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主养凡纳滨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实用生态养殖模式
![对虾实用生态养殖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df4a7bf46527d3240ce047.png)
南美白对虾实用生态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俗称万氏对虾、凡纳滨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由于步足呈白垩状,故又称白肢虾、白对虾。
其甲壳较薄,正常体色的为浅青色,全身不具斑纹,成体最长可达24cm ,平均寿命可达32个月。
要养好南美白对虾,首先要掌控它的生态习性。
(一) 、南美白对虾的生态生活习性。
1、与水温关系,如下:2、与盐度关系,如下:降低水体盐度日变化宜在2度以内,提升水体盐度日变化宜在3度以内,否则对虾易发生应激。
在相同环境的条件下,对虾生活在低盐度的水体比在高盐度的长得快。
3、与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碱度、透明度可参照水质指标标准。
在相同条件下,对虾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
对虾脱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比平时高。
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池,底部溶解氧一般不低于2mg/L ,高密度的不低于3mg/L ,其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mg/L 。
4.蜕壳规律及影响因素:成长阶段蜕壳次数 蜕壳时间 影响因素 蜕壳后硬壳时间 幼体在28℃—30℃30—40小时/次 上半夜或下半夜 受气候、水温、水位、水质、藻相、菌相、盐度、PH 值等变化的影响 几小时 1—5g 虾苗4—5天/次 中成虾 15—20天/次 一般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4—5天的上半夜或下半夜 1—2天对虾的幼体和仔虾蜕壳可正常游动,而中、成虾刚蜕壳后,活动较弱,身体防御机能较差,有时会侧卧水底,易被其他对虾所食,当底部溶解氧较低时,易发生缺氧并发症“偷死”。
健康虾在3—5分钟即可完成蜕壳。
5、具有自切与再生功能。
当遇到天敌或相互争斗或附肢机械损伤严重时,对虾会自行脱落或钳去附肢,称为自切,是一种防御保护性功能。
自切的附肢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重现长出,称为再生。
再生的小附肢,一般经过2—3次蜕壳后能恢复原来大小。
未成熟的个体再生较快。
6、食性及饲养管理:南美白对虾为杂食性,且偏向肉食性,又贪食。
摄食的种类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凡纳滨对虾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
![凡纳滨对虾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16d1f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7.png)
凡纳滨对虾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作者:李春岭肖国娟云天来李国强张志伟张玉忠孙月双孙绍永来源:《河北渔业》2022年第07期摘要:為解决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P5仔虾质量下降、规格不整齐、各阶段发育变态拖期、出成率低等问题,开展了P5仔虾生态健康高效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培育的P5仔虾体长变异系数小于5%,培育周期较原有缩短30 h,出成率提高21%。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P5仔虾;生态;培育目前国内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培育饵料主要以人工混合饲料为主,人工混合饲料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适口性差、易败坏水质等缺点[1],造成近几年P5仔虾质量下降、各阶段发育变态拖期、出成率低、规格不整齐、发病率高,尤其是蚤状幼体培育阶段真菌及弧菌病频发,造成直接排池的损失[2]。
轮虫、卤虫幼体是培育P5仔虾的优质鲜活饵料,可明显提高苗种的生长速度,同时在河北省资源丰富[3]。
但由于近几年水环境的逐渐恶化,造成其弧菌携带量逐年升高,成为苗种培育外来病菌的主要来源。
很多场家不得不放弃鲜活饵料,造成对虾育苗难度扩大,导致出成率较低和苗种质量下降[4],甚至影响后期一系列养殖工作。
本试验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一是利用海水小球藻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循应苗种不同发育阶段稚幼体口器的大小,仿自然渐变饵料进食过程,适时选择轮虫及卤虫幼体作为主要饵料,适当搭配虾片调节水质;二是通过蛭弧菌和乳酸菌同时浸泡鲜活轮虫,不仅抑制弧菌滋生,还能增加肠道有益菌增生,提高免疫力;三是在水质处理上使用微生物调控[5]、物理吸附等生物物理方法调控水质,全程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使培育的P5仔虾体长变异系数小于5%,培育周期较原有缩短30 h,出成率提高21%。
解决了P5仔虾质量下降、各阶段发育变态拖期、规格不整齐、出成率低等问题。
绿色食品 凡纳滨对虾海水池塘养殖规程
