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出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性演出的创作,尤其是国有演出院团的创作,大部分是依靠着“演什么——谁来演——演给谁”这样的思路进行:根据拨付经费多少决定能排什么样的节目,并寻找名角,接下来在创作上多是考虑场面的华丽、艺术呈现的力度,直到节目出台才真正考虑能否卖出、卖给谁的问题。
这样的思路造成了4个后果:一是在成本控制上没有节制,铺张浪费。二是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经常出现投入巨资排练了节目,但却得不到充分的演出场次。三是从创作的剧目来看,“创新有余、弘扬不足”。四是高成本预算容易导致高票价,而节目没人看。
笔者认为,如果一台演出节目在一开始就希望通过市场获取回报的话,那么它在创作阶段就必须遵循“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的思路来进行。
演给谁
当下表演艺术的创作和生产,最需要解决的仍然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在遵循表演艺术生产规律的前提下,艺术家应站在群众需求、市场购买的视角来考虑文艺产品的文化功能。在文化市场的发育过程中,首先崛起的是娱乐性文化消费,如果以较客观的态度来正视这一现实,表演艺术生产的理念就应对艺术产品的娱乐功能加以关注。加强艺术产品的娱乐功能,并以此来考虑艺术产品的审美构成,是我们当下创新表演艺术生产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强化娱乐功能的艺术产品主要是满足大众趣味,但我们只能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大众品位。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脱离市场脱离群众,文化就失去了服务对象,失去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就谈不上经济效益,也谈不上社会效益;群众不满意,文艺自身也会萎缩。”
若在创作之初就对“演给谁看”胸有成竹,就必须重视市场调查,通过对预设目标群体的调查,了解其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确定真正的目标群体所在,并以此为创作的前提条件。也许这样的创作与艺术家的创作有所违背,艺术家讲究艺术的本原,但我认为对商业性演出艺术家的创作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有一个对象范围和成本预算。
演什么
明确了演给谁看之后,就是演什么的问题了,即进入了艺术创作的主要阶段。不同类型的人群,其需求是不一样的。
演给专家、艺术家、政府领导,为获奖的剧目,应该是新创编的。这种作品更多是代表国家主导的艺术创作方向,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但较少考虑观众购票的需求,故而较难进行商业性运作。
演给购票观众的剧目,就要分析购票的观众心理。目前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看演出属于前置
性消费,而看电视属于即时性消费。观众花钱买票看演出,买的是心目中熟悉的、烙下深深印记的东西,怀念心态占上风;而看电视,要看新的、没见过的、有意思的东西。所以舞台演出的内容需要的是“经典”和“时间的积累”——即观众群体的积累,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民族的还是流行的,经典的演出都应是票房赢家。
市场需求的是观众喜爱且可以获奖的剧目。“创新有余、弘扬不足”是目前舞台演出的一个弊病,艺术家应更多地挖掘、整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巧妙地运用,让这些潜在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并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重新绽放光芒。
谁来演
现在很多的演出节目,都是先明确谁来演,也就是请哪个大腕或者名角,甚至出现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先确定主要的表演者,这是一个误区。演员的确定应该按照演出的内容、风格、取向来确定,这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原则。但目前很多院团存在着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不但演出者年龄不适宜角色需求,而且因择人造成了成本无限度的扩大。这既不利于演出控制成本,又不利于举荐新人,更不利于巡回演出、微利多场次的商业模式的运营。
综观当今世界的商演舞台,从成功商演选择艺人的角度来讲,也有两方面的概念:一是人包戏,领衔的人确实可以依靠个人的魅力和精品剧目的结合,创造市场卖点。新戏多是人包戏。二是戏包人,经典剧目、好戏推出新人、新星。老戏多是戏包人。
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他担任策划总监;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演唱会,他是策划、制作和现场总指挥,这次“三高”演唱会创下的是3万人听西洋歌剧的壮举;2007年,他用4天时间、3000元钱炮制的“我的太阳———纪念帕瓦罗蒂音乐会”,则在全球范围做了一次漂亮的企业形象推广。
“文化商人”刘国超9日又登上讲坛,讲授《文化品牌的挖掘和建设》《文化产业的专与大》《大型国际商业演出的策划制作与现场管理》,为重庆市文化交流中心和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中英高端艺术管理培训”捧场。
演出,是去拿奖还是冲着票房
刘国超说,重庆创作资源丰富,演艺资源也并不缺乏。但他拒不对重庆的演出市场作评价,他说,我只对自己了解的领域发言。
他很强调“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这个“三位一体”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是从这里开讲。
“我们创作的文化产品,更多的是为了获奖或者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而不是为从票房上获得收益。”刘国超说,很多地方创作的剧目、节目获得了地方乃至国家奖项,而票房收入呢?“这些剧目特别是新剧目后来上演过多少次,没有数据统计。”刘国超认为,这些现象表明,演艺产品不缺钱,也不缺创作人,而是缺乏科学的艺术创作激励机制,缺乏正视市场需求的勇气。
要想真正实现演艺产品与市场的对接,首先要改变目前的艺术生产和创作机制。刘国超认为,如果一台演出节目在一开始就希望通过市场取得回报的话,那么它在创作阶段就必须遵循“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这样的思路,就必须重视市场调查,了解受众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审美能力。在遵循表演艺术生产规律的前提下,艺术家应该在群众需求,市场购买的视角下来考虑文化产品的文化功能。
明星并不是票房灵药,大腕个唱多半不赚钱
“演出,并不是只有大腕才能赚钱。”刘国超如是说,但他自己却操作了很多大腕的演唱会,像王菲、张信哲、张惠妹、莫文蔚等。“其实,这类演出50%以上不赚钱”。
而原生态民歌演唱会以及很多旅游演出,没有一个明星大腕,却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原因何在?“就是项目合理、资源使用合理!”
他认为,现在的很多演出都是首先明确“谁来演”,也就是确定哪个大腕或名角出场;更有甚者,在没确定剧本前就先定主要表演者。“这是一个误区。”在他看来,演员的确定应当按照演出的内容、风格、取向来确定。但目前,大部分演出团体存在着严重的论资排辈恶习。“出来的效果是,不但演出者年龄不适宜角色需求,而且因择人造成了成本的无限扩大,这样的演出既不利于演出成本控制,又不利于推出新人。”
“然后,直到节目出台才考虑能否卖出、卖给谁的问题。”刘国超觉得,这样的演出永远都奔忙在寻找市场对接的路途中,也永远难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分析演出项目应该像警察破案一样,从结果开始
刘国超说,“我把同行失败的教训全部归为我自己的,上百个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在我身上得到积累。我做过票务公司,所以,我知道一场演出盈利或赔本的原因在哪里,可以对一个项目做出很客观的评价。如果一场演出没有观众,结束的时候你一定会说,这种演出下次一定不能再做了!”
“做商演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必须把每个项目都分析得相当透彻。”他说,我们分析项目就应该像警察破案一样,要从结果入手,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例如,一个演出要获得成功,它必须要具备什么要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更好?观众希望从这场演出中看到什么?从这一系列问题着手,制定演出的宣传方向、投资以及演出媒体等,做到有的放矢。我真正的成功经验是:以终为始,才能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