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学辨析题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辨析题集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不全面。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不仅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
2、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客观性是教育学的特点。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总的来说,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但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该观点属于教育心理起源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避免了生物起源说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
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但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忽略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忽略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的意识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
因而,此观点是错误的。
4、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
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5、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活动的都是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并不是能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除了教
育之外,人类的其他活动也影响人的发展,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休闲活动、日常生活等的影响或显或隐地与人的发展相关。
这些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人,只是间接地自发影响人的发展。
6、只要有教育,就有教育学。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先有教育后有教育学。
教育”分为不同的层次: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
但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发展到一起历史阶级的产物,是伴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概括,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发展的。
在原始社会,只有教育活动,而没有教育学这门科学。
7、《学记》是“教育学的雏形”。
这句话是正确的。
《学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和原则等,是最早的教育专著。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8、京师大学堂既是教学机构,又是教育行政机构。
这句话是正确的。
京师大学堂是应维新运动而产生,它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学堂的宗旨、课程、入学条件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其中总则规定它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
因此,这种说法是对的。
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如出一辙。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的理论受杜威的直接影响。
但两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却完全不同。
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通过生活才成为真正的教育。
而杜威认为是教育即生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生活,学校更不能。
那么教育就必须与儿童的生活溶为一体,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适应生活,可以说,陶行知比杜威更强调生活;在学校和社会之间,陶的提法是“社会即学校”意思是社会含有学校的意思,因为到处是生活,那到处是教育,那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那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也是教育的场所。
陶行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中国缺少教育的国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普及的思想,而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他是想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主要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是从实用主义考虑的。
因此,他们的理论的虽有极深的渊源,但在这两个问题是观点却是不同的。
10、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
(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基本特点。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12、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3、《论语》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
巨大影响。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但是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前教育学阶段,虽然对教育活动的论述已经不少,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也显得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14、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不正确。
所谓教育现象,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一种客观实在。
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能被人们意识到,因为教育现象是存在于社会客观现实之中,但是这些教育现象有时和其他社会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
既然不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就谈不上将它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而且教育现象使被意识到,也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现代教育学更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的现代特性。
15、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
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6、赫尔巴特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
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
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
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
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
17、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的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现代教育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促进能力发展。
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命题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意义,活动是现代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并不能代替教学目的。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但教育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超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
2、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手段。
教育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但教育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4、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的表现:(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人口数量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人口数量指一定阶段内某一区域内的人口总量。
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进而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可能规模,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社会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开办学校提供受教育机会。
因而,社会中人口的数量越多,教育的规模应该越大,以适应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的要求,同时,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数量的资源。
教育的规模越大,所需的资源越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人口数量不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制约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6、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能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4)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育可能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但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7、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先行并非教育无限制地先于经济发展,而是有一个限度。
教育不能脱离经济的现有条件而盲目发展,教育无论怎样优先发展都必然反映经济的发展实际,必须考虑本国经济实力和生产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限制。
教育的发展都是立于本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绝对不经济现状而无限制地发展教育,即使有,也终将受到经济的惩罚。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但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教育可以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培养人才、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促进民主政治,在现代化建设中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9、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句话是正确的。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就是做事情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殊性采取不同措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平均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教育。
但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统一规格,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更不等于教师去单方面塑造学生。
学生是主体性的人,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个人的性格喜好也会各有特色。
我们要把“塑造”改变为“帮助”,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自主的思维,在生活学习中有其自主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意味着平均发展,而是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化、有差异地发展。
3、天才就是天生之才。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天才通常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地完成相应的活动。
天才并不是指天生之才,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实践锻炼和主观努力。
4、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这句话是正确的。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
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发展每个阶段。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此说法不全面。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此外学生认识活动进程本身也是有序的,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
因此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
6、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但教育并不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
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首先,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必然的制约作用,教育如果违背这些规律,那么它不仅不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可能阻碍人的身心发展。
7、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根本起不了作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但他并未否定教育的作用。
相反他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孟子之所以言人性善是因为他不了解“性”“伪”之分的缘故。
(1)根据“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
“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材就不可能加工,不经过加工素质就不可能发展。
(2)根据“性伪之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
对于恶的素质如何转化成善的素质,他提出了“涂之可以为禹”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达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3)在阐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
为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4)简评:荀子强调人的社会性最终是善还是恶,不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因此,此观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8、墨家的“素丝说”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
孟子的“素丝说”阐述了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
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素(染)丝说”。
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孟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的“素丝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要作用。
9、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的观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这句话表述不全面。
“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
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一道“益精其能”的效果。
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
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10、杜威强调儿童中心的思想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