![绿色食品 凡纳滨对虾海水池塘养殖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936afb844769eae109ed3d.png)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211-2021绿色食品凡纳滨对虾海水池塘养殖规程2021-09-26发布2021-10-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么宗利、张维谊、来琦芳、王建波、王静芝、周凯、丰东升、高鹏程、马雪绿色食品凡纳滨对虾海水池塘养殖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海水池塘养殖的产地环境、池塘条件、水质管理、苗种放养、饲料及投喂、常见病害防治、收获、包装、储存和运输、尾水及废弃物处理、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应遵循的准则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凡纳滨对虾海水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20014.13 良好农业规范第13部分:水产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2919.5 水产配合饲料第5部分: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471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755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 840 绿色食品虾SC/T 2002 对虾配合饲料(适用于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SC 2055 凡纳滨对虾SC/T 2068凡纳滨对虾亲虾和苗种SC/T 9103 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DB51/T 2489 池塘养殖水质调控通用技术规范农业部[2003]第31号令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3 养殖产地环境3.1 养殖产地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
最终水产养殖学1213-梁贵福-201221031077-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
![最终水产养殖学1213-梁贵福-201221031077-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4826345901020207409ca4.png)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摘要]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虽适合高密度、高资源利用率、强可控性的养殖模式,但其成功率确无法完全保证,养殖过程中只能通过改进硬件设备、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来提高养殖成功率。
首先,前期的清塘和消毒工作必须做到位;其次,培育好水色,采用施肥培养微藻类和泼洒微生态制剂相结合来稳定水色是养虾必不可少,其占养虾成功的一半;第三要定期换水,避免大排水大换水,防止水体老化;第四要定期口服解毒剂、抗应激剂和营养与保健物质,保证对虾健康生长;最后,病害要以防为主,当发生病害要及时发现并准确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病害防治Penaeus vannamei higher-altitude ponds aquaculture managementAbstract: Penaeus vannamei ponds high although suitable for high density, high resource utilization, strong controlled breeding patterns, but the success rate is indeed not fully guarantee,the breeding process can only be through improved hardware, improve aquaculture management to improve farming Success rate. First, the Preliminary work clear pond and disinfection must be done bit; secondly, to cultivate good color, the use of fertilizer spilled cultured micro-algae and micro ecological preparation to stabilize the color combination is essential for shrimp, which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success of shrimp; third, we must change the water regularly, avoid large drainage large water changes, prevent water aging; fourth to regularly oral antidotes, anti-stress agent and nutrients to ensure healthy growth of shrimp; and finally, to prevent the main diseases, when disease to discover the event and accurate treatment, isola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avoid cross-infection.Key words: Penaeus vannamei Higher-altitude ponds Aquaculture management Disease prevention引言 (1)1 养殖条件和水源 (1)2 放苗前准备 (2)3 选苗和放苗 (3)4 饲料投喂 (4)5 养殖管理 (6)6 病害预防与治疗 (8)7 对虾收成结果 (9)8 结论 (10)致谢语 (11)参考文献 (11)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自1988年引入我国养殖后,因其养殖效益高、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和产量高等优点,逐步成为了当前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debc4b9d0c22590103029d1e.png)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0引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赤道南北沿海,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1]。
