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原因:
鸦片战争中民族矛盾加深
内忧外患 阶级矛盾加深
6、从洋务运动失败中,我们可 以得到哪些教训的教训
独立自主是富强的前提 引进最先进科技并避免重复引进与建设 不依赖别人,注重自我创新 加强领导与科学管理,排除与减少阻力 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体制改革时须进 行政治体制改革 •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现代 化的先决条件 • • • • •
镇压农民起义, 抵抗外侮
根本分歧: 对待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 的问题
她刚刚控制 大权,需要 得到有实力 的汉族地主 力量的支持
一、 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
内忧外患 二、 洋务运动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三、洋务运动的过程 (19世纪60~90年代)
时间:
前期 内容:
60~70 年代 创办军事工业
口号: 自强
代表: 曾国藩、李鸿章等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福 州 船 政 局 造 船 厂
福州船政局
1872年30名幼童赴美留学
京师同文馆
汉阳铁厂
湖北枪炮厂 南京金陵制造总局
长安集团 重钢集团 建设集团
第二章第二节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包括 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陆、海军、办新学 堂、派遣留学生等许多涉外 内容,并非仅指办工业。
“大清帝国需要一场洋务运动吗?”
外:资本主 义列强的侵 略 内:太平 天国运动 尚未镇压
清政府 统治出 现严重 的危机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节洋务运动1. 洋务派与顽固派出现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背景: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的问题阶级属性: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异:维护清朝统治的方法不同。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同:目的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派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 洋务运动分期:19世纪60~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90年代,为后期,前后约进行了30年。

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主要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发展教育: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旗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

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洋务运动》高中历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地位: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

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派 别 主 张
顽 固 派
因循守旧、盲目排外, 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维护清朝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派
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慈禧太后为什 么会采取暂时支持洋务 派的策略?
因为她刚刚控制大 权,需要得到有实力 的汉族地主力量的支 持
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阶段 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内容:
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
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改变清朝政体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 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 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材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 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 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 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 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 分析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1、洋务派的倡导:洋务派-顽固派 指导思想: 2、多方面的支持推动:慈禧太后 总理衙门 地方实力派 “中体西用”
前 提 条 件
代表人物
派 别
顽 固 派 中 央
代 表 人 物
李鸿章 倭
仁 訢
曾国藩

洋务派
地 曾国藩、李鸿章、 方 左宗堂、张之洞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性质: 性质:带有封建性 的资本主义企业
第二章第二节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60-90年代) 世纪60 年代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 内忧外患 2、领导基础: 洋务派形成 领导基础: 洋务派形成 内外“支持”(慈禧、列强) 内外“支持” 慈禧、列强) 3、环境基础: 环境基础: 4、理论基础: 中体西用” 理论基础: 中体西用” “ 5、组织基础: 总理衙门的建立 组织基础: 中外“和好” 中外“和好”
派 别 相 同 点 目 的 不 同 点
洋务派 顽固派
维护清 手 学习西方 王朝统 段 先进技术 治 拒绝任何 社会变革
洋务通过“ 洋务通过“体”和“用” 的范畴, 的范畴,将封建伦理道德 与西方技术分割开, 与西方技术分割开,但又 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个前提 下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所 下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以洋务运动的口号就是 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自强”—— 既承认西方在技术方面的 先进, 先进,又强调学习的目的 在增强自身实力而不是削 弱自身传统; 弱自身传统;既认同传统 观念的精神价值, 观念的精神价值,又确认 西方工业、 西方工业、机器生产技术 的实用价值。 的实用价值。这就为洋务 运动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理 论基础。 论基础。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 军事工业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后期)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后期) 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筹划海防,
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 4、培养人才(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二、基本观点与经典论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 (1)、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洋务事业
近代企业、新式海陆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基本概念与内涵 1、洋务运动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兴起。
2、《校邠庐抗议》(邠bīn古通“彬”,有文彩)
冯桂芬1861年写成《校邠庐抗议》系列政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 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 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3、“中体西用”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复杂的历 史环境中,中国地主阶级出现了以冯桂芬、李鸿章、 张之洞、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提出了"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 保中学"的双重性质,反映了中西文化处在激烈冲突 的情势下调和共容的形态,在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 初始阶段具有积极的作用.
(2)、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3)、洋务运动的腐朽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产品的资金来源:官办、经费由政府调拨
产品的生产:使用机器生产但产品不计成本,生 产不讲效率 产品的销售:不参加市场交换和竞争,清政 府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 企业的管理:对企业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对 工人采用军队的管理制度
性质:封建性近代企业
2.创办民用工业 口 号→ 求富 主 要 → 企 业
企业名称 上海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上海织布局 汉阳铁厂 创办时间 1872 1878 1890 1890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郑观应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 代化钢铁工业 备注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 船公司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 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 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两个阶段: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福州 福州船政局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归纳:
洋务运动的发展
自强
求富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筹办海防 4.创办新式学堂
北洋 兴建海军: 南洋 福建
成立海军衙门
京师同文馆等
五、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失败的原因: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洋匠进行敲 诈勒索,谋私利,使企业难易发展。
——李鸿章
材料3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说明 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维护清朝统治的手段不同。

