法。
chapter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chapter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b827210722192e4536f6b3.png)
2012-5-20
一、色谱定性鉴定方法
色谱分析对象除少数外,大多数物质在分析前都需要预处理 例如, 色谱分析对象除少数外,大多数物质在分析前都需要预处理。例如, 预处理。 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水,乙醇或被强烈吸附的物质,可导致色谱柱性能变坏。 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水,乙醇或被强烈吸附的物质,可导致色谱柱性能变坏。 一些非挥发性物质进入色谱柱,本身还会逐渐降解,造成严重噪声。 一些非挥发性物质进入色谱柱,本身还会逐渐降解,造成严重噪声。还有 些物质,如有机酸,极性很强,挥发性很低,热稳定性差( 些物质,如有机酸,极性很强,挥发性很低,热稳定性差(液相色谱不考 必须先进行化学处理,才能进行色谱分析。 虑)。必须先进行化学处理,才能进行色谱分析。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分离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 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 色谱法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是保留值 所以需要标准样品等。 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是保留值, 色谱法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是保留值,所以需要标准样品等。而且单靠色谱 法对每个组分进行鉴定,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分离强 定性差。 分离强、 法对每个组分进行鉴定,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分离强、定性差。 近年来,色谱与质谱、光谱等联用 既充分利用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 联用, 近年来,色谱与质谱、光谱等联用,既充分利用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 又利用了质谱、光谱的高鉴别能力, 又利用了质谱、光谱的高鉴别能力,加上运用计算机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和 检索,为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检索,为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定性、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ab3e3960590c69fc37650.png)
常用峰面积定量被测组分经
校正过的峰面积(或峰高)占样品中各组分 经校正过的峰面积(或峰高)的总和的比例
来表示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的定量方法。 当试样中所有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且
完全分离,并在检测器上都能产生信号时, 可用归一化法计算组分含量。
4、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也称外标法或直接比较法, 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定量方法,具体方法与 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法相似。 优点: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 就变得相当简单,可直接从标准曲线上读出
含量,因此特别适合于大批样品分析。缺点: 每次样品色谱分析的色谱操作条件(检测器 的响应性能、柱温、流动相流量及组成、进 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 现圈套误差。
这个结论并不准确可靠。
(2)双柱法定性。若要得到更为准确可靠 的结论,可再用另一根极性完全不同的色谱 柱,做同样的对照比较。如果结论同上,那 么最终的定性结果相对更为可靠。
(3)色谱操作条件不稳定时的定性。这时 可以采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或用已知标准物增
加峰高法定性。 ① 相对保留值定性; ② 用已知标准物增加峰高法定性。 2、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在利用已知标准物直接对照定性时,已
缺点是必须在所有样品中加入内标物, 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内标物的称量 要准确,操作较复杂。
3、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是一种将欲测组分的纯物质 加入到待测样品中,然后在相同的色谱条件 下,分别测定加入欲测组分纯物质前后欲测 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计算欲测组 分在样品中的含量的方法。
优点:不需要别处的标准物质作内标物, 只需要欲则组分的纯物质,进样量不必十分 准确,操作简单,是色谱分析中较常用的定 量分析方法。缺点:要求加入欲测组分前后 两次色谱测定的色谱操作条件完全相同,否 则将引起分析测定的误差。
6--第二章色谱的定性与定量
![6--第二章色谱的定性与定量](https://img.taocdn.com/s3/m/0d19e0d5aef8941ea76e054e.png)
二、定量校正因子
为何引入定量校正因子?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其峰面积 的正比关系。但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的物质具有 不同的响应值,所以两个相等量的物质出的峰面积 往往不相等,这样就不能用峰面积来直接计算物质
的量。这就需要引入“定量校正因子”来进行校正。
绝对校正因子 一定操作条件下,进样量(mi)与响应信号(峰面积Ai)成 正比:
若各组分的f值相近或相同,例如同系物中沸点接近的 各组分,则上式可简化为:
ω i= Ai A1+A2+…+An
×100%
对于狭窄的色谱峰,也有用峰高代替峰面积来进行定量 测定。当各种条件保持不变时,在一定的进样量范围内,峰 的半宽度是不变的,因为峰高就直接代表某一组分的量。 ω i= hi fi´´ f1 ´´ h1+ f2 ´´ h2+…+ fn ´´ hn
第六节 色谱定性方法
一、根据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1.为什么色谱保留值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因为在确定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各物质都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 保留值是最常用的色谱定性方法。
2.根据保留值定性的优劣
方法简便,但应用局限性大。
3.定性方法 (1)简单情况:对于较简单的多组分混合物,其所有待测
式中Mi,Ms分别为被测物和标准物质相对分子量。
3、体积校正因子fV 如果以体积计量(气体试样)则体积校正因子就是 摩尔校正因子,因为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其 体积都是22.4L。 mi /Mi *22.4 Ai fi ’(V) = fM fV = = fS ’ ms/Ms *22.4 (V) As
.