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总产量的80%以上[2]。
由于凡纳滨对虾在水温低于18℃时摄食减少、生长缓慢,低于15℃时停止摄食不利于养殖生产,因此,凡纳滨对虾养殖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3]。
华南地区从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受气候影响,有100天的闲置时间,该地区过去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大部分地区养殖1~2茬,生产资料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4]。
近年来,对虾养殖者利用搭盖塑料温棚保温在冬季进行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避开了对虾集中起捕上市和销售价格低迷时段,在春节前后或清明前对虾货源较少、价格较高的紧俏时期分批上市,并充分利用冬闲池塘获取较好的养殖收益[5-13]。
但反季节冬季温棚养虾,气温较低,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养殖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引发对虾不适应,严重时造成对虾死亡[4,6-7]。
目前,有关凡纳滨对虾高位池集约化反季节健康养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环境友好生产为目标,定期监测水质理化指标(D.O,透明度、pH、S‰,NH4+-N),细菌总数,弧菌和WSSV等病原生物,根据温棚虾池水质和虾的生长状况,定期或不定期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同时辅助使用生石灰等其他水质改良剂等建立对虾良好健康养殖规范(GAP),为凡纳滨对虾反季节温棚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虾苗规格整齐,体表完整、反应敏捷有活力,体长1cm左右,经检验不带WSSV、TSV等病原的凡纳滨对虾苗。
1.1.2养殖设施对虾养殖池面积3000m2,池底成锅底形,坡度3%,排水口设于池中心最低处,整个虾池用高强度塑胶地膜铺设覆盖。
池中四角设4台增氧机,水车式和潜水式各两台,池底每隔2m铺一PVC管(规格16mm×20mm),每隔1m打一小孔,以便气体虾池底部冒出。
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养殖技术
![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edd155be23482fb4da4c41.png)
(4)水环境:越冬水温24—27℃,盐度 28‰—35‰,pH7.5-8.5,遮光:光照强度 小于500Lux。 (5)饵料:冷冻沙蚕和颗粒饲料,日投饵 量为虾体重的10—20%左右,早晚各一次 (6)每日排污一次,换水30%,隔月倒池一 次。 (7)病虾需每天剔除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
(8)人工养成的种虾需去除一侧眼柄进行催 熟,雌左、雄右,手术后10天出现性腺, 雌虾在产卵前2~12小时内出现交配行为( 自然诱交法较常见),缺点是交配率低( 1.5-7.5),可结合人工精荚移植。
水质调控 三、亚硝酸盐超标处理
对策:第一天上午全池泼洒解毒专用 一瓶3亩,下午用底益净•除臭型(每包 使用3亩水体)配合增氧剂全池抛洒,第 二天用底益净•除臭型(每包使用3亩水 体)配合增氧剂全池抛洒。第三天渔水 旺(一桶8亩)配EM一桶10亩或调水专 用一包3亩全池泼洒。
水质调控 四、池底发黑、发臭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 一 生物学简介
•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
• 外形象中国对虾,浅青灰色,甲壳薄,不具斑纹 ,最大个体体长可达24厘米,额角尖端的长度不 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5-9/2-4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 生活习性:天然水域中,成虾夏季生活在离海岸 较近的浅水水域,冬季游向深海, • 盐度:28 ‰ -34‰ ,pH8.0 • 幼虾:河口区觅食生长,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 上则活动频繁, • 蜕皮都在晚上,蜕皮时间间隔为5-20天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
2、育苗设施: (1)10-20立方米,长方形水泥池,池高为 1.0 -1.2米。 (2)配备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和单胞藻 培育池。 (3)采用旋风式或罗茨鼓风机增氧,气石分 布:1-1.5平方米/个。 (4)锅炉加温。
潍北高产环保型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
![潍北高产环保型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767b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4.png)
潍北发展工厂化养虾已有20余年,以冬春季二茬养虾为主。