洋务运动PPT课件20

洋务运动PPT课件20

民用工业 机器生产 投放市场 私人资本 官督商办
带有资本主义性
特 点
产品用途 经费来源 管理方式
性 质
企业性质 封建性近代企业 质的近代企业
问题探究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 长驱直入,直扑京津。大清帝 国的千里海防为何如此不堪一 击?
筹划海防
北洋舰队时期的 旅顺港
海军衙门
洋务过程中,发现我们缺乏什么?
问题探究
•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异同点是什么?
•异 •同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顽固派 仇视、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直接目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国侵略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以中国伦常 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 强之术
李鸿章
中央的态 度 她为维护清 朝的统治, 暂时支持实 力雄厚且受 外国侵略者 赏识的洋务 派。
内容
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 民用工业 了近代生产方式,是中国近代 化的开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评价
创办新式 学校选送 留学生出 国
结局
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同学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经典名言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28、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9、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30、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 31、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3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2第二章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

2第二章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

以上。这巨大漏卮,相当于道光年间每岁财政收入
4000万两的三倍还多,怎么不使中国市场银两稀少, 银贵钱贱呢?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天朝的白银几近涸竭” 。
战费赔款的转嫁,银贵钱贱的压榨,赋税徭役的重担,官府衙门 的贪索,以及大批农民的丧失土地,大量游民的失业流亡,使 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空前激化。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 二 章 知 识 结 构
第一节农民群 众斗争风暴的 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义和局限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第二节 洋务 运动的兴衰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
第三节维新运 动的兴起和夭 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认识农民阶级不能承担领导革命的重 任的原因。
2、内 容
1)建立近代军事工业 2)建立近代海军
3、特 点
4、历史作用
3)练兵,即训练新式军队
(1)兴办军事工业
①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第一厂”。 1865年李鸿章创办,为当时军工业中规模最大者。 1937年停办,日军占上海后,并入江南造船所。 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
②金陵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的前身)
•思考、讨论:
1.结合史实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客 观地评价中国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英国人赫德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 务 运 动 的 主 要 内 容
(一)洋务派的军事改革 (二)洋务派的经济改革 (三)洋务派的教育改革
洋 务 派 的 军 事 改 革
1、原 因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起

