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独化由中国魏晋时代的哲学家郭象所提出,是郭象注解《庄子》的核心观念。
“独”指个体,一切万事万物的个体,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状态。
“化”就是形容这种活动的变化。
“独化”就是一个绝对的个体活动变化。
郭象不但肯定万事万物有其个体性,而且他所言的个体性乃一绝对个体,具有完全自足的价值。
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
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这样就完全否定了“造物主”观念,也完全否定了“有生于无”的观点。
接着,郭象继续论证,万物自生后,还在不断地自为中,而万物在“自为”的同时,还存在“相因”的关系,通过这种“自为而相因”的关系,就可以到达“玄冥之境”。
一、名词解释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
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
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
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
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
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
宋
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
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
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
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
始见于《礼记•大学》。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
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
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
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
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
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
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之中实际上分为二派,一派以惠施为首领,主张“合同异”,另一派以公孙龙为首领,主张“离坚白”;)
“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
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石的坚性和白性的。
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彼此分离的。
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
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唯心论的观点。
【《名实论第六》提出了名实观和正名的原则,可以看作公孙龙哲学的提纲和绪论(古人著述习惯将序放在末尾)。
名实观是讨论名实关系问题的。
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实”“位”“正”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物”即天地万物,“实”即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位”就是物之实用来充实它自己而不空旷的那个范围,“正”就是事物应当处在它应在的正当位置。
“无名,实谓也”。
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
“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著,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
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
“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名实论》具有朴素反映论的性质,是公孙龙逻辑思想的基础。
这一提法强调的是概念的自身同一,否定的是概念的含混游移,明确地揭示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这是从概念论角度对公孙龙逻辑思想的总结,也是《名实论》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名实论》所描绘的万物彼此绝对独立和分离,却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它所主张的名实一一对应,则是名实关系的凝固化和对概念同一性的形而上学理解。
】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
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
“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
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
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
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
熊氏认为,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生化出整个人文世界。
他高扬了仁心本体刚健、创生的特质,实际上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去面对世界,创造世界,同时又主张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与程朱“体用一源”的不同在于:程朱虽然肯定体在用中,体不离用,但体是存藏于用之中的,与用不离不杂的一种抽象实体。
熊十力坚持实体不在功用之外、肯定精神对于物质的主导、认定实体自身是变动生生的,他的体用论可视为儒家刚健、崇德、用世等价值的本体论基础。
(现代心学与理学)
2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
共20篇, 492章,《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
26、正名: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
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27、不忍人之心: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
28、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合各种矛盾,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但与此同时,当自己的意见不同于别人的意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