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高产环保型工厂化养殖技术,并逐步实现工厂化养虾与环境协调发展。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虾苗选择虾苗质量是工厂化养虾成败的先决条件,应选择规格均匀、胃肠饱满、附肢完整、色泽正常、体表干净、逆水性强、腹部肌肉饱满、弹跳有力、大触角鳞片平行并拢、尾扇完全张开的凡纳滨对虾苗。
购苗时查看检疫报告,有条件的可用便携式仪器现场检测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送实验室检测,保证虾苗不携带特定病毒。
二、病害防控放苗前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杀,养殖池用含氯30%的漂白粉按130克/米3用量浸泡2天,棚顶等空间用分子超悬浮消毒设备或打药泵喷杀。
投苗1周后再次检测特定病害,防止池内感染,做好病害源头防控。
养殖车间与周边环境隔离,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出入车间,切断病害外传途径。
每个水泥池或一个养殖单元,生产工具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减少池间横向传播。
三、虾苗标粗与分池建设专门的标粗车间或预留10%水体,提前30~40天投放P 5期仔虾进行标粗,密度0.8万~1万尾/米2,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
规格250~300尾/千克开始分池,用网箱集苗、塑料桶带水分苗,防止虾苗受伤。
分池时严格打标,布苗密度一致,布苗密度700~1200尾/米2,夏季适当减少密度,冬春季适当增加密度。
四、分段疏虾养殖根据实际效益安排生产,一般以冬春两季为主、夏季为辅,从标苗开始到全部销售约4个月。
冬季春节前上市,春季“五一”前上市,秋季中秋节前上市,以获得最大收益。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密度,规格30尾/千克以上即可疏虾销售,一般每月疏虾1次,每茬虾销售2~3次,总产量可达15~20千克/米2。
五、科学投喂每天6餐,白天多喂,晚上少喂,少量多餐,以八成饱为宜。
饵料沿水泥池四周均匀投喂,使多数虾均能在1小时内快速摄食,避免投料不均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
标苗期投喂虾片、卤虫幼体和专用配合饲料,分苗后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根据虾的摄食、消化吸收情况和饲料蛋白质水平确定投饵量。
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
![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https://img.taocdn.com/s3/m/36848f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6.png)
30个/亳升,轮虫投喂前需经小球藻强化培养6小时以上。
20~45日龄投喂蛋黄、豆浆,20~30日龄,投喂量为50~80克/万尾; 30~45日龄,个体达到100~120克/万尾,35日龄以上可在蛋黄、豆浆中拌入适量粉状配合饲料。
3.投饵量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的体重、数量等来确定投喂批。
一般日投喂量按鱼的体重和水温来确定。
当水温10~14℃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为宜;水温为14~18℃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当水温18~20℃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3.0%;22℃以上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
4.日常管理鱼苗养殖中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水质管理为中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巡塘。
每天早上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注意水质变化,了解投喂效果。
下午可结合投喂或检查吃食情况巡视鱼塘。
夜间容易观察滇池金线鲃的活动情况,巡塘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清洗食场。
经常清洗食场,坚持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0.45毫升聚维酮碘消毒一次。
(3)水质管理。
每天注入新水,以更新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有利于鱼苗生长,同时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减少鱼病发生。
(4)控温。
一般要求水温在16~22℃ , 保持水温稳定。
冬季控制在16~18℃, 夏季控制在20~22℃。
每天的8:00、16:00 测量水体温度。
(5)工具消毒。
所有的入水和接触鱼体的工具在使用前后均要消毒,做到专池专用,消毒药物可以选用高猛酸钾或强氯精。
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 号”甲壳较薄而透明,表面光滑,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白色,额角较平直,上额角齿数 8~9 齿,常为8 齿;下额角齿数为1~2 齿,常为2齿;额角齿式: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318~9/1~2。
成熟的雄虾呈青灰至青绿色,精荚白色。