北洋水师
致 远 舰
镇远舰
•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 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 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 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 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 1888年 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 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 的刘公岛正式成立。 1894年 1895年的中日甲午 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 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政府经营的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 船企业。亦称马尾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1812~1885) 任闽浙总督时创建,稍后由沈葆桢(1820~1879)主持, 任用法国人日意格(1835~1886)、德克碑(1831~1875) 为正副监督,总揽一切船政事务。船政局主要由铁厂、船 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1869年 6月10日,船局制造的 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设制 造、航海两班,要求学员分别达到能按图造船和任船长的 能力;并派员留学英、法,学习驾驶和造船技术。
(三)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派遣留学生: (2)派遣留学生:
• 1868年《中美续曾条约》签订为派遣留学生提供了依据 1868年 中美续曾条约》 • 1870年曾国藩奏请朝廷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并且拟定 1870年曾国藩奏请朝廷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年曾国藩奏请朝廷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 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 • 1872年——1875年清政府每年选派三十名学生赴美留学, 1872年——1875年清政府每年选派三十名学生赴美留学, 1875年清政府每年选派三十名学生赴美留学 这些学童品学兼优, 这些学童品学兼优,获得了美国社会的认可

第二章:洋务运动

第二章:洋务运动
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徐 彻《慈禧大传》(辽沈书社1994年版); 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鸿章:体味改革者的远见与彷徨(凤凰网)
导言
• 对1949年之后的国人来说,对李鸿章最客气的评价大概也 是失败的改革者。然而,如果我们抛弃预设的立场,客观地 考察自1865年到1895年自强运动的整幅图景,就会发现那 种认为清朝中国无可避免地走向积贫积弱,与强大的、工业 化的欧洲以及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观点,是非常无稽的臆断。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 版社1988年版),该书的指导思想,已基本上立足于肯定论;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该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自称的“发展论”。
• 思想方面:“中体西用”、“洋务思潮” • 外交方面:是难点。“妥协投降”、“丧权辱国”
翻译出版的一些科技书籍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2.派遣留学生
1872年开始,清朝政府前后派 送一百多名幼童赴美留学
日本士官学校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其一,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 其二,洋务运动中翻译了一些外文书籍,介 绍了一些西方的科技和文化,给封闭的中国带 来了新的知识。兴办新式教育机构,培养了一 批受到新式教育的人才。
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传记作品:
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董蔡时《左宗棠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夏东元《盛宣怀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磊主编《丁日昌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芦汉超《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董守义《恭亲王奕訢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曾永玲《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陈 钧《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湖北人

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问题
1.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会兴起“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其目的何在?洋务派举办的近代企业
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2.为什么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最终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 来?它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
定远号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洋务派共创 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 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二为工艺学堂,培养电 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三为军事学堂,如 船政学堂等。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 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 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严复、 詹天佑等。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其三,洋务运动改变了社会风气。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 当作“奇技淫巧”,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了一批企 业,建立了新式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 起来。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洋务派经营 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 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说课稿1人教版(教案)

洋务运动说课稿1人教版(教案)

《洋务运动》讲课稿各位评委好 !我讲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洋务运动 >[ 板书 ] 第二节洋务运动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灾害深重的年月里 ,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 ,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一样形式的研究和斗争 ,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财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是此中重要的一环,这场运动固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兴盛的道路 ,可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试试 , 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为此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确立了基础 . .教课目的: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比较清楚的,[ 板书 ] 一、背景二、盛行和发展三、结局四、评论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 .经过对洋务派与固执派异同点的剖析,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固执派在保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同样的,但在解决内忧外祸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一样。

②经过剖析洋务运动失败原由,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既要保护清代统治 ,却又阻拦不了外国的侵略,最后致使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经过对洋务运动的评论,培育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权力的扩充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教课要点、难点剖析要点剖析 :洋务运动的盛行和发展是本课的要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论洋务运动和剖析其失败的原由,一定较全面地认识洋务运动的概略,因此它的盛行和发展是本课的要点。

