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班级工商 082006

学号 08102017

学生姓名孙晓婷

指导教师魏淑娟

二 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论文提纲

一、序论:

1、中心论题: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写作意图:浅谈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与解决方法; 二、本论;

(一、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员招聘过程随意

2、员工待遇不公,缺乏科学的激励制度

3、企业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

(二、解决措施

1、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聘用机制,建立一套透明公开的人才聘用机制

2、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完善薪酬制度

3、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

三、结论

家族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族企业便能摆脱困境,发现新的发展空间, 走向光明的前途。

浅谈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的推动下,家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开始出现在中国的

大江南北。二十多年过去了, 从大量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部分家族企业只经历了成长、发展阶段, 还未到繁荣时期就走下坡路了。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 家族企业应该借鉴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家族企业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家族企业是一个古老的组织形式, 历经上百年, 从最早的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的股份公司, 其中有成员只包括亲属的纯粹意义上的家族企业, 这类企业以杂货、文具、日用品的小商店、以及制造食物的小工厂居多,所有人员几乎来自同一家族, 只有在忙不过来的时候, 才会雇用少数几个帮手; 第二类就是企业里有本族人员也有外来人员, 但企业大权由家族成员担当, 外来人员主要是工人或次要管理人员等; 第三类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现代意义上的家族股份公司, 家族拥有所有权, 但经营权交由非家族成员支配。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类型的家族企业进行探究。

一、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招聘过程随意。

人才选用存在误区由于家族企业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在招揽人员时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内部成员或亲朋好友介绍的人员, 对有血缘关系的待聘人员降低要求, 一般是直接录用或者根据个人简历情况作概括性的了解, 而没进行全面的测评就被聘用; 对毫无关系的人却设重重阻拦。血缘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无法实现真正的制衡和约束, 以人情代替制度, 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 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扭曲, 易造成决策的失误。也是由于难以摆脱家庭对企业的不当干预, 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一个现象是, 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 有些家族企业也意识到对应届毕业生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相对被动, 缺乏前瞻性储备眼光,从而会导致招聘成本相对较高、人才缺口长期无法“自给”,人才队伍未形成梯级建设。但他们又过于心急,不管什么岗位,都喜欢招聘高学历者,认为这样才能表明企业人员素质高。这种招聘, 表面上企业并不需要为高学历多付工资, 应聘者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或由于认同这个企业也愿意被录用。但实际上对个人、企业、社会都有所损失。高学历者(相对于岗位标准而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大材小用、怀才不遇,一旦出现机会,员工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企业而去。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 不但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损耗和成本的增加, 而且还会带走企业的商机、技术秘密和客户, 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企业的发展, 如果过分依赖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这样, 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 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 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员工待遇不公,缺乏科学的激励制度。

首先、家庭的特权导致非家庭员工产生自己永远是外人的感觉, 缺乏凝聚力, 同时家族企业认为和自己有血缘、亲缘关系的成员才是自己人, 外人只能利用靠不住。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非家族成员工资待遇与家族成员相差甚远, 晋升机会也不均等, 企业以亲疏关系选定晋升人员, 家族成员以主人身份自居, 非家族成员自己再有能力也要在无能的家族成员之下, 使非家族

成员心灰意冷, 当他们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 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会离开企业另谋高职;其次、企业缺乏科学的分配激励机制。马斯洛认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在生存的权利满足的条件下, 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 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家族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 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 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 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 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 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 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因此在物质激励方面,存在分配不合理,许诺不兑现,员工贡献不能与报酬挂钩现象。在精神激励上经营者没有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将员工视为单纯的“经济人” 而缺乏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感情投资, 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家族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因亲属关系, 对待亲属成员会一视同仁, 往往不会采用激励措施; 而作为亲属关系的员工, 也碍于面子, 不好意思开口要求实施奖励制度; 其他无血缘关系的员工, 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 更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长期下去,员工的积极性下降,人员稳定性差。

(三企业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

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 提升竞争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 存在诸如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 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 而且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家族企业一方面受资金的限制,所购设备和材料往往是即将被淘汰的落后产品,这就要求消耗大量的人力, 使得每个员工没有参加再培训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没有长远的用人计划, 企业没有制定人才培训计划, 所以容易导致企业人才匮乏, 员工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难以达到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员工素质要求,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在现代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中败下来。

二、解决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