雌性交接器开放型, 在第14胸节腹甲前部有一对斜锐脊,脊的中部向腹面突出成锐耳;第13 胸节腹甲有大的半圆形至亚方形中央突,呈倒“Ω”状。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663f5e580216fc710afd49.png)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8期摘要本文从虾苗选择与运输、虾苗标粗与分池、肥水管理、饵料投喂和日常管理5个方面总结了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关键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溶解氧充足,溶氧量保持在5mg/L 以上,控制好水温,最适温度在27~30℃。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虾苗选择;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张新明宋维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山东日照276826收稿日期:2018-03-29张新明,男,1978年生,副教授。
凡纳滨对虾又名南美白对虾,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应能力强、肉味鲜美的水产经济动物,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广泛养殖。
南方地区主要有池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小棚养殖等,在北方地区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
近几年,工厂化养殖因其养殖周期短、产量大、资金回笼快、环境可控性强、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北方迅速兴起。
1虾苗选择与运输首先应把好苗种质量关,这是工厂化养殖成败的先决条件。
应选择规格均匀、无病伤,色泽正常,体表干净、腹节肌肉饱满的高质量SPF 一代虾苗,有条件的用户在选择苗种时最好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确保虾苗不携带白斑病毒等病原。
虾苗运输时要保持好温度,苗袋内水温和养殖池温度不能相差过大,避免环境因子变化过大引起虾苗应激或死亡。
虾苗运输到养殖场内要重新抽样计数,确保虾苗数量准确,在标粗时布池密度合适。
2虾苗标粗与分池虾苗购买回来之后首先要进行标粗暂养,标粗所用水泥池和池水要严格消毒后再用,标粗时应注意密度不能太大,苗种规格在0.8~1.0cm 的虾苗,布池密度保持在每立方水体2000~3000尾,密度过大虾苗生长速度慢,而且容易因缺氧发生窒息死亡。
标苗时要选择适当的分池时机,一般来说,虾苗标到2.5~3.0cm 时就要及时分池,分苗时可以选择塑料桶带水分苗,防止虾苗受伤。
一般来说根据养殖技术和生产预期,布苗密度在每立方水体500~700尾,夏季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减小密度,而冬季则可适当增加密度。
凡纳滨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与设计方案
![凡纳滨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与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a99f79f111f18583d05a5b.png)
本技术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凡纳滨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具体步骤是:(1)育苗海水处理;(2)室内育苗池清洗消毒;(3)无特定病原无节幼体投放;(4)无特定病原饵料制备与投喂;(5)育苗过程关键节点把控;(6)育苗全过程检测跟踪;(7)虾苗无特定病原检测与质量检验;(8)虾苗出售,该苗种培育方法采用生态式育苗理念,遵循凡纳滨对虾自然生活繁衍的基本法则,构建苗池人为藻相和自然天成菌相,全程禁止水产禁药和抗生素,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育苗成活率,平均成活率可达到75%以上,可确保培育的虾苗无特定病原携带(SPF),虾苗肠道饱满,胃口俱佳。
权利要求书1.凡纳滨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海水处理:海水经高锰酸钾絮凝沉淀、一次氯消毒、二次氯消毒、沙缸过滤、一次泡沫分离器处理、二次泡沫分离器处理、陶氏超滤机精密过滤、水质调节、沉淀和过滤棉袋入池;(2)室内育苗池清洗消毒:育苗池用碘液、洗洁精和草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彻底刷洗,淡水冲干净后通风晾晒;(3)无特定病原无节幼体投放:选择经检测合格,无特定病原携带(SPF)的N2~N3阶段无节幼体按照10~30万尾/m3的密度投放到育苗池中;(4)无特定病原饵料制备与投喂:生物饵料的制备,包括微藻类、轮虫和丰年虫的培养,要通过检测确保投喂的饵料是无特定病原携带(SPF),人工饵料的投喂,包括虾片、微生态制剂及其他辅料等,每个产品也必须通过无特定病原(SPF)的检测;(5)虾苗培育关键点把控:a.育苗温度范围,全程27~32℃;b.育苗车间的光照和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苗池正上方2~3m处用遮阳布挡光,打开车间门窗,自然通风;c.苗池人为藻相构建:无节幼体发育到N5~N6时,开始向苗池投喂角毛藻、海链藻,维持水体中藻类密度5万~8万cell/mL,一直持续到虾苗完全变糠虾Ⅰ期(M1),保持苗池的藻类不老化;d.苗池自然菌相形成:每日向苗池水体中投喂一定量的光合细菌,以供虾苗摄食菌体及净化水质,每日投喂一定量的EM菌培养基,为苗池的细菌增殖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以配合藻类和人工饵料中的有益细菌繁殖,形成天然的菌相,达到苗池的总菌平衡;e.饵料投喂:虾苗蚤Ⅰ阶段(Z1)投喂早期微囊料和前期罐装虾片,投喂量为1g/m3,4顿/天,虾苗蚤Ⅱ(Z2)至蚤Ⅲ阶段(Z3),投喂量增加到1.2~1.5g/m3,6顿/天,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100~150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拖便情况进行调整;虾苗糠Ⅰ(M1)至糠Ⅲ阶段(M3)投喂中期微囊料和中期桶装虾片,投喂量15~25g/百万尾,6顿/天,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200~300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粪便情况进行调整;虾苗到仔虾阶段投喂中后期桶装虾片,投喂量40~60g/百万尾,6顿/天,使用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250~300g/百万尾,4顿/天,并且要依据虾苗摄食、粪便情况进行调整;f.