难点剖析 : 对洋务运动的评论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论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 , 究竟是它的踊跃作用大,仍是它的悲观影响大?如何指引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剖析,作出脚踏实地的科学评论,防止简单必定或否认,这关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上课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谁知道中国第一艘蒸汽运兵船、第一艘铁甲军舰是哪个造船厂制造的;作为一名海军军人,谁知道112舰、113舰这两艘新型导弹驱逐舰是哪里制造的。

这两个问题是一个答案,是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厂,该厂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厂,前身是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

在当时,以清王朝内的洋务派开矿山,建工厂,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救国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段历史,也就是第二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内部的一次自强自救运动。

此次运动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为标志,以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而告终,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代表,他们兴办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给中国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

那么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在当时的中国兴起和发展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一)步入十九世纪的世界(大背景)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业制成品已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公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世界的二分之一。

继英国之后,法国和美国从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德、俄在19世纪上半期虽还处在封建制度统治之下,但已有部分工场采用机器,并在努力创造条件,力图进行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人类历史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西方近代文明产生、发展并迅速的传播开来,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发生的。

(二)、1861年前后的中国(小环境)1、清王朝内忧外患暂时得到缓解。

对待外洋侵略的战场,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并赔款800万两白银给英法联军,随着列强贪欲的暂时满足使清王朝的外患暂时得到缓解。

让我们再看一下天平天国战场。

洋务运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韦玉巧。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2006年12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下面我分四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它属于中国近现代史里中国人探索和抗争这条线索的内容之一。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高一历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校高一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的分作三个层次。

第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使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人和阶级都不可能阻碍历史的发展,我们只能并且应该积极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及时的改变和调整,从而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才观。

3、重难点: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洋务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我把重点放在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失败的原因上。

难点设定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上。

4、教材处理。

按大纲要求一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按照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的兴衰

......,用当时的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 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 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治”运动注 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 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 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 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 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 后的世界》,P470
威海卫: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翻译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如京师 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北京大学最早的模样
京师同文馆课程安排
2、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 3、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如船政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中国最早的专业技术学校
19世纪60-90年代
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 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 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 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
——黄暄桂《无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不能和不敢革自己命的封建性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 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 裱糊匠东糊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 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 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茸材料,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 责”。 ——李鸿章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 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殊不知今日世 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殊不知泰西诸国所 以能化畛域除故习布新宪致富强者,其机恒发自下 而非发自上。 ——梁启超,《李鸿章传》,P58

2.2洋务运动

2.2洋务运动

孙 文 公 园 唐 廷 枢 像
唐廷枢(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 初名唐杰,字建时,号景星,又号镜心,生于广 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清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0年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 19世纪70年代 中期起洋务派开始 筹划海防。到80年 代中期,洋务派初 步建成北洋、南洋 和福建三支海军。 清政府还成立了海 军衙门。中国出现 了近代海军。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同治初 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三十年 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 讲究官制 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 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 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船炮之利,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861年-1875年
一、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二、顽固派仇视洋务,阻挠破坏。 三、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四、单纯引进技术和设备,不改变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4)培养新式人才 为了适应洋务 运动的需要,洋务 派创办了新式学校, 培养翻译、军事和 科技人才。又送留 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詹天佑(纪念邮票)
京张铁路(纪念邮票)
唐国安,1858年10月27日出 生,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 广东省香山县人(今珠海市唐家 镇鸡山村人)。 14岁时成为第二 批留美幼童,留学美国,肄业于 耶鲁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约翰 书院(即后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 教席,上海《南方报》编辑、主 笔。后入清政府外务部为司员、 候补主事、主事。两次出任国际 禁烟会议中国代表团代表。参与 “庚款留美”事业的筹划,历任 外交部、学部属“游美学务处” 会办,清华学堂副监督、监督, 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清末民 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