.fi ×100%
此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此,由于 操作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得到抵消,结果比较准确。
气相色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的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afabc4f705cc17552709bc.png)
fm'
Ms Mi
(3)、相对响应值
相对响应值是物质 i 与标准物质 S 的响应值(灵敏度)
之比,单位相同时,与校正因子互为倒数,即
Si
1 fi
和只与试样、标准物质以及检测器类型有关,而与操
作条件和柱温、载气流速、固定液性质等无关,不受
操作条件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是一个能
二、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要确定样品中组分的准确含量。气相 色谱的定量分析与大多数的仪器分析方法一样,是一 种相对定量方法,而不是绝对定量方法。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
测谱本组峰公分的式峰为i 通面:过积检A测i 成器正的比数。量因(或此浓气度相)色w谱i定与量该分组析分的色基 W i = fi Ai 析再必用式须适中测当的量的f 其 定i称峰量为面计组积算分方A的法i校和,正确将因定色子组谱。分峰由的面式校积可正换知因算,子为定f试量i ,样分
的组分的量 mi ,另一方面要准确测量出峰面积或峰高,
并要求严格控制色谱操作条件,这在实际工作中有一 定困难。因此,实际测量中通常不采用绝对校正因子, 而采用相对校正因子。
(2)、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是指组分 i 与另一标准物 S 的绝
对校正因子之比,用表示:
fi'
fi fs
mi / Ai ms / As
中组分的含量。
1、峰面积的测量
在使用积分仪和色谱工作站测量蜂高和峰面积时,仪器可根据 人为设定积分参数(半峰宽、峰高和最小峰面积等)和基线来计算 每个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然后直接打印出峰高和峰面积的结 果,以供定量计算使用。
当使用一般的记录仪记录色谱峰时,则需要用手工测量的方法 对色谱峰和峰面积进行测量。虽然目前已很少采用手工测量法去 测量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但是了解手工测量色谱峰峰高和峰 面积的方法对理解积分仪和色谱工作站的工作原理及各种积分参 数的设定是大有裨益的。所以,以下简单介绍两种常用的手工测 量法。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75f6f5a216147916112836.png)
⑥稳定性(stability):
意义: 考察分析样品与试剂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性。 内容:
根据样品与试剂测定时实际可能所处的环 境进行考察。
⑦耐用性( robustness ):
意义: 考察测定条件发生小变动时测定结果的变化。
内容:
流动相的组成和pH、商品柱的品牌尺寸、 柱温等
广泛用于药物中的杂质、体内外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重现性: 不同实验室,不同人测定的精密度 1、色谱信号的测量:
意义: 待测物浓度与响应值成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
相对保留值 α, (t-t0)/(tr -t0)
2、选择合适的离子源,利用LC-MS获得杂质的准分量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比较测定值和加入值确定。
ELSD响应的自然对数与样品的浓度或质量呈线 性关系;
质谱(MS-ESI)检测器高浓度时的响应与样品 的质量可能呈二次或更复杂的方式。
四、色谱分析方法验证
目的:
证明所采用的色谱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验 要求,判断能否用于药品分析。
效能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的尺度
效能指标包括: 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
tr
内容: LC-ESI-MS的
要求,判断能否用于药品分析。 内容: 药物制剂含量测定时的专属性考察内容:
重复性 广药泛品用 质于量药标物准中分的析杂方质法:、验体证内外代同谢产一物的实结构验鉴定室,同一人多次测定的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 2药、品选质择量合标适准的分离析子方源法,验利证用LC:-MS同获得一杂质实的准验分子室离子,峰。不同人,不同仪器测定的精密度
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稳定性、系统适用性等
不同分析测定方法的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0a18daa58da0116c174920.png)
定量准确度决定于 2.求相对校正因子 一.峰面积
1. 对称峰:
2.不对称峰 A = 1/2 式中W0.15和 W0.85
分别为峰高0.15倍和0.85倍处的峰宽
二.定量校正因子f 为什么要用f? ∵不同 组分有不同的响应值
例如用TCD,N2作载气测O2,H2的百分含量 若H2、O2峰面积相同, 百分含量相同就不对。 不能用下式计算:
i
/ Ai
准确定量分析时,应该用自己测定的校正因子,而不用文献 值∵ 校正因子随检测器类别,使用载气的不同而不同
3.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
f’值可引用文献值,也可以自己测定。 标准物质,TCD是苯, FID是正庚烷。 准确称量被测组分wi和标准组分ws的重量
在线线范围内进样测 Ai,As
求f’ w或f’
则H 2
AH 2 AH 2 AO2
50%
∵H2的热导系数大,TCD响应大,但 实际含量小∴必须用校正因子.