加换水:蚤Ⅲ(Z3)至糠Ⅲ阶段(M3)每日按海水与淡水1:1比例加6~10cm,仔虾后每日换水15%~30%,每日加水前向苗池投入1.2~1.5g/m3的维他命C;g.溶氧量:保持水体溶氧量6mg/L以上,N2~N6阶段充气呈微波状态,Z1~Z3阶段微沸腾状态,M1~M3阶段沸腾状态,仔虾后强沸腾状态;(6)育苗全过程检测跟踪:对投放无节幼体前、Z3阶段、M3阶段、PL3和PL7阶段的苗池海水进行水质和细菌的全程跟踪;(7)虾苗无特定病原检测与质量检验:对PL3和PL7阶段的虾苗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无特定病原携带检测,在PL5~PL8阶段对虾苗进行多重指标的质量检验;(8)虾苗出售:对特定病原检测和质量检验合格的虾苗,按照客户的出苗要求,提前1~2天调整苗池盐度,出苗现场控制打包密度和水温。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8588d3b52acfc788ebc910.png)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市场需求量增加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主要还是以较为粗放的换水养殖模式为主,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浪费、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不稳定、排放水有机污染严重等问题。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依托现代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综合运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强、水质调控、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全年的对虾高效、生态化养殖,具备水体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稳定、养殖过程人工调控、尾水达标排放等明显特点,是符合我国新时代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理念的对虾养殖新模式。
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我国山东省青岛、潍坊、烟台等地的对虾养殖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养殖产量达4.3kg/m2,节约养殖用水90%以上,养殖尾水符合《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二级标准,尤其在北方地区低温季节应用该养殖技术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升温环节的能源消耗,而且养殖水环境较换水养殖更加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该技术是促进我国对虾养殖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效利用和保护珍贵的水土资源也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要点1.设施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1.1 设施设备主要包含蓄水池、养殖池、水循环处理设备和室外尾水处理池等四部分,养殖池、蓄水池和水循环处理设备可设置在封闭、保温性能好的养殖车间内,养殖池和蓄水池上方屋顶透光,而水循环处理设备安置区尤其是生物滤池上方需避光。
(1)蓄水池:蓄水池水容量应不低于养成总水体的三分之一且能完全排干,主要用于盐度调配和消毒处理等,可应用紫外线、臭氧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2)养殖池:长方形圆角或圆形对虾池,材质多以水泥或玻璃钢为主,面积25~100平方米,水深0.8~1.2米。
池底平整光滑,中央设集污区和排水口,以3~5%坡度顺向排水口,并在池底靠近与池壁交接处设置条形纳米微孔增氧管,在保证养殖池充足供氧的同时,有利于水体集污和快速排污。
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f2061bf18583d0496459d5.png)
Ab t a t e t d p o L v n a i u t r s o l n h f m n fMa o t e mi d e t n d y sr c : i a a t .a n me l e i n y 5 mo t s r Th me t c u o e d o y t d l e a s h
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13d474f18583d04964598c.png)
2018.8些实际操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结果对比海拔较高的地方气温偏低,上市时间会偏晚将近一个月,10月19日、11月21日将莲塘水位放至10厘米深进行捕蟹,将捕捞的荷蟹进行挑拣,100克/只的和125克/只以上的分开,100克/只以上的由建宁县荷蟹合作社统一收购并使用福源荷蟹品牌进行销售,具体经济效益对比见表1。
表1高海拔高密度养殖与低海拔标准密度养殖效益对比莲塘编号12345678910莲塘面积(亩)30303030303030303030荷蟹上市时间(月.日)11.2111.2111.2111.2111.2110.1910.1910.1910.1910.19荷蟹产量(千克)5190534051005130546015301590147014481500成本(元)180002000019000200001960069007100680068006900销售额(元)51900534005100051300546001530015900147001448015000净利润(元)339003340032000313003500084008800790076808100通过试验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单位面积产量莲塘1~5号较6~10号更高,且在养殖密度大幅提高的基础上1~5号莲塘荷蟹成活率不仅更高,而且平均规格更大。
