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和射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四上)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为第1课时。

教材在编写上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一些常见的物体和现象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在主题图中呈现有关线和角的现实背景,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抽象出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其内容包括从生活现象中引出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意义和特征,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联系,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画法等。

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垂线、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切实掌握这些内容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内容的后续延伸将在七年级进行学习。

初中阶段更注重量化、理性的学习,如数出平面上或直线上的N个点所能构成的线段个数或射线的个数。

在第三学段,课标对这部的要求是会比较线段的长短,掌握两点确定一点直线,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而在第二学段,课标的要求近停留在了解、知道、认识、体会,更多的是感知。

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必须要基于已有的认知经验和丰富的活动经验,要从感性的认知材料中,提炼出概念的表象,再抽象出概念。

线段、直线、射线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无限与有限。

线段是“有限”的,直线和射线是“无限”的,线段能在生活中找到认知原型,直线和射线都很难找到生活经验作支撑,“无限”是“有限”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对这三种线的认识,我将从线段、直线再到射线引导学生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维图像的认识,所以在设计上我力求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最终引导学生学会一种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经历探索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3min)
1.了解学情
师在黑板上写下“线”:孩子们,对于老师写的“线”,你能联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生活中的线(针线、电线、鱼线等),有数学中的线(如曲线、直线、折线)。

师出示情境图(有生活中的线和数学中的线)。

2.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的线,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数学中的线。

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和射线。

生齐读课题。

3.制定学习目标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提炼成数学语言,如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意义(是什么),这三种线的特征(特点、区别),学习这三种线的意义(有什么用)等。

师:好,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知识的生长点,以学定教,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认识线段(15min)
1.初步认识线段
(1)获取信息:蚂蚁要从A地穿越草坪到达B地,你觉得有哪些可能的路线?
(2)学生动手,板演汇报。

预设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
小结:看来,小蚂蚁有很多种选择的线路。

(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如曲线、折线)。

(3)追问:如果有4只蚂蚁选择这4条不同的线路,想从A地去抢B地的奶酪,你认为哪只蚂蚁能够获胜?
生:走最直那条路的蚂蚁。

(4)揭示概念:(课件出示)
A B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线段,记作线段AB。

2.全班交流,提炼特征。

(自学)
(1)看一看:观察线段,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得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点。

(板书:直的,2个端点)
追问:端点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能会说“终止”了。

师引导:有了这两个端点后,线就不能延伸出去了。

(2)指一指:线段的端点
教师引导学生指一指:不能从哪儿延伸出去?
(3)画一画:请你很快地画出一条线段,说说它有多长。

师:你能试着画一条线段吗?
学生先独立尝试,教师再组织学生用投影仪展示,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然后点评:看来,线段的长度都能测量得到。

(4)小结:线段是直的,有端点,可以度量。

(板书:可以度量)
3.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线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段?
例如:鱼竿、两根电线杆之间拉紧的一段电线等。

[设计意图]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了感性的材料,由此抽象形成概念。

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画一画、找一找的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特征的进一步体会,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线段,进一步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扶)
三、认识直线(12min)
1.初步认识直线(尝试自学)
师:直线,是怎样的线呢?
(课件出示)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1)画一画:根据你的理解,画一条直线。

(2)学生动笔画一画。

(3)集体交流,寻找共性。

学生根据概念的描述,基于自身的理解对“无限延长”去展开想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用投影仪呈现学生的作品。

学生可能用省略号、箭头等等方式来表达“无限延长”。

(4)规范直线的图像
师:数学上用这种图像来表示直线。

(板画:直线AB)
2.研究直线的特征
(1)观察讨论
师:你觉得直线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到,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或者认为直线上的两个点是端点(如果没有,教师要追问:你觉得直线有没有端点?)直线上的两个点不是端点吗?引导学生得出,端点表示的是终止、尽头的点,直线上有点,但点A、B不是端点,因为直线是没有尽头,无限延长的,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延长”的本质意义。

(2)辩一辩:黑板的一条边是直线吗?
教师可鼓励学生辩一辩,说说理由。

(3)思考:生活中能找到数学中的直线吗?
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数学意义上的直线,要加上我们的“适当改编”才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根据直线的定义尝试直接画直线,在操作中进行“无限性”的想象,在寻找各自图像的“共同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直线的“无限性”。

在研究直线的特征时,先鼓励学生观察讨论,进行学法的指导,并通过两个问题,深化直线“无限性”的特征。

(半扶半放)
四、认识射线(8min)
1.确定研究方法
师: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来研究直线的特征的?
生:先自己画,再相互交流讨论。

师:画了以后,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想法。

现在,大家也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自己研究“射线”,好吗?
2.研究射线的特征(小组合作)
(1)出示学习要求:
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①画一画:根据你的理解,画出射线;
②填一填:射线的特征。

③选一选:下面哪些是射线?
太阳光线、三角尺的三边、手电筒射出的光线
(2)学生完成导学单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要注意引导:①射线的任何一端无限延伸都是可以的;②规范射线的表达方式:射线AB,端点是A,往B方向可以无限延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进行学法的指导,再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的方式完成对“射线”的特征的理解和学习。

(放)
五、全课小结(2min)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谈收获。

师: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基本特征,还学会了研究图像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小结,教师在学生自由谈收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梳理。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和射线
直的,0个端点,不可度量
直的,0个端点,不可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