A H2 500 C 50% f 0.1
O2 50
50%
1
, H2 , O2
则H 2 %
AH 2 f AH 2 f
, H2
AO2 f
500 0.1 50% 500 0.1 50 1
全知峰(有所有组分的标准品)
2. 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样制标准曲线
优点:快速简单, 只要待测组分出峰且完全分离即可 缺点:绝对法, 进样量,操作条件要不变
3. 内标法(外加标准法)
不能全出峰或只需测某几个组分时采用 方法: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内标物,根据重量及 峰面积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M
多次测定,求平均值。
三.定量方法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cb003df242336c1fb95e34.png)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分析
1、知道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及常用的基本术语。 2、知道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一、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以组分电信号为纵坐标,流出时间为横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色谱流 出曲线或色谱图。该曲线反映了试样在色谱柱分离的效果,是组分定性和定量的依 据,同时也是研究色谱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依据。
空气峰有时有,有时没有。
tM
②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③调整保留时间(t R ’): (1) t′R = tR-tM (2)反映组分在固定相中停 留的时间
(3)在实验条件一定时, t′R 决定于组分的性质,是定性 的基本参数。
(2) 相对保留值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内标法 当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检测器对样品中某些组分不产生信号,或只测
定样品中某一组分,采用内标法可获得准确结果。
1、测定步骤 (1)称取样品m样(其中:样品中待测组分i的质量用mi表示) (2)选定内标物。称取内标物ms。 (3)将内标物加入到已准确称量的样品中去。 (4)进样,测定待测组分的峰面积Ai和内标物的峰面积As。
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 一、定量依据
样品中组分的质量与组分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成正比。
m i = f i ·A i 或 m i = f i ·h i
组
绝色
分
对谱
的
校峰
质
正面
量
因积
子
文献查出
①准确测定Ai和hi ②准确求出f i ③计算mi
峰 高
峰面积A 1、定义:色谱峰与峰底基线所围成区域的面积叫峰面积。
c.将所测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is与手册数据对比作出定性判断。
气相色谱常用定量和定性方法ppt课件
![气相色谱常用定量和定性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4080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a.png)
定量注意事项
• 一般定量以峰面积为基准 • 所有参加计算的峰形正常(谱峰不前伸、不拖尾、不过载)的情
况下,也可以以峰高为基准进行计算 • 分子量相差不大或分子量较大的同系物校正因子相差不大,可直
接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谢 谢!
准物S的调整保留时间ti’和ts ’ : ai,s = ti’/ ts ’
(2)计算ai,s并与文献相应值比较定性。 2.3.1.3特点 可消除实验条件不一致带来的误差。
2.3.2保留指数(I)定性法
2.3.2.1依据
保留指数I只与柱温和固定相的性质和被测物质的性质有关,与色谱柱 的尺寸、固定相的液膜厚度、载气流量、流速无关。
校正因子与待测物/标准物的性质和检测器的类型有关,可查文献, 也可测定
3.2.1定量校正因子的分类
• 质量校正因子
• 摩尔校正因子
• 体积校正因子
• fM ′ =fV ′
fm
f' m(i)
f' m(s)
m(i) A(s) m(s) A(i)
fM
f' M (i)
f' M (s)
m(i) A(s)M (s) m(s) A(i)M (i)
• 绝对校正因子: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 样品
3.3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
3.3.1 归一化法 3.3.2 外标法 3.3.3 单点校正法 3.3.4 内标法 3.3.5 标准加入法 3.3.6 加内标的标准加入法
3.3.1 归一化法
3.3.1.1 方法
当样品中各组分都能出峰时,将各组分的含量之和
按100%计算的定量方法。
2024/1/26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常用的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3.常用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7eebb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c.png)
第四章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分析分三个阶段:仪器调试;色谱操作条件选择;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是用载气将试样带入分离柱。
各成分在柱中分离后用检测器测定,通常是未知试样与标准試样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比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法分离较容易,往往是定性较困难。