养殖荷蟹主要成本在饲料上(数据根据实际取整数),人工成本较其他种养低很多,表1是荷蟹销售情况,本次试验莲子产量相差不大,故莲子销售情况未列入。
2.分析与讨论通过本试验我们发现高海拔水域病害较少,虽然养殖产品生长较慢,但是养成品平均规格较低海拔位置的大,同时在时间上也避免了产品在市场上互相压价的不利局面,高海拔、低气温的环境为低投入、高密度养殖带来了可行性,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发现荷蟹养殖中要经历五次脱壳,脱壳后的河蟹在新壳还没有硬化这个时间内最为脆弱,也是成活率高低的关键时期,定期使用脱壳类、黄芪多糖等提高荷蟹的体质及免疫力。
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讲座(Ⅱ)
![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讲座(Ⅱ)](https://img.taocdn.com/s3/m/269993fa4693daef5ef73d39.png)
当降低 水温 , 以配合 虾 苗 的放 养 。
23 4 水 质 .. 适 宜 的盐 度范 围为 3  ̄3 ,H 范 围 0 3p
7 8 8 6为 宜 。 .~ .
~ 3 0 。超 精 养 方 式 的 放 养 密度 大 , 般 2 0尾 / 0 一 0
m。 以上 , 产量 可达 3k / 以上 。德 国 Me aF sh g m。 g i c
配母 虾 可 实施 人工 贴 荚 。 国外 已有这 方 面 的专 利技 术, 人工 贴 荚 的受精 率 可达 2 ~ 7 % 。 O O 2 3 幼体 培 育 凡 纳对 虾 的 幼体 发 育及 育 苗 工 艺 .
流程 与其 他 虾类 似 , 育苗 设 施 也可 通用 , 将 不 同之 现
半 精 养 虾 塘 的设 施 条 件 较 粗 养 相对 好 些 , 苗前 需 放
清塘 除 害 , 期 以 施 肥 繁殖 基 础 饵 料 为 主 , 、 期 前 中 后 辅 以投 饵 。此 种方 式 山东 以北 的省 份还 较普 遍 。
3 3 精 养 (ne s ec hue 是 一 种 较先 进 的养 . I tn i u r ) v 虾模 式 , 国南方 沿海 及 台湾 省 等 地 多 采用 此 种 方 我
2 3 5 光 照 凡 纳对虾 育苗 对光 照 无严 格要 求 。 .. 一
般无 节 幼 体 阶段 保 持 相 对 较 弱 的. 照强 度 , 样 有 光 这
利 于幼体 的分 布 均匀 。 进入 蚤状 幼 体 阶段 以后 , 而 可 适 当提 高光 照强度 , 有利 于生 物饵 料 的繁 殖 。
群 的 7 ~ 1 。为 了提高 无 节 幼体 的产 量 , 未交 2 对
通 过 全过 程 检 测不 带 病 原 的 虾仔 才 得 以 留下 , 一 而
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
![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b3c0253e518964bcf847cf9.png)
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作者:骆大鹏何玉贵杨明秋邢诒炫刘庆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0期摘要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技术,包括设施与材料、育苗车间消毒处理、育苗用水处理、无节幼体投放、培育管理、生物饵料培养、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内容。
最后,对凡纳滨对虾室内生态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室内中图分类号 S968.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256-02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ie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LUO Da-peng HE Yu-gui YANG Ming-qiu XING Yi-xuan LIU Qing-ming(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s,Haikou Hainan 570100)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of Litopenaeus vannamei,including facilities and materials,disinfection of nursery plant,breeding water treatment,nauplii delivery,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feed,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and so on.Finally,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door ecological breeding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ecological breeding;indoor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东岸热带、亚热带海区,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该虾具有广温性、广盐性、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适合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是举世公认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