近代史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近代史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 : 相同点:
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主张上:都认为中学是“体” 阶级属性: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不同点:是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 不同)
PS:顽固派以倭仁、徐桐、刘鸿锡等为代表。
代表人物: 奕、曾国藩、 李鸿章、左军旗舰“定远”遭日本鱼雷艇偷袭重创后,毅然自爆。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 堂。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洋务运动的性质:地主阶级的一场 自救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战争中 清政府的惨败。
洋务派出现的条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 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 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 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 略。
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总理衙门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农民群众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时代背景 洋务派出现的条件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 主要人物 持续时间及主要主张 主要措施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失败原因 观看视频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统治 者痛定思痛,意欲图强。魏源的《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 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 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䜣,会同 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 六条》,宣告洋务运动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叫周媛媛,来自成都理工大学。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运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它属于中国近现代史里中国人探索和抗争这条线索的内容之一。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通过初中历史的教学,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而且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理性思维的能力有待提高。

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个课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在分析近几年高考相关题目的基础上,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使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人和阶级都不可能阻碍历史的发展,我们只能并且应该积极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及时的改变和调整,从而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才观。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确定依据: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确定依据: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如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
否定,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让学生慢慢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学答”到“问答”,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积极发现的好习惯。

1、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一些史料和图表,来培养学生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历史的思维。

(二)教法分析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问题探究法,也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加以讲授法、图示法和比较法,也就是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者,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复习导入法。

提问学生:前面第一章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主要内容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统治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在内忧外患的严重关头,清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洋务派,他们掀起一场挽救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起,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之前课时的内容,对其进行巩固复习,并由此带出该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洋务派和顽固派
(1)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让学生联系所学第一章内容,说明“内忧外患”具体指哪些历史事件,明确的告诉学生“内忧外患”使清朝统治集团分化,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
列表(要求同学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填表)
明确指出洋务派与顽固派并没有本质区别,要结合教材文字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教材曾国藩的一段话中的“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做简要辨证分析。

(设计意图:达到让学生及时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起来和培养他们分析史料的能力。

)过渡——指出:当时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争辩是非常激烈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个小字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双方不同的主张)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可开交的情况之下,在1861年通过政变获得实权的慈禧太后表了态:暂时支持洋务派。

(简单交待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认识到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必须依靠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在这样的条件下,洋务运动得以兴起并发展起来。

2、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洋务运动概念
提问:什么叫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时间,领导机构、口号、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在这里有应该对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做必要的解释。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答案的时候引导学生归纳出对一个历史概念的掌握应该从几个角度去思考,如时间、人物、目的、性质、基本内容等)
(2)洋务运动的内容(列表)
关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特别提醒学生两点:第一,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企业。

其中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

第二、李鸿章兴办了最大的军事工业和最早的民用工业,为以后正确评价李鸿章留伏笔。

提问: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性质上相同吗?
(设计意图:通过列表法,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并结合教材文字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分析资本主义时可以从资本、市场、管理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同时通过材料的阅读,使学生很清楚的看到这些企业里好的方面和存在的种种弊端,为下一个内容洋务运动破产以及评价做好认识上的准备和伏笔。


过渡——洋务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历了它的兴起和发展阶段,最终以破产的结局告终。

那么,它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呢?
3、洋务运动的破产
(1)标志
提问: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2)原因
提问: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注意: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要结合具体材料展开分析,材料来源于教材的小字材料,结合前面讲解到洋务运动内容时涉及到的史料所反应出来的信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教材上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材内容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希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讲解的内容以及相关史料,指导学生从积极性和消极性全面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

一方面,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注意: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

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等。

(设计意图:对其评价是本课的难点,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有限的史实去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材料来说明。

洋务运动的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所以对其评价可以分为积极性和局限性,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意评价的辨证性和全面性,切忌绝对化。


六、课堂小结
再次向学生强调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前后历时30多年,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洋务运动
1、洋务派与顽固派
(1)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2、兴起和发展
(1)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领导机构、口号、指导思想、内容)
(2)内容
3、洋务运动的破产
(1)标志:
(2)原因
4、评价
(1)积极性
(2)消极性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