用t R定性时,因t R与分子结构有关,但两者间相关规律远未阐明.因为色谱信息少,响应信号缺乏典型的分子结构特征,因此不能鉴定未知的新的化合物,只能鉴定已知的化合物。
第一节定性分析色谱定性分析就是要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由于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
目前各种色谱定性方法都是基于保留值的。
但是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保留值,即保留值并非专属的。
因此仅根据保留值对一个完全未知的样品定性是困难的。
因为许多化合物可能在同一时间流出色谱柱,因此仅仅依靠气相色谱本身是不能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化合物进行定性的。
然而当样品限定时,如果在了解样品的来源、性质、分析目的的基础上,对样品组成作初步的判断,再结合下列的方法则可确定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将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也可以通过比较气相色谱图来确定样品是否相同,例如油轮里的原油样品可以和海上浮油比较以确定油轮是否应对原油的泄漏负责,GC对于排除可疑性是很有用的,如果您从先前的实验中知道异辛烷在1.9 分钟出峰,那么一个在1.5分钟出的峰就不会是异辛烷,那么它是什么呢?幸运的是您不必要考虑所有的有机化合物的样品信息,如果限定化合物范围。
例如您不会期望在烷烃中找到苯系物,当一个未知的峰被初步确定后,还必须在别的不同性质的色谱柱上重现以得到确认,如果一个化合物在基于沸点分离的柱甲基硅氧烷和聚乙二醇极性柱上有正确的保留时间,此定性很可能就是正确的。
GC在处理已知样品组分并且要求定量时是特别有用的。
一、保留值定性(一)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1.利用保留时间t R对照定性色谱分析的的基本依据是保留时间。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64a3f4a58da0116c17497c.png)
Identification
2019/9/22
二、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 峰面积的测量
(1)峰高(h)乘半峰宽(Y 1/2)法:近似将色谱峰当作等腰三角形。此法算 出的面积是实际峰面积的0.94倍:
A = 1.064 h·Y1/2 (2)峰高乘平均峰宽法:当峰形不对称时,可在峰高0.15和0.85处分别测定峰 宽,由下式计算峰面积:
fi' Ai
f
' s
AS
ci
%
mi W
100
ms
fi' Ai
f
' s
AS
W
100
ms W
fi' Ai
f
' s
AS
100
2019/9/22
内标法特点
(1) 内标法的准确性较高,操作条件和进样量的稍许变动对定量结果的影响 不大。
(2) 每个试样的分析,都要进行两次称量,不适合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3)若将内标法中的试样取样量和内标物加入量固定,则:
Ai Ai
)
100
i 1
特点及要求: 归一化法简便、准确; 进样量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变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仅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全出峰的情况。
2019/9/22
(2)外标法
外标法也称为标准曲线法。 特点及要求: 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 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 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1.0 DEG/MI N
HEWLET PTACKAR
5972A
D
Mass Selectiv eDetecto r
色谱数据处理定性与定量及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色谱定性定量及方法建立4
![色谱数据处理定性与定量及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色谱定性定量及方法建立4](https://img.taocdn.com/s3/m/a2eb081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b.png)
气相色谱定性
沸点规律 同族具有相同碳数碳链的异构体 化合物,其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和它们
的沸点呈线性关系,即
lg
t
' r
A2Tb
C2
式中A2和C2均为常数,Tb为组分的沸点(K)。 由此可见,根据同族同数碳链异构体中几个已 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值,可求得同族 中具有相同碳数的其他异构体的调整保留时间 。
色谱方法的建立
在实际工作中,液膜厚度的选择,应与柱内径 相联系,柱内径与液膜厚度的比值在4000~1000之 间 , 如 柱 直 径 为 0.32mm 的 毛 细 管 柱 , 以 0.08~0.25m的液膜厚度为宜。
色谱柱温(初温、终温、升温速率)的选择
提高柱温,有利于降低组分在汽液相的传质阻力 ,有利于提高柱效,同时纵向分子扩散项系数增大 ,柱温高时,可适当提高载气流速。柱温高时,可 提高分析速度,但柱选择性变差,即值变小,从 而使分离度降低。
色谱方法的建立
三、载气的种类及流速的选择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氩气和氦 气。从色谱理论知:载气的种类主要是 通过被测组分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Dg影 响分子的纵向扩散项和气相传质阻力项 ;载气的流速既影响分子的纵向扩散项 ,又影响气相传质阻力项。
色谱方法的建立
色谱柱液膜厚度
