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杨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白杨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好!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让大家轻松一下。
播放《小白杨》。
师:这首军旅歌受到人民子弟兵、解放军的热烈的欢迎。一曲《小白杨》倾倒了多少军人的心,一棵小白杨吸引了多数人关注的目光。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诗人、作曲家写诗去歌唱白杨、写文章去赞美白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白杨的世界。
(师板书课题:白杨)
2.读课题激疑:白杨在哪?白杨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
2.再次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3:列车在茫茫戈壁行驶,窗外不时闪过白杨树的身影
4-12:孩子争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特点
13—15: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
16:爸爸看到风沙中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时笑了
(4-15也可连在一起)
三.学习1-3自然段
1、白杨到底是长的什么样的?白杨有什么特点?值得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好,今天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来走进白杨。课文中写的白杨是哪儿的白杨呢?把课文打开,看看课文哪一段告诉我们了。
2.生读第一自然段,随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问:大戈壁是怎样的情景?生说。
3..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齐读第一自然段。
4. 读了第1段,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戈壁)。
5.沿着戈壁的铁路线有一行白杨树。引读句子: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理解“高大挺秀”:4个字的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一层意思。高,高大;大,讲了高度、体积;挺,挺拔;秀,秀丽。齐读词语。
6.齐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4-12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描写的是茫茫大戈壁的白杨,他们高大挺秀。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分角色朗读4-12小节。
2.在兄妹的眼里,白杨树有什么特点?用笔圈出来(高大直)
3.在爸爸的眼里,白杨树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出示爸爸的话。
(1)自由读句子。思考:爸爸一共说了几句话?从爸爸的话中你知道白杨树又有什么特点?
(2)第一句:“从来”理解白杨树天生就这么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那么直。
第二句:“哪儿”适应力强,生命力强。
第三句:“不管……不管……总是……”和“那么……那么……”:坚强不屈
是的,白杨树在风沙面前,就像城墙一样,巍然挺立;在雨雪面前,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像骆驼一样,耐干耐渴;在洪水面前,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强不屈。我们带着景仰的感情,再来把这句读一读。
(3)爸爸3句话,每一句话写出了白杨的内在特点。第1句告诉我们,白杨树本性那样直。第2句告诉我们白杨树适应力强,生命力强。第3句告诉我们,白杨树坚强不屈。
二.学习13-15自然段
1. 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心)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上画一个“?”)
2. 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3.理解孩子背后的三个“不知道“
(1)孩子们小啊,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新疆刚解放,当时非常艰苦,条件非常的困难。新疆幅员辽阔,但是这么辽阔的幅员当中,建设的人却很少。所以当时毛主席要求知识青年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境去。)
(2).爸爸就响应党和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孩子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小学、中学。你们知道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内地念完中学再过去呢?内地的中学质量还不好一点吗?(从小带自己的孩子到新疆去,为了让他们早日适应那里艰苦而恶劣的环境。爸爸的良苦用心啊。)
(3)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那样偏远和落后。你知道新疆的环境吗?(联系第一自然段谈)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那些边疆建设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地上挖一个坑,自己睡在坑里,上面用简陋的东西一盖。早晨醒来,满嘴、满脸、满眼都是沙子。就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去建设边疆。
4. 拿起书,我们把3个只知道再读一读。生齐读第14小节。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三.学习第16自然段
出示课件: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 爸爸搂着孩子,他多么喜欢他的2个孩子呀。但是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等)
2. 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理解风沙:新疆艰苦的条件迎着风沙:战胜困难
3.爸爸认为孩子们能像这几棵小树一样战胜困难,茁壮成长。爸爸的表情变化,通过他的表情我们能透视到他的内心深处。我们一起读,把爸爸的内心变化读出来,把爸爸的那种期盼也读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4. 读到这里,我们来体会一下,这篇文章是仅仅写白杨树吗?通过白杨树他是赞美像爸爸那样的许许多多边疆建设者们的美好心愿。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孩子们能扎根新疆,建设新疆)
四.总结
1. 这就是爸爸的心愿。他的心愿是什么,世世代代扎根边疆。不仅他们自己扎根,还要他的子女们跟他一样去扎根边疆。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结构来写的呢,先写大戈壁的荒凉景象,在这荒凉的背景中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借爸爸的口赞扬了白杨内在的品格,然后通过白杨来表达了爸爸的心愿,他希望他的孩子像他们一样子承父业,扎根边疆。表面上看是赞美白杨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其实句句赞美的是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的建设者。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这就叫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