液膜厚度既影响色谱柱性能,又影响分析时 间。膜厚为0.25~0.5微米的薄液膜色谱柱,相比 变大,分配比k变小,洗脱组分快,有利于实现 组分的快速分离,适于高沸点化合物、组分密集 化合物或热敏化合物的分析;同时液相传质阻力 下降,柱效变大,但柱容量减小。采用1~8m的 厚液膜柱,柱容量大,可以不经分流直接进1L 的汽油样品而不引起超载,有利于痕量组分的分 析;厚液膜色谱柱有利于低沸点化合物的分析。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d528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8.png)
特点及要求: 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
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 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适用 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2024/1/5
内标法:
内标物要满足以下要求:(1)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 (2)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3)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 (4)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且无组分峰影响。 试样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W,加入一定量内标物mS 计算式:
和0.85处分别测定峰宽,由下式计算峰面积: A = h·(Y 0.15 + Y 0.85 )/ 2
(3)峰高乘保留时间法: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同系物的半 峰宽与保留时间成正比,对于难于测量半峰宽的窄峰、重叠峰 (未完全重叠),可用此法测定峰面积:
A = h·b·tR (42)024自/1/5动积分和微机处理法:
2. 定量校正因子
试样中各组分质量与其色谱峰面积成正比,即: m i = fi ·Ai
比例系数f i :绝对校正因子,单位面积对应的物质量: f i =m i / Ai
定量校正因子与检测器响应值成倒数关系: f i = 1 / Si
相对校正因子f ’i :即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标准物质的绝 对校正因子之比。
• 当mi、mS以摩尔为单位时,当mi、mS用质量单位时, 以 (f ’W),表示。
2024/1/5
3. 常用的几种定量方法
归一化法:
特点及要求:
归一化法简便、准确。 进样量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变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仅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全出峰的情况。
4.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的定性方法
(1)色谱-质谱联用; (2)色谱-红外光谱联用;进行结构、官能团鉴定。
6.色谱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6.色谱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fbb12e5901020207409c40.png)
色谱定量分析
色谱定量分析
• 绝对校正因子:单位峰面积对应的物质量:fi = mi/Ai • 定量校正因子与检测器响应值成倒数关系: • fi=1/Si • 相对校正因子fi :即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标准物质 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fi mi / Ai mi As fi f s ms / As ms Ai
• 化学反应定性:利用化学反应,使样品中某些 化合物与特征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 柱前反应:被分离混合物进入色谱柱前与某些 特征性试剂反应,观察色谱图上某些色谱峰发 生消失、提前或滞后而断定有无此类化合物。 • 柱 上: 如装有5A分子筛的前置柱,可吸附C3C11的正构烷烃,KOH处理的石英粉可将羧酸 和酚除去(吸附)等。 • 柱 后: 柱后流出物收集后,加入特征试剂与 其反应,可对未知物定性。
色谱定量分析
• 叠加内标法:以样品中已有的组分做内标,比 较该组分加入前后面积的改变,计算被测组分 含量
A1 mS ci % 100 A2 A1 W
• 特点:要求两次进样量完全相同。
色谱定量分析
• 叠加内标法:两次进样量不同时的处理
'
• 当 m i 、 m S 为质量单位时,为质量相对校正因子;当 m i 、 mS用摩尔单位时相应于摩尔校正因子。
色谱定量分析
• 归一化法:
mi ci % 100 m1 m2 mn
f i ' Ai
' ( f i Ai ) i 1 n
100
归一化法的特点: • 对同系物可认为校正因子一样,通过峰面积直接测定; • 进样量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变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 大; • 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出峰并且无分解反应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剂分析时方法要求r不小于0.999;生物样品分析要求r 不小于0.99,与准确度的要求有关系。
注意:与定量方法中标准曲线法的异同。
2020/4/2
21
④精密度(precision):
意义:同一样品多次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内容: 重复性: 同一实验室,同一人多次测定的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不同人,不同仪器测定的精密度 重现性: 不同实验室,不同人测定的精密度
23
⑥稳定性(stability):
意义: 考察分析样品与试剂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性。 内容:
根据样品与试剂测定时实际可能所处的环境 进行考察。
2020/4/2
24
⑦耐用性( robustness ): 意义: 考察测定条件发生小变动时测定结果的变化。
内容:
流动相的组成和pH、商品柱的品牌尺寸、 柱温等
3
色谱
高分离能力,但 鉴别结构的能力较弱。
光谱
能提供丰富的 结构信息,但是对分 析物纯度较高。
二、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定性
广泛用于药物中的杂质、体内外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2020/4/2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用于分离易挥 发、热稳定、极 性小的化合物
GC-MS:采用EI离子源。
EI:获得分子离子峰及 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
2020/4/2
25
⑧系统适用性( system suitability test ): 意义: 保证分析系统适用于定量分析。
内容:
条件优化时考察,包括理论塔板数、分离度 、拖尾因子,考察进样精密度。
2020/4/2
26
制剂分析时精密度RSD应不小于2%。
2020/4/2
22
⑤检测限和定量限(LOD and LOQ):
意义: LOD是能检测到的最低量,S:N=3:1。
LOQ是能定量测定的最低量,S:N=10:1。
内容:
生物样品分析时定量下限即为标准曲线最低浓度点, 定量上限即位标准曲线最高浓度点。
2020/4/2
性与范围、耐用性、稳定性、系统适用性等
2020/4/2
17
不同分析测定方法的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指导原则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缓释、控释制剂指导原则
2020/4/2
18
① 专属性(specificity):
意义:指有其他成分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
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内容: 药物制剂含量测定时的专属性考察内容:
A、杂质中间体与主成份的分离情况; B、破坏性试验产生的降解产物与主成份的分离情况:
酸、碱、热、氧化、光破坏 C、辅料是否干扰测定。
2020/4/2
19
②准确度(accuracy):
意义: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以回收率表示。
内容:即通过在空白基质中加入已知量不同浓度的对照
品,比较测定值和加入值确定。 一般在期望浓度的80%、100%、120%三个水平
量,各测定三次,回收率均值在98-102%。
2020/4/2
20
③线性范围(linearity range):
意义: 待测物浓度与响应值成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
内容:用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分析测定(至少5种),以峰
2020/4/25液相色来自-质谱联 用分离对象较广
LC-MS:
采用API 离子源;
一级质谱获得分子量信息;
高裂解电压(CID)或二级 质谱(MS/MS)获得分子 结构信息。
2020/4/2
6
例:盐酸乙哌立松片主要降解产物的定性鉴别
CH3 CH2
O CH3 C CH CH2 N
. HCl
2020/4/2
方式一:在APCI条件下采用较高的CID电压或二级 质谱裂解m/z 175.3,获得碎片信息;
方式二:在GC-MS(EI)质谱获得分子离子峰及其裂 解途径;
2020/4/2
10
4、利用原药的质谱裂解途径确定降解产物的可能 结构;
CH3CH2
O CH3 C C CH2
杂质YJ的结构
2020/4/2
11
7
鉴定要点: 1、利用LC-UV选择最佳LC分离条件,并确定主峰
与降解产物的峰位;
供试品溶液的LC-UV图
2020/4/2
8
2、选择合适的离子源,利用LC-MS获得杂质的准 分子离子峰。
LC-ESI-MS的 总离子流色谱图
2020/4/2
LC-APCI-MS的 总离子流色谱图
9
3. 获得降解产物准分子离子峰的裂解信息。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联用技术定性方法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方法验证
2020/4/2
2
一、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保留时间
tr
相对保留时间 RRT,t/tr
相对保留值
α, (t-t0)/(tr -t0)
保留指数
I
2020/4/2
ELSD响应的自然对数与样品的浓度或质量呈线性 关系;
质谱(MS-ESI)检测器高浓度时的响应与样品的 质量可能呈二次或更复杂的方式。
2020/4/2
16
四、色谱分析方法验证
目的:
证明所采用的色谱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验 要求,判断能否用于药品分析。
效能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的尺度
效能指标包括: 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
APCI
2020/4/2
EI
12
联用技术定性鉴定规律
1、分析物质结构,确定色谱分离模式;
2、以常用检测器(GC:FID/LC:UV)为手段,优化 色谱分离条件,确定待鉴定组份峰位;
2020/4/2
13
3、根据化合物结构,选用合适的光谱技术鉴定;
4、依据光谱信息进行结构鉴定: 根据质谱提供的分子量和分子碎片信息,结合原
药的光谱信息初步推断未知物结构;
2020/4/2
14
三、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色谱信号的测量: 色谱峰峰高与峰面积反映检测器对样品的响应值, 定量分析中峰面积更为常用;
2、定量分析的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标准曲线法
2020/4/2
15
三、不同检测器的色谱信号与物质浓度关系
FID、ECD、UV检测器的响应(峰面积)与样品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